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7)
- 2023(12594)
- 2022(9952)
- 2021(9116)
- 2020(7553)
- 2019(17117)
- 2018(16727)
- 2017(32419)
- 2016(17155)
- 2015(19314)
- 2014(18950)
- 2013(18364)
- 2012(16291)
- 2011(14112)
- 2010(14238)
- 2009(13512)
- 2008(12219)
- 2007(10637)
- 2006(9357)
- 2005(8527)
- 学科
- 济(68470)
- 经济(68404)
- 管理(50906)
- 业(48901)
- 企(40727)
- 企业(40727)
- 方法(27460)
- 融(26640)
- 金融(26638)
- 中国(26504)
- 财(24902)
- 银(24549)
- 银行(24540)
- 数学(24369)
- 数学方法(23992)
- 行(23600)
- 地方(21441)
- 农(20247)
- 业经(17370)
- 务(17125)
- 财务(17084)
- 财务管理(17047)
- 企业财务(16284)
- 制(15926)
- 农业(14207)
- 贸(11494)
- 学(11484)
- 贸易(11476)
- 理论(11272)
- 中国金融(11225)
- 机构
- 学院(225178)
- 大学(221845)
- 济(91624)
- 经济(89655)
- 管理(85104)
- 研究(73333)
- 理学(73138)
- 理学院(72317)
- 管理学(70796)
- 管理学院(70353)
- 中国(63325)
- 财(47013)
- 京(45941)
- 科学(43181)
- 中心(37127)
- 财经(36124)
- 所(35299)
- 江(34896)
- 农(34833)
- 经(32705)
- 研究所(31668)
- 业大(30843)
- 经济学(29348)
- 范(29098)
- 师范(28814)
- 州(28577)
- 北京(28417)
- 财经大学(26924)
- 院(26923)
- 经济学院(26623)
- 基金
- 项目(153885)
- 科学(121839)
- 研究(115287)
- 基金(111618)
- 家(96337)
- 国家(95534)
- 科学基金(83123)
- 社会(74252)
- 社会科(70506)
- 社会科学(70487)
- 省(61305)
- 基金项目(58932)
- 自然(52296)
- 教育(52206)
- 自然科(51065)
- 自然科学(51054)
- 划(50502)
- 自然科学基金(50088)
- 编号(46890)
- 资助(44901)
- 成果(37790)
- 重点(34787)
- 发(34151)
- 部(33058)
- 创(32670)
- 课题(32443)
- 国家社会(31229)
- 创新(30498)
- 性(29206)
- 科研(29106)
共检索到344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潘 祁毓 张兆强
撤县设区是地方政府行政主导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在促进城镇化的同时可能也会带来未预料的风险。本文通过撤县设区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的地级市融资平台有息债务数据,分析了撤县设区这一行政主导型城镇化对地级市融资平台债务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改革使得地级市债务融资能力提升,融资需求增加,对地级市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有显著正向刺激作用;具体的作用机制包括土地金融效应和经济增长目标调整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对非标债务的影响大于标准的城投债。本文的研究重新审视了行政主导型城镇化模式的效应,也为我国地级市融资平台债务增长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芦亮
发展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在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融资平台才能解决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问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过度举债的风险隐患。本文首先在抽样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产结构、负债情况等,再通过博弈分析,研究了融资平台举债行为的内在机理。最后,研究提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王劲松 李琦
未来如果不能处理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关系,找不到地方政府城镇化融资的长期有效的途径,地方政府必然难以摆脱"土地财政"模式的惯性如何为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融资,是当前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特别是2008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吉富星 洪源 秦玉奇
本文实证检验了撤县设区改革通过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地方隐性债务规模扩张的影响。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能够通过影响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供需两方面的土地融资杠杆和投资竞争需求,引起地方隐性债务规模的扩张,同时在项目、资金层面形成多个作用路径。从债务监管环境看,债务监管越严,越能抑制撤县设区改革对隐性债务规模扩张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受显性债务替代效应和隐性债务增量压缩效应影响,地方债务“显性化”政策能抑制撤县设区改革对隐性债务规模的扩张效应。上述结论对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以及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政策启示:应审慎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模式下的城镇化,开好举债“前门”、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和项目合规融资,降低土地财政依赖,加强债务监管,构建更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举债融资机制 地方隐性债务 撤县设区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红军 韦彦 唐雪芳 肖利军
一、问题的提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各级政府成立的、以土地等国有资源为抵押、以地方政府为隐形担保、以融资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公司,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建投资、城建开发、投资管理等公司。2008年年底,中央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应对金融危机,地方政府面临大量的资金配套任务,地方融资平台成为主要的融资工具。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会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州立交通循环基金为超过100个大城市的1000多个基建项目提供了70多亿美元的贷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在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上财政投入减少带来的困境。这对拓宽我国公共交通建设的资金筹集渠道、缓解当前地方融资平台偿还压力和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德芝
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虽然陆续出台了多项法规和政策予以防控,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纵向博弈一直未曾停息。本文基于声誉博弈理论,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如何围绕与融资平台债务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展开博弈,结果发现,双方基于"声誉"考虑,都会为了长期利益而选择合作,本文最后提出从细化监督问责入手管控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融资平台 债务风险 声誉模型 监督问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新型城镇化建设课题组
