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55)
- 2023(16790)
- 2022(14212)
- 2021(13215)
- 2020(10842)
- 2019(24870)
- 2018(24406)
- 2017(47341)
- 2016(25420)
- 2015(28238)
- 2014(28403)
- 2013(28279)
- 2012(26333)
- 2011(23747)
- 2010(24320)
- 2009(22478)
- 2008(21197)
- 2007(18942)
- 2006(16892)
- 2005(15462)
- 学科
- 济(111886)
- 经济(111788)
- 管理(70758)
- 业(70151)
- 企(56995)
- 企业(56995)
- 方法(43840)
- 数学(37644)
- 数学方法(37298)
- 中国(36135)
- 地方(31213)
- 农(30354)
- 融(29133)
- 金融(29130)
- 银(27816)
- 银行(27770)
- 行(26871)
- 业经(26274)
- 财(26077)
- 制(23411)
- 学(22606)
- 农业(20489)
- 贸(19148)
- 贸易(19126)
- 易(18456)
- 理论(17311)
- 环境(17017)
- 技术(17007)
- 和(16586)
- 地方经济(16546)
- 机构
- 大学(361024)
- 学院(360816)
- 济(149596)
- 经济(146313)
- 管理(141344)
- 研究(127480)
- 理学(120979)
- 理学院(119573)
- 管理学(117729)
- 管理学院(117068)
- 中国(101048)
- 京(78443)
- 科学(77020)
- 财(68659)
- 所(64329)
- 中心(58586)
- 农(58367)
- 研究所(58223)
- 江(54366)
- 财经(54242)
- 业大(51786)
- 北京(50425)
- 经(49200)
- 范(48807)
- 师范(48337)
- 院(46441)
- 农业(45183)
- 经济学(45182)
- 州(44594)
- 经济学院(40681)
- 基金
- 项目(241758)
- 科学(190572)
- 研究(179160)
- 基金(174375)
- 家(151414)
- 国家(150126)
- 科学基金(128883)
- 社会(112836)
- 社会科(107099)
- 社会科学(107072)
- 省(94792)
- 基金项目(92647)
- 自然(82452)
- 教育(80699)
- 自然科(80503)
- 自然科学(80488)
- 划(79594)
- 自然科学基金(79050)
- 编号(73298)
- 资助(71713)
- 成果(59428)
- 发(56213)
- 重点(54580)
- 部(52853)
- 课题(51009)
- 创(50404)
- 创新(47048)
- 国家社会(46083)
- 科研(45412)
- 发展(45299)
- 期刊
- 济(171260)
- 经济(171260)
- 研究(112830)
- 中国(74843)
- 学报(54392)
- 农(53535)
- 管理(53232)
- 科学(51947)
- 财(50310)
- 融(47305)
- 金融(47305)
- 大学(41191)
- 教育(40748)
- 学学(38704)
- 农业(36424)
- 技术(31085)
- 业经(28751)
- 经济研究(26880)
- 财经(26811)
- 经(23008)
- 问题(22245)
- 理论(18725)
- 图书(18635)
- 业(18526)
- 技术经济(17879)
- 科技(17315)
- 实践(16990)
- 践(16990)
- 商业(16934)
- 现代(16859)
共检索到555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从全景式产业-金融史的视角研究了内蒙古县域产业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着重分析了内蒙古县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改革以来金融发展与“小而全”式产业结构的强化与没落的相关性,描述了金融支持下国有银行从亏损到慎贷,从银行与地方政府关系全面紧张到国有银行全面撤出县域的10多年县域金融发展历程。本文认为,内蒙古县域产业的发展历程实质是行政与市场力量此消彼长的客观反映:在金融支持战略下,县域产业发展必然不考虑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随着国有银行发展战略从支持国家发展战略转变为盈利性,县域产业萎缩成为市场选择的客观后果。就此,本文提出了发展中小企业、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的限制和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三个基本策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中山
按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和城市化、集约化的市场定位要求,代表国家利益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对大量坏帐开始逐步放弃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的支持模式,使县域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面临着调整的困境。在这种困境中,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就是企业的衰败所带动的行业的衰败甚至消亡,在缺乏外部资金的条件下,旗县政府和企业只能被动接受现实。
关键词:
银行撤并 县域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薛强 金桩 杨瑞成
基于1980~2012年面板数据,利用VAR模型,对内蒙古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率是存贷合计增长率与股票筹资额的格兰杰原因,但反向因果关系不成立;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金融发展,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无显著带动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成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金融服务水平与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 VAR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媛媛 孙志宏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内蒙古在1998~2012年间的林业经济增长状况及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林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而且林业第一产业在结构素质、区域竞争优势方面问题突出,影响着第一产业的发展。其中二、三产业结构素质好,但竞争力较弱。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阻碍林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发展高质量的林业第一产业、推进第二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整合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等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林业产业 产业结构 动态偏离份额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海清 申秀清
以2000~2010年间内蒙古三次产业发展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分析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整体和内部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利用回归模型,分析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认为内蒙古第一产业对GDP贡献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对GDP贡献逐渐增加,第三产业对GDP贡献无明显变化。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梯度不合理,回归分析结构显示,第三产业与GDP增长关联度最强。认为内蒙古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发展现代农牧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渐实现"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发展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贺贺 祁晓慧 乔光华 蔡祺
