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61)
2023(23191)
2022(19816)
2021(18322)
2020(15442)
2019(35400)
2018(34997)
2017(66341)
2016(36602)
2015(41257)
2014(41358)
2013(40682)
2012(38035)
2011(34491)
2010(34877)
2009(32178)
2008(31799)
2007(28742)
2006(25339)
2005(22290)
作者
(110667)
(92425)
(91844)
(87275)
(58605)
(44572)
(41891)
(36273)
(35058)
(33240)
(31345)
(31303)
(29576)
(29315)
(28755)
(28507)
(28136)
(27367)
(26584)
(26509)
(23379)
(22957)
(22722)
(21016)
(20897)
(20683)
(20599)
(20497)
(18801)
(18486)
学科
(148818)
经济(148648)
管理(101091)
(99917)
(80136)
企业(80136)
方法(65905)
数学(57015)
数学方法(56113)
(46911)
中国(41394)
(37210)
业经(34870)
(34503)
地方(33955)
农业(31078)
(27893)
(27539)
贸易(27522)
(26664)
理论(25120)
(23462)
银行(23361)
(22712)
(22711)
技术(22637)
(22636)
金融(22631)
财务(22608)
财务管理(22552)
机构
学院(527654)
大学(527181)
(204490)
经济(199798)
管理(199611)
研究(181348)
理学(172335)
理学院(170253)
管理学(166689)
管理学院(165744)
中国(134791)
科学(117417)
(113079)
(101219)
(94095)
(93593)
研究所(85938)
业大(85912)
中心(83165)
(80619)
农业(79042)
财经(74302)
(71562)
北京(71322)
师范(70705)
(67385)
(65392)
(64986)
经济学(60885)
技术(59066)
基金
项目(357704)
科学(278039)
基金(255693)
研究(254003)
(226415)
国家(224489)
科学基金(190103)
社会(157248)
社会科(148711)
社会科学(148667)
(142729)
基金项目(134751)
自然(126287)
自然科(123345)
自然科学(123308)
自然科学基金(121054)
(120068)
教育(118293)
资助(106513)
编号(103762)
成果(84615)
重点(81226)
(78054)
(77174)
(73456)
课题(72982)
科研(69111)
创新(68593)
计划(67208)
大学(65420)
期刊
(227707)
经济(227707)
研究(149492)
中国(106870)
学报(94897)
(94535)
科学(82904)
管理(72137)
(71546)
大学(70476)
学学(66532)
农业(63787)
教育(62309)
(46698)
金融(46698)
技术(46577)
业经(39913)
经济研究(35631)
财经(35462)
(32476)
(30440)
问题(29893)
(28097)
图书(27892)
科技(25980)
统计(25466)
技术经济(25276)
业大(25265)
商业(23568)
(23376)
共检索到781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彩镕   黄静晗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如何促进乡村内生发展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文章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和新内生发展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福建省32个村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乡村内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内生发展受到地方内部与外部力量、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行动者的共同作用。产业基础、政府支持变量的一致性水平超过0.90,是乡村内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党建引领、精英带动、资源禀赋、技术支持变量的一致性水平介于0.80~0.90之间,是乡村内生发展的充分条件。(2)各因素形成乡村内生发展的七条路径,根据因素匹配之间的差异,可归纳为内部主导型、外部驱动型、内外联动型三种模式。文章拓展了乡村内生发展的研究视角,为寻找乡村内生发展路径提供了经验参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推动乡村内生发展的政策启示:(1)立足整体,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联动匹配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2)因地制宜,内外部要素互相作用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3)优化政府支持引导,打造多产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乡村内生发展的核心要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伟  孙梦寒  张静  
本文旨在对中国“网络主权”理念的国际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提升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水平提供参考路径。研究从国际社会视角出发,结合国际实践理论提炼条件变量,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31个案例进行分析,探求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网络主权”理念认同水平的条件组合。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结果存在5条低水平认同路径与1条高水平认同路径,其中低水平认同路径可以归纳为:(1)共同利益与正当性双元主导驱动型;(2)地缘政治风险主导下的正当性与价值追求驱动型;(3)意识形态驱动型;(4)意识形态逻辑下共同利益与价值追求驱动型;(5)意识形态、地缘政治风险与正当性共同驱动型。针对当前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现状,需要以更加温和、客观的话语方式推进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增强国际发声能力并构建反叙事以破解相关谣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圆刚  郝亚梦  郭英之  陈然  董晓婷  
人才是乡村地域空间发展的基础,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流就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论文采用多变量交互作用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乡村旅游地居民回流就业意愿为结果变量,构建地方参与、地方情感、感知获益、风险承受能力、政府信任、支持度为前因变量的研究模型,探索居民回流就业的驱动机制与多元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单项因素均不构成乡村旅游地居民回流就业的必要条件;(2)满足条件的组合路径共7条,总体一致性为0.876,总体覆盖率为0.862;(3)在所有路径组合中,支持度和政府信任出现的频率最高,包含地方情感的路径覆盖率较高;(4) 7条路径构成了情感主导路径、信任主导路径、支持主导路径,以及知—情—意—行综合路径4大类路径模式;(5)当同时包含情感、信任、支持和参与因素时,路径具有最高解释力;(6)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在回流就业影响路径上显示出差异。研究结论可为鼓励和吸引乡村旅游地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参与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也可为更广泛的乡村地区鼓励人才回流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浩  吕杰  韩晓燕  
