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1)
- 2023(6056)
- 2022(4363)
- 2021(3949)
- 2020(3097)
- 2019(6604)
- 2018(6684)
- 2017(11968)
- 2016(7221)
- 2015(8329)
- 2014(8267)
- 2013(7222)
- 2012(6351)
- 2011(5485)
- 2010(5550)
- 2009(5172)
- 2008(5204)
- 2007(4728)
- 2006(4399)
- 2005(4163)
- 学科
- 济(22584)
- 经济(22557)
- 管理(19852)
- 业(18044)
- 企(15275)
- 企业(15275)
- 中国(10945)
- 农(8306)
- 教育(8191)
- 财(7958)
- 业经(7587)
- 务(5977)
- 财务(5963)
- 财务管理(5955)
- 制(5944)
- 方法(5834)
- 企业财务(5809)
- 理论(5347)
- 农业(5345)
- 体(5315)
- 发(5138)
- 地方(4924)
- 工作(4700)
- 学(4648)
- 发展(4540)
- 展(4529)
- 数学(4297)
- 数学方法(4260)
- 教学(4194)
- 产业(4192)
- 机构
- 大学(94444)
- 学院(88548)
- 济(32025)
- 经济(31192)
- 研究(30934)
- 管理(29998)
- 理学(25344)
- 理学院(25013)
- 管理学(24418)
- 管理学院(24240)
- 中国(22417)
- 京(20420)
- 科学(17280)
- 财(17126)
- 范(15218)
- 师范(15130)
- 江(14706)
- 所(14306)
- 中心(13750)
- 财经(13299)
- 农(12941)
- 北京(12785)
- 研究所(12697)
- 师范大学(12175)
- 教育(12149)
- 经(12130)
- 州(11583)
- 院(11578)
- 业大(11318)
- 经济学(10210)
- 基金
- 项目(56394)
- 研究(46159)
- 科学(44560)
- 基金(39063)
- 家(32801)
- 国家(32470)
- 社会(29636)
- 科学基金(27976)
- 社会科(27773)
- 社会科学(27764)
- 教育(23016)
- 省(22515)
- 编号(20195)
- 基金项目(19947)
- 成果(18757)
- 划(18602)
- 自然(15366)
- 自然科(15009)
- 自然科学(15007)
- 课题(14888)
- 自然科学基金(14728)
- 资助(14228)
- 重点(13265)
- 大学(13261)
- 年(12832)
- 项目编号(12710)
- 部(12462)
- 性(12370)
- 国家社会(12107)
- 发(11895)
共检索到14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春花
行政化是现代大学遭遇到的一个现实性难题。大学行政化滋生和助长了大学中的功利化、庸俗化现象,使现代大学陷入"学术本位"与"官本位"的价值冲突、学术意志与行政意志的权力冲突、学术群体与行政群体的利益冲突境况。去行政化目的在于把异化为行政机构的大学还原为作为学术与文化机构的大学,彰显大学组织应有的学术特质或价值定位,永葆大学精神特质和学术品格,这也是现代大学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大学 去行政化 大学理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醒 庞学光
学术治理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想形态应是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民主商谈过程。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思想从道德规范维度涵摄了民主商谈过程的伦理要求与理想目标。高校学术治理的民主商谈应以商谈伦理原则为基础,遵循平等尊重、真诚信任和宽容友善的民主商谈规范,促进理想言语情境的预设、扭曲性话语的消解和冲突性话语的修复。为保障高校学术治理民主商谈的有效实现,应创造和提供如下前提条件:完善章程建设,确立多元主体民主参与的学术治理模式;规范商谈程序,保障学术治理过程的平等公正;涵育商谈文化,促进学术治理民主商谈实效的提升。
关键词:
高校 学术治理 交往理性 商谈伦理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匡和平
现代化语境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目的性在于其对农民和社会的发展价值无以替代。在中国语境中,其合规律性则在于必须由党的"倡导"和政府的"引导"。积极发挥该组织的作用内在地要求在把握其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理清政府与其利益关系,消除体制性障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军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并迈向普及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进入普通家庭、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高深学问"作为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石和课程目标已经或正在失去其几乎所有的支撑条件:垄断身份消解、合法地位转移、主体需求丧失、制度环境恶化、机构功能分离。这些变化决定了当代大学教育哲学应由"高深学问"转向"个人知识"。作为大众化条件下大学课程目标的"个人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的个性化建构、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行动中的独特思路和方法、对知识价值与自我需要的意知以及理智信念与情感寄托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康德从其唯心主义先验论出发论述了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问题 ,从而为其教育思想体系 ,也为德国教育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根基。
关键词:
康德 教育 智育 德育 美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三青
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并非始于今日,可以说,它在近十年来一直被关注着。尤其是部分大学主要领导明确"副部长级"之后,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就变得更加热烈了。只不过以往的争论基本是在学者之间,属于"潜入水底"的讨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荣司平
