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8)
2023(10403)
2022(9185)
2021(8434)
2020(7487)
2019(17457)
2018(17398)
2017(33596)
2016(18596)
2015(21258)
2014(21410)
2013(20978)
2012(19616)
2011(17890)
2010(18215)
2009(17115)
2008(16991)
2007(15447)
2006(13389)
2005(11999)
作者
(57204)
(47975)
(47876)
(45370)
(30236)
(23139)
(21803)
(18881)
(18130)
(17084)
(16301)
(16201)
(15357)
(15243)
(15042)
(15041)
(14716)
(14412)
(13973)
(13729)
(12114)
(11923)
(11775)
(11009)
(10856)
(10685)
(10684)
(10626)
(9791)
(9659)
学科
(81614)
经济(81535)
管理(53745)
(48541)
方法(40654)
(39882)
企业(39882)
数学(36308)
数学方法(35687)
(20455)
中国(18690)
(18673)
地方(18419)
(18278)
环境(15425)
业经(15194)
(14023)
贸易(14017)
(13565)
农业(13496)
理论(13372)
(12996)
(12734)
(12133)
(11418)
财务(11376)
财务管理(11344)
地方经济(10761)
(10708)
企业财务(10705)
机构
学院(274192)
大学(274170)
(108473)
经济(106068)
管理(104741)
研究(93131)
理学(90949)
理学院(89894)
管理学(87857)
管理学院(87393)
中国(69062)
科学(61674)
(58588)
(52186)
(49442)
(47234)
研究所(45370)
业大(45072)
中心(42923)
(41904)
农业(41696)
财经(38065)
北京(36665)
(35919)
师范(35434)
(34431)
(33445)
(33231)
经济学(32852)
技术(30359)
基金
项目(186464)
科学(145793)
基金(134511)
研究(129756)
(119819)
国家(118901)
科学基金(100635)
社会(80399)
社会科(76077)
社会科学(76049)
(74420)
基金项目(71022)
自然(68410)
自然科(66821)
自然科学(66797)
自然科学基金(65570)
(63530)
教育(61215)
资助(56969)
编号(52587)
重点(42959)
成果(42168)
(40721)
(40388)
(38477)
课题(37016)
科研(36713)
计划(36461)
创新(36024)
教育部(34065)
期刊
(115155)
经济(115155)
研究(73078)
中国(52303)
学报(48341)
(45736)
科学(43472)
(36854)
管理(36846)
大学(35368)
学学(33484)
农业(30946)
教育(29068)
技术(25071)
(21106)
金融(21106)
业经(18852)
经济研究(18723)
财经(18667)
(17315)
(15970)
统计(15793)
问题(15249)
(14308)
技术经济(14300)
(14185)
资源(13710)
图书(13032)
决策(12978)
科技(12889)
共检索到394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祝华杰  袁巍伟  杨世松  
R.R.布莱克和J.S.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认为,由于管理者对人或生产的关心程度不同,每个管理者有自己的管理方式。我们认为,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并非仅限一种,而是管理方格中的一个区域,即行为域;同样地,企业对管理方式的需求也是方格中的一个区域,即环境域。行为域和环境域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吸引,进而扩大其吻合的部分,二者的吻合程度反映了管理者与企业匹配的合理程度,提高吻合度需要管理者选择合适的企业和最佳的管理方式、努力改造自己和适度改造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潇化  赵云海  王琳  
区域物流供需匹配度的提高既是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具体体现。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引力模型定量评估了我国区域物流需求水平,以此为基础度量了各省份物流供需能力的匹配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供需匹配度较差,物流供给水平严重滞后于物流需求水平,这种供需错配问题在中部地区最为突出。政府过度干预是造成这种供需错配的重要原因,技术进步、金融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则有利于缓解物流供需错配的难题。为此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为区域物流供需匹配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荣慧芳  方斌  
研究目的:以2005—2014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测算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地区差异显著,生态环境质量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呈下滑趋势,"凸""凹"相致,逆向明显;(2)城镇化重心与生态环境重心在东西方向的偏移幅度明显大于南北方向的偏移幅度;(3)城镇化重心、生态环境重心均向西南偏移,但前者的变化过程较后者更为明显;(4)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荣慧芳  方斌  
研究目的:以2005—2014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测算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地区差异显著,生态环境质量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呈下滑趋势,"凸""凹"相致,逆向明显;(2)城镇化重心与生态环境重心在东西方向的偏移幅度明显大于南北方向的偏移幅度;(3)城镇化重心、生态环境重心均向西南偏移,但前者的变化过程较后者更为明显;(4)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演化轨迹均呈M型,但整体匹配性较差,匹配年份仅占22.22%,平均匹配度仅为-0.1605。研究结论:2005—2014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状态整体处于较不匹配状态,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坚持集约、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未来安徽省城镇化演进中破解环境问题的关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锴  齐绍洲  
要评估贸易开放地区和贸易相对封闭地区的碳排放绩效差距问题,就要考虑贸易开放地区的自选择问题。根据1999—2014年中国省区样本数据,将总体样本分为贸易开放地区样本和贸易相对封闭地区样本两组数据,基于准实验的"反事实"研究设计,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建构与贸易开放地区样本之协变量相类似的贸易相对封闭地区样本,进而评估各种平均处理效应,以降低选择偏误估计误差。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地区的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比贸易相对封闭地区平均高0.6921.009;从贸易开放地区的平均处理效应来看,其全要素碳排放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常青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县域金融作为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层环节,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杠杆作用。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能否良性匹配发展对整个县域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我们通过实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翼  樊耘  邵芳  纪晓鹏  
