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4)
- 2023(16402)
- 2022(14064)
- 2021(13267)
- 2020(10938)
- 2019(24996)
- 2018(25048)
- 2017(48488)
- 2016(26182)
- 2015(29487)
- 2014(29574)
- 2013(28987)
- 2012(26649)
- 2011(24275)
- 2010(24724)
- 2009(22905)
- 2008(22021)
- 2007(19522)
- 2006(17403)
- 2005(15635)
- 学科
- 济(115999)
- 经济(115884)
- 管理(75449)
- 业(68339)
- 企(57124)
- 企业(57124)
- 方法(45576)
- 数学(39063)
- 数学方法(38578)
- 中国(28847)
- 农(28488)
- 财(26018)
- 地方(25871)
- 学(25072)
- 业经(24652)
- 制(20027)
- 贸(19902)
- 贸易(19889)
- 理论(19748)
- 易(19243)
- 农业(18820)
- 和(17129)
- 银(16954)
- 银行(16916)
- 融(16396)
- 金融(16393)
- 环境(16243)
- 行(16175)
- 策(16046)
- 务(15834)
- 机构
- 学院(372634)
- 大学(372023)
- 济(154012)
- 经济(150581)
- 管理(145776)
- 研究(126050)
- 理学(125051)
- 理学院(123703)
- 管理学(121631)
- 管理学院(120964)
- 中国(95151)
- 京(78464)
- 科学(75238)
- 财(70998)
- 所(63176)
- 研究所(56946)
- 中心(56776)
- 财经(56092)
- 江(55642)
- 农(54403)
- 范(51112)
- 业大(51019)
- 经(50765)
- 师范(50710)
- 北京(50065)
- 经济学(46235)
- 院(45172)
- 州(45022)
- 农业(42201)
- 财经大学(41318)
- 基金
- 项目(243474)
- 科学(191161)
- 研究(183169)
- 基金(174751)
- 家(150203)
- 国家(148915)
- 科学基金(128050)
- 社会(114511)
- 社会科(108390)
- 社会科学(108362)
- 省(94921)
- 基金项目(91792)
- 教育(85157)
- 自然(81512)
- 自然科(79561)
- 自然科学(79545)
- 划(79426)
- 自然科学基金(78094)
- 编号(76981)
- 资助(72597)
- 成果(63784)
- 重点(54077)
- 部(53808)
- 课题(52899)
- 发(52367)
- 创(50238)
- 项目编号(47437)
- 教育部(46736)
- 创新(46732)
- 国家社会(46107)
- 期刊
- 济(178555)
- 经济(178555)
- 研究(117275)
- 中国(71295)
- 管理(55563)
- 学报(53444)
- 财(53392)
- 科学(50348)
- 农(49940)
- 教育(46729)
- 大学(40836)
- 学学(38012)
- 融(37077)
- 金融(37077)
- 农业(34428)
- 技术(33650)
- 经济研究(29304)
- 业经(28414)
- 财经(27764)
- 经(23815)
- 问题(22031)
- 图书(21011)
- 技术经济(18706)
- 理论(18427)
- 贸(17673)
- 业(17218)
- 现代(17111)
- 商业(17040)
- 科技(16771)
- 实践(16491)
共检索到563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本华
20世纪70年代以来,行为经济学发展非常迅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尝试在行为经济学范式下研究货币政策,他们的研究从理论前提假定和均衡演绎方法两个方面对主流的货币政策研究进行了发展,使之更切合实际。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菲利普斯曲线、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规则等方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丽巍 郝林
本文首先介绍并对比了传统货币经济学与新范式所持的观点,指出在由货币政策到信贷的传导过程中两者观点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传导方式和影响程度,新范式认为银行行为决定信贷总量并且在货币政策向信贷的传导过程中存在多种效应。其次基于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范式观点在我国现阶段基本正确。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用上,要把握"稳、准、狠"的原则;在利率政策的运用上,要着重强调对存贷利差的调节,引导银行的贷款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德奎 胡海欧 黄燕
货币政策操作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由来已久 ,但近期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表明 ,几乎所有的货币当局都倾向于折衷地进行政策操作 ,而且 ,作为货币当局制定政策的基准 ,规则本身也是相对灵活的 ,也会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出适当的、系统性的反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规则 相机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兰
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无凌驾于各国货币政策主权之上的国际货币契约,来约束储备国的货币发行行为。本文从契约经济学视角对国际货币制度的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并介绍自由银行发行思想,最后归纳出自由银行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并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提出建议。
关键词:
契约 国际货币制度 自由银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德奎
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非对称信息在政策制定者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披露程度,它包括中央银行对政策相关信息的披露程度以及公众对政策信息的理解程度两层内涵。实践中,政策制定者选择多大程度的透明度主要取决于实际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目标。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政策有效性是决定是否要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唯一原因;而实践中无论是透明还是隐秘的货币政策,都有可能实现比较理想的调控结果。
关键词:
货币政策透明度 通货膨胀定标制 中央银行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磊
