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7)
2023(10595)
2022(9356)
2021(8914)
2020(7316)
2019(16886)
2018(16774)
2017(32211)
2016(17652)
2015(19834)
2014(19710)
2013(19449)
2012(17659)
2011(15922)
2010(15615)
2009(13905)
2008(13254)
2007(11220)
2006(9744)
2005(8312)
作者
(49970)
(41652)
(41265)
(39396)
(26451)
(19977)
(18655)
(16335)
(15872)
(14593)
(14365)
(13835)
(13074)
(12933)
(12923)
(12593)
(12386)
(12359)
(11836)
(11708)
(10299)
(9984)
(9886)
(9405)
(9234)
(9198)
(9138)
(9063)
(8260)
(8164)
学科
(68837)
经济(68767)
管理(49008)
(46239)
(37926)
企业(37926)
方法(33250)
数学(28925)
数学方法(28595)
(18470)
中国(17703)
(15871)
地方(15640)
业经(15554)
(15184)
农业(12609)
理论(11905)
环境(11612)
(11418)
(11374)
贸易(11367)
(10974)
技术(10934)
教育(10364)
(10233)
(9796)
(9784)
财务(9726)
财务管理(9705)
企业财务(9163)
机构
大学(245740)
学院(243084)
管理(99918)
(92485)
经济(90335)
理学(87738)
理学院(86688)
管理学(85181)
管理学院(84739)
研究(81171)
中国(57113)
(52888)
科学(52586)
(40068)
(39519)
(38641)
业大(38035)
研究所(37067)
中心(36227)
(34845)
师范(34570)
(34030)
北京(33032)
财经(32696)
农业(30323)
(29968)
(29810)
师范大学(28482)
(27993)
经济学(26660)
基金
项目(176459)
科学(139295)
研究(129166)
基金(128040)
(111923)
国家(111008)
科学基金(95657)
社会(80136)
社会科(75915)
社会科学(75896)
基金项目(69247)
(68804)
自然(63418)
自然科(61937)
自然科学(61925)
自然科学基金(60779)
教育(59283)
(58589)
编号(53029)
资助(51792)
成果(42076)
重点(39341)
(38598)
(37497)
(36707)
课题(36323)
创新(34167)
科研(33590)
教育部(33049)
项目编号(32572)
期刊
(97002)
经济(97002)
研究(70761)
中国(42880)
学报(39010)
科学(36581)
管理(35152)
(34395)
教育(31328)
大学(29224)
(27566)
学学(27256)
农业(24797)
技术(22097)
业经(16051)
(15876)
金融(15876)
经济研究(14944)
财经(14656)
图书(14299)
(12852)
问题(12787)
科技(12613)
理论(12484)
(12380)
资源(11892)
技术经济(11808)
实践(11729)
(11729)
现代(11270)
共检索到340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苏尚锋  
学校空间界定了行动研究的范围、主体和目标指向,教育行动研究既是对作为手段和途径的学校空间建立探究关系,也是对作为产物和结果的学校空间的敏感与重新建构,其中包括对构想预设的学校空间的审视与超越、对学校空间实践的观察与反思以及对表象性学校空间的发现、展示与改造。在行动研究中,参与者不仅要观察并感知围绕自己身体所展开的一切,而且还将通过反思、审度与重新行动来展示身体本身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它是被动的身体与能动的身体在空间里聚合。行动研究的目标指向于教育行动,而学校空间则是教育行动所赖以进行的背景和资源,也是行动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伴随着一种民主、公正的学校空间理想模型,行动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深入认识并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星  
基于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学校课程建设存在无视学生、忽视校本、漠视学科等问题。学校课程建设应坚持并综合运用学生、学校、学科三重立场,将学生作为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方法,关注学校课程建设的校本性、地方性和独特性,聚焦学科的知识逻辑与学科教育逻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诚  
乡村公共空间生产是新时期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在多元主体参与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生产分别遵循权力逻辑、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权力逻辑强调以政府为主导,意在通过权力展示机制、空间规训机制、对话互动机制和双向影响机制,增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实现政府权力的再生产;资本逻辑强调以市场和企业为主导,通过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实现资本增值目标;生活逻辑强调以农民为主导,满足农民生活需求和创造美好生活是空间生产的终极目标,具体包括农民自发、精英主导和组织引领三条生产路径。面对三重逻辑下乡村公共空间生产存在的供需错位、公共性缺失、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推进乡村公共空间生产,需要构建一种以生活逻辑为价值导向、以权力逻辑和资本逻辑为实现路径的协同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诚  
乡村公共空间生产是新时期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在多元主体参与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生产分别遵循权力逻辑、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权力逻辑强调以政府为主导,意在通过权力展示机制、空间规训机制、对话互动机制和双向影响机制,增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实现政府权力的再生产;资本逻辑强调以市场和企业为主导,通过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实现资本增值目标;生活逻辑强调以农民为主导,满足农民生活需求和创造美好生活是空间生产的终极目标,具体包括农民自发、精英主导和组织引领三条生产路径。面对三重逻辑下乡村公共空间生产存在的供需错位、公共性缺失、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推进乡村公共空间生产,需要构建一种以生活逻辑为价值导向、以权力逻辑和资本逻辑为实现路径的协同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宁吉喆  
<正>发展用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可持续社会责任投资,是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社会责任所在,是时代性、互惠性、外部性相得益彰的社会影响力所在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主题从2021年首届的“从边缘到主流”到2022年的“从理念到行动”,再到2023年的“创新驱动协同融合”,都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阴健   秦宗财  
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元宇宙是中国特色元宇宙体系的一部分,是在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演进趋势下创生的数字文旅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场景。文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体验空间、元符号空间、交往空间3个维度解构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元宇宙。体验性文旅消费、叙事性文化传播与社会性共创实践,是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元宇宙空间生产的价值与功能。体验空间生产及体验性文旅消费是国家文化公园文化遗产、景观与消费活动的数字化延伸;元符号空间生产及叙事性文化传播是对国家文化公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符号的数字化“再再现”;交往空间生产及社会性共创实践使多元主体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元宇宙形成了境域化的社会交往关系。打造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元宇宙空间,能够推动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建设达到新的高度,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元宇宙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海丰   黄晨   司叶林  
