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2)
- 2023(12968)
- 2022(10888)
- 2021(9779)
- 2020(8046)
- 2019(17783)
- 2018(17396)
- 2017(33095)
- 2016(17478)
- 2015(19194)
- 2014(18775)
- 2013(18150)
- 2012(16634)
- 2011(15306)
- 2010(15542)
- 2009(14993)
- 2008(14208)
- 2007(12417)
- 2006(11393)
- 2005(10357)
- 学科
- 济(88126)
- 经济(88012)
- 管理(56438)
- 业(47037)
- 企(38586)
- 企业(38586)
- 方法(27199)
- 中国(24110)
- 数学(23329)
- 数学方法(23057)
- 地方(21768)
- 财(20312)
- 农(19729)
- 制(18285)
- 业经(18083)
- 学(17290)
- 地方经济(13629)
- 环境(13576)
- 体(13535)
- 农业(13434)
- 融(12141)
- 金融(12138)
- 银(12078)
- 银行(12062)
- 务(11835)
- 理论(11820)
- 财务(11794)
- 财务管理(11771)
- 行(11586)
- 贸(11434)
- 机构
- 学院(251643)
- 大学(250990)
- 济(113034)
- 经济(110696)
- 管理(95388)
- 研究(86547)
- 理学(81441)
- 理学院(80510)
- 管理学(79291)
- 管理学院(78806)
- 中国(64516)
- 财(53276)
- 京(51597)
- 科学(48116)
- 财经(41809)
- 所(41387)
- 中心(38770)
- 江(37951)
- 经(37758)
- 研究所(36784)
- 经济学(36478)
- 农(33520)
- 范(33102)
- 师范(32837)
- 经济学院(32346)
- 北京(31925)
- 院(31561)
- 业大(31532)
- 财经大学(30792)
- 州(29947)
- 基金
- 项目(164138)
- 科学(131860)
- 研究(123022)
- 基金(121497)
- 家(104048)
- 国家(103224)
- 科学基金(90446)
- 社会(83415)
- 社会科(79088)
- 社会科学(79072)
- 基金项目(63668)
- 省(63032)
- 教育(56332)
- 自然(55414)
- 自然科(54160)
- 自然科学(54149)
- 自然科学基金(53155)
- 划(52573)
- 编号(49037)
- 资助(48117)
- 成果(40057)
- 重点(36661)
- 部(36537)
- 制(35978)
- 发(35911)
- 国家社会(35498)
- 创(34122)
- 课题(34004)
- 教育部(32463)
- 人文(32131)
- 期刊
- 济(135714)
- 经济(135714)
- 研究(81711)
- 中国(49847)
- 财(42279)
- 管理(37920)
- 学报(32703)
- 科学(32642)
- 农(31684)
- 大学(26189)
- 学学(24793)
- 教育(24700)
- 融(23089)
- 金融(23089)
- 经济研究(22697)
- 财经(21969)
- 技术(21528)
- 农业(20856)
- 业经(20565)
- 经(19118)
- 问题(18231)
- 技术经济(12853)
- 贸(12453)
- 现代(12176)
- 商业(11516)
- 世界(11456)
- 发(11332)
- 统计(10876)
- 版(10775)
- 经济问题(10492)
共检索到385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稷 张沛
本文在行为经济学视角下探讨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寻求相关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支撑,意在研究公众的非理性思维,进一步了解人们参与的真实需求和动力,从而加强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笔者基于互联网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通过提出构建互联网+参与社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以行为经济学作为理论支持,保证公众更好的参与城市规划的工作过程中,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落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彩彦
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租界的设立及新的土地管理模式的设置,激发了学者们对西方土地规划理论的探讨,而且从清末开始到国民政府都从城市规划上进行设计、尝试,这些理论探讨和实践运用,促进了传统规划经济思想的近代转型。
关键词:
开埠 城市规划 转型 经济思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康才 周学红
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公众参与既是民主政治的通俗化表达、一种权力制度,又是一种具体的社会民主形式。具体到城市规划领域,公众参与既作为一种权力制度,以一种抽象的规划权力运行机制存在,又作为具象的城市规划民主的实现形式而出现;在此意义上,城市规划民主与公众参与是一致的。公众参与只有在城市规划民主的基础上才具有实质意义。
关键词:
民主 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鹏飞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公众参与是实现其价值取向的重要方式。在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过程中,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市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参与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以效率与公平为分析视角,探讨在《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后,城市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问题。基于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是平衡与缓解城市规划中的效率与公平矛盾、改善城市规划编制与决策绩效的有效途径,并从工作程序、工作方式、组织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红莲 王玉华 侯云先
针对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首先阐述了公众参与对提升城市规划品质、构建现代和谐城市的重要意义,并就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体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法制体系健全程度及民众整体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内部系统可分为实体子系统、制度子系统和公众意识子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实体子系统是根本,制度子系统是关键,公众意识子系统则既是实体子系统、制度子系统的共同结果,又会对它们产生制约或促进作用;根据其运行机制,提出了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行程序,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 运行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稷 张沛 张中华