关于货币起源的历史,已有大量证据说明其最初并非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是某种类型的借据,承担价值尺度和债务清偿手段的职能,而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仅是其初始职能的自然延伸。在经济学说史中,重商主义、斯密、克纳普、凯恩斯等都已清楚地认识到了货币价值来自于其借据的性质中所包含的权利,而并非其实物价值。现代货币理论是国定货币学说的最新发展,强调国家货币是政府债务的一种,价值来自于国家的征税权。在现代国家,总是先有政府债务,再有纳税行为。现代货币理论主张功能性财政政策,并提出最后雇佣者计划,同时还强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现代货币理论思想脉络及政策主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对其的质疑及启示。分析现代货币理论及后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现代货币理论 税收驱动货币 功能性财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吉晨
近几年来,理论界兴起了研究电子货币的热潮,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文试图从电子货币对我国中央银行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电子货币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的梳理和评述,以期推动我国电子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货币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述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宁
80年代以后,在西方经济学中,紧跟着货币理论中的“新古典革命”之后是另一个来势迅猛的学术思潮。这一新思潮被冠之“新货币经济学”。这一学派的三位重要创始人是布莱克(Fisher Black)、法马(Eugence F.Fama)和霍尔(Robert E.Hall)。其后,对该学派有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是格林菲尔德(Robert Greenfield)、耶杰(Leland Yeager)、萨金特(Thomas J.Sar-gent)和华莱士(Neil Wallace)。早期的新货币经济学又称为BFH体系,这是格林菲尔德和耶杰根据三位重要创始人名字起始字母取的。现在新货币经济学已朝着两个明显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彬
货币与民族国家之间并非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在历史学视野中,国家货币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地理学视野中,货币与民族国家之间既存在空间抽离化,也存在地域特殊化。在政治学视野中,现代货币本身就是国家的一种权力工具。在社会学视野中,现代货币系统是国家的一系列社会体制安排、技术装备和机构保障的一种社会秩序。在文化学视野中,现代货币作为国家主权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文化认同意义。货币与民族国家关系的多学科透视有助于深化理解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货币对于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 民族国家 多学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芸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伴随着主要经济体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特别是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实施,货币政策是否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不仅会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可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而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央银行需要高度关注其政策行动的潜在分配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分配效应 不平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分析和说明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如何诱发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一整套机制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经济的手段和渠道。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近年来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甚至出现了政策效应递减。①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建军
本文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外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发挥调控作用不在于货币政策本身,而取决于其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的研究结论。中国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关键是要改善国民经济运行环境,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调控 有效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芸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伴随着主要经济体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特别是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实施,货币政策是否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不仅会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可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而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央银行需要高度关注其政策行动的潜在分配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分配效应 不平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江林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普遍呈现出一个新的特征,这就是高通胀率得到了控制,物价趋于稳定,用著名瑞典经济学家L.E.O.svens-son(2002)的话来说,就是"世界可能开始进入一个价格稳定的新时代"。但在这样一个价格稳定的新的历史阶段,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却明显加剧,金融不稳定成了一个突出现象。而且,金融不稳定造成经济的不稳定,日本资产泡沫破裂引致持续出现通货紧缩,便是一个突出例证。在世界物价稳定而金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的新形势下,货币政策面临一个新的挑战:货币政策究竟与资产价格间有何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永琴
本文从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和区域非对称性两个层次,对国内学者的研究和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内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 区域差异 形成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