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9)
2023(12013)
2022(10630)
2021(10092)
2020(8435)
2019(19678)
2018(20022)
2017(38330)
2016(21054)
2015(23553)
2014(23697)
2013(23156)
2012(20915)
2011(18844)
2010(18915)
2009(17526)
2008(17296)
2007(14807)
2006(13241)
2005(11882)
作者
(58795)
(48736)
(48543)
(46277)
(31108)
(23334)
(22017)
(19040)
(18572)
(17478)
(16737)
(16421)
(15544)
(15466)
(15069)
(14987)
(14525)
(14417)
(13948)
(13792)
(12120)
(12075)
(11671)
(11072)
(10929)
(10883)
(10824)
(10782)
(9779)
(9467)
学科
(79035)
经济(78913)
管理(64695)
(58050)
(50609)
企业(50609)
方法(34815)
数学(29616)
数学方法(29267)
(23601)
(21279)
中国(20867)
(20790)
业经(19459)
(16820)
地方(15479)
(15064)
理论(14370)
(14249)
财务(14182)
财务管理(14148)
(13656)
银行(13619)
企业财务(13420)
农业(13281)
(13278)
(13066)
贸易(13060)
(12949)
(12856)
机构
大学(293804)
学院(290470)
管理(116724)
(114111)
经济(111497)
理学(100856)
理学院(99734)
管理学(98158)
管理学院(97603)
研究(97006)
中国(71660)
(62882)
科学(58812)
(56759)
(48058)
财经(44182)
研究所(43339)
(43314)
中心(43168)
(42755)
业大(41827)
(40030)
北京(40012)
(38813)
师范(38494)
(35373)
(34398)
经济学(33729)
农业(33558)
财经大学(32850)
基金
项目(197652)
科学(155432)
研究(148097)
基金(142938)
(123372)
国家(122337)
科学基金(105422)
社会(92209)
社会科(87254)
社会科学(87233)
(76733)
基金项目(76266)
教育(68206)
自然(67892)
自然科(66235)
自然科学(66222)
自然科学基金(65015)
(64506)
编号(61164)
资助(58206)
成果(51043)
(43977)
重点(43844)
课题(42285)
(41301)
(41196)
(39940)
创新(38393)
教育部(38131)
项目编号(38082)
期刊
(128500)
经济(128500)
研究(90869)
中国(58293)
(44334)
管理(44155)
学报(44017)
科学(40809)
(39706)
教育(37326)
大学(34027)
学学(31617)
农业(27120)
(25715)
金融(25715)
技术(25133)
财经(21828)
业经(20364)
经济研究(19625)
(18511)
问题(16385)
理论(15566)
图书(15327)
实践(14296)
(14296)
科技(14059)
现代(13389)
技术经济(13246)
(13212)
(13002)
共检索到431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丁启军  
对于存在市场失灵的行业,政府对竞争进行限制和排斥;但如果价格规制没有达到效果,则可认为政府规制实际造成了一种不合意的行政垄断的后果。行政垄断的博弈各方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主体,尤其是政府追求其自身利益导致了行政垄断的产生;行政垄断程度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大致可分为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两类。这些因素不但决定了行政垄断程度,而且决定了政企之间的利益分配。电信业改革启示我们,中央政府下一步可以从市场结构、规制改革、反垄断法三个方面破除行政垄断;要彻底根除行政垄断,政治体制改革不可避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伟  于良春  
本文构建了规制机构与垄断厂商间的重复博弈模型以分析行业行政垄断产生及维持的微观机制。结果显示,如果规制机构更多考虑经济增长、规制机构与垄断厂商间存在旋转门以及规制权力相对集中的条件下,无论垄断厂商具备何种产权性质,厂商主动型行政垄断都有可能作为一种特定的制度安排而出现。在渐进式改革背景下,本文认为行政垄断的治理应关注在规制机构与垄断厂商之间设立防火墙、引入多个规制机构并实行标尺规制以及由政府组建新的垄断厂商以形成一定程度的有效竞争等三个方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琪  
现有文献对行政垄断形成机理的解释,主要局限于规制经济学的框架内,基于对政府角色单一假设基础上,围绕利益集团、设租抽租、政治均衡等核心概念进行,忽视了政府同时具有仁慈、自私、公正的多重性格。该文在对国家理论和转轨经济中政府角色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政府行为对公共利益存在着两种偏离,即政策性偏离和行为性偏离;基于政府行为偏离的分析框架,分别解释了行业性行政垄断和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有关行政垄断改革的路径和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丁启军  王会宗  
行政垄断行业,大多是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反垄断法》对合法经营予以保护,因而对行业行政垄断表现形式的研究特别重要。行业行政垄断有三种一般的表现形式——政府部门不适当的行政进入壁垒、规制机构低效率的规制行为、行政垄断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通过实证以及调查研究发现,后两者是当前行业行政垄断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此给出行业行政垄断改革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仲豪  
美国的行政垄断规制及其改革在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典型意义。其行政垄断规制及改革的基础是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相对宽松。行政垄断规制及其改革具有路径依赖和循序渐进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行政垄断规制及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仲豪  
日本是"政府主导性"市场经济国家,其政府对行政垄断行业的规制事无巨细。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为适应国内变化了的经济形势,对其规制进行了以"原则上实行经济自由化"为目标的规制改革,其改革采取了渐进式改革方式。日本对规制的改革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营经济进入行政垄断行业以及促进经济竞争、提高行政垄断行业的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华阳  于良春  