大学"行政化"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是必须要克服的倾向。大学"去行政化"有着特定的内涵,必须严格区分两种不同的含义。大学"去行政化"不是弱化"行政",而是要加强、改进行政,实现科学行政,高效行政。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 行政化 去行政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近年来,我国大学的发展在规模上已跃居世界前列,高校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居世界第二,但在质量上尚有较大差距,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太少,由此我们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取决于能否建立起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从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近年来,我国大学的发展在规模上已跃居世界前列,高校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居世界第二,但在质量上尚有较大差距,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太少,由此我们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取决于能否建立起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从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凌凌
学术权力行政化是大学组织内部的一种权力博弈现象,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权力的配置状况以及权力间的共存与冲突关系。从权力要素的角度诠释大学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利益性、受控性、整体性、混沌性以及一元性的基本表征,有助于分析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形成机理。基于"少权-索权-赋权"的权力让渡理念和"混权-滥权-规权"的权力界分思路,未来的政策调整及制度设计应赋予学术系统更多的正式组织权力,调适大学权力结构、推动行政人员职业化以重构学术秩序与学术公平,培育良好学术生态,推进学术治理体系现代化,以规避学术权力行政化所带来的大学组织运行风险。
关键词:
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 异化 治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孙燕
大学的文化精神对于大学组织发展而言是生命的和灵魂的。大学治理离不开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大学治理的方向和根本;大学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大学治理的规范和保障;大学文化的物质和环境层面是大学治理的基础和载体;大学文化的行为层面是大学治理的方式和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遮蔽、大学制度文化的倾斜、大学环境文化的异化、大学行为文化中正义和良心的泯灭等,是大学治理的问题出现的根源。因此,大学治理需要从大学要"为人"而治,大学人要为"文化精神"而存在;大学要"为人"而设计,大学治理要为文化而塑形;大学治理要坚守文化公正和恪守自律这三个层面展开,并辅之公正的制度和良知双管齐下,才能促使大学治理在正确方向的引领...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大学文化 大学治理 公正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万宽 陈佳
本文从改善大学治理、提高大学组织绩效的角度分析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在理论上以网络治理和专业官僚制结构理论为基础,在经验方面总结了欧洲、美国、日本和香港等主要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大学治理的实践。针对中国高校的具体情况,提出高校去行政化应着重增强大学独立性、增强专业人员作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强化各种责任机制。
关键词:
大学治理 网络 组织理论 去行政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运娟 甄俊丽
随着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第四方物流(FourthLogistics,以下简称FPL或4PL)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概念首先在西方被提出来,很多人对此开展研究,企业也开始这方面的实践。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在中国发展FPL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关键词:
第四方物流 供应链 集成 互补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振宇
竞争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它在童年阶段便普遍存在,竞争须具备相互排斥关系、以成绩为导向、基于标准或规则、有吸引力目标等特征,它对儿童的发展有利有弊。因为竞争与儿童哲学的关系密切,从而引起了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并逐步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论点或观点。“不可调和论”认为儿童哲学是合作的教育事业,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且竞争容易导致思想的同质化、产生对抗性言行,并存在隐蔽的性别歧视及压迫,因此反对将竞争引入到儿童哲学体系之中。“可兼容论”者则认为竞争与合作在本质上是可以共存的、实现哲学的进步需要以竞争为路径,且竞争可以促进儿童多元思考能力的发展,它也可以是友好的。本文则主张在竞合理论的框架下重构儿童哲学的实践,建议教育者设立共享共同共赢的目标体系、营造支持自主和反馈信息丰裕有效的竞合环境,以及组建相互关心与理解的亲密竞合伙伴关系。
关键词:
儿童哲学 竞争 合作 竞合 伙伴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长乐
在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中,一方认为大学中的行政权力过度膨胀,应该进行"去行政化"的活动,另一方则强调大学不能弱化行政管理,认为"去行政化"在目前不合时宜。我国现代大学的制度和文化历史表明,在哲学理论和国家观念的层面上提高对大学本质的认识,是解决问题的思想前提。
关键词:
去行政化 大学校长 大学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