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8)
- 2023(4942)
- 2022(4225)
- 2021(4134)
- 2020(3503)
- 2019(8096)
- 2018(8175)
- 2017(14356)
- 2016(8235)
- 2015(8937)
- 2014(8704)
- 2013(8247)
- 2012(7330)
- 2011(6427)
- 2010(6756)
- 2009(6612)
- 2008(6720)
- 2007(6166)
- 2006(5752)
- 2005(5486)
- 学科
- 管理(33251)
- 济(22944)
- 经济(22905)
- 业(22558)
- 企(22137)
- 企业(22137)
- 财(14576)
- 制(11113)
- 中国(7946)
- 家(7782)
- 国家(7633)
- 体(7589)
- 务(7158)
- 财务(7135)
- 财政(7113)
- 财务管理(7102)
- 业经(7083)
- 方法(7037)
- 企业财务(6727)
- 人事(6694)
- 人事管理(6691)
- 体制(6689)
- 银(6403)
- 银行(6403)
- 农(6236)
- 行(6004)
- 理论(5839)
- 划(5706)
- 策(5673)
- 政(5626)
- 机构
- 大学(99465)
- 学院(99354)
- 管理(39656)
- 济(37370)
- 经济(36264)
- 研究(33977)
- 理学(31141)
- 理学院(30752)
- 管理学(30448)
- 管理学院(30185)
- 中国(29466)
- 财(25978)
- 京(22382)
- 科学(18646)
- 江(17750)
- 财经(17208)
- 所(16829)
- 中心(16187)
- 经(15563)
- 北京(14603)
- 研究所(14494)
- 范(14301)
- 师范(14204)
- 州(14084)
- 省(12654)
- 财经大学(12597)
- 院(12522)
- 农(11919)
- 师范大学(11355)
- 经济学(10727)
- 基金
- 项目(56768)
- 研究(45881)
- 科学(44298)
- 基金(39454)
- 家(33369)
- 国家(33037)
- 科学基金(28514)
- 社会(27739)
- 社会科(26185)
- 社会科学(26176)
- 省(21994)
- 教育(21920)
- 基金项目(20420)
- 编号(19743)
- 划(18321)
- 成果(17701)
- 自然(17193)
- 自然科(16763)
- 自然科学(16759)
- 自然科学基金(16459)
- 资助(15712)
- 课题(14420)
- 重点(12818)
- 性(12622)
- 部(12561)
- 项目编号(12437)
- 年(12227)
- 制(12064)
- 创(11584)
- 发(11478)
共检索到178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红光
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角色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理性人角色相继经历了释放、强化和规范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首先是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的理性人角色随着分权化改革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抑制状态中全面释放;其次是1994年后,在分税制及相应制度安排的影响下,地方政府的理性人角色得到进一步强化;再者是对其予以规范成为新世纪后的重要走向。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理性人 释放 强化 规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红光
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角色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理性人角色相继经历了释放、强化和规范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首先是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的理性人角色随着分权化改革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抑制状态中全面释放;其次是1994年后,在分税制及相应制度安排的影响下,地方政府的理性人角色得到进一步强化;再者是对其予以规范成为新世纪后的重要走向。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理性人 释放 强化 规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饶守艳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缺乏科学规范的创新理念,政府自利性和公共性角色冲突日益明显以及缺乏长远性和系统性的创新战略规划。文章认为,应从人治理念到法治理念的转变、从管制理念到服务理念的转变、从官本位理念到公民本位理念的转变、从效率政府理念到责任理念的转变等方面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同时以公共服务为中心推进政府转型、以优化权力结构为重点进行地方政府改革、"十三五"时期深化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全面深化 深化改革 地方政府 治理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慧芳
收付实现制的预算基础限定了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债务的范围,或有债务只有在转化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时,其相关支出才纳入政府预算。编制资本预算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政府财务会计是政府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政府债务相关信息的提供上,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会计更有优势。《预算法》是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公开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
预算基础 资本预算 政府财务会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新光
我国农村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党政权力高度一体化与地方政府体制高度统一的金字塔式权力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一级已经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却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权基本处于一种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又一直受到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自身也缺乏财力的保障,几乎变成了“空壳民主”。下一步,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从高度集权走向合理分权,按照地、县、乡、村四级连动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一级,强化县一级,精简乡一级,充实村一级,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小随
在日趋激烈的地区发展竞争中 ,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实力和地位的变化。而这种竞争力的获得非常依赖于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总体上看 ,内生型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积极促进地区发展竞争力的提高。反之 ,抵触或外推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则不利于地区发展。内生型改革源于竞争的推动力 ,也源于求变的意识和意志。中国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成功 ,有赖于改革明确目标模式的确立、地方政府部门“反职能”行为的遏制 ,以及地方行政权力约束机制的完全到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鑫
