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7)
- 2023(15428)
- 2022(13250)
- 2021(12371)
- 2020(10356)
- 2019(23283)
- 2018(23406)
- 2017(44059)
- 2016(24139)
- 2015(27241)
- 2014(27282)
- 2013(26585)
- 2012(24422)
- 2011(22303)
- 2010(22423)
- 2009(20799)
- 2008(19711)
- 2007(17567)
- 2006(15651)
- 2005(13458)
- 学科
- 济(108332)
- 经济(108217)
- 管理(68189)
- 业(58250)
- 企(48580)
- 企业(48580)
- 方法(41005)
- 数学(35013)
- 数学方法(34627)
- 中国(27097)
- 地方(26979)
- 农(25846)
- 学(24724)
- 业经(22749)
- 财(22721)
- 制(17970)
- 理论(17471)
- 农业(17160)
- 和(16355)
- 环境(16084)
- 贸(15850)
- 贸易(15837)
- 地方经济(15480)
- 易(15235)
- 融(14586)
- 金融(14577)
- 银(14519)
- 银行(14475)
- 教育(13887)
- 行(13879)
- 机构
- 学院(338823)
- 大学(338314)
- 济(135219)
- 经济(132113)
- 管理(129454)
- 研究(117921)
- 理学(111107)
- 理学院(109788)
- 管理学(107758)
- 管理学院(107154)
- 中国(86158)
- 科学(73995)
- 京(72848)
- 财(60956)
- 所(59616)
- 农(55065)
- 研究所(54256)
- 中心(52616)
- 江(50814)
- 业大(50695)
- 财经(48170)
- 范(46296)
- 北京(46138)
- 师范(45820)
- 经(43584)
- 院(43281)
- 农业(42980)
- 州(41097)
- 经济学(40379)
- 技术(37659)
- 基金
- 项目(230093)
- 科学(179149)
- 研究(169647)
- 基金(163613)
- 家(142763)
- 国家(141563)
- 科学基金(120506)
- 社会(104859)
- 社会科(99058)
- 社会科学(99031)
- 省(91003)
- 基金项目(86704)
- 教育(78076)
- 自然(77973)
- 划(76359)
- 自然科(76039)
- 自然科学(76020)
- 自然科学基金(74587)
- 编号(70572)
- 资助(67080)
- 成果(57855)
- 重点(51856)
- 发(49844)
- 部(49518)
- 课题(49454)
- 创(47285)
- 创新(44108)
- 科研(43495)
- 项目编号(43090)
- 大学(42701)
- 期刊
- 济(158207)
- 经济(158207)
- 研究(102757)
- 中国(68645)
- 学报(54877)
- 农(50510)
- 科学(49668)
- 管理(48732)
- 财(45857)
- 教育(42928)
- 大学(40931)
- 学学(38292)
- 农业(34822)
- 技术(31037)
- 融(27450)
- 金融(27450)
- 经济研究(25685)
- 业经(25320)
- 财经(23642)
- 经(20299)
- 图书(19903)
- 问题(19842)
- 业(17364)
- 技术经济(16667)
- 科技(15992)
- 理论(15860)
- 版(15378)
- 现代(15299)
- 商业(14649)
- 资源(14616)
共检索到509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子坚 贾云鹏 张伟齐
主体功能区作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新安排,必将对现行的行政区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文章在从区域发展理论创新的角度对主体功能区进行深化认识的基础上,从区域划分依据、区域发展理念、同质化政府与异质化区域、主体功能区操作与行政主体、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与区域发展等方面阐释了行政区经济对主体功能区约束的内在机制,指出区域管理政策是现阶段行政区经济约束的集中表现,并从配套政策体系和当前政策重点等角度指出了主体功能区和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莉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现有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重大创新,然而目前我国主体功能区理论建设却仍然薄弱,现有区域经济理论对其缺乏有力解释。非正式约束作为漫长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准则与社会规范,其核心价值必然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非正式约束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的相互匹配,经济适宜度不仅可以有力解释非正式约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径选择,而且可以揭示出非正式约束对区域间经济性要素的效率选择,以及由此而生的分工专业化和聚集是主体功能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
关键词:
非正式约束 主体功能区 经济适宜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任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辛本禄 张秋惠
东北在转型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结构性问题,其中的一些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已经使行政区经济变成阻隔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看不见的墙”,这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而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重组等则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的。所以,东北要振兴,就必须转变观念,处理好政府这面“看不见的墙”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对整个东北区域发展做总体的市场性规划,建立经常性制度性对话和协调机制,打破现行的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权力结构体系,给予市场各种权力发挥的空间,从而创造出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制度和体制。
关键词:
市场 政府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玲
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但中原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竞争力差,要后来居上,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构建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目前,中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熊曦 吴冬霞 曹姣
行政区经济是我国特殊时期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行政区经济的形成使企业竞争中渗透了强烈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生产要素跨行政区流动不畅、行政区域间竞争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行政区边界经济明显。有必要建立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使各行政区域均能获利,从而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涛
“行政区经济”是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过渡性质的区域经济。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它将对我国区域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提出已将近半个世纪,然而进展依然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行政区经济的强烈影响。抑制“行政区经济”、加速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长株潭三市以及湖南全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行政区经济 长株潭 经济一体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旖 邓玲
通过对灾区自然经济特征的分析,结合灾害损毁程度,从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对灾区重建进行研究,认为灾后重建的空间优化途径主要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并对灾区的主体功能区划进行思考,认为应针对灾区中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进行建设:灾区中的平原地区在推进恢复同时要重点开发;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等生态脆弱区要以限制和禁止开发的要求进行生态恢复与发展。
关键词:
空间结构 优化 主体功能区 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克瑜
论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协调周克瑜(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开发研究中心,上海)1概念及问题的提出1.1行政区、经济区的概念与区别行政区与经济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区域类型。行政区是指为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治理与建设国家,对领土进行合理的分级划分而形成的区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滨 陈美球 罗志军 蔡海生 黄宏胜 朱再昱
研究目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进行主体功能分区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与结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9个基本单元区划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政府应根据区划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珊 黄贤金 赵荣钦 徐慧
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转变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四大类型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根据各地方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归纳不同区域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类型、动力、特点及未来方向,并针对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差异进一步细分为8种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与国家宏观空间格局的适应与融合。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年磊 蒋洪强 卢亚灵 张静
随着污染物总量控制手段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不同区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公平合理分配方法是目前污染物总量管理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污染物削减潜力、主体功能区类型环境目标约束、水环境质量及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国家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改进等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年国家COD和氨氮总量控制目标进行省级行政单元分配。结果显示,COD和氨氮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削减目标分配特征基本一致,但削减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削减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浙江和广东等地以及中西部的山西、陕西、宁夏和青海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洪强 张静 卢亚灵 刘年磊
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排放现状、污染物治理水平、空气质量,特别是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目标约束等因素,构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的指标体系,用改进的等比例分配方法对2015年国家SO2,NOx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区域分配。分配结果表明:SO2和NOx削减量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及其周围地区,这些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空气质量较差;削减比例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以及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单位GDP能耗高、工业污染物去除率低、空气质量差;削减量相对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和南部一些省份;削减比例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和南部几个省份,这些地区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少,空气质量好于其他省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玥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上升到新的高度,并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新要求。这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