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8)
2023(8182)
2022(6768)
2021(6225)
2020(5123)
2019(11095)
2018(11190)
2017(22162)
2016(11494)
2015(13073)
2014(13101)
2013(13392)
2012(12817)
2011(11994)
2010(12332)
2009(12024)
2008(11551)
2007(10516)
2006(9819)
2005(9152)
作者
(34146)
(28663)
(28182)
(27433)
(18042)
(13247)
(12941)
(10895)
(10692)
(10094)
(9829)
(9266)
(9078)
(9077)
(8743)
(8673)
(8406)
(8337)
(8281)
(8032)
(7465)
(6854)
(6834)
(6525)
(6514)
(6512)
(6172)
(6031)
(5722)
(5494)
学科
(73496)
经济(73430)
管理(33992)
(28830)
方法(24712)
数学(22003)
数学方法(21868)
(21714)
企业(21714)
中国(18510)
地方(16906)
(15457)
业经(13425)
(13344)
(12936)
(12777)
地方经济(12387)
(10747)
银行(10736)
(10422)
(10332)
农业(10324)
贸易(10322)
(9994)
金融(9993)
(9954)
环境(9188)
(9184)
(8227)
(8136)
机构
大学(184906)
学院(184747)
(89869)
经济(88253)
管理(68840)
研究(63132)
理学(58091)
理学院(57492)
管理学(56778)
管理学院(56425)
中国(50080)
(42622)
(37898)
科学(33601)
财经(33532)
(31362)
(30178)
经济学(29124)
研究所(27665)
中心(27519)
(27267)
经济学院(25951)
北京(24740)
财经大学(24583)
(23981)
师范(23813)
(23087)
(22013)
(21848)
业大(21032)
基金
项目(107487)
科学(85056)
研究(82647)
基金(78574)
(66112)
国家(65527)
科学基金(56015)
社会(55718)
社会科(52804)
社会科学(52793)
基金项目(40795)
(40426)
教育(37637)
编号(34122)
(33278)
自然(32246)
资助(32136)
自然科(31440)
自然科学(31431)
自然科学基金(30851)
成果(28464)
(24804)
(24482)
重点(23544)
国家社会(23235)
课题(23231)
教育部(21974)
人文(21718)
(21431)
(21157)
期刊
(112148)
经济(112148)
研究(63857)
中国(33303)
(30891)
管理(27362)
学报(22529)
科学(21866)
(21382)
(21077)
金融(21077)
经济研究(20061)
财经(17992)
大学(17911)
业经(17540)
学学(16901)
教育(16427)
(15593)
技术(15330)
问题(14524)
农业(14299)
(11836)
商业(11380)
技术经济(10901)
统计(10232)
理论(9833)
国际(9808)
经济问题(9120)
经济管理(8951)
(8739)
共检索到291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婧  
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适用于一般消费领域,对金融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适用障碍。行为法经济学关注通过法律规则的结构设计来消除市场主体行为偏差,并运用"法律除偏"手段平衡各方权益,为我国消费者法1的立法完善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考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振  
行为经济学对人性中情感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分析和肯定,为实现广告的有效诉求提供了有益启示。行为经济学关于人具有"有限理性"的基本判断,促进了广告研究者对广告信息加工过程的理解;框架效应的存在,提示广告诉求要注意信息展示的技巧;心理账户理论展示了金钱的"非替代性",提示广告诉求应顺应或引导消费者的心理账户设置;禀赋效应的普遍存在,提示广告在诉求弃旧换新时要关注消费者的心理成本;稀缺效应揭示了稀缺性对消费心态和消费行为的影响,提醒广告人要区别对待富裕消费者和贫穷消费者;助推强调以低成本方式引导和优化决策,对其的借鉴有助于提升公益广告的说服效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永磊  张光宏  
土地违法行为从广义上讲是一切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规,给社会造成危害、有过错的行为;狭义的土地违法行为仅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律规定,但尚未造成犯罪的行为。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狭义的土地违法行为。当前土地市场活跃,诸多相关土地违法问题伴生,主要表现在未批先用、以租代征、违法审批、违规出让、行政不作为等方面。那么,行为主体为何要选择违法行为?其动因是什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进  赵定涛  洪进  
消费模式对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加强消费行为的引导和管制,构建低碳消费模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突破的重大课题。为了将消费因素纳入减排框架,本文基于总量管制和交易机制(Cap-and-Trade Rules)构建了消费排放权交易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规范的实验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消费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均衡问题,以及均衡状态下的消费者选择行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消费排放权的交易价格会收敛于理论竞争均衡价格,即临界碳价;消费排放权交易能够激励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有利于创造低碳需求,构建低碳消费模式。基于这些研究结论,文章给出启示性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超英  张筱莹  张乾  
在商品极其丰富的今天,品牌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商品选择的重要标准。本文首先介绍了品牌影响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借助前景理论、相似性偏差和从众心理等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消费者选择时的心理因素,揭示了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吴飞飞  