创业创新战略的实施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创业干事的热情,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创业资源,通过创新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对于农村人力资源优化与管理职能,需统筹现有政策措施,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内生动力,为人才成长拓展空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桂花 许成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地方政府债务的多年累积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产生机理及传导机制,文章以违约债务为基点,构建基于熵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指标体系。在量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比一般的线性预警方法更能有效而合理地反映债务风险规模,在理论上提供了一种新的债务风险控制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禄丹 秦志远 李翠翠
随着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越来越大,中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依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完善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是中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及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关键。本文在总结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2022年度中国存量地方政府债券和各省份经济主体债券发行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发行票面利率和发行利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区分度明显不够,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方面基本处于失效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地方政府债券本身违约率检验、地方政府及其债券信息披露不充分和评级理念未与时俱进等。本文最后就中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寇坡 韩颖 石俊国
中央环保督察对环境的改善效果备受肯定,但是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性却受到质疑。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的动态复制系统,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压力下空气质量改善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空气质量的改善可能来自于地方政府无差别的关停污染企业;中央政府一味地加大对地方政府环保失职的惩罚,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采取一刀切式的"懒政"、"怠政"行为;辖区的初始污染水平、管制成本均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地方政府一刀切行为是多因素驱动的结果,中央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理性决策,推动中央环保督察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
中央环保督察 地方政府 污染企业 一刀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卢福营 吴锦波
机构编制是我国人事管理的重要制度,编外用工是在机构编制以外聘用,由财政负担保障的各类工作人员。当前地方政府的编外用工表面是“压力-能力”失衡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实质是更为复杂的治理制度问题。编制短缺是因制度性因素和地方政府“主动作为”而导致的人力供给相对不足,编外用工则是基于当前地方政府治理环境选择的一种补偿策略,较好地发挥了补偿行政管理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特殊功能。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发展的编外用工制度,将伴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有可能会被更好的补偿方式所取代,也有可能因其赖以存在的条件消失而消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锦帆 田先红
目前中国城乡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然显著。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和治理的重要议题。以浙江省D区的强村公司为例,分析地方政府旨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消薄”行为在县域社会的运作过程、机制与制度成因。地方政府动员村庄加入强村公司,统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市场化经营,通过收益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此举缩小了乡村区域发展差距,以创新形式实现了地方政府的“消薄”目标。地方政府通过塑造政策合法性、县域政治统合与公益型代理等机制实现“消薄”行为的有效运作。目标考核体系下的创新竞争、体制监督下的低风险发展偏好以及集体经济的治理价值等制度因素,形塑了共同富裕背景下地方政府强公益经营行为的特点,其政策实践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迈向均等发展的机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锦帆 田先红
目前中国城乡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然显著。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和治理的重要议题。以浙江省D区的强村公司为例,分析地方政府旨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消薄”行为在县域社会的运作过程、机制与制度成因。地方政府动员村庄加入强村公司,统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市场化经营,通过收益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此举缩小了乡村区域发展差距,以创新形式实现了地方政府的“消薄”目标。地方政府通过塑造政策合法性、县域政治统合与公益型代理等机制实现“消薄”行为的有效运作。目标考核体系下的创新竞争、体制监督下的低风险发展偏好以及集体经济的治理价值等制度因素,形塑了共同富裕背景下地方政府强公益经营行为的特点,其政策实践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迈向均等发展的机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镇 金中坤 徐伟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中,财政分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努力提供了激励,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不足等问题。采用各省市1994-2006年的资料,本文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决策呈现出策略性行为特征。总体而言,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财政中科技的投入,地区间竞争的压力削弱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投入的正向作用,而市场化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分权下地方政府提高科技投入的倾向。根据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应完善对于官员的考核制度,提高科技政策的权威性,加大对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力度,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区竞争 市场化 地方科技投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皮建才 张鹏清
文章分析了外资进入背景下体制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考虑了地方政府进行竞争性补贴和协调性补贴两种情况。在外资进入的背景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地方政府对国内企业的补贴竞争会导致一个更高的补贴力度,从而使国内企业的体制性产能过剩更加严重。第二,地方政府对国内企业的补贴竞争会使得国内企业的产能和产量水平更高,同时加剧国内企业的产能过剩。第三,虽然地方政府之间对国内企业的补贴竞争能够提高国内企业的利润水平,但是会降低国内企业的自生能力。第四,地方政府对国内企业的补贴竞争会给辖区带来更高的GDP。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地方政府补贴 体制性产能过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