行为经济学兴起不仅是对主流传统经济学的挑战,也波及到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地理学等众多研究领域,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城市规划也将受到影响。从"经济人"到"社会人"重要前提假设的转变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探讨行为经济学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主要体现于"理性主义"哲学观的转变,"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回归以及"田野实验"新方法的启示,并应用指导规划实践工作在规划预测方法、规划决策机制以及规划干预手段方面的优化。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实践工具,有利于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科学化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敏 林凯旋 黄亚平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建构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的解释框架,即"综合干预模型",本文提出三个观点:首先,制度变迁是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其次,影响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体包括政府、市场、社会;最后,三大主体在不同的土地租金剩余分配激励下,通过差异化的空间生产活动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动力机制 制度变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江泓
城市规划在传统经济分析中作为市场的对立面,其行为机制长期无法进行规范经济分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认为城市规划是对未来的空间产权配置进行限定的手段,目的是降低城市空间产权更替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其发展受到经济规律和外部制度环境的制约。继而通过对城市规划基本功能、作用机制和成本收益情况的剖析,指出城市规划制度绩效的长期变化决定了其转型方向,并对我国城市规划的转型目标、方式、路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转型 交易成本 制度绩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云
以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发展与实践活动为背景,就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现状与问题,对公众参与的法的依据与保障、公众参与主体、公众参与的社会化功效、公众参与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明媚 冯奎 吴程程
加拿大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已有30多年,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认为在城市中引入公众参与,会让公众对城市规划和管理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可以让政府更好地管理城市。本文着重论述加拿大公众参与的起源、理念、技术和方法的先进经验,对比我国公众参与所处的历史阶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我国城市规划中完善公众参与需要从主体法、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及规划编制程序几个方面,通过城市试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燕菁
只有正确理解政府,城市规划才能正确理解自己的职业。政府的市场角色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读。政府是市场的一部分而非对立面。如同所有其他市场参与者,政府的功能不是纠正"市场失灵"。它同样是一个有自利动机的,以经营空间为手段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其行为准则就是追求其所有者利润最大化。从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可以对政府竞争、公众参与等长期困惑城市规划理论的问题重新思考,并得出全新的结论。城市规划专业的职业坐标,也因此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经济学 公共产品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华春 周李
科学规划城市需要公众参与,吸取民智。《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城乡规划走向大众规划,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法律保障依据。在推进城市规划公众参与过程中,中国不少城市规划引入以人为本、民主参与等现代规划理念,取得良好效果。完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应公开城市规划信息,将公众参与时间前移和重心下移,重视社区组织及社区参与建设,提高公众参与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公众参与向共同决策过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凌云 张楠
中国的公众参与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日本的公众参与则已经逐步成熟与完善,公众有了实质性的参与。本文针对日本规划中公众的制度设计包括法律地位、全过程的参与制度、外部评估机制、规划素质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公众参与应完善之处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制度设计 日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郁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过程与市民运动以及政府行政改革的兴起密切相关。从20世纪6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起步发展到现在,不仅公众参与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参与活动本身在形式、参与程度等方面与初期相比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进而也对原有的城市规划制度产生了各种深远的影响。回顾美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分析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总结公众参与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中的问题,进而探讨公众参与对规划制度的影响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美国城市规划 制度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施文 朱婷文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已经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已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在现实中,公众难以真正有效地参与,制度化的公众参与要么流于形式,要么难以达成最终的结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针对这些提出相应的对策,意图通过完善公众参与的具体制度,保证公众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城市规划过程之中。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 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