借鉴"组态视角"的研究思想,基于自由发展理论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中国知网等平台收集公开发表的186个案例材料,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差异的条件组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因素是内部因素中的精英带动,不具备精英带动条件的村集体经济很难有较好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为市场导向型、产业发展型、资源开发型和生产服务型四种发展模式。在特定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因素间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因素替代,农村集体经济能实现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的模式转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浩  吕杰  韩晓燕  
借鉴"组态视角"的研究思想,基于自由发展理论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中国知网等平台收集公开发表的186个案例材料,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差异的条件组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因素是内部因素中的精英带动,不具备精英带动条件的村集体经济很难有较好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为市场导向型、产业发展型、资源开发型和生产服务型四种发展模式。在特定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因素间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因素替代,农村集体经济能实现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的模式转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沈国琪   陈万明  
在乡村地区林地、耕地、水域等资源禀赋空间差异显著的现实背景下,总结乡村产业发展领先地区的实践经验,给其他地区启发和示范,对全面带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浙江省44个未来乡村创建示范点为研究案例,采用“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技术、组织、环境等维度下不同要素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及其组合形态。研究发现:(1)所有要素一致性水平均低于0.90,不构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产业融合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同的路径中有着一定的普遍性。(2)技术、组织和环境等维度下不同要素组合,形成4类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样化组态,且总体解的一致性水平为0.93,大于阈值0.90,表明这些要素组态形式是未来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充分条件。(3)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组态模式可以概括为生产组织创新型、政策支持引导型、政府主导推动型、数字技术赋能型4大类,分别能够解释37.70%、32.90%、25.60%和28.40%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数。文章拓展了基于要素组态视角下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不同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有针对性地强化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现有优势要素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激发要素活力、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等政策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羽   刘伟平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中国30个省份耕地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多元路径。结果表明:(1)耕地“非粮化”或“趋粮化”演变是耕地稀缺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种粮劳动力成本、农地流转规模、种粮土地成本、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7个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2)存在生产要素驱动型和规模局限型两条“非粮化”路径,以及耕地资源丰裕—种粮规模化和土地成本诱导—种粮规模化两条“趋粮化”子路径;(3)种粮土地成本上涨是“非粮化”的重要诱因,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是互补因素,能够缓解种粮土地成本压力对粮食种植的不利影响;(4)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农地流转规模、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因素相互关联,对耕地种植结构演变发挥联动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冬  叶睿  
文选取四川省基础,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资源禀赋、政府支持、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五大因素并非同时以相同效力作用于农村电商发展,而是按照资源禀赋、政府支持、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的排序,次第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此,研究认为:在农村电商发展早期,政府应积极推动互联网和道路交通建设,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速优势资源向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在农村电商发展中期,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主体,优秀农村电商的示范作用将带动创业热情,显著提升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在农村电商发展成熟期,农村电商生态形成,市场要素调节作用明显;政府转变角色,积极履行监管和规范市场责任,引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熊春林   张仕杰   刘芬   贺容煜  
