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0)
- 2023(9363)
- 2022(7873)
- 2021(7076)
- 2020(5931)
- 2019(13070)
- 2018(12700)
- 2017(24032)
- 2016(13322)
- 2015(14565)
- 2014(14231)
- 2013(13971)
- 2012(12610)
- 2011(11478)
- 2010(11391)
- 2009(10802)
- 2008(10784)
- 2007(9462)
- 2006(8412)
- 2005(7530)
- 学科
- 济(49955)
- 经济(49858)
- 管理(46936)
- 业(40531)
- 企(33651)
- 企业(33651)
- 方法(21131)
- 数学(18484)
- 数学方法(18345)
- 财(17236)
- 制(15088)
- 农(14318)
- 中国(13248)
- 业经(12581)
- 学(10501)
- 务(10500)
- 财务(10478)
- 财务管理(10454)
- 体(10240)
- 企业财务(9976)
- 贸(9834)
- 贸易(9831)
- 环境(9766)
- 易(9618)
- 农业(9592)
- 银(8924)
- 银行(8888)
- 体制(8634)
- 技术(8570)
- 划(8507)
- 机构
- 大学(193568)
- 学院(191884)
- 济(79339)
- 经济(77819)
- 管理(74053)
- 研究(65382)
- 理学(64607)
- 理学院(63878)
- 管理学(62952)
- 管理学院(62591)
- 中国(48963)
- 科学(41330)
- 京(39976)
- 财(38650)
- 农(38505)
- 所(33631)
- 业大(32429)
- 研究所(30651)
- 农业(30633)
- 财经(30547)
- 中心(29747)
- 江(28777)
- 经(27778)
- 经济学(24820)
- 北京(24325)
- 院(23346)
- 财经大学(22803)
- 范(22684)
- 经济学院(22499)
- 师范(22319)
- 基金
- 项目(135624)
- 科学(106844)
- 基金(101001)
- 研究(92860)
- 家(90784)
- 国家(90072)
- 科学基金(76569)
- 社会(62288)
- 社会科(59184)
- 社会科学(59169)
- 基金项目(54097)
- 省(52381)
- 自然(50707)
- 自然科(49440)
- 自然科学(49423)
- 自然科学基金(48594)
- 划(44439)
- 教育(41905)
- 资助(39889)
- 编号(35157)
- 重点(30777)
- 部(30355)
- 制(29369)
- 创(28668)
- 发(28251)
- 成果(27629)
- 国家社会(27042)
- 创新(27013)
- 科研(26452)
- 计划(25877)
共检索到278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靳来群 林金忠 丁诗诗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提出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模型,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要素价格因所有制差异而导致的资源错配程度。结果表明,尽管中国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资源错配情况依然严重,1998—2007年所有制差异带来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每年都在200%以上,其中劳动要素错配带来的TFP损失约为100%,资本要素错配带来的TFP损失约为50%。本文分析还表明,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所有制差异本身,而在于政府行政权力与国有企业垄断结合而形成的行政垄断。行政部门通过设置市场进入壁垒、管制市场价格获得垄断势力,以及通...
关键词:
所有制差异 资源错配 政府干预 行政垄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来群
在将整个经济体分为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并在部门内部企业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所有制歧视所致金融资源错配程度的分析模型,并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制造业金融资源错配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如果扭转所有制歧视所致金融资源错配,制造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将会提高50%左右;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大于东部地区;2005年之前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呈下降趋势,2006及2007年相对恶化;部门内部企业间错配导致国有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损失36.98%,非国有部门平均损失46.59%。在测算模型中,使用不同参数值所得错配程度不相同,因此,对于参数值的选取,需要审慎对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强 戚建梅
基于制度相关理论,从企业所有制视角,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数据与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调查数据,研究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所有制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地区性行政垄断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较小,对私有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大;另外,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异质性所有制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还受企业规模、企业科技类别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地区性行政垄断 企业所有制 企业生产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玉国 宋廷山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体制转型时期。由于不同领域体制转型的不同步性,80年代中期以来,各行业国有经济比重产生了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了我国体制转型时期特有的“所有制垄断”现象。所有制垄断的程度又对行业的劳动力价格水平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这一影响的程度及其具体形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造成这一现象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所有制垄断 劳动力价格 定量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峰 付强
为深化行政垄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比了2006-2015年中国5个行政垄断行业和1个经济垄断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未能发现混改带来的显著效果。运用衡量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模型,通过计量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国有、私有和外资三种股权虽然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混改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为了进一步分辨行政垄断企业绩效的来源,使用邹检验发现,主要是行政垄断而不是股权结构因素导致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企业之间的绩效产生了结构性改变,这说明非国有股权仅仅在搭行政垄断的便车,并未发挥应有的"鲶鱼效应"。在混改中应落实私有资本"责、权、利"的统一性,在混改后应大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快弱化、去除行政垄断因素。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 绩效 行政垄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浩 李香菊