[目的]在宏观政策、行业动向、发展路径和市场环境等均发生全新转变的情境下,分析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的演替规律,合理规划农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成为关乎农牧交错地带实施乡村振兴成败的重要环节。[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化德县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方法,梳理农牧业资源配比优劣,外部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农牧产业发展提供分析思路。[结果]突出绿色和健康的产业发展理念,以生态化、集约化、链条化、智慧化、品牌化和融合化为原则,打造现代种植业产业链和现代养殖业产业链,创新发展现代农牧业服务产业链,形成现代健康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结合本地资源环境基础和“三区三线”约束,打造“两轴”“五区”和“多极”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结论]通过对化德县农牧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明确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发展应走现代产业要素集聚、产业融合与循环农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采取以城关镇为中心,现代农牧业融合区为外围圈层,农牧业专业化增长极点状相间分布,产业发展要素集聚程度向外围递减的“类杜能圈”空间结构,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县域农牧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宝音,包玉海,阿拉腾图雅
本文简要分析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及调整产业结构的意义之后,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内蒙古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原则,立足内蒙古实际,经过选择,确立了内蒙古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并对产业结构的的调整对策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与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力 张红地
作为我国资源富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内蒙古没有重视金融业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缺少一个有力的服务平台支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在全国保持第一,但是,内蒙古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型投资拉动,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刚
金融支持与县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没有地级市建制的特殊组织架构和农村地域广阔、农民人口众多、农牧业经济主导的现实,使兴安盟县域经济的特点尤为突出。近年来,金融业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持。截至2012年末,兴安盟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1.8亿元,累计投放贷款111.8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平 徐斌 章力建
【目的】县域(县级区域)是中国同时具备地域、空间和行政独立性的最基本区域单元,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运用基于生物物理量计算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1982~2003年的发展进行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结果】计算结果显示,阿鲁科尔沁旗人均生态足迹以6.01%的年均增速从1982年的1.19gha增长到2003年的4.05gha,从1982年人均0.58gha的生态盈余,转变为2003年的人均生态赤字1.47gha;全旗生物生产性面积供需不对称,存在结构性错位;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衡量的资源利用效益一直处于低水平。【结论】研究表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中越 孙珊
基于资源优势,内蒙古将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作为其重大战略目标。但是,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资源能源逐渐紧缺、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关联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等限制下,内蒙古仅依靠自身难以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区域协作基本方案。
关键词:
区域协作 有色金属产业 关联产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春梅 赵元凤
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金融制度安排,是确保"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以及培育"新兴战略产业"的支撑力量,也是从金融层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论文以内蒙古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当前内蒙古绿色金融产品类型及产业支持效果,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内蒙古 绿色金融 产品类型 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杰 李佳 王荣 李学敏
<正>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地域广阔,总面积达118.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聚集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生态基地和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内蒙古进行考察调研,五次参加全国人代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强调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明确“五大任务”的战略定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龙沧
70年前的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今年8月份将迎来自治区70周年盛大庆典。70年来,内蒙古全区开创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边疆安宁、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大好局面。而自治区各金融机构与全区经济建设发展风雨同舟,充分发挥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并将继续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龙沧
70年前的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今年8月份将迎来自治区70周年盛大庆典。70年来,内蒙古全区开创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边疆安宁、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大好局面。而自治区各金融机构与全区经济建设发展风雨同舟,充分发挥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并将继续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