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0)
2023(10302)
2022(8476)
2021(7629)
2020(6388)
2019(14331)
2018(14102)
2017(27459)
2016(14784)
2015(16364)
2014(16445)
2013(16328)
2012(14893)
2011(13260)
2010(13621)
2009(13289)
2008(13611)
2007(12768)
2006(11514)
2005(10943)
作者
(42408)
(35574)
(35439)
(33540)
(22791)
(16851)
(15984)
(13533)
(13482)
(12998)
(12160)
(12086)
(11609)
(11457)
(11165)
(10635)
(10457)
(10294)
(10181)
(10146)
(8871)
(8667)
(8575)
(8219)
(8004)
(7976)
(7909)
(7741)
(7088)
(6854)
学科
(79055)
(72709)
企业(72709)
(70679)
经济(70556)
管理(66312)
方法(28354)
(27110)
业经(26799)
(24715)
数学(20551)
数学方法(20418)
(20371)
财务(20351)
财务管理(20330)
(20161)
企业财务(19304)
农业(17708)
技术(16073)
中国(15692)
(14845)
(13830)
(13359)
体制(13183)
(12587)
地方(12467)
理论(12227)
(11573)
金融(11570)
(11451)
机构
学院(224949)
大学(219830)
(100913)
经济(99076)
管理(93005)
理学(79003)
理学院(78241)
管理学(77442)
管理学院(76983)
研究(69774)
中国(59226)
(52208)
(45549)
财经(40334)
科学(37220)
(36383)
(35817)
(35616)
(34301)
中心(32662)
经济学(30771)
研究所(29830)
财经大学(29591)
业大(29181)
北京(28516)
(27994)
经济学院(27724)
农业(27682)
商学(27401)
商学院(27156)
基金
项目(139050)
科学(112584)
研究(104883)
基金(104146)
(88398)
国家(87598)
科学基金(78077)
社会(70348)
社会科(66806)
社会科学(66790)
基金项目(55232)
(53891)
自然(49095)
自然科(48020)
自然科学(48008)
自然科学基金(47233)
教育(46672)
(43698)
资助(41721)
编号(41159)
(33224)
(33144)
成果(32946)
(32300)
(31821)
重点(30424)
(29677)
国家社会(29480)
创新(29239)
教育部(28094)
期刊
(122341)
经济(122341)
研究(70134)
(45700)
中国(45146)
管理(41266)
(35145)
科学(28946)
(26720)
金融(26720)
学报(26631)
农业(23634)
大学(22154)
财经(21834)
业经(21691)
学学(21336)
技术(20216)
(18790)
经济研究(18037)
教育(15842)
问题(15782)
(14393)
技术经济(13577)
财会(12838)
现代(12316)
(12128)
世界(11924)
商业(11460)
会计(11015)
经济管理(10877)
共检索到351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牛旻昱  钟坚  钟无涯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对行政垄断因素与市场配置因素对于中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行政垄断因素和市场配置因素对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都有显著影响,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行政垄断对中部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影响是多重的,以征税为代表的传统行政垄断措施不利于产业集聚的提升。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制造业的地理集聚水平变化,发挥作用的市场配置因素也不相同:对于高水平集聚行业的地理集聚而言,市场配置因素中的金钱外部性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对于中等水平集聚行业而言,规模外部性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知识外部性对于中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影响都不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小玄  吴靖烨  
为考察市场上是否存在阻碍竞争的垄断壁垒,使用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对制造业的全部三位数行业的各所有制企业的成本函数进行估计,分别作出158幅分行业所有制分组的平均成本比较图。结果显示,大多数行业的国企平均成本曲线稳定地高于其他企业,表明在国企与民企之间,不是偶然或随机的,而是系统地普遍存在着一种逆市场行为,这意味着存在着某种超市场的垄断力量,形成了一种制度壁垒分割下的垄断市场。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质上是通过国企的垄断力量来推行的,它导致低效率的资源配置,也与市场化发展目标相悖。促进竞争、反对垄断和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大大释放发展潜力,应是深化改革的关键切入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晓郁  
随着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了限制性竞争的市场。跨国公司垄断中国市场的危险成为更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制造业作为吸引外资最多的产业,在跨国公司投资引发市场垄断的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投资引发垄断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提出制造业应对跨国公司垄断的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余东华  
转型时期,以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地区行政垄断扭曲了投入—产出关系,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损害产业效率。本文以转型时期的中国制造业为例,通过构建产业受保护程度指数和产业效率指数等主要变量,实证分析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地区行政垄断对产业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受保护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产业受保护程度越高,产业效率越低。这就说明,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地区行政垄断行为导致了制造业产业效率损失。打破地区行政垄断、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产业效率的提升。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三忙  
对1995~2005年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和地区专业化演变特征的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度和地区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正在消减,但是产业聚集区域主要是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地区专业化则表现为欠发达地区专业分工水平要比发达地区专业分工水平更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沈鸿  陈丽娴  
本文研究我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与地理分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LP法计算企业生产率,构造市场集中度指标和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两个集聚指标,进行了多方位的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市场集中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代表专业化水平的地方化经济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度量行业间多样化集聚的城市化经济对企业生产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市场集中对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不明显,控制市场集中和地理集聚后,出口企业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并不存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贵东  周京奎  
