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0)
2023(4609)
2022(3733)
2021(3467)
2020(2814)
2019(6457)
2018(5819)
2017(11994)
2016(5885)
2015(6512)
2014(6324)
2013(6302)
2012(5685)
2011(5072)
2010(5410)
2009(5562)
2008(4452)
2007(4190)
2006(3803)
2005(3711)
作者
(15929)
(13076)
(13012)
(12308)
(8326)
(6230)
(5933)
(5250)
(4831)
(4684)
(4465)
(4350)
(4223)
(4086)
(4070)
(4023)
(3973)
(3820)
(3683)
(3446)
(3208)
(3176)
(3025)
(3012)
(2955)
(2923)
(2905)
(2678)
(2658)
(2644)
学科
(25721)
金融(25721)
(24905)
经济(24873)
(22568)
银行(22567)
(22011)
(20459)
管理(18813)
(17690)
企业(17690)
中国(14575)
中国金融(11060)
方法(11046)
数学(9998)
数学方法(9968)
(9769)
(9397)
(7431)
财务(7416)
财务管理(7408)
企业财务(7211)
(6677)
业经(6363)
地方(6198)
(5709)
(5452)
贸易(5440)
(5306)
体制(5115)
机构
学院(83217)
大学(82897)
(41292)
经济(40507)
管理(34227)
中国(30100)
理学(29035)
理学院(28832)
管理学(28551)
管理学院(28403)
研究(25467)
(21674)
(17836)
(17577)
金融(17533)
财经(17396)
银行(16994)
(16147)
(15843)
(15764)
中心(15118)
经济学(14200)
人民(13561)
财经大学(13316)
经济学院(12876)
国人(12506)
中国人(12448)
中国人民(12310)
(11838)
(11597)
基金
项目(51066)
科学(41748)
基金(39955)
研究(38547)
(33373)
国家(33091)
科学基金(29997)
社会(26753)
社会科(25658)
社会科学(25651)
基金项目(21008)
自然(18686)
(18607)
自然科(18369)
自然科学(18367)
自然科学基金(18104)
教育(17041)
资助(16781)
编号(15223)
(15217)
成果(12104)
(11956)
(11523)
国家社会(11496)
(11379)
教育部(11073)
重点(11013)
人文(10990)
(10801)
(10765)
期刊
(43516)
经济(43516)
(30840)
金融(30840)
研究(28018)
(17188)
中国(16055)
管理(13372)
财经(9950)
(9799)
科学(9335)
学报(8709)
(8404)
大学(7452)
经济研究(7323)
学学(7296)
业经(6604)
理论(6449)
实践(5771)
(5771)
技术(5565)
问题(5298)
农业(5271)
中国金融(5255)
国际(4921)
(4825)
商业(4441)
技术经济(4041)
农村(3946)
(3946)
共检索到136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楚鹰  
传统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包含了市场上的所有信息,因而是理性的。但证券市场上实际存在的一些不规则现象却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本文中的模型在引入投资者过度自信和自归偏差的基础上,对市场反应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晓波  雷蔚  
以1993—201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交易的所有非金融企业为样本,对公司的信用行为及其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公司信用行为深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商业信用的供给和需求与短期银行信用、长期银行信用显著负相关;商业信用需求与商业信用供给显著正相关;公司价值与商业信用供给显著正相关,与商业信用需求显著负相关,与短期银行信用需求和长期银行信用需求显著负相关;此外,宏观经济周期、企业的经济性质、公司规模、资本结构、成长性等因素对公司的信用行为和公司价值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宗新  沈正阳  
尽管世界各国证券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内幕操纵行为监管与防范,但是内幕操纵行为仍时有发生,其重要原因在于内幕操纵行为复杂性与难以甄别性,致使反操纵司法程序的难予执行性。针对反内幕操纵执法难题,本文以国内证券市场发生的内幕信息操纵为样本。对内幕操纵股票在超额收益、波动性、流动性以及贝塔系数等市场反应指标的动态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数据挖掘的思想,在采纳Logistic判别模型和决策树判别模型对内幕信息操纵行为进行识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晚发  钟辉勇  赵仲匡  宋敏  
目前已有研究认为金融中介机构竞争会带来市场效率的提高,本文利用2012-2017年债券市场的微观数据研究“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机构之间的竞争对评级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评级机构竞争会导致评级结果膨胀与评级质量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评级竞争加剧时,“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会对有较多业务联系的企业放松评级标准,给予更高信用评级。我们的研究也发现评级机构的外资背景、承销商的良好声誉和媒体关注均有助于减小“发行人付费”模式下评级机构竞争的负面影响。同时,债券市场评级竞争还存在对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评级竞争导致的评级质量下降也降低了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这说明,“发行人付费”模式下的评级机构竞争会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投资者付费”模式的推广和评级行业的对外开放有助于改善国内评级行业的评级质量。本文的研究也为国内债券市场进一步发挥双评级、多评级以及不同模式评级的交叉验证作用提供了一定证据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宏  陈昱利  王可心  
文章利用2007—2019年我国A股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与资本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并以"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公司风险→资本市场反应"为分析路径,考察了金融业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与资本市场反应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会带来正向的市场反应,公司风险阿在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与市场反应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国有金融业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金融业上市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更能降低公司风险,进而带来正向的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克钦  潘安娥  
