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5)
2023(4645)
2022(3774)
2021(3701)
2020(2776)
2019(6237)
2018(5908)
2017(9269)
2016(6375)
2015(7875)
2014(7844)
2013(6530)
2012(5894)
2011(5360)
2010(5512)
2009(4371)
2008(4115)
2007(3702)
2006(3252)
2005(2836)
作者
(14265)
(12004)
(11778)
(11557)
(7573)
(5682)
(5521)
(4714)
(4714)
(4496)
(4115)
(4053)
(4017)
(3804)
(3758)
(3673)
(3648)
(3571)
(3552)
(3410)
(3293)
(3182)
(2999)
(2938)
(2771)
(2672)
(2669)
(2647)
(2601)
(2527)
学科
管理(12588)
(11099)
经济(11089)
教育(11038)
中国(10351)
(10023)
教学(8701)
(7992)
企业(7992)
理论(7948)
(5761)
学法(5609)
教学法(5609)
技术(4716)
学理(4647)
学理论(4647)
学校(4537)
业经(4256)
农业(3887)
研究(3880)
政治(3718)
思想(3641)
思想政治(3565)
政治教育(3565)
治教(3565)
德育(3533)
工作(3384)
方法(3191)
地方(3041)
高等(2754)
机构
学院(72242)
大学(71638)
研究(24907)
管理(20414)
教育(19424)
(18151)
理学(17343)
经济(17335)
理学院(17029)
职业(16930)
(16866)
师范(16753)
管理学(16371)
管理学院(16230)
技术(15956)
(15622)
科学(14935)
中国(13569)
(13263)
师范大学(12958)
(12094)
职业技术(11766)
研究所(10964)
中心(10624)
技术学院(10450)
北京(10398)
(10237)
(10145)
业大(9890)
(9781)
基金
项目(47665)
研究(44485)
科学(37586)
教育(28256)
基金(27703)
社会(23369)
(22968)
(22664)
编号(22372)
国家(22276)
社会科(21765)
社会科学(21760)
(19842)
成果(19413)
课题(19264)
科学基金(18437)
(17290)
基金项目(13997)
规划(13714)
项目编号(12918)
重点(12160)
(12143)
(11697)
大学(11620)
(11482)
(11371)
(11094)
研究成果(11066)
年度(10571)
资助(10428)
期刊
教育(41511)
中国(27779)
研究(25092)
(22009)
经济(22009)
职业(15920)
技术(13987)
学报(10634)
技术教育(10575)
职业技术(10575)
职业技术教育(10575)
(10378)
大学(9812)
科学(8218)
管理(7776)
农业(7553)
学学(7280)
(6836)
(6775)
论坛(6775)
高等(6559)
高等教育(5392)
图书(5221)
成人(5088)
成人教育(5088)
职教(4831)
业经(4577)
(4012)
书馆(3927)
图书馆(3927)
共检索到119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向荣  钱乾  
在党和国家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大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迫切需求;二是帮助大学生成功成才,夯实未来职业发展与腾飞的基础;三是增进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政治认同及日常生活的幸福感。当前,大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相关课程相对缺失、实践平台构建困难等问题,需要采用明晰培养目标、开设相关课程、构建实践平台等方法,切实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使其成为他们成功成才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敏  李超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建立情商的理论结构,并对情商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美国大学在情商研究成果以及职场对员工进行情商培养的推动下,开发和实施了情商培养课程。学校主要通过"独立设课"与"学科渗透"两种教学途径,来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情商,以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我国高校也应重视大学生的情商培养,注重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情商教育,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的情商测评工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佐彬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对我国未来经济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和方针,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文杰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使入学时还没有清晰职业意识的大学生自我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急需的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正远  段玉玺  吕杰  陈阿梅  
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硬件平台,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等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占海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应用模因论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网络词汇、电影台词和片名、流行歌曲歌词和歌名、习语中有大量的强势模因,容易感染大学生,为大学生所接受。通过这些途径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湘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国民的共识和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创造性教育主要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薇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越发紧迫和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更加被重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领域。文章就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提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婷  吴永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较量,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赢得更快的发展,紧跟上世界先进科技的步伐,必须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大学生作为科技发展的后备军和接班人,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但我国高端人才队伍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提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爱祥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就业力不强。本文先提出就业力的概念,然后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力的不足之处,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文英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应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志良  刘燕  孙静华  
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过程。行业与学校分别作为产品的"买方"与"卖方",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鉴于此,论文以行业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行业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扮演着"能力标准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人才培养过程的督导者、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检验者、深度校企合作的推动者、职业院校的相关服务者"等五大角色,并从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能力评价机制的建设四个方面探讨行业将怎样参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学生毕业走向职业岗位的零对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卡宁  
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对国家,还是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拓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雅  许南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高等院校更需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文章分析了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剖析了我国大学生职业素养相关课程亟须改革、就业难错位严重等现状,并提出加强职业规划、构建信息平台等提升我国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广正  陈钧  
文章从非正式学习、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概念入手,探讨了非正式学习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致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导师制度、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创建创新创业社团、发挥移动互联网优势的"四位一体"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渠道,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