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2)
2023(4918)
2022(4125)
2021(3633)
2020(2971)
2019(6565)
2018(6474)
2017(12584)
2016(6504)
2015(7247)
2014(7188)
2013(7318)
2012(7182)
2011(6811)
2010(6929)
2009(6547)
2008(6125)
2007(5597)
2006(5364)
2005(5027)
作者
(19493)
(16694)
(16397)
(15750)
(10516)
(7626)
(7359)
(6396)
(6318)
(5870)
(5793)
(5441)
(5333)
(5300)
(5194)
(5039)
(4827)
(4820)
(4762)
(4403)
(4341)
(3935)
(3909)
(3850)
(3790)
(3676)
(3471)
(3293)
(3250)
(3226)
学科
(54380)
经济(54338)
管理(17642)
方法(16136)
(14595)
地方(14396)
数学(14375)
数学方法(14330)
地方经济(11472)
(11276)
中国(10826)
(10171)
企业(10171)
(9150)
业经(8272)
农业(6809)
经济学(6450)
(6391)
环境(5834)
(5803)
(5549)
(5544)
劳动(5531)
(5482)
金融(5481)
产业(5173)
理论(5166)
(4968)
(4959)
(4855)
机构
大学(107655)
学院(105135)
(57677)
经济(56841)
管理(39594)
研究(38992)
理学(33811)
理学院(33443)
管理学(33012)
管理学院(32800)
中国(29014)
(23205)
(21470)
科学(20807)
经济学(19783)
(19374)
财经(18951)
经济学院(17434)
研究所(17378)
(17201)
中心(16654)
(15678)
财经大学(13933)
(13901)
(13889)
师范(13789)
北京(13570)
(13130)
业大(12210)
(11935)
基金
项目(64155)
科学(51740)
基金(48995)
研究(47454)
(41776)
国家(41457)
科学基金(35982)
社会(34104)
社会科(32400)
社会科学(32393)
基金项目(25360)
(23164)
自然(21080)
教育(21071)
自然科(20633)
自然科学(20628)
自然科学基金(20279)
资助(20273)
(19087)
编号(18121)
成果(15240)
国家社会(15110)
(14824)
(14557)
重点(14080)
(13720)
经济(13596)
教育部(13362)
人文(13248)
大学(12441)
期刊
(70290)
经济(70290)
研究(35628)
中国(20326)
(16805)
管理(15873)
学报(14336)
科学(13440)
经济研究(12613)
(12359)
大学(11102)
财经(10881)
学学(10140)
(9595)
金融(9595)
(9572)
技术(8866)
问题(8811)
业经(8625)
农业(8162)
技术经济(7276)
图书(7236)
统计(6621)
教育(6570)
世界(6439)
(6024)
经济问题(5829)
(5508)
国际(5379)
商业(5320)
共检索到168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董志强  洪夏璇  
对比主流的新古典劳动经济学,行为劳动经济学主要引入心理和行为视角来研究劳动力市场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对其决策模式的影响。它起源于行为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研究的结合;在偏好假设上承认个体具有对等、公平等社会性偏好;在动机上承认个体不仅受物质利益驱动,也受心理和情感等非物质因素驱动;认为员工努力水平不仅受绝对工资率影响,也受相对工资率及其他非工资率因素影响;坚持劳动力是异质的个体;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行为和演化范式的理论建模以及受控实验研究。这不仅在理论假设及方法论方面对新古典理论进行了极大的修正和扩展,也在劳动合约、劳动力供给和工资等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新的理论成就。这些理论成就对于制定劳动经济政策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素素  苏静  倪佩  
弗朗辛·布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女性经济学家,在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她主要专注于不同群体的劳动力市场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完成了大量关于劳动力市场中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的先驱性工作。这些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以及政策制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布劳的学术生涯与贡献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飚  赖德胜  
美国当代著名劳动经济学家理查德·弗里曼将歧视、犯罪等重大社会问题纳入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有效拓展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边界。他很早就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美国重大劳动经济学问题,通过严谨的理论模型构建和翔实的数据分析,对劳动力市场的重大问题给出了全新的观点和解释。本文从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工会问题、比较劳动力市场制度、社会问题、创新和科技合作等五个研究领域对弗里曼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飚  赖德胜  
美国当代著名劳动经济学家理查德·弗里曼将歧视、犯罪等重大社会问题纳入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有效拓展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边界。他很早就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美国重大劳动经济学问题,通过严谨的理论模型构建和翔实的数据分析,对劳动力市场的重大问题给出了全新的观点和解释。本文从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工会问题、比较劳动力市场制度、社会问题、创新和科技合作等五个研究领域对弗里曼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银娥  
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舍温·罗森对劳动经济学中的许多问题 ,如工资与激励之间的关系、隐含合同理论、享乐价格理论、教育与自我选择理论等问题都进行了独到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这些理论进行了阐述 ,以期对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企业管理实践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灵灵  
