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6)
2023(8933)
2022(7556)
2021(6963)
2020(5750)
2019(12768)
2018(12733)
2017(24360)
2016(13598)
2015(15180)
2014(15452)
2013(14618)
2012(13699)
2011(12374)
2010(12822)
2009(12194)
2008(11963)
2007(11125)
2006(10072)
2005(9345)
作者
(38367)
(32070)
(31675)
(30520)
(20445)
(15052)
(14507)
(12217)
(12087)
(11776)
(10932)
(10633)
(10550)
(10378)
(10290)
(9813)
(9578)
(9427)
(9417)
(9133)
(8245)
(7945)
(7801)
(7404)
(7264)
(7204)
(7184)
(7058)
(6503)
(6435)
学科
管理(46586)
(45615)
经济(45525)
(39773)
(33741)
企业(33741)
(17803)
(17044)
(15388)
方法(14800)
中国(14616)
数学(12220)
(12196)
业经(12054)
数学方法(11997)
(11013)
(10870)
银行(10853)
(10434)
(10239)
财务(10198)
财务管理(10169)
(9918)
(9764)
金融(9757)
企业财务(9627)
农业(9234)
体制(9139)
(9075)
地方(9034)
机构
学院(190611)
大学(188470)
(77440)
经济(75508)
管理(70719)
研究(66013)
理学(59281)
理学院(58662)
管理学(57719)
管理学院(57338)
中国(51793)
(42903)
(39758)
科学(37412)
(33017)
(31998)
财经(31607)
(30591)
中心(30550)
研究所(29201)
(28427)
业大(25600)
北京(25012)
(24499)
(24388)
(24338)
师范(24073)
农业(23697)
经济学(23409)
财经大学(22977)
基金
项目(120143)
科学(94756)
研究(92774)
基金(85649)
(73501)
国家(72827)
科学基金(62354)
社会(58225)
社会科(55073)
社会科学(55066)
(47602)
基金项目(43743)
教育(43266)
(39723)
编号(39024)
自然(38325)
自然科(37403)
自然科学(37390)
自然科学基金(36716)
资助(35156)
成果(34259)
课题(28549)
(28498)
重点(27203)
(27183)
(25761)
(25054)
(25017)
项目编号(23922)
国家社会(23663)
期刊
(94419)
经济(94419)
研究(61746)
中国(44954)
(35031)
(29487)
管理(28760)
学报(27278)
教育(25949)
科学(25121)
(22797)
金融(22797)
大学(21596)
学学(20264)
农业(19370)
技术(16962)
财经(16258)
业经(15647)
经济研究(14562)
(13979)
问题(11747)
(10013)
(9080)
(9070)
(8913)
论坛(8913)
理论(8875)
现代(8837)
职业(8792)
国际(8785)
共检索到305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利平  
本文从公共权力运作失灵的角度研究行政职能与腐败的内在联系,探索造成公职人员腐败的现实体制因素,指出不合理的行政体制是公职人员腐败的主要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凝  安启雷  
金融系统发生的腐败问题,不仅使国家资金蒙受巨大损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受到损害,而且还会诱发经济和金融风险,社会危害尤其严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金融腐败问题。在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条件下,深入分析金融领域腐败产生的机理特点,对研究防治金融腐败的对策极具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启雷  陈辰  
金融系统的腐败问题,不仅使国家资金蒙受巨大损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受到损害,而且还会诱发经济和金融风险,社会危害尤其严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金融腐败问题。在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条件下,深入分析金融领域腐败产生的机理特点,对研究防治金融腐败的对策极具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伟  
本文研究了外汇体制、税收和腐败之间的关系,比较了在有外汇管制和无外汇管制两种情况下,外汇体制对税收和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腐败对产出有正作用时,外汇管制将导致较高的税收和较严重的腐败。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较小,那么外汇管制将导致税收增加。如果税收扭曲的作用非常大,那么外汇管制将导致腐败下降。当腐败对产出有负作用时,外汇管制将会导致较轻微的腐败和较高的税收。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非常大,足以弥补由于高税收所造成的产出减少时,政府会采取外汇管制措施。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较小,并且高税收对产出负作用很大,那么政府将采取没有外汇管制的体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过勇  
文章利用国际廉政评价框架,从反腐败机构、反腐败战略和反腐败法律制度这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反腐败体制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作者认为,衡量一个国家反腐败体制和机制有效性的标准是要符合该国国情,要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该国当前的腐败问题。经过五十多年甚至更长时期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已经在中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独具特色的国家廉政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李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行业进入管制的混合寡头模型,研究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最优反腐败政策。我们发现:(1)当腐败成本很低且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时,政府最优政策是治标(打击腐败但保留进入管制);(2)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非常大时,不论腐败成本高低,政府最优政策都是治本(去除管制);(3)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大且腐败成本较低,或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且腐败成本较高时,保持现状是最优选择;(4)治标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低、价格最高,治本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高、价格最低,保持现状政策的结果处于两者之间。