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5)
2023(6714)
2022(5672)
2021(5331)
2020(4319)
2019(9531)
2018(9311)
2017(16979)
2016(9245)
2015(10019)
2014(9309)
2013(9080)
2012(8048)
2011(7335)
2010(7369)
2009(6972)
2008(6552)
2007(5431)
2006(4964)
2005(4463)
作者
(25265)
(21128)
(20983)
(20159)
(13667)
(10315)
(9534)
(8165)
(8013)
(7546)
(7439)
(7191)
(6795)
(6571)
(6564)
(6538)
(6370)
(6237)
(6172)
(6080)
(5191)
(5142)
(4969)
(4810)
(4748)
(4745)
(4655)
(4597)
(4307)
(4294)
学科
(33052)
经济(33023)
管理(25653)
(19513)
(15049)
企业(15049)
(11448)
地方(10893)
方法(10319)
中国(9330)
数学(8861)
数学方法(8634)
业经(7713)
农业(7479)
(7382)
环境(7374)
(7367)
资源(7057)
(6448)
(6058)
(5888)
贸易(5883)
(5593)
(5528)
理论(5073)
(5037)
地方经济(4980)
(4313)
财务(4283)
人事(4280)
机构
学院(120577)
大学(116539)
管理(43927)
(42632)
研究(42421)
经济(41451)
理学(37204)
理学院(36651)
管理学(35776)
管理学院(35561)
中国(31949)
科学(28608)
(26134)
(21342)
(20370)
中心(20339)
(19529)
研究所(19372)
(18979)
(18516)
师范(18357)
业大(18328)
北京(16236)
(16205)
农业(16141)
(15879)
财经(15037)
(14930)
师范大学(14638)
技术(13894)
基金
项目(84287)
科学(65725)
研究(60805)
基金(59418)
(52532)
国家(52122)
科学基金(44680)
社会(37336)
社会科(35331)
社会科学(35317)
(34220)
基金项目(31664)
自然(29789)
自然科(28928)
自然科学(28918)
(28779)
自然科学基金(28346)
教育(27394)
编号(26012)
资助(23811)
成果(19744)
重点(19287)
(19012)
课题(18223)
(17059)
(16891)
科研(16015)
创新(15999)
计划(15651)
(15316)
期刊
(52518)
经济(52518)
研究(33363)
中国(26900)
学报(18824)
(18782)
科学(17875)
管理(15331)
(14677)
教育(13636)
农业(13552)
大学(13512)
学学(12585)
资源(11098)
业经(10278)
技术(9819)
(9184)
金融(9184)
经济研究(8093)
图书(7725)
(7042)
(6981)
问题(6484)
财经(6388)
科技(5946)
现代(5924)
(5912)
书馆(5667)
图书馆(5667)
(5500)
共检索到184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坤友  曹有挥  梁双波  
20世纪50年代港口地理学产生以来,港口体系的形成与演化、港口与腹地的交互作用、航线网络结构与组织等方面的内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岸线资源的时空演变、合理开发与规划管理等相关内容未能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仅有的研究多数散见于流域开发与管理、港口规划、河道演变与治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报告中。以沿江城市芜湖为研究对象,在行政区划调整的战略背景下,将其可利用岸线资源的空间演变划分为沿中江发展、沿青弋江发展、沿长江北扩、沿长江南延、一江两岸统筹发展等5个阶段。以此为基础,选取岸前水深、岸线稳定性等指标综合判别"新芜湖"的岸线资源等级,并结合后方腹地岸线需求对岸线开发进行功能分区,最后总结了"新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施宏  
探索有效的区域管治模式,以引导和促进都市圈的成长,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美国在区域管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范式,经历了从传统区域主义到公共选择理论再到新区域主义的演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四次行政区划调整高峰,从20世纪80年代的地方化的分权取向,到当前的集权化改革,其基本逻辑依然是过于注重行政力量,而对都市圈成长中市场力量的内在规律性以及跨区域合作网络的重要性关注不够。今后的都市圈发展推进策略,应当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同时积极借鉴新区域主义的网络化合作模式,避免过于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尚正永  卢晓旭  张小林  吴启焰  
分析了淮安市行政区划调整及其对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影响过程,将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影响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引导性调整,即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1964年淮阴县与清江市的县市分治,1971年淮阴县政府驻地北迁王营镇,牵引了淮安主城市区近30年的南北向发展。2001年的"三淮一体"行政区划调整,又引导着主城区东南向扩张与楚州城区的北向发展,并在两个城区之间形成新产业空间与生态新城,强烈地影响着城市的地域结构。二是适应性调整,即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的手段,能够破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矛盾。2001年的"三淮一体"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淮阴县城并入主城区,不仅解决了"市县同城"问题,为城市空间扩张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也适应了市区与县城连为一体的现实。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地域结构演变影响的作用机理主要为三个方面,即通过改变城市辖区范围,进而改变城市经济规模与发展能力影响城市地域结构,通过城市规划工具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通过城镇原来的空间格局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会然  宋金平  
