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2)
2023(3164)
2022(2764)
2021(2462)
2020(2055)
2019(4402)
2018(4355)
2017(7886)
2016(4427)
2015(4827)
2014(4592)
2013(4495)
2012(3974)
2011(3614)
2010(3727)
2009(3286)
2008(3227)
2007(2722)
2006(2528)
2005(2184)
作者
(13866)
(11491)
(11456)
(10909)
(7112)
(5586)
(5142)
(4408)
(4340)
(4066)
(3967)
(3893)
(3734)
(3579)
(3546)
(3538)
(3454)
(3399)
(3272)
(3183)
(2897)
(2796)
(2703)
(2616)
(2586)
(2532)
(2522)
(2447)
(2378)
(2376)
学科
(16449)
经济(16383)
管理(12627)
(9059)
环境(8327)
方法(7712)
数学(6854)
数学方法(6795)
(6414)
企业(6414)
(6022)
生态(5343)
(5270)
(4365)
农业(4057)
业经(3905)
资源(3855)
地方(3850)
中国(3676)
规划(3294)
(3280)
环境规划(3248)
(3121)
(2700)
理论(2562)
(2377)
区域(2374)
(2365)
贸易(2365)
(2286)
机构
学院(62800)
大学(62285)
(23338)
管理(23123)
经济(22850)
研究(22569)
理学(20501)
理学院(20180)
管理学(19780)
管理学院(19660)
科学(16207)
中国(15527)
(15283)
(13248)
业大(12980)
农业(12017)
(11836)
研究所(11127)
中心(10138)
(9634)
(9324)
(9100)
师范(8991)
农业大学(8450)
北京(8106)
(8101)
(7835)
财经(7608)
科学院(7488)
(7303)
基金
项目(47823)
科学(37509)
基金(34689)
研究(32633)
(31647)
国家(31401)
科学基金(26337)
社会(21358)
社会科(20289)
社会科学(20281)
(19523)
基金项目(19054)
自然(17392)
自然科(16862)
自然科学(16855)
自然科学基金(16573)
(16558)
教育(14499)
资助(13153)
编号(12099)
重点(11245)
(10605)
(9953)
(9841)
计划(9736)
国家社会(9231)
创新(9181)
科研(9145)
成果(9022)
科技(8719)
期刊
(25134)
经济(25134)
研究(14829)
学报(13931)
(13382)
中国(12786)
科学(11802)
大学(10091)
学学(9711)
农业(9477)
管理(6769)
(6428)
教育(6280)
资源(5260)
(5254)
业经(4595)
(4227)
业大(4209)
技术(4134)
林业(3859)
科技(3850)
生态(3830)
财经(3459)
农业大学(3439)
经济研究(3231)
问题(3205)
(3117)
金融(3117)
(3025)
中国农业(2776)
共检索到86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文翠  
生态善治就是好的生态治理,即通过合理有效的生态治理,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权利得到保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法治角度说,生态善治要求从生态治理的依据、生态治理的主体到生态治理的形式及手段等都具有合法性。行政人的法治素质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是在外部规制和内在自觉共同作用下主动建构形成的。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丰富行政人的生态法律知识;通过文化熏陶和制度规制,塑造行政人的生态法治思维;通过生态法治实践提高行政人的生态法治能力,进而推动生态善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5月3日上午,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3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法治人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兵  
物联生态能不能行得通,跟企业选择哪些环节、什么时候进入有关,要有的放矢、有所取舍,而非面面俱到。"生态"俨然成了当下行业的时尚,像海尔一样组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生态体系的公司不在少数,一时间,企业主们纷纷宣扬自己的战略生态,似乎只有如此,才是"战略正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旺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人是"类生命"的存在,推进素质教育要充分把握人的类生命特征。类生命具有自为性、生成性、自由性、独特性、完整性和创造性等特征。教育要把人看做人,点亮人的生命之灯,点拨生命智慧,培养人的自由精神。教育要使人成为人,需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智慧的知识世界和丰满的生活世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良华  
社会的转型性变革需要学校教育在整体上做出回应,尤其需要以新的价值观迎接"新人"的诞生。根据社会的期望和人性的需要,"新人"至少需要具备三种素质:因"个性自由"而有"公民责任感";因"身体强健"而有"行动能力""、冒险精神";因"智慧"而有"创造冲动""、科学精神"。三者一起构成"身体教育学的意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佑清  
人可能以不同的形态或身份角色存在 ,但是人的本原或共同的存在形态是“活动主体”。理解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 ,是落实当代教育突出人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前提性问题。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可以看作是由倾向性素质、调控性素质、效果性素质、身体素质等几方面匹配而成的有机系统。由于创新是主体活动的一种基本特性 ,实践是主体活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因此创新素质和实践素质可以从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得到合理的说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克  
将教学放在"优先"地位,既能体现重视教学的原意,又可避免将教学当作人才培养全部工作的偏差,更符合法定的要求。●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千万不要以为强调法治就等于强化管理权,甚至是要制约师生权益,这完全是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大学作为立德树人的专门机构,要把依法办学和以德育人结合起来,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有效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国琦  
警察继续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特殊形态,其改革发展一直是社会、政府、公安部门、司法机构、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如何以法治素质提升促进警察继续教育变革,更是近些年来业内和学界探究的热门话语。在此认知上,本文从法治素质提升与警察继续教育变革的种种关系入手,在深入揭示提升蕴意与变革走向、提升要求与变革问题、提升趋势与变革路向等关键环节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发现与探求我国警察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态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从丹尼尔·贝尔的“文化”规定出发,可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由“生命过程”、“解释系统”、“生存困境”、“努力”四个要素构成。由此演绎出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三个命题和结论:“文化”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解释系统”; 文化的“解释系统”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意义世界”,“人文素质”的真谛,是创造“意义世界”,并以此现实地超越“生存困境”的资质与能力;“解释系统”的基本结构, “意义世界”的知识形态,“人文素质”的教育体系,就是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五理”一体的知识生态,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生态,才是“人文素质”及其教育的内核。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从兵  
研究素质教育生态价值是生态文明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素质教育生态价值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三重价值向度的辩证统一。素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的应然追求是培养和提升人的生态认知、生态人格和生态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洁莹  
高职教育行政中的全能政府、政府行政、组织结构单一及其行政行为失范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以及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等的制度性障碍。需要通过转变政府服务职能,明确政府的高职教育行政权限;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高职教育行政效率;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动高职教育行政法制化等,实现"善治"的高职教育行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素质与教育●孙喜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问题,是当前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的内涵是什么呢?人们尚无统一的认识。教育理论界应对“素质”的内涵作出规定。否则,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就无从操作。本文试图从“先天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雪斌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对法官的政治、业务素质提高了特殊的要求 ,法官应努力按要求提高自己的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