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2)
- 2023(12125)
- 2022(10268)
- 2021(9863)
- 2020(8062)
- 2019(18550)
- 2018(18260)
- 2017(36000)
- 2016(19272)
- 2015(21748)
- 2014(21028)
- 2013(20192)
- 2012(17967)
- 2011(15778)
- 2010(15665)
- 2009(14232)
- 2008(13653)
- 2007(11637)
- 2006(9988)
- 2005(8371)
- 学科
- 济(73164)
- 经济(73093)
- 管理(58507)
- 业(54230)
- 企(46735)
- 企业(46735)
- 方法(38687)
- 数学(34624)
- 数学方法(33957)
- 财(26283)
- 税(21768)
- 税收(20321)
- 收(20148)
- 农(18650)
- 中国(17986)
- 务(15945)
- 财务(15883)
- 财务管理(15854)
- 业经(15684)
- 企业财务(14859)
- 地方(13104)
- 制(12949)
- 理论(12831)
- 学(12470)
- 农业(12390)
- 贸(12048)
- 贸易(12039)
- 技术(11775)
- 易(11752)
- 和(11514)
- 机构
- 学院(256520)
- 大学(253387)
- 管理(103131)
- 济(102178)
- 经济(100135)
- 理学(90488)
- 理学院(89633)
- 管理学(87707)
- 管理学院(87241)
- 研究(75380)
- 中国(57747)
- 财(54391)
- 京(50847)
- 科学(45358)
- 财经(42432)
- 经(38667)
- 江(36942)
- 中心(36422)
- 业大(35988)
- 所(35418)
- 农(34991)
- 经济学(31877)
- 研究所(31802)
- 财经大学(31750)
- 北京(31223)
- 范(30248)
- 师范(29947)
- 州(29181)
- 经济学院(29039)
- 院(28079)
- 基金
- 项目(179776)
- 科学(143310)
- 研究(132555)
- 基金(132154)
- 家(114345)
- 国家(113432)
- 科学基金(99645)
- 社会(84705)
- 社会科(80544)
- 社会科学(80521)
- 省(70229)
- 基金项目(69204)
- 自然(64812)
- 自然科(63455)
- 自然科学(63442)
- 教育(62732)
- 自然科学基金(62259)
- 划(59023)
- 资助(54711)
- 编号(54657)
- 成果(43197)
- 重点(40159)
- 部(39923)
- 创(38575)
- 发(37471)
- 课题(36558)
- 创新(35944)
- 国家社会(35513)
- 教育部(35136)
- 科研(34660)
共检索到361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彭艳芳
长期以来,在中央与地方税权配置问题上,由中央单方面主导的行政化的分权方式一以贯之,使得中国税权的纵向配置长期缺乏一个稳定的规则,也带来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加大了制度运行的成本。本文从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将扩展性成本方法模型用以分析中国税权的纵向配置。发现在税权配置法治化模式下,立法程序的正义性限制了中央的行政权力扩张,地方政府的偏好得到满足的可能性加大,与行政分权相比,将有效降低制度运行的总成本,并使之有机会达到最低。优化中央与地方的税权配置,终将回到起点公平这一原点,应遵循法治的路径前行。除法治原则外,还应秉持公共权力成本最小、财力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相匹配以及地方享有适度自主权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翠翠 胡明 刘艳梅
基于我国地方税权配置法治化的困境,比如法律规范不完善、运行模式单一等,我国地方税权体系的重构,应在税权基本准则引导下,重新赋予地方政府税收立法权、明确地方政府税收收益权和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管理权,从而搭建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科学的地方税权体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国彬 孙坦 程慧荣
以OpenDLib原型系统为例,深入剖析其设计理念、建设特点、系统信息管理模块、系统信息服务模块、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概括指出,OpenDLib不仅包含基础的实体图书馆体系结构,而且拥有一套核心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用户完全可以通过定制来满足自身的使用需求。由于该系统设计的基础图书馆体系结构能够提供必要的软件支持,从而保证兼容新的文档模型——DoMDL的各类核心服务之间的关联与合作,并使之可以被动态扩展与切割。论文最后指出具有可扩展性功能的数字图书馆在功能模型上的基本组成要素。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俊英 鲍晓敏
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权,对我国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的应有内容。地方享有税权有其理论上的必然性,财政分权理论、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和调动"两个积极性",都要求赋予地方税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立法的实践表明,地方人大及常委会无权参与地方税立法,"营改增"后我国政府间收入划分进入"大共享税"时代,地方财政对共享税的依赖加强,然而共享税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法律属性不明、变动不规范等缺陷,反映出实践层面分税制的内在缺陷及其运行中的弊端,其根源在于规范层面行政主导替代立法规制。我国应在坚持分税制改革方向不动摇的背景下,挖掘地方税权的正面激励价值,通过授权性立法赋予地方人大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同时规范与优化共享机制,加强对地方税纵向授权立法全过程的监控与审查。
关键词:
地方税权 税收立法权 税收收益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舟
地方税权是当代财政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实现地方税权配置法治化是加强地方税制改革的需要。解决全面落实地方税权配置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税收立法权缺位、立法层次低等诸多问题,应赋予省级政府限定性税收立法权、规范地方政府税收收益权、加快推进用税权法治化、参照税法确立新的地方税收征管模式,以提高地方税权法治化水平。
关键词:
地方税权 法治化 困境 破解 思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姜爱华
当前我国地方税税权配置存在税权过度集中于中央、法制化程度不高、随意性较大、收益权配置与事权和财力不匹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要赋予地方政府适度的税权,以法律形式相对稳定税权配置,增加省、县级税权配置力度,理清共享税的税权配置边界,分阶段地选择与培养地方税主体税种等改革思路。
