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3)
- 2023(11449)
- 2022(9450)
- 2021(8612)
- 2020(7385)
- 2019(15857)
- 2018(15579)
- 2017(30318)
- 2016(16303)
- 2015(17550)
- 2014(17004)
- 2013(16571)
- 2012(14670)
- 2011(12678)
- 2010(12885)
- 2009(12494)
- 2008(12701)
- 2007(11434)
- 2006(9892)
- 2005(9270)
- 学科
- 业(84641)
- 企(78225)
- 企业(78225)
- 济(66326)
- 管理(66275)
- 经济(66242)
- 方法(30175)
- 财(27078)
- 业经(26974)
- 农(23064)
- 务(22360)
- 财务(22346)
- 财务管理(22319)
- 数学(22194)
- 数学方法(22004)
- 企业财务(21033)
- 技术(16911)
- 农业(16828)
- 制(16763)
- 中国(16381)
- 策(14416)
- 理论(13855)
- 划(13376)
- 和(12546)
- 银(12273)
- 企业经济(12270)
- 银行(12263)
- 体(12165)
- 经营(12157)
- 贸(11853)
- 机构
- 学院(228893)
- 大学(219623)
- 济(95505)
- 管理(94402)
- 经济(93723)
- 理学(80591)
- 理学院(79893)
- 管理学(78842)
- 管理学院(78411)
- 研究(65599)
- 中国(57091)
- 财(49441)
- 京(44223)
- 财经(38797)
- 科学(38182)
- 农(37471)
- 江(35341)
- 经(35229)
- 所(32236)
- 业大(31452)
- 中心(31300)
- 农业(29518)
- 研究所(28681)
- 财经大学(28666)
- 经济学(28615)
- 州(28138)
- 商学(27842)
- 商学院(27581)
- 北京(27084)
- 经济学院(25967)
- 基金
- 项目(146516)
- 科学(117824)
- 基金(108626)
- 研究(108341)
- 家(92914)
- 国家(92039)
- 科学基金(82141)
- 社会(71195)
- 社会科(67482)
- 社会科学(67468)
- 省(58896)
- 基金项目(56960)
- 自然(53343)
- 自然科(52233)
- 自然科学(52222)
- 自然科学基金(51382)
- 教育(49055)
- 划(47332)
- 资助(44243)
- 编号(43263)
- 业(35743)
- 创(34254)
- 成果(33124)
- 重点(32201)
- 部(32179)
- 创新(31026)
- 发(30646)
- 性(29889)
- 制(29607)
- 国家社会(29383)
- 期刊
- 济(109604)
- 经济(109604)
- 研究(66160)
- 财(44090)
- 中国(41539)
- 管理(40156)
- 农(36012)
- 学报(29759)
- 科学(29689)
- 融(26479)
- 金融(26479)
- 农业(24728)
- 大学(23357)
- 学学(22761)
- 业经(21043)
- 技术(21003)
- 财经(19779)
- 经济研究(17444)
- 教育(17306)
- 经(16964)
- 业(15665)
- 财会(14886)
- 技术经济(13481)
- 问题(13327)
- 现代(12154)
- 会计(11989)
- 商业(11871)
- 贸(10928)
- 版(10438)
- 世界(10314)
共检索到339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孟昌
在行政性壁垒保护和政府管制下的企业一定程度上是以政府作为第三方力量与消费者之间通过"转移"进行非市场化交易。保护性壁垒和管制强化了企业内部人高报成本的道德风险。企业会将实际的和伪装的低效率归于政府施加的非利润目标。成本加成定价管制激励了高效率企业采取伪装成低效率企业的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孟昌
行政性进入壁垒保护下的企业实际上是行政性垄断企业。除了公有制本身会导致这些企业出现软预算约束外,行政性进入壁垒的设置与政府管制会强化预算软约束,即这类企业在亏损时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救助,企业的冗员更不容易释放。而拆除或降低行政性进入壁垒、引入竞争者或允许行业竞争,有助于硬化行政垄断企业的预算约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绍东
进入退出壁垒作为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有着紧密联系。本文提出了判断产业是否存在行政性进入退出壁垒的甄别方法,并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强度的量化分析,从实证上指出行政性进入退出壁垒使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受到严重扭曲,技术创新强度也有所降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财政体制和政绩评价标准,破除行政性产业壁垒,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进入退出壁垒 行政垄断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昌
我国的很多垄断性产业处于市场内生性的结构性进入壁垒和政府设置壁垒的双重保护下。政府设置进入壁垒的原因被认为是保护在位企业的规模经济。本文的分析表明,这类企业的规模本身就构成了进入壁垒,并不需要行政性壁垒的保护。为弱化行政性进入壁垒下企业内生的低效率,有必要放松乃至解除行政性壁垒,但这并不必然导致竞争性低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孟昌
本文基于租金分析范式将市场进入壁垒分为内生的结构性壁垒和外生的行政性壁垒,并进一步将后者分为能给在位企业带来额外收益的第I类行政性进入壁垒和对企业施加了额外成本的第II类行政性进入壁垒。企业寻求市场内生性的结构性进入壁垒会产生出有效产出,而寻求或者规避外生性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则会导致与效率目标相冲突的逆向激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昌忠泽
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和国有企业产业分布的调整昌忠泽一、进入壁垒、退出壁垒的内涵、种类及其意义传统经济学推崇完全的市场自由竞争标准模式——把企业自由进入和退出行业设想为一种理想境界,但现实经济并不如此,是典型的非完全竞争的,企业进入和退出存在各种障碍,这...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林 曾国安
本文基于策略性阻止进入模型,分析进入壁垒如何影响在位企业用于进入阻止的创新行为。理论模型显示,高进入壁垒形成进入封锁,在位企业没有动力通过策略性创新投入对潜在进入者进行威慑;低进入壁垒形成进入容纳,在位企业进行威慑的创新投入成本过高;只有在临界值内中等高度的进入壁垒能促使在位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威慑潜在进入者。因此,在位企业的策略性创新投入与进入壁垒高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过高或过低的进入壁垒都导致企业降低创新投入。利用中国制造业2005-2007年482个四位码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进入壁垒与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基于样本、变量和模型的稳健性...
