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77)
- 2023(20359)
- 2022(17472)
- 2021(16223)
- 2020(13643)
- 2019(31517)
- 2018(31084)
- 2017(59397)
- 2016(31948)
- 2015(36144)
- 2014(36009)
- 2013(35684)
- 2012(33066)
- 2011(29827)
- 2010(30136)
- 2009(27529)
- 2008(26885)
- 2007(23455)
- 2006(20758)
- 2005(18449)
- 学科
- 济(138443)
- 经济(138304)
- 管理(89395)
- 业(86071)
- 企(70222)
- 企业(70222)
- 方法(61784)
- 数学(54006)
- 数学方法(53213)
- 中国(39654)
- 农(36657)
- 财(31867)
- 地方(30620)
- 业经(30566)
- 学(28158)
- 贸(28028)
- 贸易(28008)
- 易(27224)
- 制(24680)
- 农业(24481)
- 理论(21955)
- 银(21650)
- 技术(21595)
- 银行(21587)
- 融(20713)
- 金融(20711)
- 行(20708)
- 和(20700)
- 环境(20323)
- 务(18846)
- 机构
- 大学(456205)
- 学院(454441)
- 济(188042)
- 经济(184265)
- 管理(177759)
- 研究(156816)
- 理学(153591)
- 理学院(151899)
- 管理学(148986)
- 管理学院(148176)
- 中国(119080)
- 京(98429)
- 科学(95776)
- 财(84443)
- 所(78608)
- 农(74074)
- 研究所(71558)
- 中心(71029)
- 财经(67580)
- 业大(67498)
- 江(66685)
- 北京(62837)
- 经(61648)
- 范(60362)
- 师范(59775)
- 农业(57792)
- 经济学(57664)
- 院(57229)
- 州(54075)
- 经济学院(52015)
- 基金
- 项目(309669)
- 科学(244112)
- 研究(225358)
- 基金(225059)
- 家(197048)
- 国家(195442)
- 科学基金(167785)
- 社会(142621)
- 社会科(135362)
- 社会科学(135327)
- 省(119796)
- 基金项目(117759)
- 自然(108991)
- 自然科(106530)
- 自然科学(106501)
- 自然科学基金(104592)
- 教育(104321)
- 划(101311)
- 资助(94553)
- 编号(90877)
- 成果(73711)
- 重点(69610)
- 发(68495)
- 部(68440)
- 创(64267)
- 课题(63367)
- 创新(60000)
- 国家社会(59275)
- 科研(59041)
- 教育部(58929)
- 期刊
- 济(203792)
- 经济(203792)
- 研究(135239)
- 中国(90343)
- 学报(71851)
- 农(67356)
- 管理(66896)
- 科学(66865)
- 财(62796)
- 大学(55149)
- 教育(52928)
- 学学(51741)
- 农业(46641)
- 技术(41818)
- 融(41499)
- 金融(41499)
- 经济研究(33834)
- 业经(33413)
- 财经(32836)
- 经(28243)
- 问题(26541)
- 业(25297)
- 图书(23931)
- 贸(23109)
- 统计(22950)
- 技术经济(22664)
- 科技(21634)
- 策(20859)
- 理论(20633)
- 版(20626)
共检索到678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雷欣 陈继勇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工业经济进入了平稳、快速增长时期。与此同时,中国工业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失衡、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其中,产业研发投入不足,知识产出有限,是导致上述结构性问题的重要原因。而产业间的知识溢出则是影响各产业知识产出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在利用贝叶斯空间层级模型测度中国行业间知识溢出效应的基础上,致力于检验行业间知识溢出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行业间知识溢出通过推动各产业的知识生产,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发展。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加大产业,特别是具有较大知识溢出输出效应的基础性产业的研发投入,加快其人力资本开发和积累,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长期...
