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9)
- 2023(12408)
- 2022(10141)
- 2021(9278)
- 2020(7626)
- 2019(17221)
- 2018(16505)
- 2017(31290)
- 2016(16430)
- 2015(18247)
- 2014(17666)
- 2013(17887)
- 2012(16773)
- 2011(15434)
- 2010(15146)
- 2009(14058)
- 2008(13519)
- 2007(11731)
- 2006(10697)
- 2005(9694)
- 学科
- 济(94752)
- 经济(94681)
- 管理(44517)
- 业(41209)
- 方法(36279)
- 数学(33425)
- 数学方法(33227)
- 企(29706)
- 企业(29706)
- 中国(23939)
- 农(20404)
- 地方(20045)
- 财(17715)
- 学(17016)
- 贸(17000)
- 贸易(16991)
- 易(16529)
- 业经(16430)
- 农业(14429)
- 制(13862)
- 环境(13798)
- 地方经济(13649)
- 银(12574)
- 银行(12534)
- 融(12455)
- 金融(12454)
- 行(12081)
- 发(10825)
- 体(10386)
- 产业(10342)
- 机构
- 大学(250177)
- 学院(246507)
- 济(124389)
- 经济(122612)
- 研究(96102)
- 管理(91331)
- 理学(79406)
- 理学院(78448)
- 管理学(77225)
- 管理学院(76783)
- 中国(73292)
- 科学(56252)
- 京(52984)
- 财(51288)
- 所(48996)
- 农(45546)
- 研究所(44824)
- 财经(41985)
- 经济学(41571)
- 中心(41274)
- 经(38590)
- 业大(37942)
- 经济学院(37506)
- 农业(35973)
- 院(34473)
- 江(33948)
- 北京(33726)
- 财经大学(31476)
- 科学院(30499)
- 范(29482)
- 基金
- 项目(168811)
- 科学(134527)
- 基金(129113)
- 家(116234)
- 国家(115416)
- 研究(115279)
- 科学基金(97709)
- 社会(80968)
- 社会科(77206)
- 社会科学(77190)
- 基金项目(67528)
- 自然(62762)
- 自然科(61412)
- 自然科学(61392)
- 省(60824)
- 自然科学基金(60362)
- 划(53032)
- 资助(52876)
- 教育(50271)
- 编号(40127)
- 部(38746)
- 重点(38678)
- 发(37570)
- 国家社会(36683)
- 创(34551)
- 中国(33411)
- 教育部(33080)
- 创新(32706)
- 科研(32599)
- 人文(31464)
- 期刊
- 济(133671)
- 经济(133671)
- 研究(77898)
- 中国(45078)
- 学报(42482)
- 农(39764)
- 科学(39680)
- 财(37145)
- 管理(34095)
- 大学(31830)
- 学学(30764)
- 农业(27151)
- 经济研究(24755)
- 融(22680)
- 金融(22680)
- 财经(22157)
- 经(19342)
- 技术(18602)
- 问题(18098)
- 业经(17616)
- 贸(16451)
- 业(15774)
- 世界(15445)
- 国际(14937)
- 技术经济(14801)
- 统计(14506)
- 教育(12720)
- 策(12628)
- 资源(11649)
- 决策(11177)
共检索到369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放 刘秉镰
本文把反映行业间生产率联动的购买距离矩阵和销售距离矩阵引入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行业间生产率联动对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了克服引入社会经济距离矩阵带来的异方差和矩阵的行标准化问题,本文采用空间GMM法进行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行业生产率联动对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并且在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行业中,行业间生产率联动对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因素的影响更为稳健。此外,由销售距离矩阵所体现的联动作用效果整体上大于购买距离矩阵体现的相关效果。
关键词:
生产率联动 经济距离 空间GMM估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宪春 张钟文 常子豪 雷泽坤
从行业层面考察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路径,有利于明确新时代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方向,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同质可比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增长核算法测算了行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基于总生产可能性边界法和跨行业直接加总法测算总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研究发现,1985-2015年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起到重要作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提升的70%来源于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行业间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贡献率为3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柴志贤 黄祖辉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中国19个二位数行业的30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指数。收敛性检验表明各行业的生产率增长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收敛特征。回归结果显示,不论传统行业还是高新技术行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影响都不尽相同。主要发现有:(1)专业化更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效率提高,而不太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2)多样化对一些行业的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与行业特征并无特别关联;(3)竞争效应总体影响较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部分行业的生产率提高,对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作用有明显差异,技术效率普遍有负面影响,但对技术进步有积极作用;(4)FDI对各行...
