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7)
2023(8459)
2022(7085)
2021(6708)
2020(5604)
2019(13022)
2018(12280)
2017(24109)
2016(12649)
2015(14546)
2014(13813)
2013(13959)
2012(13221)
2011(12176)
2010(11915)
2009(11092)
2008(10676)
2007(9124)
2006(7861)
2005(7035)
作者
(33608)
(28670)
(28322)
(27170)
(18232)
(13701)
(12715)
(11121)
(11039)
(10010)
(9935)
(9772)
(9069)
(9031)
(8990)
(8877)
(8386)
(8277)
(8123)
(7777)
(6869)
(6775)
(6755)
(6507)
(6445)
(6397)
(6100)
(5732)
(5618)
(5592)
学科
(65886)
经济(65827)
管理(35670)
方法(32353)
(31979)
数学(30318)
数学方法(30223)
(22931)
企业(22931)
中国(19212)
(17134)
(15972)
(13653)
贸易(13648)
(13348)
(11123)
土地(10919)
农业(10902)
地方(10795)
(10632)
业经(10015)
(9745)
金融(9743)
(9501)
环境(8997)
(8788)
银行(8779)
(8485)
(8249)
财政(7760)
机构
大学(188178)
学院(182788)
(92803)
经济(91645)
管理(72992)
研究(65746)
理学(64003)
理学院(63331)
管理学(62764)
管理学院(62398)
中国(52036)
(43195)
(38742)
财经(34983)
科学(34435)
经济学(32711)
(32460)
(31096)
经济学院(29926)
中心(29890)
研究所(28191)
财经大学(26663)
(26563)
北京(24440)
(23759)
(23738)
业大(23465)
(22042)
师范(21909)
农业(20735)
基金
项目(126493)
科学(103203)
基金(99649)
研究(92717)
(86672)
国家(86091)
科学基金(74626)
社会(66374)
社会科(63421)
社会科学(63411)
基金项目(51973)
自然(45399)
自然科(44398)
自然科学(44390)
自然科学基金(43694)
(42768)
教育(41631)
资助(41002)
(37705)
编号(33429)
(31796)
国家社会(30556)
教育部(28249)
重点(28157)
中国(27482)
成果(27233)
人文(26611)
(26513)
(25842)
(25307)
期刊
(91514)
经济(91514)
研究(58564)
中国(35973)
(31916)
科学(26671)
学报(24952)
管理(24679)
(23150)
大学(20109)
学学(19094)
财经(18602)
(17921)
金融(17921)
经济研究(17491)
(16071)
农业(15850)
(13302)
问题(13088)
技术(12152)
业经(11758)
世界(11738)
教育(11530)
国际(11016)
统计(9530)
(9295)
技术经济(9146)
资源(8879)
(8338)
理论(7705)
共检索到267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卢盛峰  南卓婷  陈思霞  
基于2002—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驻地迁移信息及土地出让数据,本文在“城市-年份-地理距离”维度构建了三重差分模型,识别了行政中心的“土地溢价”效应。研究发现:随着与政府驻地距离变近,单位土地价格显著提高,即中国行政中心的“土地溢价”效应显著存在。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地方行政中心的迁入会增加周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和产业集聚,最终提升了土地的经济价值;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土地重视程度会削弱距离变远导致的地价下降影响。本研究将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土地市场价格形成的政治诱因,并为地方政府驻地迁移的经济影响提供来自土地要素市场的解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盛峰  王靖  陈思霞  
地方行政中心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性政治资源,其空间选址对城市的整体资源布局以及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基于此,近年来一些城市开始通过政府行政中心迁移来给核心地区"降温",旨在通过政府驻地迁移转变城市现有资源配置格局,谋求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基于1999—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驻地迁移的经纬度坐标信息,匹配DMSP/OLS迁入地周边区域内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在纯空间视角和更小地理尺度上构造双重差分模型,以此评估行政中心的经济收益。实证结果表明:①政府驻地的迁入显著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即行政中心的经济收益显著存在;同时,地方行政中心的经济收益在地理上存在衰减效应,距离迁入点更近的区域获得的经济收益更大。②政府驻地迁移促进了迁入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迁出地经济发展,但是影响效应存在非对称性。③在影响的动态趋势上,政府驻地迁移促进了迁入地经济发展,其作用在短期内不断增强后趋于平缓。④政府行政中心的迁入,会给区域内带来经济集聚效应和公共资源空间再配置效应,最终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本研究对中国城市公共资源的空间分布和优化配置及如何更大效能地发挥行政中心的经济带动作用具有政策借鉴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  朱琳  梁冬慧  
结合1998—2016年中国大中城市数据,利用DID模型就政府驻地迁移对地区房价收入比的影响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发现:政府驻地迁移显著降低了地区房价收入比,缓解了房地产泡沫问题;在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还与地区房地产业供给力度变化存在一定关联。具体表现为政府驻地迁移在提高地区商品房和住宅新开工面积的同时,降低了商品房和住宅的价格,但上述影响在别墅、高档公寓层面并不明显。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核心研究结论依旧成立。研究结论对中国城市格局优化具有借鉴意义,也可为理解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  王婕  尹俊雅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中国市级政府驻地实际迁移时间的基础上,全面评估了政府驻地迁移对城投债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驻地迁移显著提高了地方城投债规模,且这一影响随时间呈现递增趋势。本文研究还发现驻地迁移的影响在高行政级别城市中更为明显,且与迁移距离存在正向关联。实行营改增会强化政府驻地迁移对城投债的促增效应。本文在为地方政府驻地迁移管理提供参考的同时,也可为理解政府行为影响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野  常懿心  
作为非常规的政府行为,政府驻地迁移往往伴随一系列权利和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再配置,对政府自身的改革与建设带来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00—2018年291个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驻地迁移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驻地迁移整体上提高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且该结论在缩短样本期间、去除异常年份、安慰剂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政府驻地迁移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及政府审计力度较大的地区。(3)政府间竞争、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政府驻地迁移影响财政支出效率起到了正向调节的作用。本文结论为中央重新审视地方政府驻地迁移行为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海  尹俊雅  陈周婷  
作为改变辖区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政府驻地迁移具有较为明显的资源配置效应,并可能对地区产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搜集、整理市级政府驻地迁移批示时间,本文基于2000—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认定的70个大中城市相关数据,研究政府驻地迁移对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驻地迁移有助于地区产业升级,在抑制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升了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政府驻地迁移的积极影响与迁移距离正相关,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以上研究结论在为政府驻地迁移管理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理解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海  尹俊雅  
