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3)
2023(14232)
2022(12349)
2021(11862)
2020(9771)
2019(22358)
2018(22426)
2017(42503)
2016(23243)
2015(26054)
2014(25783)
2013(24995)
2012(22745)
2011(20272)
2010(20322)
2009(18633)
2008(17483)
2007(15176)
2006(13163)
2005(11336)
作者
(65062)
(53493)
(53480)
(50864)
(34178)
(25665)
(24298)
(21164)
(20466)
(19107)
(18426)
(17944)
(17059)
(16835)
(16561)
(16430)
(16075)
(16009)
(15516)
(15114)
(13337)
(13171)
(13012)
(12287)
(12045)
(11982)
(11955)
(11778)
(10845)
(10639)
学科
(81123)
经济(81008)
管理(67282)
(59814)
(50794)
企业(50794)
方法(37343)
数学(31764)
数学方法(31370)
(23228)
中国(23086)
(22425)
(19948)
(19382)
业经(19161)
地方(16594)
(16150)
理论(16103)
银行(16102)
(15389)
(14944)
贸易(14930)
(14743)
财务(14664)
(14662)
金融(14653)
财务管理(14628)
农业(14584)
(14463)
(14104)
机构
大学(310789)
学院(310491)
管理(123119)
(114998)
经济(112187)
理学(106441)
理学院(105237)
管理学(103226)
管理学院(102670)
研究(101717)
中国(78116)
(66367)
科学(65104)
(55645)
(50788)
(50686)
中心(47707)
业大(47315)
研究所(46385)
(45969)
财经(44052)
(42011)
北京(41626)
师范(41564)
(40111)
农业(39616)
(38111)
(37575)
技术(34996)
师范大学(33387)
基金
项目(217964)
科学(170460)
研究(160978)
基金(156181)
(136474)
国家(135321)
科学基金(115811)
社会(98629)
社会科(93146)
社会科学(93126)
(85821)
基金项目(82947)
自然(76074)
教育(74437)
自然科(74293)
自然科学(74273)
自然科学基金(72907)
(72609)
编号(67181)
资助(63902)
成果(54642)
重点(48468)
(47320)
课题(46299)
(45621)
(45461)
创新(42257)
项目编号(41892)
科研(41811)
大学(40539)
期刊
(125577)
经济(125577)
研究(90545)
中国(62195)
学报(51514)
科学(45613)
(45503)
管理(44503)
(42596)
教育(40429)
大学(38516)
学学(35883)
农业(31527)
(28778)
金融(28778)
技术(26895)
业经(22047)
财经(20533)
经济研究(19916)
图书(18867)
(17413)
理论(15965)
(15864)
问题(15596)
科技(15457)
实践(14919)
(14919)
(14700)
技术经济(13601)
现代(13527)
共检索到455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来  
在引进国外智力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信用缺失的现象,如伪造学历、虚假工作经历、无故离岗离职等,这严重制约了中国引智工作的后续发展。在当前的环境下,传统的引智工作监管模式难以突破现有的瓶颈。本文根据我国引智工作监管体系的发展模式,从行政监管的视角分析引智工作监管对象信用评估的主要因素,构建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选取30家引智工作用人单位为样本,利用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稳定性和客观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契合引智工作行政监管的需要,采用的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准确地得到监管对象的信用等级,并能发现导致监管对象信用状况不佳的相关因素,对引智工作监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信用管理办法制定和信用评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推广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广军  金建雄  
高职教育外部质量监管评估体系发挥了现代高职教育外部评价作用,促进了高职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协同。借助高职教育外部质量监管评估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包括院校评估、教育督导评估、专业评估、第三方机构评估、质量年报、各类排名等构成的高职教育外部质量监管评估体系基本框架,并给出了高职教育外部质量监管评估体系建设的基本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檄  
现有研究缺乏对我国科技信用监管体系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进行综合考察。为此,以国内有关科研信用研究的106篇文献和103份相关政策文本(国家层面13份、地方层面90份)为样本,从国家与地方互动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调研和文本分析方法,对标国家政策规范,分别从价值理念、组织结构、体制机制、技术工具和政策法规等五方面考察我国科技信用监管体系的建设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我国科技信用监管体系的历时性展现出由国家牵头管理到地方响应实施、再到地方突出重点的模式,国家联合管理与地方共抓落实的共时性具有中国特色。其中,东部省份的政策文本数量大于其他地区,体系建设的深度广度更大,在监管对象细化和探索新途径、新工具等方面做了更多构思;此外,自2007年国家层面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2020年起仅有四川、浙江、北京、江苏、云南五省市分别陆续设立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整个体系的央地互动、信息流转不够。基于国家和地方科技信用监管体系总体建设要求,提出推动联席会议制度尽快落地并加强联席会议的稳定连续性、扩充丰富相关体制机制建设内容、建设科研诚信数据库、加强相关配套政策实操性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颜培哲   张则敏   李沣航   王健  
目的:调研6个试点地区,公开收集相关文件,总结现行信用管理指标体系,各试点地区逐步探索出一套基本符合医保基金管理要求的信用管理办法。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专家、关键人访谈等方法,整理分析所有已落实医药机构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地区实施方案。结果:各地区对《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信用评价指标操作手册(定点医疗机构/A类)》指标采纳情况存在差异。现行试点地区存在评价指标建设情况不一、评价指标法律依据不足、地方系统平台协同不足的问题。结论:建议优化各项指标,引导各地区在管理方向和基本要素逐步趋同;加强顶层设计与法律依据;建设以省级为单位的信息化平台。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莹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非常注重对评级业的监管。目前,我国评级业监管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法规、统一的监管主体、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及监管认可制度、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手段等。为构建我国评级业监管体系,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监管体系,统一评级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完善评级机构的监管认可机制,强化对评级机构执业及规避利益冲突管理,推动组建行业协会,促进评级业自律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童文俊  
