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
2023(431)
2022(369)
2021(344)
2020(306)
2019(618)
2018(645)
2017(1147)
2016(701)
2015(740)
2014(694)
2013(703)
2012(653)
2011(568)
2010(632)
2009(552)
2008(559)
2007(462)
2006(435)
2005(380)
作者
(1685)
(1418)
(1400)
(1389)
(963)
(694)
(601)
(558)
(548)
(527)
(516)
(490)
(483)
(468)
(458)
(444)
(444)
(421)
(419)
(387)
(387)
(360)
(355)
(339)
(310)
(307)
(300)
(300)
(296)
(295)
学科
管理(2217)
(2020)
经济(2014)
(1194)
(1065)
企业(1065)
方法(1024)
(929)
(918)
国家(900)
数学(890)
数学方法(869)
机关(806)
国家机关(805)
(670)
(654)
工作(628)
(607)
人事(600)
人事管理(600)
中国(586)
行政(530)
税收(523)
(521)
财务(520)
财务管理(518)
企业财务(506)
(481)
地方(477)
机关工作(447)
机构
大学(8672)
学院(8398)
(3038)
经济(2952)
管理(2786)
研究(2757)
理学(2426)
理学院(2378)
管理学(2281)
管理学院(2254)
中国(2209)
(2046)
(1742)
科学(1669)
(1521)
中心(1482)
财经(1420)
(1376)
(1310)
(1286)
师范(1274)
(1273)
(1195)
研究所(1165)
(1108)
北京(1088)
财经大学(1056)
师范大学(1046)
业大(1043)
(1022)
基金
项目(5404)
科学(4230)
基金(4018)
研究(3887)
(3503)
国家(3476)
科学基金(2939)
社会(2585)
社会科(2448)
社会科学(2448)
基金项目(2043)
(2010)
自然(1889)
自然科(1856)
自然科学(1856)
自然科学基金(1828)
教育(1791)
资助(1755)
(1734)
编号(1429)
成果(1325)
(1253)
重点(1249)
大学(1124)
教育部(1110)
课题(1064)
人文(1063)
科研(1063)
国家社会(1048)
(1013)
期刊
(3317)
经济(3317)
研究(2889)
中国(2216)
(1947)
学报(1690)
科学(1364)
大学(1363)
学学(1277)
管理(1055)
教育(994)
(958)
(837)
金融(837)
财经(796)
(706)
(679)
(660)
经济研究(632)
(616)
农业(602)
统计(599)
会计(554)
税务(532)
财会(532)
技术(491)
(472)
决策(444)
(442)
审计(441)
共检索到13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宪华  
案情简介2011年3月10日,吴某到上海某机电有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6月9日,吴某受托驾驶二轮摩托车外出采购时发生交通事故受伤。用人单位予以认可,但认为,吴某无证驾驶机动车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蔡士林  陈明  
我国刑法界对于共同犯罪理论的通说长期以来被"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犯罪模式所束缚,这也使得任何关于过失的犯罪行为主体被定义为单个要素。这种看似合理的模块式的犯罪剖析,其实质是对共同犯罪的机械式的误读,它割裂了犯罪整体论的思想,片面地从文字含义来理解共同犯罪。因此,可以从犯罪的原点(逻辑结构)和司法运用两个方面,对共同过失犯罪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重塑其结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姜盼盼  
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历史来源主要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古罗马时期,英国刑法犯意有意识作了区分;一个是中世纪时期,英国刑法犯意实现了从碎片化到整体性。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存在样态同样基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一个维度是惩罚的正当性,是故意的应受谴责性,一个维度是英国刑法犯意从无意识放宽到严格限制的有的放矢。在反思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现代语境下,基于概念上的前思和思维上的选择,认为故意采纳"结果目的性"理论,过失采纳"结果必然性"理论,最终得出达到合理人标准是故意应受谴责性的实质结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夏晓宇  