本文结论对于当前反腐败政策和简政放权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李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行业进入管制的混合寡头模型,研究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最优反腐败政策。我们发现:(1)当腐败成本很低且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时,政府最优政策是治标(打击腐败但保留进入管制);(2)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非常大时,不论腐败成本高低,政府最优政策都是治本(去除管制);(3)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大且腐败成本较低,或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且腐败成本较高时,保持现状是最优选择;(4)治标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低、价格最高,治本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高、价格最低,保持现状政策的结果处于两者之间。本文结论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传林  
在重新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基于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政企关系扭曲化对地区腐败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为揭开官员腐败之谜提供新的解释,还能为治理官员腐败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不彻底性使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经济干预能力,并为地方官员干预辖区内的企业提供基础,最终体现在扭曲化的政企关系上;扭曲化的政企关系为地方官员腐败行为的频发提供了机会,并且政企关系扭曲化程度越高则地区官员腐败程度就越高。政企关系扭曲化与地区官员腐败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政企关系扭曲化会导致地区官员腐败的发生,另一方面地区官员腐败也会诱致更加扭曲的政企关系。政企关系的扭曲化程度每增加1个标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建农   罗建中  
国家用运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适当干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市场经济中的腐败,其核心是权力和金钱的交换,以权谋私,权钱交换。如何保证行政权力既能对市场进行适当干预,又能防止权钱交换的腐败产生?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抓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一手抓建立扼制权力腐败的机制,二者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浚  
80年代末,邓小平曾告诫中国第三代集体领导,当务之急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并且说,不惩治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上医医国 其次疾人确实,自改革开放以来,贪污腐败曾经在一个时期似乎成了中国的一种流行病,传染到社会各阶层,蔓延到社会诸领域。尤其是在干部队伍中,一些人在新形势下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纸醉金迷者有之,贪淫纵欲者有之,以权谋私者有之,侵吞公款者有之,受贿案贿者有之.以身试法者有之。他们自诩为“先富起来”,老百姓则斥之为“发改革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涛  杨胜兰  刘丹丹  
设立监察机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与组织权威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监察体制的重大改革,其权力制约和监督功能在反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将监察体制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建立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改革对国企高管腐败和资本配置效率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监察体制改革抑制了国企高管腐败,优化了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国企高管腐败负向影响了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从个体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分析,高管学历越高、年龄越大、任期越长等高管特征对监察体制改革的腐败治理效应更显著;内部控制水平高以及央企对监察体制改革的腐败治理效应更显著。该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反腐和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荣卓  刘亚楠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农民集体权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近年来农村社区腐败不断侵蚀农民集体权益,与产权改革的目的呈现冲突。农村社区腐败治理问题需要放置于农村集体产权的改革与变迁中进行理解,特别是从基础性的产权治理入手来进行探究。当前,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因集体产权归属不清、责权不明和保护不严等,使得农村社区治理逐步陷入缺乏合理有效产权支撑的困境,突出表现为社区居民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社区"两委"与集体经济组织、社区利益分配与集体经济主体缺位之间的矛盾。下一步,伴随全国农村社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杏芬  
坚决反对腐败,是我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反腐败审计的视角,回顾并评述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析了目前反腐败审计效率较低、腐败事件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三大审计主体之间,尤其是政府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和最新的内部控制审计之间缺乏有效协同和配套机制。因此,必须构建政府审计与民间的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审计协同的反腐败审计治理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汤伶俐  
控制政府行政成本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的研究一般认为省管县财政体制能够节约政府行政成本。在对政府行政成本进行界定和分类基础上,从理论上对市管县和省管县财政体制下的政府行政成本进行比较,得出省管县财政体制短期内并不能节约政府行政成本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