由于行政垄断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社会福利的损失、收入分配的不均以及地方保护和区域市场分割等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学理论界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已形成部分文献,但是都没有从制度形成根源与机制角度上阐明行政垄断现象的实质,更缺少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本文在分析界定行政垄断定义以及性质的基础上,将行政垄断定义为一种中国转轨政治经济体制下的特定的制度安排,提出从制度需求和供给角度来理解行政垄断现象,并使用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提出了行政垄断制度形成根源与机制的理论假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范合君  
放松规制已成为垄断产业改革的重要趋势。但是放松规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放松规制会对不同利益主体产生不同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垄断产业放松规制对国家、规制机构、被规制企业、消费者的影响,四个利益主体的策略性反应与影响力以及他们之间的博弈均衡,发现没有外力推动下四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均衡不能推动放松规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政府建立利益兼容机制才能保证放松规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期刊] 改革  [作者] 倪娜  万欣  
我国现阶段反垄断实施机制为"反垄断委员会+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双层架构模式,这是在借鉴国外反垄断的实施经验与模式、综合考虑我国行政机构与决策的现状以及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的明智选择。但是这种实施机制与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如反垄断执法依据的完善与衔接、反垄断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以及它们各自的能力建设。强化与改善反垄断的实施机制将有力地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曲创  石传明  臧旭恒  
行政垄断与我国独特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密切相关,不同表现形式的行政垄断其实质都是凭借行政权力人为设置市场壁垒,对市场竞争加以限制和排斥。按照不同的形成机制,我国的行政垄断可分为垄断平移和政企合谋两种,行业性行政垄断和地区性行政垄断大都通过第一种机制而来;强制限定性交易等行政垄断则多是通过第二种机制形成。针对两种不同形成机制的行政垄断,需要分别制定相应的规制措施来消除其对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合君  戚聿东  
为了顺利推进并深化垄断产业改革,全面系统评价我国垄断产业改革的现状,系统研究影响、制约我国垄断产业改革的因素,设计推进、深化垄断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与机制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利用OECD测度垄断产业规制指数的方法,测度得到了我国电力、电信、民航、铁路、邮政、燃气、公路等7个产业的规制程度以及我国垄断产业垄断程度的总指数,并与OECD主要国家进行了比较,为推进并深化我国垄断产业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世杰  李伟  
原料药市场垄断问题近年来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也成为反垄断部门的重点规制对象。从理论层面来看,原料药市场垄断折射出产业链纵向关系下的中间产品市场垄断问题;而传统经济学研究多聚焦于最终产品市场,对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及其机理等问题关注不足。本文构建由中间产品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组成的纵向产业链模型,从分析产业链纵向价格形成机制入手,探究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加价导致的福利损失,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中间产品市场的垄断加价会通过"传导效应"、"协同效应"、"抑制效应"3种途径影响产业链效率与社会福利。基于3种效应的模型化讨论,本文构建测度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加价损失的理论公式,并予以仿真分析;进而结合中国原料药市场垄断案例,探讨当前原料药市场垄断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反垄断规制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岩波   戴瑞  
通过建立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弥补中国现行反垄断法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不足,是2022年《反垄断法》修订的一大亮点,契合反垄断法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立法目标,也是中国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能和公益维护职能的重要体现。但是,中国新建立的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存在性质定位不明、法条设计简单、程序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尤其是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之间的定位与衔接问题,直接影响该制度的正确实施。通过对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学与经济学理论梳理,分析中国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实施存在的现实困境,发现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需要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进行制度重构,合理设计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与反垄断行政执法的衔接机制,才能在尊重反垄断行政执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监督功能,提高执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确保反垄断法实施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通过“法法衔接”进一步体现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兼顾公益性和私益性的特点,达到弥补单个主体损失实现维护消费者福利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