主流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有一定解释力,但无法胜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任务。通过对成功实现现代化的东亚国家的历史考察,指出演化经济学和发展型国家理论可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两种思想资源。中国能够成功实现现代化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长期聚焦生产力提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够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并实现了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和国家能力提升三者的协同演进。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国家能力提升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三个重要意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海丰   黄晨   司叶林  
主流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有一定解释力,但无法胜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任务。通过对成功实现现代化的东亚国家的历史考察,指出演化经济学和发展型国家理论可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两种思想资源。中国能够成功实现现代化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长期聚焦生产力提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够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并实现了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和国家能力提升三者的协同演进。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国家能力提升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三个重要意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曦婷  张忠杰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研究了三重开放的相关影响因素与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产业升级和政府有为干预对三重开放发展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各动力因素在开放发展中具有协同效应,共同推动了三重开放协调发展;从空间效应看,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产业升级和政府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对省域三重开放发展均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呈现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不同省域三重开放发展存在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本地区开放水平的提高将会对其他地区开放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从空间互动系数看,三重开放具有空间负相关特征,表明国内外市场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动力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外部性,表明区域开放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机制缺失;从空间异质性看,东部地区开放发展的各动力因素产生显著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而中西部地区尚未显现。研究认为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水平的开放,不仅要激发本区域开放发展的活力,也须从区域整体视角统筹协调,逐渐消除省域开放发展进程中的相互掣肘并激发省域的相互带动,才能有效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晓蕾  李志朋  陈思汶  王祝根  
国内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大量研究集中在规划设计等实践领域,理论成果十分匮乏,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轮廓仍未清晰,有待对此作出阐释。在解读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文章对公共空间蕴含的城市正义、城市复兴、城市综合竞争力3个维度的价值认知体系及其相应的研究路径作出归纳总结,旨在补充理论空缺,为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结构及其发展逻辑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参考框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录  
第一重境界: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制度建设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指制度建设。具体说,就是指法律法规、制度规则、流程程序。"依法治国"和"依法治企"的理论,都是说制度建设是管理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有一则小故事,一位喜欢中国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来武  郝淑君  
结合国际上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研究与实践,对中国有关研究与实践进行回顾和评价,审视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研究的特点及独特贡献,分析我国三重螺旋政策与实践的状况,找出与国际研究、实践存在的差距。结合中国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要求,提出针对我国特点的三重螺旋研究和实践的战略方向和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洪祥  
伴随着"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的持续深入,以阅读求成长的观念认识逐渐融入国家发展整体战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中,以公民阅读寻求个体成长和国家发展的实践探索,显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和蕴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公民阅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培育成长型个体以及蕴藉栖居型精神三个维度上,回应了个体主体成长与国家整体发展的时代诉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祥  王晓玲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高深知识的内在发展逻辑、经济社会的外部需求逻辑、学生个体的自我成长逻辑等三重逻辑。专业动态调整本质是三重逻辑的耦合。三重逻辑的耦合规定了专业动态调整的目标、依据、动力和着力点,构建常态机制保障三重逻辑的耦合,进而推进高校专业动态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巍  
近年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演变备受学界关注。文章应用非参数的生产前沿方法,将投入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相对要素深化三个部分,采用1996-2013年25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了它们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程度,解释了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近年来都呈下降趋势,而资本生产率决定了经济格局;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于资本深化,纯技术效率对资本生产率的贡献高于技术进步和劳动深化;作用于劳动生产率的纯技术效率和资本深化以及作用于资本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和劳动深化的低下拉开了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无论是作用于劳动的还是作用于资本的技术进步,都限制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