关键词:
知识溢出 产业结构 贝叶斯层级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山
随着世界经济日趋融合,FDI不仅会拓宽东道国产业的受资渠道和产业竞争路径,也与东道国技术溢出存在关联效应,尤其是FDI的技术投入与技术溢出显著关联。文章基于贝叶斯动态截面数据模型进行了全样本分析和动态截面参数估计,结果证实,研发资本存量的溢出效应高于FDI的劳动力、资本在创新方面的研发累积效应,人力资本与研发资本都存在东道国技术溢出的正效应,需要通过平衡劳动力、资本,尤其不断提升研发资本和人力资本创新水平,以促使东道国获得更高的FDI技术溢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尹力博 马惜缘
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境外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愈发旺盛,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作为境外业务发展的载体,离岸人民币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其影响力已成为多方探讨的话题。针对2010年至2018年11个世界主流货币和10个"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货币在美元标价法下的汇率数据,基于贝叶斯图解模型从多维信息溢出的视角,定量分析离岸人民币的影响,重点考察离岸人民币的国际和区域影响力以及对应的时变特征。采用依赖指数综合判断货币间信息传递效应的强度和规模,以结构矩阵表示变量关系架构,并通过滑动回归提取动态信息。通过对上述关系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揭示离岸人民币在全球和"一带一路"区域内同向不同速的"双轨"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离岸人民币在世界主流货币间存在明显的主导作用,且影响力逐年上升,其中对新加坡元和英镑的影响最为显著。②在"一带一路"区域,离岸人民币相对于主流货币的影响力较高,但综合看其区域影响力不及国际影响力,说明离岸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范围内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有待加强,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的步伐并未统一。③离岸人民币的溢出效应随时间推移呈不断增强的趋势,长期看,离岸人民币对人民币交易活跃的离岸中心所在国家的货币以及与中国有密切经贸往来和合作关系的国家货币影响较大;短期看,货币间的溢出关系在特定事件的冲击下呈现异常的波动。研究结果为中国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推进以及协调中国对周边国家(地区)经济和政治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和政策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龙志和 蔡杰
对全国及分区域工业产业发展中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在考察期中工业产业间发展均存在显著的MAR溢出效应,均不存在Porter溢出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Jacobs溢出效应与工业产业关联度相关,高产业关联度行业中,Jacobs溢出正向效应十分明显。因此,政府制定工业产业政策时,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区域的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嵩 李保珍 代逸生
在资源共享性的社会化标注网站上,大量无标签或者缺少标签的资源往往会因为标签信息的不完整,以致无法被有效地利用和检索。为了有效地进行资源检索,借助于贝叶斯层级模型,对被标注信息资源的主题进行聚类,并生成最终的主题聚类结果,相关实验结果显示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
主题聚类 社会化标注 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郝立亚
本文采用贝叶斯空间分层建模技术研究我国碳排放强度与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异化特征,通过MCMC方法完成模型参数估计和空间状态变量的监测,旨在为制定区域化低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局域依赖性和差异性是共存的;结合地理空间机制的影响,我国金融发展总体上对碳排放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的金融发展领域方面空间影响并不一致;根据空间异化特征变量,区域集群模式具有分化特征,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佳佳 黄鲁成
本文对Klaus知识溢出模型进行改进,设计出通信技术的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并利用中美通信技术专利数据,通过量化通信技术演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探讨了知识溢出对技术演化的影响及规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知识溢出效应与技术距离、技术成熟时间成反比。这对我国实施的高科技战略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知识技术存量来获取知识溢出效应,加快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技术演化 知识溢出效应 TD-SCDMA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阳 干杏娣
基于考虑参数时变特征的TVP-VAR模型,研究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并详细考察了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的传导机制及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总体上恶化了中国产出,降低了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收益率,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资产价格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加剧。第二,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中,利率和资产价格渠道改善产出,汇率渠道则恶化产出,不过汇率渠道占主导;第三,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对我国产出有小幅改善作用,但影响十分有限,其间还可能引发资本外流以及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以上结论表明,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的潜在冲击,中国应进一步推动汇率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军辉
基于多维信息溢出视角,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和溢出指数方法,选取2006年6月2日至2015年12月25日的周度数据,从期货和现货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间信息溢出效应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的收益率溢出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波动率溢出指数则呈现明显的突变特征;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影响较大,在信息溢出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小,但呈现逐步增强的趋势;此外,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属性强于我国,并且在2012年,我国大宗商品的去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艺毛 李春艳 孙洋
