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02)
2023(21551)
2022(18247)
2021(17060)
2020(14438)
2019(32964)
2018(32398)
2017(61610)
2016(33591)
2015(37679)
2014(37090)
2013(36803)
2012(33602)
2011(30316)
2010(30168)
2009(28192)
2008(28090)
2007(24545)
2006(21677)
2005(19363)
作者
(98700)
(82442)
(81722)
(77720)
(52321)
(39210)
(36965)
(32213)
(31331)
(29217)
(28172)
(27759)
(26241)
(26116)
(25616)
(25197)
(24492)
(24412)
(23643)
(23620)
(20398)
(20329)
(20095)
(18831)
(18407)
(18299)
(18293)
(18081)
(16612)
(16290)
学科
(136051)
经济(135859)
(110523)
管理(107088)
(96058)
企业(96058)
方法(62211)
数学(51731)
数学方法(51069)
(41002)
(40699)
业经(36593)
中国(36213)
(29341)
(28228)
农业(27594)
(27377)
财务(27298)
财务管理(27247)
企业财务(25854)
(25792)
贸易(25779)
(25101)
理论(23412)
技术(23352)
地方(23338)
(23109)
(21184)
(21112)
银行(21110)
机构
大学(484470)
学院(483605)
(196192)
经济(192299)
管理(188624)
研究(163978)
理学(163194)
理学院(161370)
管理学(158509)
管理学院(157622)
中国(124811)
(103368)
科学(102402)
(91945)
(87333)
(83115)
研究所(75875)
业大(75513)
中心(73674)
财经(73501)
(70889)
农业(68905)
(67035)
北京(64939)
(61128)
师范(60411)
经济学(59791)
(59143)
(56256)
财经大学(54652)
基金
项目(329105)
科学(258723)
基金(240699)
研究(235357)
(212483)
国家(210720)
科学基金(180047)
社会(150002)
社会科(142156)
社会科学(142120)
(126896)
基金项目(126751)
自然(118429)
自然科(115719)
自然科学(115682)
自然科学基金(113647)
(107794)
教育(107691)
资助(99260)
编号(93493)
成果(75684)
重点(74186)
(72838)
(69479)
(69303)
课题(64551)
创新(64458)
科研(63346)
国家社会(62593)
教育部(62074)
期刊
(214943)
经济(214943)
研究(140835)
中国(90454)
学报(82031)
(80257)
科学(74338)
(72927)
管理(72040)
大学(62084)
学学(58963)
农业(54929)
教育(47437)
(41410)
金融(41410)
技术(41128)
财经(36645)
业经(35700)
经济研究(34499)
(31513)
(30688)
问题(28146)
(24617)
技术经济(24127)
科技(23387)
(22446)
现代(21887)
世界(21550)
理论(21381)
统计(21181)
共检索到708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以世界银行发布的《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相关数据为样本,将行政审批纳入总量生产率增长的理论框架,从进入管制视角考察行政审批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行政审批显著抑制了中国制造业总量生产率的增长,这源于行政审批扭曲了资源配置效应,并抑制了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对总量生产率增长的贡献;(2)行政审批的抑制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异质性,其对西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东部地区,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3)微观机制分析表明,行政审批抑制了在位企业的学习效应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扩大了进入企业与在位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异,并扭曲了以生产率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研究结论意味着: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立足于完善企业进入退出的市场机制,放松企业进入行政审批管制,让市场决定企业是否存活,进而实现企业优胜劣汰以优化资源配置,处理好"放管服"改革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笑  王永进  刘灿雷  
文章基于1998-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各地行政审批中心的成立为"准自然实验",在样本满足趋势一致性和随机性的假设条件下,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行政审批效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行政审批中心显著提升了城市出口绩效,但政策效果存在一定时滞;(2)政策效果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非国有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契约密集型行业从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中获益更大;(3)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行政审批中心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出口倾向的提高,即扩展边际,并且在内资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在位企业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提升了企业的进入市场倾向和生产率,因而有利于出口贸易的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在"放管服"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揭示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服务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行政审批改革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政审批改革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而推动服务业生产率提升。这一影响会因不同地区特征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相比东部或经济先发城市,行政审批改革对中西部或经济后发城市服务业生产率的"红利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地,行政审批改革各细分维度对服务业生产率也存在显著影响,呈现出"集中审批"的跨部门协同效应。研究结论对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金晓雨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研发创新和市场进入退出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内和企业间资源配置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既会优化企业内资源配置,也会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进而带来加总制造业生产率提升。进一步检验微观机制发现:一方面,行政审批改革降低企业各项成本,刺激企业研发创新,推动企业自身生产率提升;另一方面,行政审批改革也会加剧企业间竞争,通过异质性企业规模变化和市场进入退出,引导资源由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流动,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其淋  方森辉  
本文以中国2002年外资管制放松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外资进入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外资进入自由化对本土企业生产率产生了一定的负向溢出效应,不过两类外资进入政策调整的负向溢出效应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外资进入自由化越倾向于促进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外资进入自由化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显著提升了制造业总体生产率水平。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就业资源再配置效率改善和低效率企业退出是外资进入自由化促进制造业总体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评估外资进入的经济效应,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引资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小年  邵宜航  
