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0)
2023(10835)
2022(9112)
2021(8343)
2020(6625)
2019(15026)
2018(14750)
2017(28312)
2016(15039)
2015(16892)
2014(17020)
2013(17011)
2012(16479)
2011(15258)
2010(15455)
2009(14226)
2008(13919)
2007(12410)
2006(11715)
2005(11093)
作者
(44210)
(36854)
(36596)
(34844)
(23731)
(17645)
(16814)
(14407)
(14079)
(13287)
(12815)
(12577)
(12088)
(11880)
(11532)
(11444)
(10791)
(10764)
(10583)
(10287)
(9570)
(8933)
(8930)
(8695)
(8386)
(8354)
(8166)
(8057)
(7540)
(7252)
学科
(86200)
经济(86137)
管理(35523)
(31272)
地方(29042)
中国(24257)
方法(23444)
(21928)
企业(21928)
(21563)
银行(21418)
数学(20604)
数学方法(20454)
(20191)
(19943)
(19026)
业经(17289)
地方经济(16952)
(16403)
金融(16401)
(15042)
农业(14235)
环境(12823)
(12620)
(11783)
制度(11775)
(11747)
(10723)
贸易(10709)
业务(10388)
机构
学院(215315)
大学(213643)
(98352)
经济(96179)
研究(84275)
管理(75729)
中国(70778)
理学(62132)
理学院(61215)
管理学(60334)
管理学院(59890)
科学(48712)
(48519)
(43889)
(42742)
中心(38922)
研究所(38148)
(36004)
(34880)
财经(33453)
北京(31759)
(31559)
经济学(31341)
师范(31314)
(30690)
(30091)
(29507)
经济学院(27770)
业大(27511)
(26806)
基金
项目(132907)
科学(104276)
研究(100959)
基金(93688)
(80393)
国家(79678)
科学基金(67780)
社会(64955)
社会科(61541)
社会科学(61529)
(52663)
基金项目(49358)
(44492)
教育(44460)
编号(41015)
自然(40499)
自然科(39428)
自然科学(39420)
自然科学基金(38657)
资助(37900)
(36034)
成果(33575)
重点(30424)
课题(30022)
发展(29783)
(29317)
(28541)
(27025)
国家社会(26793)
创新(25418)
期刊
(126678)
经济(126678)
研究(77873)
中国(52755)
(37335)
金融(37335)
(32935)
(32625)
管理(29544)
科学(28951)
学报(27965)
教育(24370)
大学(21477)
农业(21316)
经济研究(20345)
学学(19998)
技术(19870)
业经(19186)
财经(17403)
问题(16335)
(15116)
资源(12608)
技术经济(11795)
(11674)
(11626)
国际(11501)
世界(11489)
(11220)
现代(10915)
(10854)
共检索到368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钊  
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以四川地级行政区划调整为例分析这种影响。从1993年到1998年,先后对原南充地区、达县地区、乐山市和内江市进行了拆分,在保留原有四个地级行政区建制的同时,新设了广安地区、巴中地区、眉山地区和资阳地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自区域拆分后,新设地区和保留地区经济均取得了高于周边同类地区的发展速度,而这种拆分对新设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有更大的推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君德  舒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行政区划、行政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在当前经济转轨、新旧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体制交替的新形势下,研讨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要打破传统思路,用新观念、新思维去探讨这一重大课题,而且要突出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广雄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作为一种特殊地缘现象的行政区划调整表现出一系列特殊效应,很多地方因此而采取了大幅度的区划调整。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行政区划调整实践过程的考察,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亚东  
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实证出重庆市区域经济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且落后地区主要集中在重庆非主城区的东北和东南地区。针对如何加快重庆"一圈两翼"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具体操作为:重庆的"东北翼"地区与临近的四川、湖北、陕西相邻区县成立三峡省,"东南翼"与临近的湖北、湖南、贵州相邻区县成立土家族苗族民族自治区,重庆市只包括现有的"一圈"地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邹纸墨   钟昀彤   余凯迪  
在新形势下,通过以城市群为主导、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重庆市正在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蓬勃发展。然而,面临的挑战包括区域协调难度大、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高成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四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采取这些优化措施,为重庆市和其他调整了行政区划的地区找到可持续和协调发展的路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刚  蔡进兵  