制度建构者通常从维护法的实质正义价值视角出发,对弱者的权利做倾斜性保护安排。然而,作为一种对交易规则的人为性制度改观,权利的倾斜性配置因缺乏主体间长期的历史性博弈,容易产生被配置权利空置化、交易量减少、损害最差者利益与道德风险等制度积弊。而在遵循市场规律、不改变主体间固有交易规则的前提之下,责任的倾斜性配置通过对强者的责任而非弱者的权利进行倾斜性安排的方式,达到保护弱者利益与尊重主体行为自治二元协调的制度效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鸿飞  
本文认为,企业品牌产品在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链活动中的行为及信息传播构成了消费者从外部环境中认知品牌最基础的信息。成功的品牌信息会引起一种情感反应,可以把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拉近,品牌如能成为消费者自我实现或表现自我的媒介,消费者就会产生接受、喜欢的行为倾向。文章提出,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预期是形成品牌情感的先决条件,偏好反转现象与消费行为倾向密切关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秀娜  王兵  
从法经济学视角对我国国内游导游职业和执业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导游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并不能解决导游执业危机。解决国内游导游人员执业危机应从导游人员总量控制切入,改革导游职业准入制度,平衡导游数量规模与导游平均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旅行社和旅游市场产生良性影响。以改革导游职业准入制度为主线,辅之以导游人员素质培养和严格执法监督两种方式,才能提高导游平均服务质量,推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国强  
《经济研究》创刊60周年,实在是可喜可贺。在中国经济学研究和教育能够发展到目前这样的水平,《经济研究》作为国内最顶级的经济学期刊在其中所起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是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确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之后,《经济研究》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和经济学发展的新形势,面向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前沿,注重引导对于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明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布以后,以尹世杰教授为首的湖南师大消费经济研究所,在湖南省消费者协会和《消费经济》杂志社的支持下,邀请了不少专家学者和专业部门领导,座谈并讨论了《保护法》,这是正确而及时的。消费,作为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其经济意义是极为重大的。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8—29页。)因而消费者是媒介于生产和消费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再生产的起点又是终点,这样就必然产生了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消费者权益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当今西方最发达的市场经济,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道格拉斯·G.贝尔德  吴晓露  
回顾历史,法经济学的许多研究都可追溯至芝加哥大学,尤其是阿伦·达雷克特(Aaron Di-rector)和爱德华·莱维(Edward Levi)当年令人称道的合作。阿伦·迪雷达克托和爱德华·莱维共同开设了反托拉斯课程,试图将传统的法律研究与经济学原理相结合,开启了法经济学研究之先河。本文是五位著名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爱泼斯坦、贝克尔、米勒、科斯、波斯纳关于法经济学的讨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魏益华  鲍锋  
法经济学作为法学与经济学科际整合而成的边缘学科,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区别从其学科定义可见一斑,而且研究的出发点、研究过程以及最终归宿点也是不同的。法律的经济分析的成功原因是法学与经济学具有天然的一致性,法律规制下的行为选择与市场机制下的行为选择具有一致性。法律的经济分析将市场的概念纳入法学和法律研究,在方法论上为法学提供了一套分析人类行为的完整构架,经济分析中的成本—收益和效率标准等分析方法对法律的创制与移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法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观点与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立  
本文从诊断预期模型出发分析研究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中的漂移特征,通过1999—2019年消费者信心预期和满意指数构建粘性因子,并利用央行城镇储户调查数据实证得出:(1)消费者信心指数与现实宏观经济周期脱钩;(2)这种脱钩现象是由于消费者认知行为中过于看重房地产价格变化并轻视其余经济变量的非理性认知造成的;(3)与消费者相比,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信心指数更趋理性。最后本文给出消费者信心脱钩的心理学解释——"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勇  
"柠檬"问题说明了市场中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交易效率的负影响,它是由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信息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提出的。本文所构建的网络"柠檬"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模型,基于对Akerlof经典模型的改进与扩展:充分考虑了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偏好的差异,并考虑在线产品连续质量分布对市场均衡所产生的影响,以揭示出网络市场"柠檬"问题不同于实物市场的特性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本文还基于淘宝网的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性地探讨了信用评价系统等抵消机制在抵消"柠檬"现象时的作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剑渝  杜青龙  
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消费者社会认同、自我归类、认知偏差与参考群体的关系,探讨参考群体对于具有场独立性——场依赖性两种认知风格的消费者是否存在影响作用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