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9)
- 2023(11611)
- 2022(9686)
- 2021(8735)
- 2020(7683)
- 2019(17408)
- 2018(16934)
- 2017(32488)
- 2016(18054)
- 2015(20079)
- 2014(20147)
- 2013(20204)
- 2012(18563)
- 2011(16577)
- 2010(16589)
- 2009(15744)
- 2008(16332)
- 2007(14763)
- 2006(12703)
- 2005(11381)
- 学科
- 业(80579)
- 企(79733)
- 企业(79733)
- 济(78769)
- 经济(78663)
- 管理(71693)
- 方法(40986)
- 数学(32613)
- 数学方法(32401)
- 财(29648)
- 业经(24252)
- 务(22603)
- 财务(22587)
- 财务管理(22557)
- 企业财务(21441)
- 农(17383)
- 制(16801)
- 技术(16657)
- 中国(16495)
- 贸(15832)
- 贸易(15827)
- 易(15447)
- 和(15148)
- 划(14970)
- 学(14012)
- 理论(13496)
- 策(13192)
- 企业经济(12484)
- 经营(12338)
- 银(11923)
- 机构
- 学院(270689)
- 大学(269339)
- 济(113423)
- 经济(111338)
- 管理(110751)
- 理学(96078)
- 理学院(95100)
- 管理学(93817)
- 管理学院(93320)
- 研究(84597)
- 中国(65869)
- 京(55268)
- 财(53625)
- 科学(53353)
- 农(49776)
- 所(43977)
- 业大(43896)
- 财经(43151)
- 江(41062)
- 研究所(40085)
- 农业(39931)
- 中心(39379)
- 经(39090)
- 经济学(34513)
- 北京(33878)
- 财经大学(31968)
- 州(31768)
- 商学(31635)
- 经济学院(31623)
- 商学院(31376)
- 基金
- 项目(180380)
- 科学(142283)
- 基金(133500)
- 研究(124251)
- 家(118198)
- 国家(117141)
- 科学基金(100899)
- 社会(80786)
- 社会科(76718)
- 社会科学(76689)
- 基金项目(71696)
- 省(71338)
- 自然(68266)
- 自然科(66779)
- 自然科学(66753)
- 自然科学基金(65677)
- 划(59817)
- 教育(56622)
- 资助(53864)
- 编号(48089)
- 重点(40446)
- 部(39893)
- 创(39410)
- 业(37836)
- 发(37401)
- 成果(36969)
- 创新(36745)
- 科研(35858)
- 计划(34831)
- 教育部(34048)
- 期刊
- 济(120388)
- 经济(120388)
- 研究(70393)
- 财(47288)
- 学报(46902)
- 中国(46329)
- 管理(43256)
- 农(42236)
- 科学(41968)
- 大学(34121)
- 学学(32988)
- 农业(27651)
- 融(23095)
- 金融(23095)
- 技术(23065)
- 财经(22216)
- 业经(20107)
- 经济研究(19453)
- 经(19044)
- 业(17549)
- 教育(17242)
- 技术经济(16059)
- 问题(15977)
- 财会(15187)
- 商业(13908)
- 贸(13869)
- 版(13738)
- 会计(13060)
- 科技(12770)
- 统计(12523)
共检索到386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远浙 钟昌标 俞峰
行业间外资溢出效应研究成果完善了FDI溢出效应的研究,但是众多学者对于究竟是后向关联效应还是前向关联效应抑或两者共同产生溢出效应存在疑问。本文从外资进入过程的视角出发进一步分析外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外资进入速度除了可以调节行业内外资溢出效应以外也可以调节行业间外资溢出效应,总体来说行业间外资进入速度负向调节内资企业绩效。下游外资企业资本进入速度对于内资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上游外资企业资本进入速度负向调节内资企业绩效。研究进一步厘清了行业间溢出效应作用机理,为外资溢出效应领域的研究开拓了方向。
关键词:
外资进入速度 前向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峰 钟昌标 黄远浙
利用中国制造业1997~2007年间企业层面数据,分析了行业内、行业间外资进入程度对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模仿壁垒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外资进入程度对同行业和上游行业的内资企业绩效均有正向影响,而对下游行业的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较弱;在行业内,当模仿壁垒较高时,即FDI不规律进入、无形资产比重更高和出口程度更高时,负向调节外资进入程度对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在行业间,出口程度与行业内得出的结论一致,而外资不规律地进入负向调节作用不明显,无形资产比重更高却有利于外资进入程度对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拓展了外资溢出效应的研究边界,为深化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外资进入程度 模仿壁垒 垂直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昌标 张强 黄远浙 江新会
本文研究发现:外商合资企业资本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绩效调节作用较弱,而外商独资企业资本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绩效调节作用呈现正向关系。通过将外资企业控制权异质性和外资进入速度整合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中,本文显著推进了关于外资溢出效应的研究边界,研究结果对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控制权异质性 外资进入速度 调节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强
伴随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的外资进入和对外投资国家。跨国公司投资及其所伴随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的流动现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推动力。世界各国竞相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其中一个主要依据就是相信外资会产生溢出效应,尤其是带来新技术和新知识,从而提升内资企业的竞争力以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所以,政府部门特别关注外资如何影响内资企业乃至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事实上,外资技术转移及其产生溢出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丹卿 钟昌标 黄远浙
本文基于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将外资进入速度、行业特征和企业异质性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利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外资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外资存在会增强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但外资进入速度却负向影响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且外资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通过竞争效应发挥作用;外资进入速度调节作用的强度取决于行业技术水平,Bootstrap组间差异显著性方法验证了外资进入速度在高技术水平行业的负向调节作用大于在低技术水平行业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整个制造业中,内资企业的所有制因素对外资进入速度调节作用的强度没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晓峰 郭飞 卢进勇
该文利用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资对内资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影响的渠道,企业所有制,研发支出类型的不同,影响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外资通过技术示范效应显著地促进了内资企业的研发支出,同时外资通过产品市场竞争效应和要素市场竞争效应削弱了民企的研发投资意愿和研发投资能力,进而使其减少研发支出。但外资对国企研发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另外,无论是作为解释变量还是被解释变量,选取的研发支出类型不同,变量的显著性以及影响因素也会不同。
关键词:
研发支出类型 外资影响 企业研发支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淑芳 黄凌云