企业生产率分布被视为衡量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而作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措施,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成立是否影响了企业生产率引发了众多关注。本文着重考察这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否以及通过什么机制改善了城市的企业生产率分布。本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分析表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显著降低了城市企业生产率分布的离散程度,优化了企业间资源配置,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其影响主要来自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市场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与高生产率企业相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够给低生产率企业带来更强的激励效应。进一步,本文考察了企业激励效应的实现途径。实证分析显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促进在位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不同生产率水平的企业间并无显著差异;企业生产率分布的改善主要来自低生产率在位企业更显著的改进管理方式与降低管理成本等所带来的效率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青龙  张欣悦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制造业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集中反映了中国制度创新在对外贸易领域的成效。本文以各地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设立行政审批中心的城市,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政策效果基本不存在时滞,并具有持续性;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主要通过成本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作用于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隶属关系层级较低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从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中获益更多;在东部地区和政府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幅度更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纪军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的企业数据,根据产业演化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重点研究了沉没成本和以国有经济比重度量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和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我们发现,沉没成本和行政性进入壁垒的降低显著提高了行业生产率,同时行业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性,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但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企业的进入退出分析以及行业生产率的分解,行政性进入壁垒降低对行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有企业的进入退出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国有企业自身的生产率持续提高,对总体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行政性进入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汤二子  孙振  
基于异质性生产率角度提出决定企业利润的数量模型,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研究企业的利润状况,并且提出衡量企业利润状况的两种利润率,即销售利润率与投资利润率,最后实证检验生产率对企业利润的决定作用。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具有逐渐提高的趋势,而销售利润率却具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企业生产率与其利润规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具有相同生产率的企业选择进入出口市场会获得更高的利润。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胜  申明浩  
以各城市行政审批中心成立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探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立行政审批中心显著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地,其政策效果会受到企业所有制性质、融资约束、规模大小与所处城市的地理区位等的影响,内资企业、国有企业、大企业、高融资约束度行业企业、处于高行政层级城市或东部城市的企业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获益更大。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有利于通过"降低成本""激励创新"推动企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延兵  
本文运用中国四位数制造产业数据对R&D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估计两种不同的生产函数模型,本文发现R&D对生产率有显著正影响。在控制了市场因素和产权因素的影响后,R&D与生产率之间仍旧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还发现,R&D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也依赖于产业技术机会,高科技产业的R&D产出弹性显著大于非高科技产业的R&D产出弹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霞  
本文基于东道国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在分析跨国公司离岸外包影响东道国制造业生产率这一微观机理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服务外包承接率指标,利用2006~2010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对生产率的效应。Robust OLS和工具变量法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对制造业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金融业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较大,运输业和其他商业服务业的制造业生产率效应较小,但均在统计上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盛斌  
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对企业进入与退出的特征及其与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具有很高的进入率与退出率,并且均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下降;新进入企业是各年份企业的主要构成来源,但新进入企业的持续期较短,同时进入与退出企业的规模均相对较小。在平均生产率的排序关系上,进入企业明显高于退出企业,但两者的生产率均低于存活企业;同时,新进入企业的存活概率随着进入年限的增长而下降,初始生产率水平越高的企业越不容易退出市场。实证研究还表明,存在显著的市场选择效应促使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退出市场,新企业在进入之后通过学习效应实现了自身生产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春娜  陈春春  
本文利用企业层面的微观面板数据,使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和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利用收敛分析法研究了他们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山西省、青海省等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高,而福建省、广东省等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低;先进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高,而传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低;行业间和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都不存在收敛性;劳动力较多的流入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慢的传统制造业和东部地区,这会阻碍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郝晓艳  吴学花  
中国制造企业在不断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出现了污染工序转移的问题。近几年学者们从产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效率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展开中国制造业在环境规制下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本文结合基于松弛向量的SBM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算了2003-2013年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经济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整体有效,且新技术的应用是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而环境规制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国内制造业的竞争优势。环境规制对不同性质制造行业具有差异化影响,尤其对重污染企业影响明显,利于环保政策的落实,并进一步推动企业革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