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4)
- 2023(8537)
- 2022(7119)
- 2021(6841)
- 2020(5515)
- 2019(12407)
- 2018(11943)
- 2017(23465)
- 2016(12434)
- 2015(13859)
- 2014(13816)
- 2013(13198)
- 2012(12649)
- 2011(11436)
- 2010(12066)
- 2009(11816)
- 2008(11273)
- 2007(10449)
- 2006(9613)
- 2005(8936)
- 学科
- 济(47912)
- 经济(47839)
- 管理(39422)
- 业(38480)
- 企(33012)
- 企业(33012)
- 融(26414)
- 金融(26414)
- 银(24374)
- 银行(24368)
- 行(23672)
- 中国(20981)
- 方法(18766)
- 财(16906)
- 数学(15169)
- 农(14911)
- 数学方法(14863)
- 制(14630)
- 业经(12418)
- 中国金融(11223)
- 理论(11090)
- 地方(10990)
- 务(10969)
- 财务(10936)
- 财务管理(10914)
- 策(10639)
- 企业财务(10473)
- 贸(10245)
- 学(10244)
- 贸易(10234)
- 机构
- 学院(177942)
- 大学(177294)
- 济(76607)
- 经济(74803)
- 管理(68209)
- 研究(58471)
- 理学(57788)
- 理学院(57233)
- 管理学(56245)
- 管理学院(55916)
- 中国(53549)
- 财(40238)
- 京(36686)
- 科学(31967)
- 财经(30809)
- 中心(29783)
- 所(28403)
- 经(27845)
- 江(27797)
- 农(25364)
- 研究所(25165)
- 经济学(24322)
- 北京(23355)
- 州(22984)
- 范(22920)
- 财经大学(22821)
- 师范(22718)
- 银(22706)
- 银行(21940)
- 融(21887)
- 基金
- 项目(107638)
- 科学(86009)
- 研究(82824)
- 基金(79053)
- 家(66707)
- 国家(66070)
- 科学基金(57841)
- 社会(53481)
- 社会科(50718)
- 社会科学(50709)
- 省(41100)
- 基金项目(40182)
- 教育(38365)
- 自然(35689)
- 自然科(34954)
- 自然科学(34947)
- 编号(34675)
- 自然科学基金(34364)
- 划(34324)
- 资助(33600)
- 成果(30251)
- 部(24464)
- 重点(23899)
- 课题(23842)
- 发(23052)
- 创(22530)
- 性(22330)
- 国家社会(21832)
- 教育部(21749)
- 项目编号(21684)
共检索到286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雪军 蔡健琦
行为金融 (behavioralfinance)结合了心理学与金融学的研究 ,认为人具有启发式 (heuristic)和框架依赖(frame -dependence)两大类心理决策偏差 ,从而在金融市场上造成了用标准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异常(anomalies)现象。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决策偏差 ,并结合经济学理性假设中的理性行为假设和有限理性假设 ,提出相对理性的概念。
关键词:
行为金融 启发式 框架依赖 相对理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姚玲玲 孙璐
金融是当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的影响是重大的。但金融作为如此重要的存在却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金融泡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投资人是金融的主体,而现实是投资人的投资心理和投资决定、标准和个体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金融泡沫的形成和催化离不开个体行为偏差这一因素。文章从对个体行为偏差和金融泡沫的分析、个体行为偏差与金融泡沫的联系和对策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关键词:
个体行为偏差 金融泡沫 非理性 群体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爱保 赵鑫
过度自信是个体过高估计自身判断精确度的一种认知偏差。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行业管理者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现象。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公司的并购以及管理者的薪酬和晋升都会产生影响。经济心理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将会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
过度自信 管理者 决策 经济心理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红燕
行为金融学理论基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发现,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存在着各种行为偏差,这些偏差让其在投资中做出各种失误的决策,导致亏损,造成市场波动。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投资者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战胜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行为金融 有限理性 行为偏差 价值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雨明
认知偏差是人们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与事实本身所产生的某种差别或偏离,是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问题决策时情境的依赖性以及情绪情感等因素影响产生的。认知偏差的产生虽然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进行干预和纠正,以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实现决策和判断。
关键词:
决策 判断 认知偏差 启发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尚亮 沈惠璋 李峰 张聪
文章在回顾相关决策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包括经典决策理论、有限决策理论和前景理论,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从决策者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角度,分析了有限理性条件下管理决策中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后,给出了减少管理决策中认知偏差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决策行为 认知偏差 有限理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盛纹