本文从行业的视角,考察外资进入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拓展研究外资进入速度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行业内外资进入会抑制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上下游行业引入外资将促使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2)行业内外资进入速度将正向调节行业内外资进入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上下游行业外资进入速度的调节作用则呈"U型"。(3)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内资企业与全样本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而外资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受上游行业外资进入的影响,并不受其外资进入速度的调节。(4)外资进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企业所处产业技术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行业内外资进入将抑制低技术企业的社会责任,上下游行业外资进入将提高低技术企业的社会责任。且行业内、上下游行业外资进入速度的调节作用分别为正向、U型和正向。而处于高技术产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受下游行业外资进入的影响,其外资进入速度发挥"U型"的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红娟 崔楠楠
文章以广东省工业企业为样本,在控制国内私有化改革和行业规模等相关环境变量的影响下,分析FDI对内资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外资的竞争显著促进了技术效率提高,而人员流动则产生不利影响;在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外资产生的竞争效应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效率的贡献要远高于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贡献,而人员流动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不利程度更甚于资本密集型行业。
关键词:
FDI 技术效率 竞争效应 人才流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俊 黄新飞 李莹
本文从价值链角度出发,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投入产出表,将水平和垂直(前向和后向)溢出统一纳入分析框架内,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资进入对同行业内资企业出口没有显著影响,但抑制了上游内资企业出口,促进了下游内资企业出口,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外资进入对上游内资企业出口的抑制作用主要源于低端锁定效应,表现为缩短了国内价值链长度和使上游内资企业更依赖进口中间品;而对下游内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则主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实现,促进了其创新;外资对同行业内资企业并未表现出竞争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外资进入对下游内资企业出口的正向溢出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及中部地区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内资企业 出口 价值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立平
外资银行进入对内资银行的绩效究竟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东道国内资银行业的绩效影响。得出长期比短期更具有积极影响的结论,并进一步阐述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实证研究结论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内资银行 绩效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
本文运用1996—2007年我国16个高技术行业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以及出口结构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别按利润率水平、外资企业进入度和外资企业出口结构进行了分组检验,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从短期来看,外资企业进入的市场冲击效应较大,挤占了内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会产生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随着内资企业对外资企业先进技术的模仿、学习和人员交流等,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逐步增强,外资的正面技术溢出效应会慢慢体现出来。
关键词: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利辉 刘廷华 许家云
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企业生产率与效率前沿距离缩小定义为生产率收敛,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探讨内资企业是否具有收敛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外资进入分别对内、外资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内资企业与效率前沿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一差距逐渐缩小,即存在生产率收敛趋势;外资进入短期内对内资企业具有显著正向溢出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正向效应有所减弱;外资对行业内其他外资企业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随时间推移渐趋明显。
关键词:
生产效率 效率前沿 外资溢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昌蔚
外商投资对于推动中国产业链清洁化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利用1998—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以及投入产出表,从行业关联的角度考察外资进入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资进入不仅降低了同行业企业污染排放,而且通过前后向关联效应降低了上下游企业污染排放水平。机制检验发现,行业内外资进入通过提升同行业企业末端处理水平实现企业污染减排;下游行业外资进入通过改善上游企业能源结构实现企业污染减排;外资进入及其前后向关联效应通过提升研发创新、产品创新从而实现企业污染减排。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高污染密集度、非国有企业,外资进入的污染减排效应更为明显。拓展研究发现,外资进入可以通过行业关联效应降低上下游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外商投资溢出效应理论,为外资引进稳中提质与实现“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路超
本文利用2003-2010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各类进入壁垒构成因素对于企业净进入的影响,并基于此测算了各产业总体进入壁垒的高度,检验了各类进入壁垒构成因素和总体进入壁垒对于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差异、行为壁垒对于净进入和产业绩效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规模经济、行政壁垒对于企业净进入和产业绩效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沉没成本对于净进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产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总体进入壁垒对于产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强度随进入壁垒的提升先减小后增大。
关键词:
进入壁垒 企业净进入 产业绩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剑峰 雷震 乔璐
国际化扩张速度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是国际商务领域的一个新兴话题。本文收集整理了1990—2020年的38篇独立研究文献,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国际化扩张速度及其子维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这一关系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扩张速度会提升企业绩效,但这一关系受到特定的边界条件的制约。当跨国公司来自新兴市场国家时,基于广度的国际化扩张速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当跨国公司采用股权类进入模式,或拥有较为丰富的国际化经验,或者自身的研发强度较高时,基于深度的国际化扩张速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本文明确了国际化扩张速度产生的绩效提升效应和边界条件,对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国际化 扩张速度 企业绩效 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