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0)
- 2023(9777)
- 2022(8501)
- 2021(7757)
- 2020(6886)
- 2019(16013)
- 2018(15726)
- 2017(30818)
- 2016(16884)
- 2015(19443)
- 2014(19784)
- 2013(19822)
- 2012(18926)
- 2011(17166)
- 2010(17868)
- 2009(17207)
- 2008(16997)
- 2007(15633)
- 2006(13498)
- 2005(12383)
- 学科
- 济(78020)
- 经济(77921)
- 管理(50990)
- 业(49091)
- 方法(41798)
- 企(41476)
- 企业(41476)
- 数学(35626)
- 数学方法(35332)
- 财(21904)
- 中国(18943)
- 农(18638)
- 学(18463)
- 业经(15151)
- 制(14530)
- 贸(13993)
- 贸易(13982)
- 理论(13949)
- 务(13858)
- 财务(13831)
- 财务管理(13753)
- 易(13504)
- 企业财务(13179)
- 地方(12865)
- 农业(12467)
- 审计(12233)
- 融(12016)
- 金融(12013)
- 和(11907)
- 银(11583)
- 机构
- 大学(268181)
- 学院(261723)
- 济(108144)
- 经济(105885)
- 管理(99385)
- 研究(86817)
- 理学(85794)
- 理学院(84847)
- 管理学(83482)
- 管理学院(82998)
- 中国(66304)
- 京(56952)
- 科学(53344)
- 财(53251)
- 农(46194)
- 所(45569)
- 财经(42819)
- 研究所(40852)
- 江(40574)
- 中心(40170)
- 业大(39060)
- 经(38809)
- 农业(36790)
- 北京(35473)
- 范(34504)
- 经济学(34393)
- 师范(34088)
- 州(31870)
- 财经大学(31816)
- 经济学院(31137)
- 基金
- 项目(167628)
- 科学(131560)
- 基金(123405)
- 研究(119307)
- 家(108362)
- 国家(107461)
- 科学基金(91175)
- 社会(76108)
- 社会科(72112)
- 社会科学(72087)
- 基金项目(64758)
- 省(64077)
- 自然(60088)
- 自然科(58680)
- 自然科学(58656)
- 自然科学基金(57679)
- 教育(56772)
- 划(55123)
- 资助(52188)
- 编号(47830)
- 成果(40816)
- 部(39022)
- 重点(38183)
- 发(34633)
- 创(33996)
- 教育部(33615)
- 课题(33264)
- 科研(32994)
- 大学(31998)
- 人文(31942)
- 期刊
- 济(116882)
- 经济(116882)
- 研究(78987)
- 中国(51842)
- 学报(45551)
- 财(44624)
- 农(39697)
- 科学(39368)
- 管理(34321)
- 大学(33969)
- 学学(31878)
- 教育(27067)
- 农业(26089)
- 财经(23600)
- 融(23357)
- 金融(23357)
- 技术(20674)
- 经(20209)
- 经济研究(19247)
- 业经(17129)
- 问题(16317)
- 业(14186)
- 版(13476)
- 技术经济(13436)
- 贸(13424)
- 图书(13077)
- 理论(12745)
- 统计(12473)
- 商业(11827)
- 财会(11582)
共检索到389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在经管责任履行中,由于代理人的自利和有限理性,可能产生缺陷行为,委托人会推动建立应对代理人缺陷行为的治理构造,包括内部—经常性机制和外部—非经常性机制。行为审计属于外部—非经常性机制。缺陷行为审计需求程度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一,缺陷行为越是严重,行为审计需求越是强烈。第二,内部—经常性机制越是有效,行为审计需求越不强烈;内部—经常性机制越不健全,行为审计需求就越强烈。第三,外部—非经常性机制中,透明机制及其他监督机制越是有效,行为审计需求越弱;透明机制及其他监督机制越是不健全,行为审计需求越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李媛媛
行为审计究竟是审计个人,还是审计单位?文章从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两个维度探究行为审计客体。关于空间范围,单位和个人都是审计客体。当单位作为审计客体时,必须同时也将个人作为审计客体,一般情况下是以特定单位作为审计客体,当某类单位在某些行为上具有普遍性时,该类单位可能成为审计客体;当个人作为审计客体时,多数情形下以特定个人作为审计客体,当某类个人在某些行为上具有普遍性时,该类个人可能成为审计客体。关于时间范围,一般情况下,对审计客体实施选择性审计,当某类行为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或某类行为相关治理不健全从而缺陷行为较多,或者是二者同时具备时,对该类行为实施法定审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瑕疵行为是指没有采用特定环境下合宜方案的作为或不作为。由于管理活动具有权变性,导致瑕疵行为审计标准具有较大的权变性和主观性。恰当的瑕疵行为审计标准应该是认知程度高、认同程度高、客观程度高。而要得到这种恰当的审计标准,依赖于审计标准选择模式。审计标准选择模式是选择路径和选择者的不同组合,选择路径有从结果到过程和直接选择过程两种情形,选择者有代理人选择、审计人选择、审计人与代理人共同选择三种情形,不同模式得到的审计标准,其认知程度、认同程度、客观程度不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资源环境存在委托代理关系链,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业绩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代理人可能产生代理问题,由于有限理性,可能产生次优问题。为了应对资源环境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得到建立。当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需要独立地鉴证代理人的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时,资源环境审计需求就产生。这种需求具有权变性,不同的条件下,对资源环境业务合规性审计、财务合规性审计、信息真实性审计及制度健全性审计的需求不同。我国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需求较强,并且,需要将资源环境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个人利益密切关联起来,在分工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下,需要以领导干部个人作为审计客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陈艳娇