如何更有效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是当下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中国37个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探讨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规划、组织领导、农民数字素质与认同程度等因素对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结论:(1)单个因素不构成高质量与非高质量数字乡村建设的必要条件,组态路径具备等效性和多重并发性。(2)产生高质量结果的组态归纳为四条路径,解释力度为政策驱动型>财政驱动型>全要素驱动型>科技-领导双轮驱动型。(3)产生非高质量结果的组态归纳为低效治理型路径。高质量和非高质量的组态路径存在因果非对称性。(4)政策规划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存在替代关系。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随时而动,采取有针对性的组态协同发展措施,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子真  
内生性动力是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脱贫的源动力。选取2018年48个企业精准扶贫案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剖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内生性脱贫动力培育的差异化路径。研究发现:内生性脱贫动力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部因素起主导作用。制度载体是内生性脱贫动力培育的必要条件。内生性脱贫动力的形成路径共有四条,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外部嵌入型、内部导向型和内外结合型。其中,非国有企业主要以外部嵌入型和内部导向型为主,国有企业则主要体现为内外结合型。根据条件组合的特征,外部嵌入型可细分为文化传承式和要素培育式路径。内部导向型则可分为资源整合式和禀赋挖掘式路径。最后,内生性脱贫动力培育路径具有多样化特征,应根据企业类型和内外部条件对症下药。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毛润泽   刘源   刘震  
在露营旅游行业多元化发展、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了解和关注露营旅游者行为意向成为行业竞争的制胜法宝。已有旅游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普遍采用线性的定量方法,缺乏对其复杂性进行深入探讨。文章结合组态理论和SOR理论构建了露营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模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数据调研,利用fsQCA法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组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地方依恋、服务质量、感知价值是影响露营旅游者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露营旅游者高行为意向与非高行为意向产生机制存在不对称因果关系;露营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形成具有复杂性,是多种因素联动作用的结果。文章为露营旅游业界提供了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帮助其提升旅游者行为意向,同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整体分析旅游者行为复杂关系的新视角。通过深入探索露营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文章有助于推动露营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凤亚红  刘瑞华  马慧圆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供给、需求和环境3个层面,探究各省份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存在5条组态路径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分别为H1a、H1b、H2、H3a、H3b,可以概括为“供给—环境驱动型”“供需型”和“全面型”组态路径,存在2条组态路径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别表现为“供给驱动型”和“全面型”组态路径;(2)产业结构非合理化、非高级化的组态路径分别有3条,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组态路径相比存在非对称性。基于此,应重点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选择适宜组态路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国家重要区域经济战略机遇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伟   卢尚坤   高娈  
在消费者主导的数字浪潮下,网络效应已成为数字平台型企业扩大市场规模的关键点,依靠网络效应建立用户价值优势成为最核心的竞争策略。本研究在数字经济这一全新背景下,从网络效应视角出发,根据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分析其多影响因素间的组态关系,深入挖掘其前因条件间的有效组合和匹配(即协同)。研究发现:市场定位和价格因素二者之间的协同是网络效应激发过程中的核心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交因素二者间的协同是网络效应扩大过程中的核心条件。平台治理和技术因素间的协同关系是网络效应迭代过程中的核心条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激发—扩大—迭代”三条增强数字平台型企业网络效应的实现路径,为数字平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罗莹  姚增福  
乡村旅游者重游率是农村产业兴旺以及农户持续减贫的有效观测维度。已有重游意愿影响的相关研究普遍采用线性的定量方法,缺乏对其复杂性进行深入探讨,并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重游意愿影响因素产生了新变量。文章基于复杂性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在重游意愿已有影响因素上,纳入旅游健康风险变量,构建了乡村旅游者高重游意愿的复杂因果模型。选取宜宾市筠连县春风村重游者进行实证研究。获得13种能促进高重游意愿的复杂组合路径,证实乡村旅游者高重游意愿组态条件具有复杂性;旅游健康风险变量在不同的组态中可能以高风险、低风险或不出现的形式呈现,且没有任何单一要素能导致乡村旅游者高重游意愿,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方式能实现高重游意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敏  余灵  王慧敏  
以中国内地28个省(区、市)高校为研究样本,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战略协同和科技资源配置两个维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个变量,探讨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绩效总体偏低且区域异质性较强,人力资源配置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财力资源配置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核心条件,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路径选择存在地区差异,存在包括资源协同配置型、资源内在配置型和人才主导协同型这3条绩效提升路径,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