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0)
- 2023(13668)
- 2022(11738)
- 2021(11304)
- 2020(9461)
- 2019(21957)
- 2018(21573)
- 2017(41592)
- 2016(22406)
- 2015(25239)
- 2014(25116)
- 2013(24864)
- 2012(22600)
- 2011(20232)
- 2010(20488)
- 2009(19488)
- 2008(18514)
- 2007(16455)
- 2006(14596)
- 2005(13172)
- 学科
- 济(84440)
- 经济(84339)
- 管理(73177)
- 业(69545)
- 企(60053)
- 企业(60053)
- 方法(40139)
- 数学(33284)
- 数学方法(32930)
- 中国(28934)
- 融(28540)
- 金融(28539)
- 银(28124)
- 银行(28088)
- 财(27262)
- 行(26904)
- 学(20795)
- 农(20774)
- 制(20747)
- 业经(20588)
- 务(19496)
- 财务(19422)
- 财务管理(19381)
- 理论(18535)
- 企业财务(18505)
- 地方(17358)
- 和(14558)
- 农业(14224)
- 贸(14174)
- 贸易(14161)
- 机构
- 大学(313862)
- 学院(309780)
- 管理(128985)
- 济(121868)
- 经济(118898)
- 理学(109568)
- 理学院(108407)
- 管理学(106741)
- 管理学院(106146)
- 研究(96953)
- 中国(84172)
- 京(66820)
- 财(61821)
- 科学(58664)
- 财经(48600)
- 所(47389)
- 中心(47218)
- 江(45501)
- 农(44196)
- 经(44102)
- 研究所(42962)
- 业大(42885)
- 北京(42561)
- 范(39388)
- 师范(39051)
- 州(38135)
- 经济学(36935)
- 财经大学(36495)
- 院(34882)
- 农业(34426)
- 基金
- 项目(205868)
- 科学(161723)
- 研究(153092)
- 基金(149846)
- 家(128509)
- 国家(127395)
- 科学基金(110675)
- 社会(95780)
- 社会科(90661)
- 社会科学(90637)
- 基金项目(79749)
- 省(79463)
- 自然(71790)
- 自然科(70080)
- 自然科学(70066)
- 教育(69962)
- 自然科学基金(68814)
- 划(66444)
- 编号(63526)
- 资助(62243)
- 成果(52008)
- 部(45380)
- 重点(45179)
- 创(42880)
- 课题(42593)
- 发(42231)
- 项目编号(40203)
- 创新(39883)
- 教育部(39562)
- 科研(39311)
- 期刊
- 济(133798)
- 经济(133798)
- 研究(95631)
- 中国(60388)
- 财(49254)
- 管理(48890)
- 学报(45549)
- 融(45401)
- 金融(45401)
- 科学(42510)
- 农(38947)
- 大学(35006)
- 教育(33815)
- 学学(32682)
- 农业(26062)
- 技术(26004)
- 财经(24329)
- 经(20605)
- 业经(20216)
- 经济研究(20056)
- 图书(17676)
- 理论(17559)
- 问题(16325)
- 实践(16227)
- 践(16227)
- 技术经济(14828)
- 业(14655)
- 现代(14621)
- 财会(14168)
- 科技(13700)
共检索到467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凤华 马超群
本文对行为金融的风险管理理论与投资决策模型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行为金融的风险度量方法在本质上与标准金融的风险测量VaR方法一致 ,并指出了行为金融学的投资决策模型并不与标准金融理论的模型相对立。
关键词:
行为金融 风险度量 投资决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维
本文通过引入行为公司金融学的分析框架,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道德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作者引入行为偏差设计了上市公司经理层道德风险度量模型,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在2003—2007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了各年的上市公司经理层平均道德风险值。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经理层的道德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最后,作者根据分析结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道德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左志刚 谢芳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历程,指出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两个根本不足基础理论缺失和技术方法存在根本缺陷。由于信用风险的非对称性、主观性和借贷市场的配给性,使MPT、CAPM等传统理论在创建信用风险管理理论方面难以有所作为,因此本文在第二部分分析了信息经济学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工具的适应性和优势,继而本文在第三部分给出了应用信息经济学创新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一个研究框架建议。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信用风险管理 理论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爽
战略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国外战略学界和风险学界研究的热门之一。文章从战略风险概念的分辨、战略风险构成要素和战略风险度量的角度对国外战略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战略风险管理的发展提出展望,对我国战略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东
风险管理在五十年的发展中实现了从多领域分散研究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演进,本文对传统风险管理理论、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后危机时代的风险管理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企业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建功
本文从国际贸易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理论内涵、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目标、任务与职能、贸易风险的识别、度量、风险危机的预警等方面,评述了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状况,对未来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方法及内容提出了初步看法。
关键词:
国际贸易 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 理论评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志红 刘伟华
国外的国际营销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特别是对某些特定的行业、营销方式、国际项目等方面已比较成熟,但其研究也存在未考虑全面的国际营销环境因素、重视静态而缺乏动态分析、只注重发达国家的研究等问题,使得理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我国的研究则局限在某些特定的行业,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定量的以及联系国情的研究。今后的研究应该全面考虑风险因素,兼顾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多进行动态分析,使得理论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关键词:
国际营销 风险管理 述评及展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仪垂林 章仁俊
信息熵理论提供了解释金融市场中投资者行为的基础。信息论中最基本的观点是信息是有成本的。另一个观点是可获得的信息价值就是信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这个量是由信源和接受者之间的相关性决定的。一般地 ,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接受者的知识背景。由于投资者支付信息的成本不同和知识背景不同 ,导致投资者处理信息存在差异性 ,这是金融市场中出现价量模型的主要原因。行为金融学中的许多模型都可以由信息熵理论来解释。
关键词:
信息 熵 行为金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珂莹
现有的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大多没有应用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文章在梳理风险管理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指出供应链风险管理应依托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风险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劲松 张吨军
文章回顾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和研究视角,发现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大都基于市场非有效性和风险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以及在微观层面针对投资者心理偏差所导致各种市场异象的研究;通过分析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的契合之处,文章提出了基于资本子市场的全新的行为金融学中观研究视角。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昆 潘朝顺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有效市场假说在理论和实践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行为金融学逐渐兴起。文章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行为金融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 ,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概括了行为金融学的主要模型并指出行为金融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有效市场假说 行为金融学 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志国 赵振全 苏治
上个世纪后期,Fama(1970)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EMH)在现代金融学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认为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体现可获得的信息,股票的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即预期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价格对信息反映的任何滞后只是短期存在的。这一假说在其提出后的10年内,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检验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事实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玲 高俊
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巨灾风险债券自发行以来所附带的风险收益就远高于同等级传统债券的收益。尽管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已证明"溢价之谜"确实存在,但从传统理论角度出发的研究并不能充分解释巨灾风险债券高溢价的成因。本文尝试用行为金融理论分析以获得较合理的解释补充。通过探讨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因素在巨灾风险债券溢价之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得出结论:风险厌恶、固定教育成本、模糊厌恶和羊群效应等行为导致了溢价之谜的出现。这些影响因素的发现不仅是对国际巨灾风险债券市场中的高溢价现象进行解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我国科学发行巨灾风险债券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巨灾风险债券 溢价之谜 行为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