行为审计目标就是人们期望通过行为审计实践活动得到的结果,包括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的审计目标和审计人的审计目标。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是利用行为审计来抑制代理人的缺陷行为。审计人的审计目标是生产让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品种和质量,通过选择审计产品内容、审计产品定位和审计产品种类这些维度来控制审计产品品种,通过专业胜任能力和过程控制来控制审计产品质量。上述理论框架对我国政府审计目标达成状况具有解释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违规行为审计标准是判断行为是否违规的依据。文章借鉴法学领域的法律适用相关理论,构建违规行为审计标准选择的理论框架。违规行为判断标准的选择,首先是根据特定行为及其审计目标初步选择拟用的审计标准,在此基础上将已经搞清楚的行为详态与拟用审计标准进行匹配,分别按不存在适用标准、存在单一适用标准、存在多个适用标准三种情形初步选择违规行为判定标准,然后判断是否存在规则悖反,最后确定适用的判定标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通过梳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文献,从受托经济责任发展观、权力制约观和政绩考核观三个方面探索为何会产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发现要解答此问题则必须以经典审计理念为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并以黑龙江肇源县开展的企业厂长(经理)审计公证及山东菏泽市审计局开展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证,认为该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施然
政府审计客体区分为法定审计和选择性审计,前者指通过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其审计周期或时点的审计客体,后者指审计周期或时点并不固定的审计客体。将政府审计客体划分为上述两类客体的逻辑顺序如下:首先,根据重要性、相关治理状况、成本效益原则等确定审计需求;其次,考虑审计供给能力,确定有效审计需求;最后,根据有效审计需求强烈程度,将审计客体划分为法定审计和选择性审计。特定审计客体成为法定审计后,审计效果会更加显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赵煜武
行为审计取证程序选择依赖于审计载体,有系统化的审计载体且有原始记录支持时,采用命题论证型审计取证模式,审计取证过程包括风险评估和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发表合理保证审计意见;有系统化的审计载体但没有记录支持时,采用事实发现型审计取证模式,风险评估程序基本不变,细节测试受到较大限制,发表有限保证审计意见;没有系统化的审计载体时,采用事实发现型审计取证模式,审计逻辑步骤包括寻找疑点和围绕疑点获取审计证据,发表有限保证审计意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宋海荣
政府审计客体涉及的基本问题是"审计谁",广义政府作为独立或主要的资源提供者时,这种资源相关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政府审计服务的范围,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就是政府审计客体。国有资源管理部门、行业规制部门都是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人,要作为政府审计客体;生产单位作为代理人虽然已经有多个政府部门在分工监管,但是,还要作为政府审计客体,其原因是阻止政府规制失效,政府审计一方面能增加规制效率,另一方面,在阻止规制俘获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界定就是审计人员用系统方法确定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业绩及资源环境问题应承担的责任。资源环境业绩的责任界定,就是界定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数量、质量状况及其变动应承担的责任,需要确定领导干部任期内通过履行资源环境责任对本区域及外区域的本期及后期资源环境数量、质量状况造成的影响。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问题应承担责任的界定需要从两个维度来进行:第一,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责任的程度,有两种做法,一是区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二是都作为直接责任,但判定其责任程度;第二,界定资源环境问题所带来后果的严重程度,通常分为后果严重、后果较严重和后果一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内容包括六个层级: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审计主题、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标的、审计载体。审计范围是指哪些资源环境要纳入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基本原则是根据领导干部所领导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来确定。审计对象是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可以分为业务责任和财务责任,也可以分为业务责任、财务责任、信息报告责任和制度责任,上述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会体现为审计主题,包括行为主题、信息主题和制度主题。基于不同的审计主题,形成审计业务类型,包括领导干部资源环境单项责任审计和领导资源环境综合责任审计。为了实施程序,审计主题还要分解为审计标的,并确定审计载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素梅 郑石桥
内部审计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内部审计终极目标是抑制消极因素,促进组织目标达成,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终极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内部审计直接目标是生产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直接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直接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基础,直接目标生产具有一定属性的审计产品,而终极目标是对这些产品进行消费之后的效果。审计产品属性主要表现为产品类型和产品内涵,这两方面的供给与需求匹配了,就出现审计满意,否则,就会出现审计期望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政府审计准则对一些基本问题的选择称为政府审计准则模式,主要包括:政府审计准则目标、政府审计准则框架、政府审计准则导向、政府审计准则结构、政府审计准则来源。政府审计准则目标模式有审计质量观和审计责任观;政府审计准则框架模式有分立模式和单一模式;政府审计准则导向模式有规则导向模式和原则导向模式;政府审计准则结构模式有业务类型模式和综合模式;政府审计准则来源模式有本土化模式和国际化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素梅 郑石桥
内部审计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内部审计终极目标是抑制消极因素,促进组织目标达成,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终极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内部审计直接目标是生产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直接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直接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基础,直接目标生产具有一定属性的审计产品,而终极目标是对这些产品进行消费之后的效果。审计产品属性主要表现为产品类型和产品内涵,这两方面的供给与需求匹配了,就出现审计满意,否则,就会出现审计期望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