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8)
- 2023(11945)
- 2022(10382)
- 2021(9872)
- 2020(8253)
- 2019(19197)
- 2018(18916)
- 2017(36755)
- 2016(19761)
- 2015(22283)
- 2014(22054)
- 2013(21792)
- 2012(20005)
- 2011(18007)
- 2010(18164)
- 2009(16877)
- 2008(15524)
- 2007(13425)
- 2006(11842)
- 2005(10324)
- 学科
- 济(75082)
- 经济(74989)
- 管理(56846)
- 业(55254)
- 企(46960)
- 企业(46960)
- 方法(35752)
- 数学(30721)
- 数学方法(30357)
- 融(26940)
- 金融(26938)
- 中国(25119)
- 银(24902)
- 银行(24861)
- 行(24018)
- 财(20823)
- 农(19999)
- 业经(17841)
- 学(17684)
- 地方(17138)
- 制(16368)
- 务(14488)
- 财务(14425)
- 财务管理(14401)
- 理论(14384)
- 农业(13846)
- 企业财务(13769)
- 贸(13389)
- 贸易(13377)
- 易(12988)
- 机构
- 大学(278785)
- 学院(275840)
- 管理(111969)
- 济(106968)
- 经济(104553)
- 理学(97712)
- 理学院(96631)
- 管理学(94933)
- 管理学院(94455)
- 研究(90746)
- 中国(72527)
- 京(59047)
- 科学(57059)
- 财(49400)
- 所(45214)
- 农(43974)
- 中心(42683)
- 研究所(41681)
- 业大(41640)
- 财经(40480)
- 江(38629)
- 北京(37256)
- 经(36796)
- 范(36606)
- 师范(36264)
- 农业(34508)
- 院(32761)
- 州(32532)
- 经济学(31931)
- 财经大学(30438)
- 基金
- 项目(193673)
- 科学(152347)
- 研究(141572)
- 基金(141161)
- 家(122744)
- 国家(121714)
- 科学基金(104795)
- 社会(88037)
- 社会科(83440)
- 社会科学(83416)
- 基金项目(75961)
- 省(75095)
- 自然(69150)
- 自然科(67557)
- 自然科学(67540)
- 自然科学基金(66334)
- 教育(64487)
- 划(63710)
- 编号(58154)
- 资助(58062)
- 成果(47182)
- 重点(43040)
- 部(42599)
- 发(40778)
- 创(40512)
- 课题(39284)
- 创新(37727)
- 科研(37210)
- 教育部(36581)
- 项目编号(36243)
- 期刊
- 济(111825)
- 经济(111825)
- 研究(80446)
- 中国(48810)
- 学报(44322)
- 科学(41150)
- 农(39563)
- 管理(39183)
- 融(36464)
- 金融(36464)
- 财(35824)
- 大学(33344)
- 学学(31390)
- 教育(29537)
- 农业(27123)
- 技术(22139)
- 财经(19235)
- 业经(18020)
- 经济研究(17286)
- 经(16195)
- 理论(15223)
- 图书(15129)
- 问题(14278)
- 实践(14177)
- 践(14177)
- 科技(13375)
- 业(13216)
- 技术经济(12685)
- 版(12607)
- 现代(12485)
共检索到395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海曙 谢姗珊
区块链金融通过建立去中心化信用,使数字价值交换成为可能,彻底颠覆现有商业模式,同时引发现有金融基础设施的改良,开创新一代全球金融网络。数字经济、自由货币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区块链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现阶段学者们对区块链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块链金融的源起研究、驱动机制、颠覆效应和博弈研究四大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区块链金融的制度框架研究、产品定价研究、监管难点研究和深远影响研究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区块链金融理论研究走上新台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鲁桐 党印
金融危机之后,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在对危机进行反思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议题,包括从公司治理角度反思危机成因、法与金融学派的新发展、治理与绩效的关系、董事会的功能与运作、管理层政治背景及CFO的角色、媒体的治理功能和内外部治理的替代关系等等,为学界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兴义 杜本峰 何龙灿
金融计量学(financial econometrics)通常是指对金融市场的计量分析。这里的"计量分析",广义上不仅包括对金融市场中各种交易变量(如价格、交易量、波动率等)进行相应的计量分析和建模,还包含实证金融(empirical finance)和连续金融(continuousfinance)中的主要成果。狭义上仅指对金融市场中各个交易变量的计量分析和建模。本文采用 Camp-bell 等人(1997)的计量分析框架,仅限于以金融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海曙 谢姗珊
区块链金融通过建立去中心化信用,使数字价值交换成为可能,彻底颠覆现有商业模式,同时引发现有金融基础设施的改良,开创新一代全球金融网络。数字经济、自由货币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区块链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现阶段学者们对区块链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块链金融的源起研究、驱动机制、颠覆效应和博弈研究四大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区块链金融的制度框架研究、产品定价研究、监管难点研究和深远影响研究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区块链金融理论研究走上新台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乔海曙 谭烨 刘小丽
碳金融是环境金融在低碳领域的创新,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气候经济学、环境金融学、企业社会责任和外部性理论等都为碳金融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现阶段学者们对碳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金融的源起研究、碳金融的特殊属性研究、碳金融的动力机制研究、碳金融的国际博弈研究和碳金融的适应性研究五大方面,并已取得一些重大进展,但是仍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碳金融内涵及属性界定、碳交易定价问题、碳金融产品创新、碳金融和产业的联动效应和国内碳金融实现机制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取得新的突破。
