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9)
2023(11079)
2022(9543)
2021(8979)
2020(7192)
2019(16975)
2018(16840)
2017(32430)
2016(17498)
2015(19653)
2014(19770)
2013(19542)
2012(18132)
2011(16631)
2010(17038)
2009(15541)
2008(15066)
2007(13208)
2006(11986)
2005(10901)
作者
(50454)
(42026)
(41903)
(39507)
(26900)
(20365)
(18986)
(16260)
(16004)
(15140)
(14426)
(14222)
(13702)
(13309)
(12926)
(12838)
(12366)
(12200)
(12117)
(12022)
(10570)
(10327)
(10325)
(9749)
(9487)
(9365)
(9310)
(9259)
(8513)
(8292)
学科
(83956)
经济(83875)
管理(43856)
(41682)
方法(32107)
(31215)
企业(31215)
数学(27797)
数学方法(27240)
地方(27031)
中国(25805)
(22723)
业经(18130)
农业(15896)
(14748)
地方经济(14140)
(13175)
(13129)
贸易(13112)
(13045)
理论(13009)
环境(12795)
(12503)
(12248)
(11721)
金融(11718)
(11582)
银行(11565)
(11271)
(10897)
机构
学院(247224)
大学(242939)
(97710)
经济(95304)
管理(92511)
研究(88102)
理学(78759)
理学院(77640)
管理学(75888)
管理学院(75415)
中国(66651)
科学(55720)
(54240)
(44560)
(42994)
研究所(40335)
中心(39944)
(39864)
(38771)
(37706)
师范(37376)
业大(34973)
北京(34920)
财经(33346)
(32571)
(32252)
农业(30671)
师范大学(30208)
(29965)
经济学(28803)
基金
项目(162993)
科学(128548)
研究(119533)
基金(115622)
(100723)
国家(99850)
科学基金(85834)
社会(75288)
社会科(71271)
社会科学(71258)
(65599)
基金项目(61741)
自然(55408)
(54996)
教育(54698)
自然科(54095)
自然科学(54086)
自然科学基金(53045)
编号(48918)
资助(47762)
(40671)
成果(38961)
重点(36898)
课题(35461)
(34253)
(33302)
发展(32578)
(32055)
创新(31069)
科研(30255)
期刊
(117171)
经济(117171)
研究(74821)
中国(54580)
(37064)
科学(35879)
管理(34560)
学报(34362)
(31115)
教育(30623)
大学(26254)
农业(25428)
学学(24461)
技术(23433)
(22678)
金融(22678)
业经(21198)
经济研究(18142)
问题(16521)
财经(15435)
资源(14489)
(14026)
(13419)
(13356)
统计(13019)
商业(12264)
图书(12194)
(12140)
技术经济(12014)
现代(11610)
共检索到383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毓  孙根年  
在梳理"行政级别—城市规模—旅游发展"三元关系基础上,提出"行政级别—城市规模—旅游发展"关系假设模型、数理等级分布模型以及"城市规模—旅游成长"二维演进模型,将城市综合规模与旅游成长水平划分成Ⅰ~Ⅳ种基本象限类。以长江三角洲地区25个行政级别关系城市入境旅游为例,系统搜集1994—2014年统计数据,结合理论模型与测量模型,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结构中,行政级别越高,城市规模指数与响应系数越大,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城市行政级别背景下,城市综合规模与旅游水平梯度等级结构明显,本区省会及以上城市受政府倾向度会加速偏转;3"城市规模—旅游成长"二维演进过程中,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分布在Ⅰ类象限区,地级市及以下城市一般分布在Ⅲ类象限区;4城市分布的四类基本象限,伴随时间因素,存在转换与演变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丹  张舵  
本文运用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和旅游发展三维评价模型,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以分析旅游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2011年到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第二,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在旅游收入、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影响力等方面均居于区域前列;第三,旅游发展从经济收入和资源丰度两个方面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产生积极影响。研究为长三角地区旅游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丽芹  
本文在对泛长三角地区范围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空间竞合基础分析,从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客源市场三方面对泛长三角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泛长三角地区旅游协同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剖析,同时在旅游协同发展思路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国根  赵春艳  
选取我国36个重点城市入境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行政等级背景影响下,构建城市行政级别、入境旅游发展及经济增长三元机理模型,并结合旅游流等相关理论,对城市入境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及其演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行政等级越高的城市,其入境旅游流流量基本就越大,流质指数基本就越高;在入境旅游规模和效益两个维度下,大规模、高效益旅游流基本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而绝大多数普通省会城市旅游流则为小规模、低效益;行政等级越高的城市群,入境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越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静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了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也正在引起世人的关注。本文正是从两者交集出发 ,通过揭示该地区环境治理问题 ,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 ,阐述了长三角地区联动开发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菁  徐慧琳  靳诚  
从等级视角分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情况,并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等级变化概率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上海市周边地区及沪宁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而江苏北部地区以及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处于劣势地位。在2000—2009年和2009—2018年两个时段中,大部分市域单元的等级没有发生变化,但2009—2018年变动较2000—2009年变化更为频繁,优势区域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旅游经济等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较低,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平稳性。周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当邻域单元旅游经济发展较好时,旅游经济等级向上转移概率较大,反之亦然,存在着正向或负向的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蒋丽芹  张丹  张丹丹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国内旅游业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高速铁路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高铁网络和格局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呈现,且高速铁路是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城市一体化、休闲一体化的基础和依托。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应抓住我国高铁网络格局完善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强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区域旅游业深度一体化发展,提升长三角区域旅游形象和旅游吸引力,促进区域旅游业全面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倩  黄震方  牛品一  