基于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从购物频率、购物时段、购物出行距离、购物空间等级结构等方面分析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并与其他大都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居民的购物频率与所购买商品的等级呈明显负相关,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的购物初始时间具有较大差异;②居民购买不同类型商品的出行时间不敏感范围随商品等级提升而延长,多目的出行正成为一种趋势,居民购物出行的平均距离不断递增。蔬菜食品类与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活动主要集中在社区购物圈,服装衣饰类与家用电器类商品的购物圈层主要集中在市级购物圈;③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出行等级呈现出明显的就近居住地趋向,居民购买高等级商品出行方式的机动性更高;④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比,芜湖市购买家用电器类等高等级商品的出行距离较远,但是私家车出行率比北京、上海低,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等级结构呈现出拉伸的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佟岩  谢玉夫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能使城市功能效用最大化,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而行政区划调整能有效地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带动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城市发展效应定量分析角度,建立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效应评价模型,即从基础、结构、效益、质量四个维度展开量化评价,并运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进而运用该模型对沈阳行政区划调整后空间布局优化效应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沈阳市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效应各项指标得分逐年提高,优化效应显著,但也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空间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当前,省直管县改革正面临负担过重、出路不明、进退两难的窘境。本文认为,省直管县的实质是城市化进程中县的出路问题,省直管县改革需要与我国行政区划与行政层级改革这一更大的系统对接,需要与我国高速城市化这一宏伟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以理清思路、准确定位并据此设计相关政策措施。必须正面承认,城市化过程在行政区划方面的影响就是城市型政区扩大和以县为代表的农村政区有所减少。目前在推进省直管县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源于县的其它出路锁闭,进而导致省直管县政策"小马拉大车",通道拥挤、不堪负荷。基于此,本文认为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应当与"撤县设市"、"县改区"等其它涉及城市化进程中县的出路的政策同步进行设计规划,在此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万  
略论湖南省行政区划调整的经济意义李万(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长沙)自从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党中央精神贯彻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它们能取得如此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应归功于他们认真贯彻中央给予的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曲夫  唐琦松  
自198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地名管理条例》以来,湖南省在政区地名保护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主要包括注重对历史地名传承的保护与恢复,对一些无特色政区地名的命名与更名的规范化,初步解决了部分县市同名和个别生僻字地名现象等,地名保护与命名较好地适应并促进了全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湖南省在政区地名保护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历史上有些名气很大的政区地名,如巴陵(今岳阳)等,没有得到及时恢复与保护,少数缺乏特殊的方位性政区地名仍然存在,如祁东、邵东、衡东、衡南等,仍有市县同名(长沙县市等)、重名(如张家界市永定区与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和个别地名同音近音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甚至还有个别政区地名留有遗憾(如"湘乡曾国藩"的故居却位于双峰县)等。基于此,提出进一步完善湖南省政区地名的保护、命名与更名的建议,包括加强领导、依法进行政区划名称的保护、命名与更名工作,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利用行政区划调整与创新命名等多种有效方法,逐步解决全省政区地名中主要问题,以达到优化政区地名命名,促进地名保护的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邹纸墨   钟昀彤   余凯迪  
在新形势下,通过以城市群为主导、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重庆市正在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蓬勃发展。然而,面临的挑战包括区域协调难度大、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高成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四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采取这些优化措施,为重庆市和其他调整了行政区划的地区找到可持续和协调发展的路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亚东  