关键词:
专业化 多样化 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解垩
关于能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能源投入对经济增长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能源对经济增长没有作用。本文对能源是否为生产函数中的生产要素进行证明。首先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8-2003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然后检验了能源消费与生产率之间的联系。主要结论是:能源应作为相关的投入要素纳入生产函数;当能源消费作为投入时,平均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比没有能源投入时上升了0.1%,平均技术进步上升了0.2%,技术效率下降了0.1%;技术效率下降的原因可能与大多数行业不重视能源节约有关,能源浪费影响了技术效率;各行...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工业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举 龙睿赟
结合方向性距离函数和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尽可能地避免了出现技术倒退结论。中国省份工业的经验分析表明:忽略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被高估,并混淆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相对贡献;技术无效率普遍存在且省际差异和年际波动性大,但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也存在省际差异和年际波动特点,其中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效率恶化是其倒退的根本原因;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倒U型趋势和趋同性,而且外资利用印证了"污染天堂"假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向飞 欧阳峣
研究目标: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再估计,比较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性。研究方法:提出Network-IOSP指数法,利用该方法对中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TFP增长缓慢,年均增长1.64%,生产阶段TFP的增长是其主要推动力。各时间段的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都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主要归因于生产阶段TFP差异。通过对8类经济增长模式之间优劣进行单边检验,发现大多数模式不存在显著性优劣差异。研究创新:将污染排放物的综合利用纳入TFP测算体系,提出Network-IOSP指数法,并从生产阶段和环境治理阶段进行分解,打开了TFP增长的黑箱,并比较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性。研究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TFP增长的源泉,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平智毅 吴学兵 吴雪莲
基于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经济增长和工业污染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Kuznets)方程建立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之间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对工业"三废"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人口聚集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考虑空间因素后,经济增长对"三废"影响的差异性更加显著。控制其他解释变量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对工业废气污染的省际溢出效应和总效应都呈现类"N"型关系,与工业废水污染存在倒"N"型关系,与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呈现单调递增线性关系。最后,为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德平 孙佳
本文基于中国渔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以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为视角,利用1995—2010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实证了中国金融总体发展水平、结构变迁,以及信贷、股票和保险发展的渔业经济增长效应。结果显示:中国金融总体发展水平对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总体结构变迁并不利于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信贷和保险市场发展显著地促进了渔业人均GDP增长,但保险市场促进程度相对较小;信贷和保险市场发展对渔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股票市场发展对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文章在对结果进行解释后,提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渔业经济增长 GMM 估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龚飞鸿 明安书
一、中国经济增长分析(1953-1995) 新中国建立之后,经过3年经济恢复,整治了由于长期战争和半殖民、半封建统治带来的经济不发达,在1952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农业就业人员占83.5%的典型农业国基础上,在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下,从1953年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刘毅群
物化于设备资本中的技术进步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变量。本文对Solow的时期性增长模型进行了扩展,并据此分析了物化性技术进步在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作用。研究认为,要保持我国工业的持续性增长,必须改进资本投资结构,注重效率资本的积累,加大对物化有最新技术的设备投入,这样既可以提高生产率,也可以缓解资源供给限制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物化性技术进步 设备投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红 王皓 郑玉歆
本文从企业动态演化的视角,对"十五"前后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来源进行考察。通过采用企业微观数据,结合BHC方法①和偏离份额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和资源重新配置在工业生产率变动中的作用,为转轨时期工业生产率的变迁提供了新的解释。本文发现,在考察期内,工业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增速都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存活企业生产率水平最高,进入企业生产率增速最快,退出企业无论是水平还是速度都处于最后。对于工业生产率的增长,存活企业的技术进步贡献占近一半,而企业演化导致的资源重新配置贡献占另外一半,说明企业演化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是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揭示出以建立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制度改革及新上投资项目对现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洋
本文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然后检验了在控制自主R&D的情况下,外资活动对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通过考察R&D的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我们将外资外部性区分为外资技术扩散效应与竞争效应,进而检验了外资促进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途径。我们发现,在控制自主R&D的情况下,外资活动对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没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内资部门较低的R&D吸收能力抑制了生产率的增长;外资活动产生的负向竞争效应抑制了内资部门技术效率的增长;R&D和外资活动都推动了内资工业部门技术进步,但来源分别为R&D创新能力和正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茜淋
本文基于我国1996-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和生产总值的数据,分别利用索洛余值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估计出工业三大行业,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各自的资本产出弹性、生产函数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研究发现,1996-2010年,采矿业和制造业的TFP增长率总体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TFP增长率总体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并且这三个行业的技术进步率都是随时间变化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课题组 李健
一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程度、来源和影响因素是贯穿宏观经济计划和宏观管理政策制订的核心问题。本课题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以增长理论和增长核算为基础,把工业生产率增长因素分为要素扩张和要素效率提高两大类,系统考查影响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因素,各因素作用的机制及效力,并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沿着经济整体、省际和行业3个层面,运用面板数据,测度贸易的技术溢出、FDI的技术溢出、国内R&D以及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条件等因素对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千里 罗斯基 郑玉歆
一、引言 如何评价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和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不但为中国经济学家所关注,而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经济学家的兴趣。可以看到,始终有一部分人对中国改革的成就持怀疑态度,这表现在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的外延增长模式向依靠生产率提高的内涵增长模式转变的争论上。近来新的研究表明,和人们曾设想的相反,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增长,更多的是依靠储蓄、投资,而不是依靠生产率的提高(Lau and kim 1992;Young 1994;Krugman 1994)。这些研究似乎加重了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的怀疑。特别是中国国有工业生产率与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经济增长意义的社会核算矩阵更新模型
经济增长是如何影响养老金支出的?——基于省际数据的系统GMM估计
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基于GMM估计方法
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
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效应——基于省区市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研究
空间加权矩阵设置与空间面板参数估计效率
中国经济增长率估计
中国主要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及空间溢出——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会影响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吗——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局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及SYS-GM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