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核密度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状况,使用分位数回归与OLS回归对比研究分析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因子。旅游经济动力因子呈多元化趋势,对不同旅游经济水平的影响显著不同。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的数量影响加大,资源禀赋在旅游起步阶段作用更大,基础设施中星级宾馆数量与环境状况的影响被低估,人力资本品质与对外联系对低分位点影响更大。与OLS回归相比,分位数回归结果更细致,对旅游经济发展动力因素的认识更清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法林  尹立杰  张郴  
传统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过度强调旅游发展环境和旅游发展业绩,已无法满足旅游发展转型、旅游政策改革、产业提档升级的战略需要。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应当前转型发展需要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指标突出强调城市旅游的发展力和创新力,包括城市旅游发展环境、城市旅游发展要素、城市旅游发展业绩和城市旅游发展潜力4个方面。以长三角地区16个地市为例,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与由传统模型得出的结果具有相对一致性和部分差异性,证实了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在新形势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艳君  
该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从要素、产业和产出(与生计)三个层面对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要素的差异可以在建立共同市场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产业差异的存在如果是以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在产出(与生计)层面上,适度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实现,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协调发展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当然,如果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反过来也能够促进要素更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分工、地区优势互补;进一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因此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相互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曹芳东  黄震方  周玮  徐敏  
运用GIS技术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选取2001年、2005年和2010年3个时间断面数据,探讨了转型时期泛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集聚及异质性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基于半变异函数进行了空间异质性格局的模拟。结果表明:泛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集聚态势明显,人均入境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总收入及其增长空间格局集聚态势差异显著,以上海和南京为中心的集聚区表现异常凸显。同时,空间滞后模型检验发现,最小二乘法估计的F统计量均大于100,拟合优度在0.8以上,最小二乘法估计的残差通过1%检验,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本文从要素流动和空间经济集聚的研究视角,借助于一系列关系数据,实证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要素空间集聚与扩散的新变化。研究发现:(1)自2003年以来,以往与上海经济联系较弱的城市,其增长势头显著于其他城市;(2)尽管2003-2007年间,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下降,但是,动态人口流动和货物流动的数据显示,经历2007年金融危机冲击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流动经济空间网络中的综合地位有重回上升的态势。(3)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有助于区域差距的缩小,随着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增强,长三角地区城市区域将呈现扁平化发展。整个长三角城市群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刘骅  
随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范式逐步向需求、市场、产业和竞争为导向转变,科技金融已不仅仅被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工具,而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牛鼻子"。本文在对科技金融概念与特性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三个方面构建科技金融区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利用引力熵模型,通过对"科技金融区域发展指数"和"经济距离"内涵的界定,建立一个基于空间区域视角下的"科技金融引力"模型;同时,运用该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科技金融"引力值"进行测度,为该区域科技金融非均衡发展现象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也为我国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剑锋  杨德才  操彬  
引入演化经济学的共同演化视角,在旅游业与城镇化共同演化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01—2017年长三角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等方法,研究旅游业与城镇化共同演化的总体态势、时空过程和交互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业与城镇化符合具有互作关系、交互选择适应、协同系统发生的共同演化基本准则,存在共同演化关系。(2)长三角旅游业与城镇化共同演化经历了起步选择、调整适应、整合协同三个阶段,共同演化的整体效益、交互状态、协同质量目前处于较高水平,并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性。(3)多维度交互、多主体参与、多机制驱动、多尺度推绎的交织作用,推动旅游业与城镇化非线性、正反馈、路径依赖、地理嵌入的共同演化交互动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伟奇  
以长三角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开发区与城市空间效益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效益系数"的概念,并建立一种动态的检测体系,作为评判开发区相对于城市发展水平的标杆。通过对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效益比较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还有近半数的国家级开发区空间效益水平低于城市,违背其设立的初衷,最后从城市和开发区两个层面探讨了影响开发区相对于城市效益水平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