爱德华·拉齐尔将经济学模型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开创了人事经济学。他从人事管理和员工激励等视角进一步打开了企业这一"黑箱",给企业理论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拉齐尔在人事经济学领域的成就体现在:系统探究企业日常面对的激励、薪酬、雇佣结构、员工与企业匹配、管理者价值和领导力等核心问题,提出了极富洞见的观点和方法论,并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验证其理论。此外,拉齐尔还以教育生产理论著称,对"经济学帝国主义"有独到的见解,在语言和文化经济学等领域也颇有造诣。从内在逻辑看,拉齐尔的研究脉络是:从企业人事管理和激励问题逐步扩展到人力资本和教育生产领域,进而向语言文化、移民融入、收入分配等议题延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威  陈长怀  韩美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实验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特别是劳动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呈稳步增加的态势。较之于其他实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并能可靠地预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实验本身具有的可重复性也使研究结论更易于验证。目前学术界仍存在着一些反对实验研究方法的意见,如实验被试的选择偏差,被试所获得的支付水平的高低,观测的数目以及内、外部有效性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志强  洪夏璇  
近年来在劳动经济领域的研究也开始引入了心理与行为视角和实验方法,逐渐形成了行为劳动经济学分支。行为劳动经济理论对主流劳动经济理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并为其提供了更为现实和坚实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激励的心理学基础、行为劳动供给理论、行为工资理论、非自愿失业等行为劳动经济学领域的成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维石  
本文在分析劳动合同的可执行性与自我执行性、劳动合同条款须具备可检验性(明确期与工资)和劳动强度与劳动范围模糊化等特征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行为经济学损失规避等理论来阐释劳动合同中这些特征,劳动合同可执行性与自我执行性是双方损失规避的基础要求、劳动合同条款可检验性是实现损失规避的基本条件、劳动强度与劳动范围的模糊性也是雇佣双方损失规避的必要制度安排、雇佣双方退出权不对称性合同制度安排是雇佣双方实现损失规避不可或缺的保障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国存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当今科学技术信息时代,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决定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归根结底,取决于现代知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者及其物质载体──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和一种特殊经济资源,伴随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红梅  
美国著名的劳动经济学家雅各布·明瑟(Jacob Mincer)1922年出生于波兰,1948年到达美国。他于1950年在爱墨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获得学士学位,1957在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除了其他地方短暂的逗留,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几乎都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度过的。明瑟是第一位使用相对简单、易于操作的经济学模型来系统地阐述和解释劳动力市场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经济学新领域:劳动者行为的制度分析周天勇,张弥劳动者行为的制度分析,看起来似乎是经济学微观而又狭窄领域中进行的一种研究。其实不然,劳动者行为制度分析是经济研究的一个新的拓展。一、经济分析创新和理论的实践模拟经济理论假说如果不随实践的发展而创新,将是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后的"隐性失业"等问题。本文基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包括关注的信息及获取途径、搜寻的广度和强度、预期收益和搜寻成本等。通过对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辽宁大学2010届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整理,得出增加落实工作概率的途径,并从劳动力供给方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光荣  李建标  
劳动合同法强化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管理,用比较制度实验方法研究外生的制度变量与劳资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匹配,设置三种劳动力市场,用以检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准解雇和可以解雇等不同制度安排对劳资双方的影响。主要发现:(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实施与劳资双方的行为匹配受制于偏好的二重性,匹配结果介于"赢"与"输"之间,并不是争论者强调的非此即彼情形;(2)若没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限制,企业对合同类型的偏好是无差异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导致企业偏好长期合同;(3)企业提供的工资基本稳定,高于自利模型的预测水平,且工资水平越高,员工的努力程度也越高,这验证了效率工资理论;(4)自利偏好的员工的机会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宁洁  
本文通过对劳动经济学权威刊物《劳动经济学期刊》自创刊以来发表文章的统计分析,把脉20多年来当代美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动态。通过对不同时代的研究主题演变分析,发现"工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失业"是当代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主旋律,并且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研究重点。美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也在侧面反映了劳动经济学研究对理论创新和实证研究的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