将测度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按所有制进行分解后发现,由所有制引起的行业收入差距已越来越小,且由于国有部门组内差距偏小,实际上近年来国有参与度对我国行业整体收入差距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过选取2003-2012年间19个主要行业的相关数据,分盈利性行业和非盈利性行业进行的研究显示,行业的垄断程度差异是行业收入差距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国有参与度对行业平均收入水平的影响在盈利性行业和非盈利性行业表现截然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行业差距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
行业垄断 所有制结构 行业收入差距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玉国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由于不同领域改革的不同步性等原因 ,各行业国有经济的比重 ,产生了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了我国体制转型时期特有的“所有制垄断”现象。所有制垄断的程度 ,又对行业的劳动力价格水平 ,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所有制垄断 劳动力价格 定量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珍
本文以资源垄断型集团公司及其上市子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净资产收益率与国有股权比例的关系,论证了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化,其将通过影响应交利润、股利股息、产权转让收入等来影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结构。而要使后者与前者总体呈正向相关关系,要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慎重减持国有股、引进民营战略投资者、完善应交利润比例制度与派息制度、公平公正公开地转让国有资产等综合性的制度安排来予以保证。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林 李康萍
2016年《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由于政策实施时间较短,依托一个类似于"反事实框架",对一直存在行政性垄断的政策绩效进行定量研究,从而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可能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效应。基于资源错配的视角,构建了包含部门摩擦的多部门生产函数模型,从而量化资源错配与经济结构变化间的关系。然后,从理论上证明了资源错配的影响,并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进行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实证分析其与行政性垄断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工业行业存在总体上的资源错配,行业的资本错配以及行业内国有企业的资源错配是导致总体资源错配的主要原因。工业行业的行政性垄断程度与其资源错配程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行业的行政性垄断程度越高,资源错配程度越严重。也就是说,《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可以通过规制行政性垄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草原 文雯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揭示了垄断和所有制性质对中国行业收入差距截然不同的影响机制,弥补了现有文献对这两个因素不加区分甚至混为一谈的缺陷。研究认为,垄断行业在获得高资产回报率的基础上,将部分超额利润转化为职工的高工资;国有经济的低效率影响了行业资产获利能力,但固有的所有权虚置,导致低的资产报酬率(甚至亏损)依然产生了行业高收入。本文基于动态收入方程和中国工业行业数据,使用Shorrocks(1999)和Wan(2004)发展的"夏普里值"方法进一步分解了行业收入差距。结果显示,2005—2012年间,垄断、所有制及国有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分别达到15.58%、7.1%及7.57%,且垄断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来群 莫长炜
虽然国企改革过程中的"抓大放小严进入"提升了国有部门生产率,但在二元所有制体制下,中国经济整体的企业动态更替过程及其带来的市场选择效应、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仍存在较大的扭曲。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所有制歧视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市场进入率,提高了其市场退出率,进而扭曲了企业动态更替的过程;(2)全要素生产率(TFP)较高的民营企业被TFP较低的国有企业"淘汰"了,即在二元所有制下大量"僵尸"国有企业破坏了企业动态更替的市场选择效应;(3)民营新进入企业通过学习效应实现了TFP的快速增长,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草原 王婷 魏梅
基于中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揭示了垄断和所有制对劳动者收入溢价截然不同的作用机制及相互依存关系。研究发现,垄断行业高收入的形成并未跳出利润最大化框架,经典的效率工资和公平工资理论即可提供很好的解释;而国有部门收入溢价根源于特殊产权结构下剩余索取权对剩余控制权的无效制约。企业的垄断性质能够"绝对地"、"独立地"引起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但国有属性带来的收入增长则需要以企业具备垄断势力为前提。垄断性质的收入溢价主要体现在工资等"直接收入"上,而国有属性更倾向于提升社会保障等劳动者的"间接收入"。
关键词:
垄断 所有制 直接收入 间接收入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俊豪
在 2 0世纪 40年代末、 5 0年代初 ,英国经历了一次令世人注目的国有化运动 ,主要在自然垄断产业 ,把一批分散的小型地方政府企业和私有企业变革为少数大型国有企业。 3 0、 40年后 ,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 ,英国又经历了一次更为举世瞩目的私有化运动 ,对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企业实行了私有化。本文从政治经济的角度 ,着重分析英国自然垄断产业企业所有制变革的原因与成效 ,并探讨其对中国自然垄断产业实行民营化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自然垄断产业 所有制变革 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晖
竞争与所有制改革是目前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主要趋势。但原有的理论和经验都是针对发达国家而言,对于转轨国家如何协调经济转轨与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却没有现成的理论与经验。因此,本文关注转轨国家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可能性以及所有制改革模式的选择。研究发现:考虑管理成本,转轨国家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是可能的;改革进程取决于转轨国家市场发育程度以及改革的初始条件;混合所有制的企业竞争模式更适合于转轨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
关键词:
经济转轨 自然垄断 社会福利 所有制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秀荣
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大量垄断现象 ,尤其是行政垄断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来看 ,迫切需要制定反垄断法。由于行政垄断的产生主要源于体制上的原因 ,其表现形式也复杂多样 ,因此 ,应当完善反垄断法 ,并设立反垄断法的专门执行机构 ,对行政垄断进行制裁 ,追究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 ,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反垄断 行政垄断 立法 规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