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1)
- 2023(7848)
- 2022(6431)
- 2021(5999)
- 2020(4825)
- 2019(11330)
- 2018(11243)
- 2017(21266)
- 2016(11032)
- 2015(12457)
- 2014(12402)
- 2013(12448)
- 2012(11869)
- 2011(11012)
- 2010(11159)
- 2009(10596)
- 2008(10236)
- 2007(8808)
- 2006(8497)
- 2005(8135)
- 学科
- 济(74066)
- 经济(74007)
- 管理(27591)
- 方法(23400)
- 业(22649)
- 数学(21497)
- 数学方法(21415)
- 中国(19396)
- 企(16874)
- 企业(16874)
- 地方(16798)
- 农(13639)
- 制(13239)
- 地方经济(12468)
- 财(12392)
- 业经(12331)
- 贸(12304)
- 贸易(12295)
- 易(11973)
- 学(11457)
- 体(10578)
- 融(10386)
- 金融(10386)
- 银(9731)
- 银行(9726)
- 环境(9681)
- 行(9521)
- 农业(8991)
- 发(8831)
- 经济学(8247)
- 机构
- 大学(166908)
- 学院(163461)
- 济(92253)
- 经济(90963)
- 研究(68439)
- 管理(57821)
- 中国(53858)
- 理学(48391)
- 理学院(47817)
- 管理学(47402)
- 管理学院(47054)
- 财(41215)
- 京(35966)
- 科学(34310)
- 所(34195)
- 经济学(31922)
- 财经(31688)
- 研究所(30397)
- 经(29093)
- 中心(28685)
- 经济学院(28445)
- 北京(24137)
- 院(23924)
- 江(23644)
- 财经大学(23526)
- 农(21629)
- 范(20936)
- 师范(20811)
- 科学院(20684)
- 社会(19958)
- 基金
- 项目(98773)
- 科学(79253)
- 基金(75348)
- 研究(75188)
- 家(65179)
- 国家(64730)
- 科学基金(54866)
- 社会(53335)
- 社会科(50839)
- 社会科学(50830)
- 基金项目(37920)
- 省(33350)
- 教育(33332)
- 资助(31574)
- 自然(30851)
- 自然科(30134)
- 自然科学(30127)
- 自然科学基金(29655)
- 划(28849)
- 编号(27121)
- 国家社会(24532)
- 部(24433)
- 中国(23786)
- 成果(23442)
- 发(23257)
- 重点(22632)
- 教育部(21749)
- 济(20499)
- 经济(20334)
- 人文(20268)
- 期刊
- 济(109644)
- 经济(109644)
- 研究(63481)
- 中国(36914)
- 财(31221)
- 管理(24206)
- 科学(20965)
- 经济研究(20044)
- 学报(19969)
- 农(19889)
- 融(19234)
- 金融(19234)
- 财经(17992)
- 大学(16336)
- 经(15841)
- 学学(15274)
- 教育(15092)
- 问题(14507)
- 贸(13865)
- 技术(13512)
- 农业(13221)
- 世界(13084)
- 业经(12753)
- 国际(12730)
- 技术经济(10088)
- 统计(9262)
- 经济问题(8984)
- 改革(8344)
- 革(8344)
- 经济管理(7942)
共检索到274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杰长 刘诚
中国有繁杂的行政审批却取得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不禁让我们反问放松审批的改革有益于促进经济增长吗?通过对市场准入的博弈分析,我们发现:行政审批改革可以通过减少企业交易费用而促进经济增长。行政审批可以抑制社会成本,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中国渐进性的审批改革确实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其微观机制是减少了企业的交易费用。我们通过20002013年地级市数据和20102014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有关命题,并采用IV、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杰长 刘诚
中国有繁杂的行政审批却取得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不禁让我们反问放松审批的改革有益于促进经济增长吗?通过对市场准入的博弈分析,我们发现:行政审批改革可以通过减少企业交易费用而促进经济增长。行政审批可以抑制社会成本,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中国渐进性的审批改革确实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其微观机制是减少了企业的交易费用。我们通过2000~2013年地级市数据和2010~2014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有关命题,并采用IV、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 车明
制度性交易成本是经济主体为遵守制度规定而产生的非生产性成本,行政审批改革通过提高经营效率、节约时间成本、降低资金成本和促进行业竞争四种途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本文通过对我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后发现,行政审批改革可以有效降低地区制度性交易成本;当行政审批改革发生在营商环境相对较差的中西部城市、距离省会城市较近的城市以及当城市获得法律支撑时,能够更显著地降低当地制度性交易成本。本文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减少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健全改革激励机制,确保政策的贯彻与落实;通过机构设置、法律规定、权责划分等进行配套措施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刁相丞 赫泉玲 夏睿
本文选取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行政审批改革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会显著降低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行政审批改革会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降低了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基于融资约束程度差异检验发现,相比于融资约束程度低,在融资约束程度高时行政审批改革对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其淋 胡翔川
本文以行政审批中心设立这一政策冲击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考察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审批改革提高了企业的一般贸易出口比,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具有显著促进效应;缓解融资约束、加剧市场竞争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是行政审批改革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行政审批改革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外资企业、小规模企业和沿海地区企业的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增加进驻部门数量是促进企业出口贸易升级最有效的措施;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还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出口技术复杂度。本文丰富了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同时对于客观评估以设立行政审批中心为代表的制度性创新的实施效果,进而有效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华明 张莉
政府补贴是我国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而过多的行政管制会滋生寻租空间和制度性成本,从而造成补贴资源的错配。本文选取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企业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渐进DID考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于政府补贴的影响。研究表明:(1)行政审批改革显著地使得政府补贴流入民营企业部门;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旧稳健;(2)更重要的是,行政审批改革改善了政府补贴的配置扭曲,使得补贴流入了盈利情况更佳、规模更大以及投资程度更大的民营企业,促进了补贴的配置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经济影响在市场化程度更低以及营商环境更差的地区中更为明显;(3)从影响机制上,行政审批改革减少了政企的寻租空间,从而实现了补贴的配置优化。本文提出的针对性政策启示有:第一,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第二,在行政审批改革推进中加强廉洁作风建设,遏制潜在的寻租空间;第三,进一步优化我国政府补贴配置。
关键词: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行政审批中心 政府补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莉 杜红叶
