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1)
2023(14673)
2022(12403)
2021(11848)
2020(10032)
2019(23538)
2018(23051)
2017(43744)
2016(23581)
2015(26784)
2014(26651)
2013(26371)
2012(24157)
2011(21682)
2010(21335)
2009(19861)
2008(19712)
2007(17393)
2006(14798)
2005(13360)
作者
(66423)
(55843)
(55447)
(53211)
(35511)
(26765)
(25543)
(21837)
(21223)
(19615)
(18976)
(18919)
(17618)
(17523)
(17505)
(17384)
(16578)
(16497)
(16164)
(16052)
(13738)
(13512)
(13447)
(12801)
(12751)
(12551)
(12405)
(11941)
(11141)
(11085)
学科
(102478)
经济(102385)
管理(68060)
(64950)
(52242)
企业(52242)
方法(50411)
数学(45535)
数学方法(45032)
中国(28236)
(27802)
(26291)
(23485)
贸易(23472)
(22967)
业经(20557)
(18635)
(18579)
(17199)
财务(17154)
财务管理(17111)
农业(17081)
地方(16752)
企业财务(16042)
(15908)
金融(15905)
(15857)
银行(15828)
(15133)
(14406)
机构
大学(338477)
学院(334871)
(150730)
经济(148085)
管理(132044)
研究(115542)
理学(113894)
理学院(112723)
管理学(110924)
管理学院(110299)
中国(90997)
(71316)
(67807)
科学(67252)
(57341)
财经(54442)
中心(53946)
(53685)
研究所(51963)
(49805)
经济学(48299)
(48154)
业大(48107)
北京(45088)
经济学院(43697)
农业(42305)
(41606)
财经大学(40805)
(40639)
师范(40221)
基金
项目(225930)
科学(179282)
基金(168940)
研究(162993)
(147777)
国家(146656)
科学基金(126311)
社会(106578)
社会科(101329)
社会科学(101304)
基金项目(88056)
(83942)
自然(81406)
自然科(79619)
自然科学(79595)
自然科学基金(78203)
教育(74283)
(72114)
资助(70647)
编号(63944)
(51893)
成果(51279)
重点(50776)
(47882)
(46752)
国家社会(46173)
教育部(44902)
科研(44071)
创新(43891)
人文(43122)
期刊
(155941)
经济(155941)
研究(97924)
中国(62359)
(54588)
学报(50700)
管理(48076)
科学(47467)
(47032)
大学(39080)
学学(36755)
农业(32218)
(32109)
金融(32109)
技术(29705)
教育(27784)
财经(27687)
经济研究(26603)
(23868)
业经(23067)
问题(21058)
(20718)
(18988)
统计(18630)
技术经济(17807)
国际(17772)
世界(17472)
理论(16425)
(16192)
(15300)
共检索到496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长宽  梁会君  
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之谜是近几年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2004~2008年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分地区"生产率悖论"的程度差异以及形成原因和作用机制。回归初步结果显示:中国的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东部地区悖论的显著程度要弱一些,中部地区不存在生产率悖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地方行政垄断的角度,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进一步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性行政垄断一方面导致中国各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市场分割,增加进入国内异地市场的成本;另一方面会减小出口贸易成本。这样产生的国内外贸易成本相对变化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因,而地区企业的国内贸易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利用1980~2004年各省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分析了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全样本数据还是沿海或内陆地区样本数据,都证实了我国出口对TFP增长存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但就整体效果而言,出口对我国TFP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可能和中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格局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出口对TFP的影响在沿海和内地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沿海地区模型中,无论是技术溢出长短期效应还是整体效应都十分显著,且整体效应为正,即出口促进了TFP的增长;而内陆地区只有短期效应显著,且整体效应为负,即出口制约了TFP的增...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盛丹  
本文选取1998~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我们发现: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出口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即外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这与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恰好相反。而内资企业的出口行为则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理论预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地方行政垄断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对这一悖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性行政垄断对我国外资企业的诸多限制及政策引导,扭曲了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会君  史长宽  
中国出口生产率悖论之谜是近几年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选取2001~2011年制造业28个行业的相关数据,通过各因素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程度来考察行业企业的国内外市场的选择问题。与以往的文献不同,本文对国内外贸易成本差异进行量化分析并纳入到计量模型中,实证结果表明,行业国内外贸易成本的差异是产生"生产率悖论"的一个原因,而加工贸易并不是产生"生产率悖论"的原因;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都存在"生产率悖论",虽然它们生产率悖论的门限值基本都在国内外贸易成本的差异值13左右,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悖论"要更为严重。要消除生产率悖论,可以通过降低国内贸易成本,进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晨  韩庆潇  
文章利用Levinsohn-Petrin方法,测度了2004~2013年中国服务业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出口贸易及出口地理方向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并运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业企业可以通过出口获取生产率的提升;从所有制和区域层面上看,出口对国有和东部地区服务业企业的生产率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向低收入国家出口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不显著,向高收入国家出口反而带来了生产率的降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关兵  
本文沿着新贸易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在核算1998~2007年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出口增长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出口依存度、人力资本能促进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研发水平和对外直接投资阻碍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关兵  
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出口方向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出口增长的角度看,我国单纯的出口"量"的增长没有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出口地理方向上看,向G8发达国家的出口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向G8之外其他国家的出口却推动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肯定了我国实行出口多元化政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吸收能力以及中西部地区出口遭遇的"门槛"效应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  王光宇  
通过利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DEA的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之后重点考察了包括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各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11年期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支持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出口贸易的发展对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对于提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好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关兵  
大量的研究表明,出口贸易通过出口学习效应、出口溢出效应、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竞争效应促进了生产率的发展。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动态实证研究表明,出口"量"的增长不能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人力资本和研发活动作为衡量一国吸收能力的指标,是发挥出口—生产率效应的关键因素;我国鼓励出口政策和引进外资政策的实施,使得出口—生产率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色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姚萍  程盈莹  
国际分散化生产对参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省际工业行业数据,分析国际分散化生产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分散化生产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国际分散化生产促进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在西部,国际分散化生产却有负效应;人力资本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的生产率效应为负。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兆林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测算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垄断行业比非垄断行业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改进。采用 2003—2012年 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行政垄断仍然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但影响作用较小;技术改进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利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缩小。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可以从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两方面入手,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垄断是主要...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兆林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测算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垄断行业比非垄断行业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改进。采用2003—2012年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行政垄断仍然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但影响作用较小;技术改进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利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缩小。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可以从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两方面入手,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垄断是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卫国  任燕燕  花小安  
本文依据1994—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而且绝大多数省份行政垄断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方政府投资具有正U型影响,且二者关系处于正U型下降通道中。就现阶段而言,地方政府投资及地区性行政垄断均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并且二者具有明显替代效应。长远来看,地区性行政垄断不利于全国整体市场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政治租金的获得损害了经济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良春  付强  
地区行政垄断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省际产业同构程度的假说和相应的测量指标,并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中国1983—2006年29个省份的省际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进行了测算,将省际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变化趋势分为六种类型,发现省际产业同构存在着某种传导媒介。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合意产业同构度的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东华  王青  
在界定行政性垄断程度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各个省域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三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行政性垄断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行政性垄断阻碍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别。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使用随机效用模型和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和测度了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及其区域差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