本文划分国际知识溢出的来源和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测算方法,引入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利用2003-2014年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我国FDI渠道的溢出效应大于进口贸易渠道;行业间知识溢出具有促进作用,而行业内知识溢出具有挤出效应;后向关联的溢出效应大于前向关联。分产业类型看,国际贸易渠道的知识溢出对阻止我国现有比较优势产业失势具有积极作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双渠道的知识溢出对研究期内实现产业升级的产业都发挥了作用;国际投资渠道知识溢出的后向关联效应对我国发展潜在优势产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上结果说明,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效果中,除FDI外,其他途径的效果均不理想,我国许多企业的技术进步陷入了FDI的"需求锁定"之中。因此,面对国际上新一轮的保护主义兴起,目前我国仍需继续挖掘利用外资渠道的产业间知识溢出效应,有助于形成我国产业知识资本积累,弥补我国R&D资本的行业间溢出效应的不足。
关键词:
国际知识溢出 产业升级 空间面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国旺 熊健
在经济领域中,时间序列具有序列相关和长记忆等特征,用考虑了时间序列短记忆性和长记忆的ARFIMA来模型分析研究经济时间序列有利于提高拟合及预测的精度。近几十年来对ARFIMA模型参数估计和分数差分算子阶数d的研究越来越多,该模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基于贝叶斯方法在参数估计中的优越性,本文结合众多应用此方法的文献所得到的后验分布特点,提出了合理的先验分布,考虑到计算难度,采用MCMC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应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GDP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ARFIMA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图、均值、方差及95%的置信区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林 贺根庆 王伟
运用由协整、Granger检验及VEC-GARCH(1,1)-BEKK模型构成的递进式计量分析框架,分析了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现市场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互动关系。多数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价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股票市场占据主动位置,货币市场没有发挥好货币政策的传导功能,价格连动体系还有待发展完善。当前应构筑金融市场间有效的协调互动机制,着力于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推动货币市场的市场化建设,实施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宏观审慎监管,确保中国金融体系安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美光 韩伯棠
通过引入知识溢出效率系数,构建知识溢出效率系数经验公式;采用区域知识能力差距替代区域知识存量差距;采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替代区域学习能力;对凯尼尔斯知识溢出蜂巢模型进行改进,转变其仅测度区域间潜在知识溢出效应的弊端,使修正后模型直接评价区域间实际知识溢出效应值。通过对比实证表明,修正模型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更加贴近我国经济运行现实。由此,修正模型将对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胜 张焕明
贝叶斯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克服待估参数多、样本容量小的问题,且对非效率项的函数设定非常灵活,具有稳健的效果。根据该方法对中国30个地区大中型企业2000~2010年的研发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表明,R&D人员全时当量对研发产出的作用较小,R&D资金投入对研发产出的作用相对较大,平均的技术效率不高。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面板Tobit模型回归分析表明,市场竞争强和国有产权比重高对研发效率具有负影响,研发经费筹集中政府资金占比对研发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技术购买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企业规模对研发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贠菲菲 王元地 潘雄锋
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影响,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用传统空间同质性假设很难解释。为此,研究采用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通过DSBM模型对省际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合理测度,并基于此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依次递减且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潜力很大;整体而言,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对于地区自身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正向影响,然而二者对于邻近地区的影响均不显著。从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分析,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显著为正,间接影响虽然为正,但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在空间杜宾模型的总效应中,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对于金融效率而言,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空间杜宾模型总效应均表明,金融效率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教育经费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工业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地方应用型高校行业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城市产业发展——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
产业地理集中对地区协调发展的聚集效应与分散效应——基于局部溢出模型和实证研究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工业的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两部门模型的省际Panel Data的实证检验
中日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双向直接投资、知识溢出效应与创新链协同发展——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股市行业间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VAR模型构造溢出指数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区域间知识溢出分析
从夜间灯光看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