以1997年重庆市直辖为例,使用动态差分GMM回归模型对直辖与重庆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辖后重庆市经济增长有显著性提升。在稳健性分析中,考虑到重庆市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实施地区之一,为消除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估计结果的影响,采用逐层深入方式从3个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直辖政策估计结果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同时也排除了主观选择因素和地域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聚军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行政区划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行政区划刚性约束下的跨界公共事务治理困境以及"行政区经济"现象泛滥。从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行政区划整合对区域协同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为解决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区域公共服务落差过大等问题。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都市区,京津冀地区虽然具有明显的大都市区特点,但由于京津两个超大城市均为广域市制,目前都还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还没有达到规模效应外溢的阶段。因此,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不宜贸然调整行政区划,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应主要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合作,以及构建多功能大行政区等准行政区划手段,着力突破区划壁垒对区域协同发展的阻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高翔  龙小宁  
现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划打破了区域文化分布,造成很多地区被分割出自己所属的区域文化而划分到其他省之中。这些被分割地区与本省主流文化之间存在文化冲突,与持相同文化的邻省之间又被设置了地方保护壁垒,无论与哪一方进行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交易成本都会更高,从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本文以大类方言区作为区域文化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这种文化分割所造成的省内文化差异确实会显著降低被分割地区的当代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这种负面影响随邻省地方保护主义水平的提高而加重,随被分割地区划入当前省份的历史的延长而减轻,行政区划对区域文化的打乱与地方保护主义相结合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尔升  
本文以海南建省为案例,采用差分法和准实验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估计了行政区划调整对缩小区域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对缩小区域差距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正面影响的原因是行政区升格对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中央的优惠政策和分权,其负面影响的原因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和人口的过量流入。本文认为,行政区划的调整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小培  
深圳市布吉镇自2004年“撤镇改街”后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国内罕见的经济社会规模巨大的特大街道,现依然沿用农村体制的运转方式,其结构性矛盾和社会管理中的潜在隐患已到了集中爆发的初期,在转型的关键性时期,本文提出了对布吉街道实行“一分为三”的区划调整和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玲玲  孙海鸣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域调整非常频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是其重要动机。本文整理了全国1992~2012年间2245次地市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1992~2012年整个时间段内全国行政区划调整对经济增长仅有微弱的正效应,东部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01~2012年间表现为显著的正面效应,但在1992~2000年间表现为负面效应。可见行政区划调整并不总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时期甚至可能阻碍经济增长。换言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Г.納鳥莫夫  梁元博  
苏联的经济地理学除了研究别的问题之外,还研究划分经济区域的科学论据——即研究经济区划或经济地理区划。尽管经济地理区划工作由来已久,但是经济地理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如果说苏联国家计划委具会所划定的经济区域一般都用来作进一步详细分区的基础,那未较小的划分单位就是由研究者自己订定的,而且它们的界限也常随各人的主观看法而定。同时,有个别行政区、省和共和国往往被任意划分。"省"和"共和国"这些具体概念被摈弃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毛蒋兴  何力  欧阳东  徐彬  
在分析广西北部湾城市群行政区域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引入数学分析方法和断裂点理论,对广西北部湾城市群进行区域经济格局研究,寻求符合城市群发展、有利于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发挥城市群最大增长极的规模效应的城市群健康发展的行政区划调整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楠   高明   杨琳  
城市内部行政区划的合理分布和有效组合对要素配置效率以及协调平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城市采用区界重组的方式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界限、优化城市功能布局,谋求地区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市辖区之间的空间边界调整,采用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并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这一集约型区划调整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区界重组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并且对相邻辖区存在溢出效应;相较于辖区细碎和辖区数量不变,辖区整合的政策效应更为明显;辖区整合通过激发边界地带活力、简政惠企和优化资源配置带来经济收益。本文研究为最优辖区规模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也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