人寿保险合同中故意犯罪条款的理论基础十分薄弱,其"威慑效应、鼓励效应"亦被夸大。保险法上,由于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认定采取"损害结果对象说",被保险人"故意犯罪"不应等同于"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根据被保险人犯罪时的主观心理状态的差异,"故意犯罪"可区分为三种情形。当被保险人构成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时,适用《保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免除保险人保险给付的责任。当被保险人对犯罪行为有主观上的"故意",对死亡结果亦有所预见,但对死亡结果为抗拒时,不属于"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之情形,应认定为(重大)过失行为,符合风险的偶发性原则。从创设人寿保险制度的目的和功能出发,在考量现代保险法理及立法变革的趋势上,应当在人寿保险合同中排除故意犯罪条款的适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夏晓宇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金碧莹  
从我国的刑法理论和社会实际出发,合理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以出台以来便饱受争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交通肇事罪构成共同过失犯罪的解释为例,对我国有关共同过失犯罪的刑法理论研究和立法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一力  
1991年4~月间,浙江人赵××与湖南人王××在罗马尼亚相识后,共同策划回国办理劳务输出护照,从中牟利。二人按照商定,回国后分头行动。赵××到浙江省某县联系出境人员及其户口迁移证;王××到湖南省联系办理出国护照手续。1991年6月中旬,赵××在办理了出境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田林  
审计犯罪不是刑法学概念,而是犯罪学概念,是以实施主体为视角选取的一种犯罪类型,即审计工作人员在政府审计过程中所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审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方军  
当今社会正在快速步入信息化社会。社会信息化给人类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对人类生活提出了重大挑战。信息犯罪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信息犯罪的界定也较零乱,没有系统性,无法有效地遏制和打击这类犯罪行为。因此信息犯罪作为信息法学的一项重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英华  
本文作者曾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起草工作,并为本刊撰写了《土地犯罪五个法律问题》 (发表于本刊 2001年第 1期 )。两篇文章都是很好的教材,结合起来读,对提高土地管理系统依法行政水平,打击土地违法现象很有帮助,对司法机关有效制裁土地犯罪也会产生推动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衡海芳  
文章分析了目前行贿犯罪的特点,阐述了行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就行贿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提出了建议,认为在行贿和受贿犯罪这一对丑恶行径中,行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清除了行贿也就消除了受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加明  
保险犯罪的罪名适用○李加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7章是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其中第131、132、133、134、135、142、146条等都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但均未明确说明所适用的具体罪名,从而在实...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雨聪  刘硕  王方明  
[目的/意义]面对当今社会犯罪率不断上升的趋势,犯罪预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客观并准确地预测犯罪成为警方情报部门工作、研究的重点。在以往的警务模式中警方常处于被动状态,而犯罪预测可以通过以往积累的犯罪数据来确定一类犯罪模式,并据此预测未来此类犯罪发生的可能性。[方法/过程]与环境犯罪学等相关理论相结合,可以建立以环境犯罪学为基础的犯罪预测模型,综合评价在罪犯、犯罪目标、犯罪环境三个因素相互作用下犯罪发生的可能性。[结果/结论]从新的角度建立犯罪预测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统犯罪预测中主观因素对预测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印伟  
作为一种犯罪现象,旅游犯罪指发生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者、旅游活动或旅游环境有关所有犯罪现象的总和,而旅游犯罪场是犯罪场的一种具体形态,指存在于具有旅游犯罪心理的潜在犯罪人的内心体验中,促成旅游犯罪原因实现为旅游犯罪行为的特定背景。鉴于旅游犯罪场是旅游犯罪原因与旅游犯罪行为之间的衔接点,所以相比旅游犯罪原因,旅游犯罪场离旅游犯罪行为更近,也更容易控制,这就在形式上弥补了旅游犯罪原因与旅游犯罪控制之间的结构缺损,并且为旅游犯罪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因而,控制旅游犯罪场是控制旅游犯罪的一个有效途径,而控制旅游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