文章基于微观企业视角,考察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以200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的推进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在行政审批改革过程中,考察更具代表性的行政审批局是否设立,发现相比没有设立行政审批局的地区,设立行政审批局的地区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考察产权性质,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琛
本文基于2001—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进一步基于企业投资机会和投资效率分析发现,在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更高的时候,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在企业投资效率更高的时候,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从企业绩效角度拓展了行政审批的相关研究,同时基于投资机会和投资效率两个视角丰富了企业绩效的有关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金晓雨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研发创新和市场进入退出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内和企业间资源配置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既会优化企业内资源配置,也会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进而带来加总制造业生产率提升。进一步检验微观机制发现:一方面,行政审批改革降低企业各项成本,刺激企业研发创新,推动企业自身生产率提升;另一方面,行政审批改革也会加剧企业间竞争,通过异质性企业规模变化和市场进入退出,引导资源由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流动,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在"放管服"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揭示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服务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行政审批改革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政审批改革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而推动服务业生产率提升。这一影响会因不同地区特征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相比东部或经济先发城市,行政审批改革对中西部或经济后发城市服务业生产率的"红利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地,行政审批改革各细分维度对服务业生产率也存在显著影响,呈现出"集中审批"的跨部门协同效应。研究结论对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吴其珊 吴虹仪
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2004-2019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证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分析表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提高对外引资能力、培育企业家精神、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关键作用,因而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以多期DID模型评估城市设立行政审批中心的政策效应,同样验证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增长效应,并发现这一效应是随时间逐渐显现并显著的。本文为新常态以来我国南北经济分化趋势扩大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制度改革具有累积效应,早期改革的微小差距可能导致后期增长的巨大鸿沟,南方城市率先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形成突破,在吸引外资、企业创业、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表现更优,因而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城市增长。本文强调,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代表的、触及市场经济深层次机制体制障碍的制度改革,需要尽早、尽快、尽力推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敏
企业家精神是实现就业增长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从营商制度环境的视角探索地区企业家精神发展的规律与潜力。具体地,以我国行政审批改革为例,本文实证探究营商制度改革对地区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运用2003—2014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本文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相比设立行政审批中心,行政审批中心的服务范围对企业家精神激励效应更加显著;行政审批改革的企业家精神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相比之下,行政审批改革的政策效果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更加突出;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行政审批改革对其周围城市的企业家精神产生负向的回波效应,而非中心城市(非省会城市)的行政审批改革对其周围城市的企业家精神产生正向的扩散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越 王洋洋
行政审批改革是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优化市场主体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供应链稳定的视角,分析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中心的设立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说明行政审批改革有助于发挥稳定供应链的功能,优化了供应链层面的资源配置。机制分析表明,降低供需波动偏离度是行政审批改革影响商业信用融资的现实路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行政审批改革的治理红利下,企业获得了超额商业信用;进驻部门、进驻事项与窗口数量的增加则是审批中心发挥治理效能、提高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关键举措。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需求不确定性较高、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或者行业竞争更为激烈的企业而言,行政审批改革的治理红利会更为明显。经济后果分析显示,行政审批改革通过增加商业信用融资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行政审批改革 商业信用融资 供应链稳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小年 邵宜航
行政审批改革对市场效率改进的作用吸引了众多关注,文章主要关注行政审批改革对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对就业和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文章揭示了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更偏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所引起的地区就业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分析发现:行政审批改革使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其影响机制主要是行政审批改革降低了不同类型企业交易成本;而行政审批改革使产业的变动更符合地区比较优势,促进了地区就业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文章的研究在提升就业与劳动收入份额,让增长的收益更多地惠及劳动阶层、实现包容性增长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行政审批改革 产业结构 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龙鹏 钟易霖 汤志伟
本文基于地级行政区设立行政审批中心的时间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行政审批改革能否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研究表明:行政审批改革有效抑制了僵尸企业的形成。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自然进入率越高的行业,行政审批改革对僵尸企业抑制效应越显著;随着地区政府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行政审批改革对僵尸企业形成的抑制程度增加;行政审批中心的进驻部门与窗口数量越多,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越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