本文在系统性整理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LP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垄断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整体上,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低于外商、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有所上升,而外商、集体、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垄断势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就是不同控股类型企业的垄断势力呈一定收敛趋势。另外,垄断势力还存在上下游集聚现象,且与上游行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行业垄断势力更容易受上游行业传导。最后,利用垄断势力与HHI的特殊关系,本文还初步估测了不同行业的市场边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贵东  周京奎  
本文在系统性整理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LP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垄断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整体上,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低于外商、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有所上升,而外商、集体、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垄断势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就是不同控股类型企业的垄断势力呈一定收敛趋势。另外,垄断势力还存在上下游集聚现象,且与上游行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行业垄断势力更容易受上游行业传导。最后,利用垄断势力与HHI的特殊关系,本文还初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志广  
一般而言,产业或企业利润率与产业集中度和市场份额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可能是串谋等垄断因素的结果,也可能是规模经济等效率因素的结果。通过对不同产业企业层面数据的分析,本文认为,垄断因素、效率因素的混合作用,形成了中国制造业中利润率与产业集中度、市场份额的正相关关系。所以,在为改善经济绩效而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不能忽视维护和完善市场竞争的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三忙  李善同  
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了国内市场一体化与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关系,理论研究和模型数值模拟都显示,两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促进了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同时,目前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已显现出较高的水平,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拐点开始出现,但是在计量检验中仍不显著。采取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政策都明显有利于制造业的地区集聚,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则对制造业地理集聚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开国  
地区性行政垄断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指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对市场竞争进行限制或排斥。地区性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将于良春、余东华(2009)的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纳入经扩展的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测算模型,研究了地区性行政垄断对资本在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证实,地区性行政垄断对资本在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配置效率均呈倒U型影响,对多数观察点来说,地区性行政垄断不利于资本的有效配置。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消除地区性行政垄断将有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贺灿飞  潘峰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的重构。本文基于中国省区尺度的制造业数据,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到2008年期间的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总体上,现阶段中国的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较高,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然而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存在显著的产业差异,依赖于特定自然资源投入的产业,地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而依赖大量中间产品投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聚度则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是外资主导并且以出口为主,高度集中在沿海省区。中国的产业集聚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产业地理集聚程度上升进入了加速期,地理集聚程度在2004年左右达到顶峰。本文回顾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弢  闫逢柱  
集聚式发展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利用空间集聚指数法和产业集聚结构效益指数、集聚影响指数和区位熵对2003—2008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及其绩效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平均地理集聚度较高且上升明显,但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装备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结构效益在下降,各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结构素质和产业集聚专门化率差异明显且变化趋势不同。装备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度与绩效变化及其区域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集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毕学成  谷人旭  苏勤  林柄全  
文章运用区域基尼系数与空间自相关测度了江苏省2001-2016年制造业集聚与地理空间格局及演化。结果显示:江苏省制造业整体上呈现出先集聚后分散的"倒U型"趋势,三种类型行业集聚与分散变动趋势较为同步,资本密集型行业集聚程度高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制造业地理格局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同2001年相比,2016年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行业空间正相关程度有所减小,技术密集型行业空间正相关程度有所增加;整合区域基尼系数与莫兰指数构建集聚—地理格局矩阵,可以将全部26个行业划分为集聚—集中、分散—集中、分散—离散和集聚—离散四种类型,2001-2016年,26个行业在矩阵中的分布由集中在中心交点附近区域向外扩散,由右向左移动是主要的特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甬军  杨振  
对外资市场效应的评估和计量是处理好外资政策、产业政策和反垄断政策关系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中国1999—2010年28个两位数和447个四位数代码制造业面板数据,首先估计了两位数代码制造业的市场势力水平,然后进一步考察外资进入的市场效应,并测度外资引致的福利变动。研究表明:制造业各行业存在显著的市场势力,但金融危机前后市场势力溢价水平波动较大。全样本结果显示制造业市场势力溢价约为6.2%,但金融危机前样本证实市场势力溢价高达22.1%。细分产业中,外资的竞争效应占主导,但在部分产业中外资表现出了反竞争效应。制造业总体层面上,外资进入与市场势力波动之间呈现U形非线性关系,拐点稳定在外资比重为4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