关键词:
进入壁垒 进入阻止 创新投入 倒U型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芳芳 张华勇 王磊
沉没成本是产业演化理论中决定市场结构的外生变量,行政进入壁垒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特有的产物。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2007年的微观数据,从行政进入壁垒的视角分析了沉没成本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沉没成本降低带来的价格效应大于选择效应,即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但行政进入壁垒的存在会抑制沉没成本对市场结构的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整理出中国524个四位数代码产业的2005—2006年产业层面数据。我们假设政府对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产业设置了较强的行政进入壁垒,并以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为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大的行政进入壁垒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成立;国有经济比重小的自由市场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倒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不成立。本文认为,忽略行政垄断和自由市场的制度因素,把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不一的样本混合起来进行回归估计,可能是以往国内外实证研究出现结果不显著、不稳健,甚至互相矛盾的主要原因。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邱璞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其市场进入行为与投资行为对市场供给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民营企业进入行为、投资行为和生产研发行为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民营企业行为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并实证测度了制造业产能过剩程度、民营企业进入壁垒和民企行为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在进入相关行业时的羊群性群体涌入行为将带来大量投资,进入行业后生产规模偏好性以及研发创新惰性将导致产能同质化,民营企业进入行政性垄断行业的"玻璃门"壁垒将导致民营企业扎堆进入壁垒较低的制造业部门,从而加剧制造业产能过剩程度。降低行政性垄断行业进入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民营企业的进入和投资行为、加...
关键词:
去产能措施 经济结构调整 民企投资行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建耀
进入壁垒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厂商必须承担一些在位厂商并不承担的成本。广告的竞争性使得在位厂商可利用广告形成进入壁垒。这些进入壁垒主要包括产品差异化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和广告“抢先”所形成的进入壁垒。为应对这些进入壁垒,我国企业可采取广告的“确定性指向”策略、人无我有策略和强势品牌策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博 刘婕 魏玮 魏艺明
已有大量文献研究了营商环境对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绩效的积极影响,但鲜有文献探讨营商环境与企业定价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加成率模型,识别营商环境对企业定价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微观作用机制和进入壁垒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营商环境抑制了企业定价能力,机制检验表明,制度成本降低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重要的传导渠道。营商环境对定价能力抑制作用受进入壁垒的影响,如果企业面临的进入壁垒较弱,那么营商环境改善就能够起到显著降低企业定价能力和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创新水平高、规模大的企业来说,营商环境对企业定价能力的抑制作用较小。而对于融资约束紧、技术水平低、民营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来说,营商环境对企业定价能力的抑制效应会比较明显。本文研究对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市场化机制改革和提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营商环境 进入壁垒 定价能力 市场竞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伟 史晋川
本文详细刻画了在中国转型经济的特定体制环境中吉利集团的成长与进入壁垒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转型经济中民营企业逐步成长的路径特征是民营企业持续回应和消解进入壁垒的结果。在均衡状态下,管制性壁垒对经济性壁垒存在部分替代效应。转型经济中政府对特定行业的管制,在提高民营企业管制性进入壁垒的同时,显著弱化了市场性进入壁垒。这种管制性壁垒对市场性壁垒的替代效应也导致了转型经济时期民营企业家在均衡状态下"政治企业家能力"对"一般企业家能力"的部分替代,这构成了转型经济中有关民营企业的企业家能力的独特内容。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进入壁垒 转型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璐 吴群锋 罗頔
本文以地级市设立行政审批中心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于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并讨论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价格加成水平,这一结果在不同的方程形式下均稳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价格加成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成本降低效应和竞争效应,其中,竞争效应主导,主要的作用机制在于:加剧企业进入退出,加速市场竞争,减弱市场壁垒,创造更为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促使企业降低价格加成水平;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企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价格加成具有异质性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济效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造更具一体化的国内市场等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纪康
一、成本优势壁垒 现实已经充分表明,来自于同一国家的进入和来自于跨国的直接投资进入在绝对成本优势方面有着本质的差异。即使是同样的国际投资进入,进入实体的规模、实力往往决定了先入厂商和潜在进入厂商之间的绝对成本优势配置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