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0)
2023(10575)
2022(9170)
2021(8448)
2020(7438)
2019(17264)
2018(16955)
2017(32932)
2016(18210)
2015(20908)
2014(21151)
2013(21297)
2012(20235)
2011(18374)
2010(19186)
2009(18063)
2008(18124)
2007(16397)
2006(14199)
2005(12923)
作者
(57377)
(48052)
(47880)
(45721)
(31000)
(23258)
(21752)
(18707)
(18290)
(17391)
(16535)
(16303)
(15479)
(15393)
(15314)
(14985)
(14788)
(14204)
(14064)
(13952)
(12141)
(12079)
(11959)
(11150)
(10904)
(10890)
(10821)
(10614)
(9902)
(9779)
学科
(80316)
经济(80209)
管理(52965)
(51112)
方法(42934)
(42654)
企业(42654)
数学(36868)
数学方法(36513)
(23169)
(20047)
(19878)
中国(19431)
业经(15486)
(14953)
(14950)
财务(14927)
财务管理(14851)
(14704)
贸易(14693)
企业财务(14209)
(14192)
地方(13603)
理论(13369)
农业(13298)
(12693)
金融(12690)
(12320)
银行(12264)
审计(12253)
机构
大学(283753)
学院(277414)
(112584)
经济(110226)
管理(104287)
研究(95353)
理学(90462)
理学院(89364)
管理学(87702)
管理学院(87184)
中国(72054)
(61016)
科学(60540)
(54735)
(53013)
(50901)
研究所(45948)
财经(44015)
业大(43962)
中心(43693)
(43200)
农业(42325)
(39997)
北京(37786)
(36276)
师范(35800)
经济学(35609)
(33656)
(33479)
财经大学(32896)
基金
项目(182631)
科学(142829)
基金(134498)
研究(126904)
(119587)
国家(118632)
科学基金(99878)
社会(80385)
社会科(76129)
社会科学(76102)
基金项目(70836)
(69757)
自然(67141)
自然科(65588)
自然科学(65555)
自然科学基金(64468)
(60429)
教育(60060)
资助(56948)
编号(49932)
成果(42371)
(42027)
重点(41979)
(37814)
(36964)
科研(36278)
教育部(35726)
课题(35196)
计划(34676)
创新(34660)
期刊
(119705)
经济(119705)
研究(80354)
中国(55301)
学报(51000)
(46030)
(45386)
科学(44323)
大学(37594)
管理(35658)
学学(35537)
农业(30622)
教育(26721)
(24533)
金融(24533)
财经(22730)
技术(21004)
经济研究(19785)
(19414)
业经(17458)
(16681)
问题(16339)
(15180)
(13805)
统计(13606)
技术经济(13595)
理论(13107)
财会(12749)
图书(12614)
业大(12550)
共检索到410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及其后果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实现路径和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后果。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实现路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审计机构内部分权制衡来实现;二是通过审计处理处罚听证来实现。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后果包括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前者是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实际效果,后者是被审计单位及其他单位的感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张健欣  
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存在合理区间。最佳审计处理处罚力度的确定需要以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对违规行为的容忍程度及违规行为发生的严重程度为基础。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对违规的容忍程度越低,对审计处理处罚的需求就越大;违规行为发生越是严重,对审计处理处罚的需求就越大。由于违规发现和违规处理处罚具有不同的边际成本,最佳审计处理处罚力度的确定需要与违规行为发现概率相协调,只有二者的边际投入产出比相等时,审计处理处罚力度才能达到最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陈媛艺  
审计处理处罚的功能定位包括惩处违规行为和预防违规行为两种选择,惩处论强调公平,预防论强调效率,审计处理处罚的功能定位应该是惩处论和预防论的合并。审计处理处罚功能的作用路径包括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特殊预防是指审计处理处罚能防止违规者再次违规,一般预防是指通过审计处理处罚的威力来震慑有可能违规的人,从而预防违规的发生。审计处理处罚功能的作用机制是威慑效应及其发生机制。潜在违规者对审计处理处罚的判断是审计处理处罚与威慑效应之间的中介,这种判断包括对审计处理处罚确定性、审计处理处罚严厉性和审计处理处罚及时性的判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叶维蔚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对象选择有单罚制和双罚制。凡是谋取单位利益的违规行为,采用双罚制;凡是谋取个人利益的违规行为,采用单罚制。双罚制的理论基础是违规行为是单位成员的个人行为与单位行为发生了竞合,根据违规责任自负原则,必须对违规个人和违规单位同时进行处理处罚。由于双罚制能更好地实现审计处理处罚的惩处功能和预防功能,所以,双罚制效果好于单罚制。无论是单罚制还是双罚制,要真正发挥作用,审计客体必须是理性人,同时,审计处理处罚模式的力度必须适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张翔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配置是处理处罚的制度框架,涉及理论基础、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三个层面。处理处罚配置的理论基础包括配置目的和如何配置两个理论问题,配置目的是惩处功能和预防功能的统一;如何配置是违规惩处相应,认为违规行为对经管责任的危害是衡量处理处罚的真正标尺。处理处罚宏观配置搭建处理处罚的主体框架,主要包括:处理处罚主体、处理处罚对象、处理处罚立法模式、处理处罚类型和位阶。处理处罚微观配置主要涉及各类处理处罚在各类违规行为上的配置,主要包括:处理处罚配置模式、处理处罚自由裁量权、针对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规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爱兰  
文章就现行审计处罚程序的欠缺、解决途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芦丽丽  