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与监管是反洗钱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金融机构面临的洗钱风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与分类监管的方法体系,提出了完善评估监管体系相关配套措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童文俊  
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与监管是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金融机构面临的洗钱风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与分类监管的方法体系,提出了完善评估监管体系相关配套措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玉强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多属性评价方法,客观评估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绩效发现: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独立性不强,责任性有待提高,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在外部监管治理上整体水平不高。为此,必须逐步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合理的外部治理结构,依法提高金融监管的独立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小飞  
自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在各个国家成为热门的研究主题,许多西方国家和经济体率先对自身金融监管体系实施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金融体系在此轮金融危机中抵抗住了风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并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制度缺乏整体的协调性,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宏观监管也存在审慎不足,因此对比研究国外金融监管制度,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议,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俊霞  刘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作为引发危机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较成熟的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特点和风险。其次界定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运行模式和风险。从中国各类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评估来看,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总体风险可控,结构上有风险暴露隐患。未贴现承兑汇票、委托贷款结构较为简单,同属银行表外业务,其风险与银行信贷相当。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风险是期限错配与收益率错配风险。信托贷款中信政合作、基建信托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信托违约风险较大。小额贷款公司等非典型金融机构的规模较小。最后根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情况提出了监管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保婵  
基于行业准入资格的考虑,2014年国务院将一系列行业准入资格的审批制度取消,包括注册资产评估师等11个职业的资格管理权力下放至行业自律管理,这意味着评估服务进入市场化管理阶段。本次政府的简政放权,目的在于降低评估服务市场就业创业门槛,激发创业主体的积极性,从而刺激评估服务市场的发展。评估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市场监管机制,因此研究建立有效的评估服务市场监管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闫长满  
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范围涉及到众多实体经济客户以及个人储蓄客户,对整体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敏感度高,历来都作为监管机构的重要领域。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各方都积极分析原因和提出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巴塞尔协议III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如何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审计师如何评估重点风险领域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骅  王勇  
平台经济监管的主要问题在于,平台经济中存在政府和平台企业两个监管主体,这与传统的监管架构不匹配,为此我们提出了"政府监管平台企业,平台企业监管市场"的双重监管体系。文章主要针对政府监管平台企业这一环节,探讨政府如何区别平台企业,对不同类型的平台企业施以不同侧重的监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京瞳  
本文立足于各大高校,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构建信用评估体系为研究目的,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研究工具,以分析大学生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信用意识以及信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大学生特征、经济实力、消费能力、信用记录、学术态度、考试纪律和风险信息七个指标来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高校信用评估体系,这七个指标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影响大学生信用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层次法、熵权法和汇总评估法作为量化评估模型的基础,在方法上尽可能消除主观数据和客观数据带来的误差影响,充分发挥信息数据的动态性和体系的联动性优势,构建综合性的信用评价体系,以保证信用评估体系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