人与环境匹配是组织管理的核心主题之一。讨论人与环境匹配的概念内涵,回顾并评价从A-S-A模型到三因素匹配的理论发展历程以及多维度匹配的相关研究,对各种测量方式的不同特质进行评价;通过从内涵视角和多维度视角对人与环境匹配的概念解释,讨论三因素匹配与多维度匹配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可操作的社会化和人力资源实践的影响,建构一个关于人与环境匹配的结构-过程模型,并将模型在两方面进行延伸,说明人与环境匹配三因素对多维度匹配的影响;讨论了建立模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贡献和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董雪艳  王铁男  赵超  
资源的匹配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效用理论构建了企业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效用度量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资源匹配测度模型,通过对参数的求解,得出了企业资源投入的效用值及资源间匹配关系。为确保模型设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两类行业中的3家汽车企业和2家医药企业的上市公司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效用值、匹配值与企业实际的资源投资状况相一致。模型为企业提供了测度资源投资效用与匹配状态的理论依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  包红霞  
本文以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结合,建立区域服务外包发、接包条件"匹配度模型",选取代表性服务外包业态进行实例分析,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滨海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区域性发展的战略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翼  樊耘  
人与环境匹配(P-E fit)的纷繁概念和理论导致匹配的评价颇为模糊,这也给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造成了困扰。整理述评了P-E fit的不同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从员工视角和组织视角分析整理了P-E fit各种理论,提出了十个相关命题,构建了一个基于员工-组织复合型视角的P-E fit综合评价模型。此模型不仅可有效测量P-E fit,而且是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忠金  
文章在回顾流程基础设施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战略管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信息资本等构成了流程基础设施。阐述了技术流程、客户流程和运营流程是价值创造的主要流程。价值创造流程在流程基础设施的支持下为公司和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公司和客户价值的前提是基础设施与价值创造流程的动态匹配。基础设施的建设决定了流程创造和交付卓越的差异化的价值的能力,一旦企业的基础设施对价值创造流程形成强大和持久的支持并向客户创造和传递优异的价值时,企业就获得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昊  
通过借鉴Pissarides匹配模型的思想,构建包含净出口额与就业等因素在内的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4~2008年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外贸顺差对就业的影响机制与程度。结果表明:已经拥有庞大贸易顺差的基础上,顺差的进一步增加不能提高就业水平,反而会造成就业人数的下降。本文研究表明,应该通过制定相应的进口支持政策,保障出口与进口的协调发展,减少顺差来优化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和就业水平提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庆敏  陈利根  龙开胜  
被征地农户的生计问题关系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大局,探讨征地对农户收入变化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国家统计局及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的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分别从征地时间和地区差异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征地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净效应。结果表明,在未考虑样本征地时间与地区差异的情况下,征地可以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且被征地农户家庭总收入均值明显提高3 151元,但简单均值对比分析明显高估了征地对农户增收影响效应。从样本的征地时间差异可知,征地对于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随时间推移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征地时间周期越长农户增收效应越明显,家庭总收入的净效应从2 632元逐渐提高到5 257元。从样本的地区差异可知,土地征收对于农户收入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征地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变化呈现差异性,而东部地区征地对农民的增收效应最为明显,而中西部地区征地并不能明显带来农户收入的增加。为切实提高中西部地区被征地农户收入水平,需要继续进一步完善农地的"三权分置"制度,鼓励闲置土地进行流转,结合农户特征与意愿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适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征地补偿标准,采取多元化的补偿安置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馨   高远东  
基于搜寻与匹配模型,从理论上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力工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之后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与省级数据相匹配,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工资提升。机制分析发现,工作匹配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劳动力工资提升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从个体异质性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农村、上网和健康劳动力的工资提升;从行业及技能异质性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数字化行业的劳动力工资提升,并抑制传统行业的劳动力工资提升,且在不同行业内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仅对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存在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