本文通过对审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2014年全国各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经济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不同年度的政府审计处理处罚执行率与后期相应的违规程度及后期处罚执行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上交财政执行率对被审计单位的后期违规行为及后一期的执行情况具有显著的威慑效应,而其他三种处理处罚执行情况效果不明显。文章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审计制度的规范性、审计信息的公开化、违规处理处罚并重、落实审计整改力度、预算编制制度合理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芦丽丽  
本文通过对审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2014年全国各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经济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不同年度的政府审计处理处罚执行率与后期相应的违规程度及后期处罚执行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上交财政执行率对被审计单位的后期违规行为及后一期的执行情况具有显著的威慑效应,而其他三种处理处罚执行情况效果不明显。文章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审计制度的规范性、审计信息的公开化、违规处理处罚并重、落实审计整改力度、预算编制制度合理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李媛媛  
行为审计究竟是审计个人,还是审计单位?文章从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两个维度探究行为审计客体。关于空间范围,单位和个人都是审计客体。当单位作为审计客体时,必须同时也将个人作为审计客体,一般情况下是以特定单位作为审计客体,当某类单位在某些行为上具有普遍性时,该类单位可能成为审计客体;当个人作为审计客体时,多数情形下以特定个人作为审计客体,当某类个人在某些行为上具有普遍性时,该类个人可能成为审计客体。关于时间范围,一般情况下,对审计客体实施选择性审计,当某类行为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或某类行为相关治理不健全从而缺陷行为较多,或者是二者同时具备时,对该类行为实施法定审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在经管责任履行中,由于代理人的自利和有限理性,可能产生缺陷行为,委托人会推动建立应对代理人缺陷行为的治理构造,包括内部—经常性机制和外部—非经常性机制。行为审计属于外部—非经常性机制。缺陷行为审计需求程度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一,缺陷行为越是严重,行为审计需求越是强烈。第二,内部—经常性机制越是有效,行为审计需求越不强烈;内部—经常性机制越不健全,行为审计需求就越强烈。第三,外部—非经常性机制中,透明机制及其他监督机制越是有效,行为审计需求越弱;透明机制及其他监督机制越是不健全,行为审计需求越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溪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监管者对审计师的行政处罚通常采取师所并罚的方式,但也存在重师轻所的情况。后一种做法是否合适,在业内始终存在较大争议,也缺乏相关的经验证据。笔者认为,与师所并罚的方式相比,重师轻所的做法并未对涉案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体系作出明确警示和惩戒,从而置身于该体系中的事务所负责人(主要施为主体)以及其他未受罚注册会计师(主要承责主体)的审计行为更不可能受到警示和震慑。对2003~2005年间的监管处罚案件的经验分析支持了笔者的观点,从而提供了重师轻所处罚方式具有负面后果的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瑕疵行为是指没有采用特定环境下合宜方案的作为或不作为。由于管理活动具有权变性,导致瑕疵行为审计标准具有较大的权变性和主观性。恰当的瑕疵行为审计标准应该是认知程度高、认同程度高、客观程度高。而要得到这种恰当的审计标准,依赖于审计标准选择模式。审计标准选择模式是选择路径和选择者的不同组合,选择路径有从结果到过程和直接选择过程两种情形,选择者有代理人选择、审计人选择、审计人与代理人共同选择三种情形,不同模式得到的审计标准,其认知程度、认同程度、客观程度不同。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春艳  伍利娜  
近年来,不断有上市公司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一会两所")处罚,国内外研究上市公司被处罚方面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被处罚后股票市场的反应,甚少有研究涉及上市公司被处罚后审计师的反应: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是否更加谨慎,是否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通过对2001—2007年被"一会两所"处罚过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师的反应发现,审计师在上市公司被处罚当年及之后的年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高,并且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但是处罚程度并没有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及要求的审计费用造成显著影响。除此之外,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被处罚当年,审计师的反应程度最强烈,出具非标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施然  
政府审计客体区分为法定审计和选择性审计,前者指通过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其审计周期或时点的审计客体,后者指审计周期或时点并不固定的审计客体。将政府审计客体划分为上述两类客体的逻辑顺序如下:首先,根据重要性、相关治理状况、成本效益原则等确定审计需求;其次,考虑审计供给能力,确定有效审计需求;最后,根据有效审计需求强烈程度,将审计客体划分为法定审计和选择性审计。特定审计客体成为法定审计后,审计效果会更加显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陈艳娇  
行为审计目标就是人们期望通过行为审计实践活动得到的结果,包括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的审计目标和审计人的审计目标。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是利用行为审计来抑制代理人的缺陷行为。审计人的审计目标是生产让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品种和质量,通过选择审计产品内容、审计产品定位和审计产品种类这些维度来控制审计产品品种,通过专业胜任能力和过程控制来控制审计产品质量。上述理论框架对我国政府审计目标达成状况具有解释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