关键词:
碳金融 低碳经济 碳交易 碳货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乔海曙 吕慧敏
互联网金融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我国金融发展史上较为特殊的金融业态。KMRW声誉模型、互联网经济学理论、梅特卡夫定律和长尾理论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现阶段学者们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渊源、发展动力、内在属性、发展模式、风险与监管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五大方面,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亦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如互联网金融的属性研究、风险测量研究、思维研究、权利异化研究等,对这些问题的厘清将会有助于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进展的新突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覃筱 任若恩
由于现实中的极值事件往往倾向于同时或相继发生,因此多元极值研究正成为极值统计学的理论前沿和研究热点。本文对该领域中参数建模方法的最新进展做了系统性述评,包括经典多元极值理论、Ledford-Tawn-Ramos方法和Heffernan和Tawn条件法等,并指出了这些建模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可能的理论突破点。本文还全面分析了近年来多元极值分析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可能是在金融传染、组合问题和系统性风险管理等方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宁留甫
2013年12月10日,美国监管机构通过了"沃尔克规则"最终版本,监管既有强化也有弱化。沃尔克规则的问题体现在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沃尔克规则有望减少大宗商品市场上的金融炒作和投机,给对冲基金带来的利多效应目前看来大于利空效应。规则的实施短期内肯定会对美国大型银行的竞争力带来损害,但不可过分夸大负面影响。沃尔克规则对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影响的重要端倪已经在欧洲产生。对中国来说,应该及时划定界限、明确禁区、制定规则,通过适度、到位和精准的监管,规范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自营等非传统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
沃尔克规则 最终版本 自营交易 银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吕科 张定胜 邹恒甫
金融系统性风险是业界、学界及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凸显了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衡量和监管的重要性。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对系统性风险衡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基于财务报表数据、基于资产相关性、在险价值和宏观压力测试等衡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给出了研究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敏
许多研究表明,制度质量对一国金融开放效应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实证和理论研究,归纳了制度质量影响金融开放效应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制度质量作用的主要机制,并提出我国金融开放背景下加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以制度建设促进公共管理效率提升,防止和减少腐败;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金融法制建设,鼓励金融创新,保持与国际条约和惯例相衔接。
关键词:
制度质量 金融开放 效应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璐
金融机构风险税自2009年在二十国集团(G20)伦敦峰会上被提出后,一直是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中备受争议的一个问题。各国对此存在很大分歧。是否征收金融机构风险税,应该由各国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决定,而不是推行全球统一标准。各国监管部门不应被金融机构风险税的问题过多分散注意力,更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路媛 许琳 王志峰
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最新业务进展情况,分析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阐述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并基于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展望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其市场主体日趋多元,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P2P网贷将引领发展,同时全行业将被逐渐纳入监管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最新进展 趋势展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义国
实现金融资源自动流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效率改善的分配机制的改革,可以通过以金融资源的充分利用为目的,放松金融管制、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快推动金融混业经营效率,提高政府和社会中介的补充性金融监管水平和效率等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战略措施来完成。
关键词:
金融 自由化 渐进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大勇
股票定价理论作为一种不确定性条件下股票资产定价及股票市场均衡的理论,其核心是研究必要报酬率中包含的风险因素及其互动关系。本文旨在沿着股票定价理论线性化和非线性化研究两条线索的发展,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