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与负债规模的激增,其职能定位与潜在风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是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使其发挥筹措资金、专业化管理的功用;还是加大力度清理融资平台,防范财政风险,也引发各方的争论。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怎么来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佟岩 赵泽与 李鑫
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分类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是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融资平台开始通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进行市场化转型。本文以2007—2021年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了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对其主动债务置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后显著提高了主动债务置换的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主要通过降低城投债融资成本和改善自身经营治理促进了主动债务置换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行政级别较低、到期债务规模较大、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较高和高管市场经验较为丰富的融资平台以及基础设施投资较多的地区,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对主动债务置换的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可以有效避免主动债务置换行为加剧违约风险的问题。本文从持股上市公司的角度,为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一花 李林巍 王一迪
中央主导债务置换极易强化地方政府的救助预期。本文将通过依申请公开途径收集整理的241个城市2015—2018年置换债券和融资平台新增城投债数据相匹配,研究债务置换对融资平台债务扩张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务置换导致融资平台城投债净发行额增多,其内在机制在于债务置换激励了地方财政支出(尤其是投资性支出)过度扩张并且降低了投资支出效率,由此助长了新增城投债的举债需求。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影响主要存在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尚未落实、出现专项债券用途调整、PPP项目融资规模较小、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不完善和金融监管力度较弱的城市。拓展分析表明,债务置换阻碍了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不利于提升融资平台的自生能力。本文的分析为研究债务置换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同时对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聂无逸
目前,宏观经济减速和金融降杠杆政策对地方融资形成严峻挑战。一个明显的市场信号是2018年以来城投非标债屡现违约险情。20多年来,地方融资平台背负了金融系统庞大的债务(主要是银行贷款和城投债)。目前全国地方融资平台总数超过1万家。如果城投债务规模持续扩张并出现本息偿还危机,如果推动城投债务重组不能解决地方建设资金的匹配问题,也不能解决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就不能做到城投
关键词:
地方融资平台 城投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叶小媛 吕晓彤
近几年是地方政府发展的关键时期,带动城市圈发展和中心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压力迫使很多城市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改善地方政府巨额负债的现状已迫在眉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但为了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仍需从投融资平台市场机制、融资渠道、内部控制等多层面做出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以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为背景,通过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基本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引发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原因,最后对能影响其偿债能力的各方面不足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投融资平台 债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杨 满燕云
本文通过政府部门和债券市场披露的数据,对中国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进行了粗略估计,并分析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存在的多重风险。为了化解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应该着力于增加地方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高度依赖,规范地方政府融资中的土地抵押担保行为,并逐步建立规范的公债制度,实现地方政府一级财权、一级债权。
关键词:
地方融资平台 债务风险 治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潘小玲
2010年,中央政府部署开展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工作,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再次提出,"在允许地方政府规范举债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地方融资投融资平台公司举债管理,规范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2014年全国10省市实行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朝着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又迈出了一大步。融资平台的清理和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的改革,为各地重组投融资平台指明了方向。下一步,要清晰界定融资平台的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樊君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积聚,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隐患。虽然地方政府已经剥离了投融资平台债务以及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但是投融资平台转型并不能一蹴而就,城投公司债务存量是影响其转型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市场化转型时期,有效防范和治理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对实现平台公司顺利转型及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公开发债的数据深入分析投融资平台转型期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十二五”时期我国各地区的投融资平台风险由中度风险向高风险演变,风险增速呈现递增趋势,平台债务风险的不断积聚值得高度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