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实证出重庆市区域经济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且落后地区主要集中在重庆非主城区的东北和东南地区。针对如何加快重庆"一圈两翼"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具体操作为:重庆的"东北翼"地区与临近的四川、湖北、陕西相邻区县成立三峡省,"东南翼"与临近的湖北、湖南、贵州相邻区县成立土家族苗族民族自治区,重庆市只包括现有的"一圈"地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艳艳  唐晓岚  刘振威  刘德保  杨阳  
以芜湖区段1995、2005和2016年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风险指数和空间分析法,分析研究区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揭示芜湖区段风险状况和城市建设发展对长江生态廊道的影响,旨在为芜湖区段综合风险防范、景观生态管理和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依据。研究表明:1)1995—2016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明显,耕地、林地面积不断减少,景观优势度降低;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景观优势度升高,破碎度和分离度降低;湿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破碎度和分离度先增加后减少。2)生态风险时空分析表明,1995年以低、较低和中生态风险为主,2005年以较低、中和较高生态风险为主,2016年以较低和中生态风险为主;空间上,生态风险等级的分布基本以长江为轴向南北两侧呈递减变化,且整体上江南的景观生态风险高于江北。3)各等级生态风险转换类型多样,1995—2005、2005—2016年风险等级由低向高转换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03%、8.05%,由高向低转换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07%、26.76%,即景观生态风险在前10 a、后10 a分别呈上升、下降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今朝  王剑荣  蒋瑶璐  
中国1980年代以来的行政区划调整,主要出于配合加速城市化战略的需要,因而多以增设市、镇建制(如撤县设市、撤(并)乡(镇)设镇),以及撤县(市)设区、撤乡(镇)设街道等形式出现。但近年来,个别地区也出现了相反的情形,即将已经撤并的县、市、区或镇、乡、街道重新分立,或将已经改设为街道的地区重新恢复为镇的建制。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从2001年改设街道又至2009年重新恢复为镇的行政区划调整过程,就是一个乡镇层面行政区划"逆向调整"的典型案例。文章以永康市"2008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调研论证的过程为例,详细论述了芝英地区设街道以来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改"街"为"镇"的原因,阐明了进行调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思考,对行政区划的"逆向调整"现象出现的原因、"逆向调整"中所需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开泳  陈田  
在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和主要原因的基础上,以广州市近年来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为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如保持历史文脉,相似相融;小区合并、大区分解;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对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做了大胆探索;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相衔接等。分析了现行城市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国有资产的流失、行政设施的浪费、缺少经济推动的引导、行政区划面状蔓延而缺少长远规划和整体协调,并就我国现阶段大城市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思路和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涤湘   谢晓亮   赵亚博  
乡镇街道是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街等基层行政区的层级、类型、幅员调整的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及民生福祉息息相关,但却较少受到学术界关注。以广东省为例,对乡镇街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类型进行梳理,从尺度政治理论视角分析其背后逻辑和机制。研究发现:(1)广东省乡镇街行政区划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较为频密的调整,经历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时期的阶段演变,涵盖撤乡设镇、乡镇撤并、撤镇设街、特大镇拆分等区划调整类型,区划调整服务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优化社会治理等现实需要,并代表地方特定的利益诉求;(2)乡镇街行政等级和区划类型的调整与演变受诸多因素影响,实质是地方利益与权力协调一致的结果,地方采取行政区划重组、撤并等尺度重构方式进一步完善乡镇街管理体制与实现权力资源的再分配;(3)行政区划调整是推动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因素,调整基层行政等级所决定的尺度关系以提升地方能级,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探讨乡镇街行政区划调整类型及动力机制,以期为优化我国基层行政区划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陈雯  朱红云  王书国  
长江岸线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依据其资源条件,按照一定的区划原则,确定分段岸线使用的适宜性,合理安排港口、工业、城市生活以及生态保护等各项功能,实现岸线水域和陆域利用的合理布局,对长江岸线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功能区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开发作用、深水深用与浅水浅用、集约布局与纵深发展结合、上下游及左右岸利用方式协调、开发规模和时序与城市和产业发展适应等五条基本原则,区划过程一般包括4个步骤,即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岸线资源条件、分析岸线利用现状及需求、分析岸线利用适宜性并完成功能分区。提出了基于遥感与GIS的岸线资源条件和利用现状评价思路,引入了构造联表的岸线开发适宜性分析方法,并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