认知偏差,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心理现象存在,任何人都存在认知偏差和认知错觉。承认存在审计人员的审计认知偏差,并不表明他们的工作总是存在审计错误。了解这种自我局限及人类大脑中普遍存在的偏差,却能使他们更好地去思考问题、作好决策。另一方面,也可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审计学科的特点与本质。因此,研究审计认知偏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审计判断与决策 审计认知 审计认知偏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昕 黄鸣鹏 李欣悦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算法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算法决策对员工造成的心理及行为层面的影响,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问题。本文结合算法管理、公平等领域的研究,采用归因视角来分析决策者类型(算法决策、领导决策)和决策有利性的交互作用对员工公平感,以及对员工的组织偏差行为和社会偏差行为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个质化的预研究和一个实验研究来检验受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面临不利决策时,员工觉得算法决策比领导决策更公平,从而展现出更少的组织偏差行为和社会偏差行为;而这些差异在面临有利决策时不显著。本研究是对近来兴起的关于算法如何影响员工感知与行为的研究的重要发展,也为算法时代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实践启示。
关键词:
算法决策 决策有利性 公平感 偏差行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昕 黄鸣鹏 李欣悦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算法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算法决策对员工造成的心理及行为层面的影响,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问题。本文结合算法管理、公平等领域的研究,采用归因视角来分析决策者类型(算法决策、领导决策)和决策有利性的交互作用对员工公平感,以及对员工的组织偏差行为和社会偏差行为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个质化的预研究和一个实验研究来检验受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面临不利决策时,员工觉得算法决策比领导决策更公平,从而展现出更少的组织偏差行为和社会偏差行为;而这些差异在面临有利决策时不显著。本研究是对近来兴起的关于算法如何影响员工感知与行为的研究的重要发展,也为算法时代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实践启示。
关键词:
算法决策 决策有利性 公平感 偏差行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卉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简称EMH)是经典经济学的基础,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在1970年提出的。它的提出为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石。但是自从有效市场假说被正式提出后,30多年来围绕EMH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经济学家们在不断发现支持有效市场假说证据的同时,也碰到了一些相悖的现象,这些异象向这一假设提出了有力挑战。本文通过详细阐述有效市场假说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论上和现实经济中出现的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现象,探讨行为金融学的思想是否从根本上解释了这一现象。
关键词:
有效证券市场假设 随机游走 行为金融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树生
合作金融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合部分 ,然而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薄弱环节。作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区别了合作金融与传统的集体金融的性质差异 ,指出了我国合作金融发展中的理论误区。
关键词:
合作金融 集体金融 理论偏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婉鹛 叶春明
文章将认知偏差心理特征引入由供应商+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环境中,以供应链领导者——零售商存在认知偏差为例,以成员绩效依赖努力程度为假设,借助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引入认知偏差强度系数,构建了含决策者认知偏差强度指数的绩效模型,讨论了供应链运作过程中零售商有无认知偏差情形下,成员双方决策行为的改变及收益的变化情况,比较分析了认知偏差强度对于成员决策行为及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影响趋势。结合供应链运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认知偏差改善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体现理论分析内容和绩效模型的有效性,文章
关键词:
认知偏差 决策行为 供应链管理 行为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伟 白钦先 李鹏
农村政策性金融是国家保障农村社会强位弱势群体金融发展权和金融平等权的特殊制度安排。但由于内外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及困境。本文依据行为金融学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现代金融前沿理论与方法,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有关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认知偏差、行为偏差和功能失调,对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困境具有正向影响,而且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对于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政策性金融 行为金融 SEM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乐平 王安琪
"因素—结果"模型是研究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经典模型。依据该模型,研究着重探讨了个体特征、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对员工流动的影响,而将模型的中间变量即个体认知默认为完全理性状态。这种研究范式忽略了主观认知偏差对决策的影响,造成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偏离。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有限理性人"的假设,引入五类认知偏差变量,分析主观因素即认知偏差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决策的作用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