面对逐渐增大的环保压力,部分企业选择通过虚假宣传粉饰自身环境行为树立良好公众形象达到"漂绿"目的,当前多数研究主要针对企业环境事件影响而忽视了企业操纵性环境信息披露对于环境治理的负面作用。本文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视角出发,将上年(本文选取2015年、2016年两个年份)被媒体披露环境违规但企业本身在次年(即分别对应的2016年、2017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未明显披露负面环境信息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事件分析法研究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漂绿行为的反应。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上市公司漂绿行为具有较为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且2017年上市公司漂绿行为负面市场反应相比于2016年有所增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彭韶兵  王昱升  高洁  
证券分析师倾向于高估有利消息,低估不利消息,这导致分析师产生乐观倾向,但分析师的预测依然比纯数理模型的预测准确。本文认为,这是因为稳健分析师的存在。稳健分析师发布更为客观的预测报告,在赢得声誉的同时,也约束了其他分析师的乐观倾向,削弱分析师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证分析师发挥中介作用,进而提高市场效率。本文采用2005-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数据,借鉴Hugon和Muslu(2010)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分析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稳健分析师做出的盈余预测调整,能引起更强烈的市场反应;稳健分析师的行为动机是获得就职优质券商的机会,从而最大化个人利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冠东  
文章以2008~2010年发生违规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和其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对两组样本在处罚公告日前后的收益率进行差异性检验,其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处罚公告日前后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违规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总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股票在公告日前后有明显的负向反应。分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所在行业、处罚机构、处罚原因、处罚措施会对市场反应产生影响。针对不同处罚效果,文章给监管机构提出了可能的应对措施,并给投资者提出了投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宇佳  
在中央强力反腐的大背景下,2013年10月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意见》,自此官员独董离职呈愈演愈烈态势。本文基于这一热点现象,选取我国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2014年(官员)独立董事离职公告数据,对官员独立董事离职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官员独立董事离职时市场并无显著反应,其中市场对离职官员独董的性别、年龄、会计背景、高校背景反应显著,而对所在企业产权性质反应不显著。本文结论可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红  
本文利用我国会计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税法之间存在的制度差异,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基于会计——税收差异的避税盈余管理行为,结论表明,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负与该企业的会税差异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的所得税税负水平会随着会税差异的不断扩大而降低,即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额越小,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存在这样的可能,即存在在不影响应税收益的情况下,通过纳税筹划增加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手段,相应的实现降低所得税税负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红珍  于海云  王嫚  
本文以2006-2011年高管增减持股票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高管增减持股票过程中是否存在信息披露的择时现象、市场对高管持股变动行为及择时披露信息的反应。研究发现:高管增持上市公司存在提前披露坏消息或延迟披露好消息的偏好,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则相反;高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增持公告日前的累计超常收益率为负,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减持公告日前有正的累计超常收益率;市场能够有效识别公司高管的持股变化行为及公司披露信息的好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宇佳  
在中央强力反腐的大背景下,2013年10月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意见》,自此官员独董离职呈愈演愈烈态势。本文基于这一热点现象,选取我国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2014年(官员)独立董事离职公告数据,对官员独立董事离职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官员独立董事离职时市场并无显著反应,其中市场对离职官员独董的性别、年龄、会计背景、高校背景反应显著,而对所在企业产权性质反应不显著。本文结论可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洪溥  周立群  
国内上市公司在 2 0世纪 90年代末期开始重视对证券市场再融资功能的利用 ,由于种种原因 ,公司的再融资行为一度陷入无序状态 ,业绩作假、资金使用低效率的现象频繁出现。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构建一个说明性的博弈模型 ,按照从群体现象到微观个体行为的顺序逐次推导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与市场反应的机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锋  薛飞  
法律对银行债权人权利的保护可以通过书面法律的制定及完善得以实现。那么,债权人权利保护法律的颁布和修订是否会引起市场投资者的反应?文章运用事件法考察了《物权法》、新《公司法》和新《企业破产法》的颁布和修订对我国上市银行股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部法律公布事件对上市银行的股价均有显著的冲击效应,这说明债权人权利保护法律的颁布和修订引起了市场投资者强烈的反应;进一步地我们发现,不同法律事件下不同银行的股价所受影响各异,这可能源于上市银行的终极控制人以及三部法律关于债权人保护条款的侧重点和法律规定的强度不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睿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研究截止2010年3月31日解禁的大小非样本对二级市场股票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非解禁对市场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大小非样本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大小非解禁后真正对二级市场产生的实质性冲击主要集中在高估值、非控股股东和自由减持三类样本,而在解禁前中低估值、控股股东和大宗交易减持三类大小非样本对二级市场存在一定的心理冲击,但幅度有限,且在解禁后市场对解禁前的心理冲击有一定的矫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估值和非控股股东两类大小非样本在解禁前存在明显人为拉高股价的操纵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