作为改变辖区空间布局的政府行为,政府驻地迁移是否会影响地区资源配置尚未得以揭示。本文在收集市级政府驻地迁移批示时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探索政府驻地迁移的资源配置效应。研究发现,政府驻地迁移有利于降低辖区TFP离散度,缓解资源错配。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这一影响依旧显著。总体上,政府驻地迁移的资源配置效应在大中城市更为明显,且与迁移距离存在正向关联。此外,研究还发现,政府驻地迁入会加大该区(县)资源错配程度,迁出影响与之相反。以上研究结论在为政府驻地迁移行为管理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理解政府在地区资源配置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晓红  朱蕾  汪阳洁  
作为我国行政监督的一种重要创新模式,国家向地方派驻中央督察机构,代表中央政府行使对地方公共资源的监管。本文试图回答:派驻机构是否存在驻地效应?具体而言,中央派驻机构驻地的督察效果,是否优于非驻地地区?利用国家土地督察的准自然实验特征,估计结果发现,中央派驻机构存在显著的驻地效应,土地督察局驻地地区的土地违法涉案面积比非驻地地区减少约36%。进一步检验发现,驻地效应的产生来自中央派驻机构本身的威慑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海  尹俊雅  陈周婷  
文章在收集、整理中国地方政府驻地迁移实际时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政府驻地迁移如何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并考察地方官员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政府驻地迁移会显著加大企业融资约束,且这一影响在高级别城市中表现更明显。政府驻地迁移既不利于企业产品或服务创新,也不利于企业工艺创新,并显著缩窄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导致企业融资约束不断加大。而官员更替可以削弱政府驻地迁移的负面效应,缓解驻地迁移对地区企业融资约束的不利影响。在考虑变量衡量误差、内生性等问题后,文章的相应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朝晖  费兆楠  张亮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和杠杆率较大,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和对其可能引发风险的忧虑。如何评估其潜在风险,是学界面临的难题。由于金融资产的交易价格反映了投资者对其风险的判断,因而可以从金融资产相对于无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角度,实证研究其风险的大小和风险成分。具体地,运用2012—2015年的中国地方债券指数日数据,分析中国地方债风险溢价构成,可探讨中国地方债的风险。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主要为利率风险溢价,信用风险溢价比例很小,因而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朝晖  费兆楠  张亮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和杠杆率较大,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和对其可能引发风险的忧虑。如何评估其潜在风险,是学界面临的难题。由于金融资产的交易价格反映了投资者对其风险的判断,因而可以从金融资产相对于无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角度,实证研究其风险的大小和风险成分。具体地,运用2012—2015年的中国地方债券指数日数据,分析中国地方债风险溢价构成,可探讨中国地方债的风险。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主要为利率风险溢价,信用风险溢价比例很小,因而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菊  邓昂  
本文采用1997—2009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利用控制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率等因素,对中国30个省市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支出决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制度变迁、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地方政府保障性支出则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政府支出规模及其内部保障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则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我国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兼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伦武  
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运用包容性增长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收入增长效应与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不利于居民收入增长,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收入分配结构恶化。在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地方政府债务的收入增长效应与分配效应存在差异。在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对收入增长与分配的影响最大,东部与中部地区较小。地方政府债务有利于经验丰富群体的收入增长,但不利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群体的收入增长。建议地方政府应当减轻债务负担,举债适度;实施有差别的区域债务政策,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尽可能减少负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一方  王佳杰  
文章将中国的土地征用与出让制度模型化,构建一个政治与财政双重激励下影响地方土地出让规模的动态理论框架,并利用土地二级市场开放后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与拓展分析,试图从财政激励、经济绩效与土地征用出让制度本身,对近年来土地出让规模的膨胀给出多角度的解释与探讨。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因素是造成土地出让收入规模膨胀的重要制度原因;土地出让的收益水平、以及其对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作用也会对此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而农地生产效率则与之负向相关。实证表明,近年来我国对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范化有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淑云  曾龙  李伟华  
在分析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竞争过程中的土地价格竞争、土地财政依赖与城市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与检验方法对2003—2014年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土地出让竞争行为与经济发展效率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让价格竞争与城市生产率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说明合理的土地低价出让行为有利于促进城市生产率的提高。而土地财政依赖所导致的资源浪费与错配,抑制了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土地出让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依赖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地方政府通过适当的土地低价出让价格来招商引资,并减少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优化地方政府产业结构、引导市场竞争以及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等方式来提高城市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