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1)
- 2023(9017)
- 2022(7591)
- 2021(7149)
- 2020(6096)
- 2019(14172)
- 2018(13856)
- 2017(27136)
- 2016(14462)
- 2015(16007)
- 2014(15905)
- 2013(15485)
- 2012(13941)
- 2011(12430)
- 2010(12981)
- 2009(12359)
- 2008(11143)
- 2007(9885)
- 2006(8507)
- 2005(7648)
- 学科
- 济(57314)
- 经济(57254)
- 业(42329)
- 管理(41630)
- 企(36568)
- 企业(36568)
- 方法(30374)
- 数学(27501)
- 数学方法(26931)
- 融(26311)
- 金融(26311)
- 银(23958)
- 银行(23950)
- 行(23185)
- 中国(20464)
- 财(16441)
- 农(13943)
- 制(13827)
- 业经(12740)
- 地方(12155)
- 务(11959)
- 财务(11914)
- 财务管理(11890)
- 理论(11565)
- 企业财务(11425)
- 中国金融(11213)
- 学(11020)
- 农业(9693)
- 贸(9363)
- 贸易(9351)
- 机构
- 学院(198553)
- 大学(196765)
- 济(80153)
- 管理(78879)
- 经济(78416)
- 理学(68726)
- 理学院(68032)
- 管理学(66454)
- 管理学院(66121)
- 研究(62338)
- 中国(54106)
- 京(40289)
- 科学(38522)
- 财(37826)
- 农(32900)
- 中心(31542)
- 所(31014)
- 财经(30752)
- 业大(29867)
- 江(28753)
- 研究所(28433)
- 经(27947)
- 农业(25788)
- 北京(24954)
- 经济学(24904)
- 州(24067)
- 范(23616)
- 师范(23320)
- 财经大学(23237)
- 经济学院(22516)
- 基金
- 项目(137194)
- 科学(108756)
- 基金(100477)
- 研究(97150)
- 家(88032)
- 国家(87338)
- 科学基金(75938)
- 社会(61729)
- 社会科(58808)
- 社会科学(58789)
- 省(55086)
- 基金项目(52594)
- 自然(50838)
- 自然科(49828)
- 自然科学(49816)
- 自然科学基金(48922)
- 教育(46040)
- 划(45861)
- 资助(43021)
- 编号(38644)
- 重点(31294)
- 成果(30303)
- 部(29975)
- 创(29317)
- 发(28721)
- 创新(27333)
- 课题(27026)
- 科研(26648)
- 教育部(25885)
- 国家社会(25529)
共检索到287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元栋 黄登仕
首先,对中国股市中的异常换手率是否蕴含了投资者情绪特征,以及是否由投资者情绪触发了中国股市的价格动量螺旋式循环等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其次,基于这些中国股市的实证检验结果,对BSV,DHS,HS,GH,HHW等行为金融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行为金融模型都不能对实证结果进行有效解释,行为金融数理模型的研究框架仍是不完备的。最后,根据这些评价结论对行为金融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剑 李玲芳 郭凯江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和集团化是金融业发展的主流方向,面对新常态,横跨金融业各领域的综合服务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金融综合服务的设计初衷旨在于提升服务的有效性,本文选取我国8家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控股和4家不具有金融控股公司背景的单一银行作为样本,观测样本区间为2005~2014年,从经营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视角出发,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金融综合服务的有效性进行测评,得出结论:银行控股公司的绩效显著优于不具有金融控股公司背景的银行;银行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略优于不具有金融控股公司背景的银行,因此,目前我国开展金融综合服务,虽然具备一定的有效性,但是效果仍然不够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丹 严高
本文基于DEA模型,运用2002~2013年的时序数据,选取财政支农、金融支农、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三组指标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指标体系,研究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指标对农村的支持均是无效的;财政支农效率相对较高,金融支农效率次之,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效率最低且下降幅度很大。根据实证结果,笔者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翠萍 史清华 石正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迎洲 位刚 李建明
给出了一个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新的DEA模型,它所对应的生产可能集被称为凸包形生产可能集,同时讨论了该模型解的存在性,定义了决策单元技术DEA有效和"上投影"的概念,断定一个决策单元的"上投影"相对于原来的决策单元是技术DEA有效的。最后给出一个应用新模型进行设施农业效率评价的例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立军 王叶平
文章针对多方法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及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比较问题,构建信度、相似度、离散度三个相对有效性测度指标,并通过一个案例测度了几种常用综合评价模型的相对有效性。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对于既定的评价对象,各种综合评价模型存在相对有效性差异。选择相对有效性高的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综合评价模型 相对有效性 测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宇涛 汪涛
采用DEA方法建立了评价城市管理市场有效性的模型,对中国主要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公共物品市场进行了评价。从一个新的角度为评价城市管理现代化提供了辅助手段。
关键词:
DEA模型 城市管理 市场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振环,赵国杰
在我国 ,区域投资依然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如何对区域投资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系统地评价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但是 ,由于区域经济内部众多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难以用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来把握。为此本文首次引入了DEA(数据包络分析 )和广义BCG模型对我国区域投资的相对有效性和整体有效性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与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有关我国区域投资有效性的一些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结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红 徐扬 罗娜
从投入与产出关系角度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有效性问题对提高激励的效益和作用都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通过分析激励的投入和产出要素,根据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建立了评价一项激励是否有效的一般模型和修正模型。
关键词:
投入 产出 激励 有效性 评价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一桧 樊燕萍
内部控制有效性作为企业评价自身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目前在我国仍没有统一和成熟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评价,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尝试从内部控制运行过程的角度出发,将内部控制分为设计、执行、反馈和改进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定量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以期为企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自我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山 楚晓光
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各种政策手段的组合与配置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改善作用逐步凸显。直接作用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和服务优化方面的政策有效性更为显著;定向货币政策和差别化监管措施增强了政策传导效率;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政策还需释放更多的潜能;多层次金融组织建设政策有效性相对较低;直接融资成为当前小微企业融资最薄弱环节。依据研究结果,应继续强化货币政策和差别化监管正向激励;改进小微企业信贷运营管理机制,激活银行信贷投放内生动力;推动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建设,规范大力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和业态;完善信息和增信的配套制度,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多元化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切实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词:
金融政策 小微企业 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新蓉 刘银双
从融资可持续性视角,基于2010~2021年新三板企业面板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金融科技背景下定向支持政策对特定部门信贷融资的有效性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及长期信贷获得率。尽管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增加了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但主要以利率渠道便利了小微企业融资。尤其是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增强了利率传导的正向效应,并有助于弱化流动性渠道的负向作用,进而提高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工具的调控效果,增强了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信贷的可持续性。据此,解决结构性货币政策调控的可持续性问题,关键在于加快现代商业银行服务模式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娜 彭玉婷 徐卉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人们认识到单独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保障金融稳定,需要配合宏观审慎政策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党的十九大也提出建立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笔者通过建立DSGE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配合及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冲击下,引入"双支柱"政策不仅不会加大经济波动,反而相互配合,进一步改善金融市场体系;在货币政策冲击下,加入宏观审慎政策之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波动幅度略有增加;在房价冲击下,采用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政策持续性较高,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研究结论对我国双支柱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蕾
城镇化进程的复杂性要求加强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有效协同。通过构建集财政、金融、财政金融协同为一体的投入指标体系和包括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在内的城镇化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20072015年我国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城镇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金融以及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城镇化均处于无效率状态,而支出结构不合理、彼此缺乏沟通、协同模式创新不足是主要原因。因此,为提升财政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协同效率,必须在坚持政策导向、政府调控的原则下,改革财税制度、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债券市场建设、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