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9)
- 2023(7505)
- 2022(6287)
- 2021(6128)
- 2020(5046)
- 2019(11807)
- 2018(12276)
- 2017(22216)
- 2016(12383)
- 2015(13847)
- 2014(13576)
- 2013(12332)
- 2012(10509)
- 2011(9450)
- 2010(9946)
- 2009(9186)
- 2008(8652)
- 2007(7247)
- 2006(6493)
- 2005(5833)
- 学科
- 济(40951)
- 经济(40902)
- 管理(30421)
- 业(26711)
- 企(23346)
- 企业(23346)
- 方法(19480)
- 数学(17527)
- 数学方法(16930)
- 中国(12314)
- 农(11964)
- 理论(11484)
- 教学(10772)
- 制(10680)
- 业经(9949)
- 财(9423)
- 教育(9072)
- 体(7912)
- 农业(7238)
- 学(7077)
- 贸(7053)
- 贸易(7049)
- 银(6945)
- 银行(6935)
- 学法(6855)
- 教学法(6855)
- 易(6851)
- 行(6680)
- 地方(6629)
- 体制(6477)
- 机构
- 学院(155590)
- 大学(151030)
- 管理(57407)
- 济(55964)
- 经济(54553)
- 研究(49507)
- 理学(49223)
- 理学院(48712)
- 管理学(47339)
- 管理学院(47063)
- 中国(36284)
- 京(31885)
- 科学(29945)
- 财(27337)
- 所(24312)
- 江(24286)
- 范(23499)
- 师范(23291)
- 中心(22381)
- 农(22204)
- 研究所(21924)
- 技术(21727)
- 业大(21260)
- 财经(20655)
- 北京(20197)
- 州(19618)
- 职业(19299)
- 经(18673)
- 师范大学(18286)
- 院(18220)
- 基金
- 项目(101964)
- 科学(79621)
- 研究(79540)
- 基金(69450)
- 家(59707)
- 国家(59184)
- 科学基金(51137)
- 社会(46611)
- 社会科(44052)
- 社会科学(44041)
- 省(43040)
- 教育(41530)
- 编号(35733)
- 划(35695)
- 基金项目(35353)
- 自然(32624)
- 自然科(31926)
- 自然科学(31920)
- 自然科学基金(31278)
- 资助(29464)
- 成果(29055)
- 课题(26295)
- 重点(23744)
- 年(22706)
- 创(22237)
- 发(21764)
- 部(21757)
- 项目编号(21436)
- 创新(20545)
- 规划(20242)
共检索到236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甲奇 杨陈慧
高职行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该人才培养模式下,与此配套课程改革迫在眉睫。行动导向课改思路从重构课程体系入手,重组课程内容,以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专业课程内容融汇素质培养。课程改革要点强调"形散神不散",建议实施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元评价手段和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课程改革。
关键词:
行动导向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祝家贵
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和关键环节,逐步建立以"专业牵动、能力驱动、校企联动"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能力为本",强调"学以致用",凸显"实践主题",加强"校企联姻"。高校应推进以能力为核心的学业评价方式改革,坚持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突出考核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应佳 车海云
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如何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内容。湖北工业大学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质量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小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条件是加强课程管理的改革创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体系。课程管理体系是教学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活动管理、课程实施活动管理和课程评价活动管理三部分。其课程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三大系统、四个层级、多重复合回路"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完整系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学政
深化课程模式改革,可以有效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使医学人才培养更符合执业医生的要求。新的课程体系提高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启发式和自学指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2012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推进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龙海 范忠宝
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校的期待。为了顺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继明 朱磊
就业力是新职业环境下个体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一种综合素养。以就业力为逻辑起点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重职业技能而轻职业素养等问题。因此,要合理确定"就业力"涵义,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摒弃工具和功利主义思想,切实推行通识教育改革;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关键词:
就业力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海灵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尤为重要。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两个层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建议,以期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就业 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 指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秋华
在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多的今天,高职高专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也纷纷投入到教育改革中,旨在通过优化教育模式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人文素质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中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鉴于此,高职高专教师应建立起以人才培养为理论基础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促使学生逐渐成为专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兼具的应用型人才,为他们融入社会并参与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人才培养 人文素质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承先 刘乃民 刘臣 张淑英
本文从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出发,以工商管理开放教育试点本科专业的统设必修课———《组织行为学》的课程建设为例,系统地分析了课程建设如何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和需要,进而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开放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玉波
针对高职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将高职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造能力和创新技能等五个教学模块。采取"教学模块"教学模式,实现高职基础课程从基本理论逐步转变为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最终实现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云娜
"管理会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我们实现向社会输送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的目标设置了障碍。作为高校教师,应基于能力本位对"管理会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承担起培养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的重任。文章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探讨"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
应用型 管理会计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铁林
财会类课程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环节。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塑造"应用型"的教学特色,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的优劣及"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基于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体现教学内容的"有用"和培养学生的"会用",是营造"应用型"财会课程教学特色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会计人才 财会教学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文进
自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对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型高等院校——地方高等学校而言,这既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对其自身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过去几年间这类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切实提高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学型院校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出特色和优势,除了要转变理念,突出特色办学,还要创新学校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以学校管理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质量的提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建华
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特点素质教育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离不开教育,因此首先要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