关键词:
税权配置 地方税 主体税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丘祥
我国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呈现明显的转型期特征,即在实现提高中央财力的预期目标的同时,其立法权高度集中、民主和法治程度不高等问题也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导致地方基层政府深陷财政困局,并普遍出现在正税之外寻求收入的冲动。解决问题的法治出路在于:在正视和保障地方政府公法人地位的新视野下,按照权责对称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主体税种;在发展地方民主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地方的财税自主权,清理地方政府实际存在的各种收费权;最后,通过由全国人大制定财税基本法律的形式,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关系规范下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晓苗
当前对组织文化认同的研究都是立足于组织内部或组织自身,探讨使成员与组织保持一致性的问题,这一方面忽视了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文化认同的作用意义,另一方面忽视了员工、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与组织互动的事实,其思路在本质上是忽略了组织文化认同的双向互动性以及多层次性;同时,现有成果大多停留在概念探讨的阶段,缺乏从系统、动态视角出发对组织文化认同形成演化机理的深入把握。综合上述不足,本文基于组织文化三构面体系,从整合和扩展的角度对组织文化认同进行了重新界定,通过分析组织文化三构面及构面要素间不同范围层次的相互作用关系,阐释了组织文化认同的形成机理和演化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婷婷
从恣意到谦抑的理念转型是现代税法变革的基本要求,而税法谦抑的核心应当是税权谦抑。从二元税权理论出发,税权谦抑应同时兼顾国家税权谦抑和纳税人税权谦抑双重内涵,然而实践中税权运行总是有意无意地脱离合法轨道,成为背反税权谦抑理念的"顽疾"。税权治理惟有回归谦抑品性,尊重人民自治空间,通过公众参与来弥补税收民主的不足、用比例原则规范税收执法、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的税权、提升纳税遵从方能达致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共利益、推动税收法治实现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经国 邹恒甫
在家庭内部,如果利他的父亲没有"最后话语权",就会面临"撒玛利亚人困境",使利他行为在配置家庭资源时产生经济无效率。本文通过扩展父亲利他主义的范围,在一个父子动态博弈模型中引入慈善捐赠和遗产税作为约束机制,对家庭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父亲一儿子的财富结构满足一定条件下,慈善捐赠和征收遗产税的联合作用能够使父亲避免"撒玛利亚人困境",改进家庭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匡小平 刘颖
本文基于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视角,分析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分配关系的变化,指出没有进行明确立法规范的事权下移导致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不能匹配,地方财政风险加大。提出应遵循制度变迁规律,突破路径依赖产生的低效锁定,进一步优化各级政府间税权配置,在立法、执法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提高地方政府的参与度,着力培育所得税与财产税等地方主体税种,增强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
关键词: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税权配置 地方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俊琪
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国封建制下无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税权关系,税权的集与分始自第一个中央集权郡县制国家—秦。税权作为政权的重要内容,如果说中央税权为皇权所把持的话,而地方税权则主要由各级官僚行使,其集与分与政权的集与分相适应,皇权与官僚制的关系决定着中央集权与分权的方向与程度,史实表明,税权与政权相互作用,具有高度的历史统一性。当代中国,税收分权与行政集权之间隐藏着尖锐的矛盾,必须也只能实行宪政解决,以实现从国家集权型财税体制向工商基础型公共财税体制的过渡。
关键词:
政制 税权 历史 宪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伯侨 陈西玲
本文以我国"营改增"试点改革为背景,从法学视角就当前"营改增"回避税权划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借鉴德国增值税税权划分经验,就"营改增"后增值税央地税权重整提出了建议:即只有遵循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厘清央地财权与事权混乱局面,并针对增值税特点科学设计好增值税央地分享和返还比例,完善好我国转移支付制度,"营改增"才不会沦为"结构性增税"的替代品。
关键词:
“营改增” 税权 法律重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央和地方税权划分研究”课题组 湖南省财政厅课题组 欧阳煌
1994年分税制的改革,对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财政管理体制,科学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权关系,提高两个比重,促进税收持续高速增长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实践的发展,现行分税制中地方税权缺失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不仅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利于地方政府利用税收手段调控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长期稳定。因此,深入研究中央和地方税权划分问题,突破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德发 王曙光
如何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关系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任何实行层级制管理的国家都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和利益关系等,其经济关系中的科学税权关系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