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6)
2023(5593)
2022(4722)
2021(4475)
2020(3889)
2019(8799)
2018(8410)
2017(17052)
2016(9627)
2015(11504)
2014(11383)
2013(11232)
2012(10569)
2011(9579)
2010(9684)
2009(8821)
2008(8870)
2007(8127)
2006(7108)
2005(6316)
作者
(26125)
(22158)
(21693)
(21051)
(14390)
(10616)
(10104)
(8573)
(8560)
(7997)
(7779)
(7644)
(6964)
(6909)
(6867)
(6828)
(6462)
(6416)
(6371)
(6313)
(5567)
(5566)
(5349)
(5041)
(4959)
(4927)
(4924)
(4834)
(4469)
(4256)
学科
(45387)
经济(45344)
(27843)
方法(26884)
管理(26697)
数学(25295)
数学方法(25221)
(21101)
企业(21101)
中国(13736)
(11205)
(11091)
(10193)
教育(9696)
(8486)
金融(8486)
(8328)
银行(8321)
(8201)
贸易(8194)
(7926)
(7897)
农业(7722)
(7358)
财务(7351)
财务管理(7337)
企业财务(7122)
业经(7089)
地方(6858)
理论(6286)
机构
大学(147989)
学院(138167)
(65565)
经济(64313)
管理(55361)
理学(48114)
理学院(47655)
管理学(47014)
管理学院(46743)
研究(45436)
中国(34275)
(31112)
(29836)
财经(25703)
(23661)
经济学(22611)
科学(21579)
(20879)
(20674)
经济学院(20618)
中心(20569)
财经大学(19591)
北京(19032)
(18730)
研究所(18126)
(18105)
师范(17957)
业大(17706)
(16556)
(16020)
基金
项目(89707)
科学(72802)
研究(68156)
基金(68037)
(56891)
国家(56430)
科学基金(50282)
社会(46406)
社会科(44194)
社会科学(44185)
教育(35365)
基金项目(35338)
(33481)
自然(30997)
自然科(30377)
自然科学(30371)
自然科学基金(29897)
资助(29673)
(28298)
编号(26423)
(22807)
成果(22463)
大学(21020)
教育部(21001)
人文(19933)
重点(19879)
国家社会(19567)
课题(19247)
(18988)
(18074)
期刊
(66830)
经济(66830)
研究(49335)
中国(32922)
教育(24237)
(23980)
管理(19806)
学报(18154)
(17998)
金融(17998)
科学(17033)
大学(16404)
(15296)
财经(14758)
学学(14005)
(12680)
经济研究(11027)
技术(10656)
农业(9973)
问题(9033)
业经(9006)
(8459)
统计(7327)
(7259)
技术经济(7255)
理论(7020)
(6788)
国际(6763)
商业(6722)
世界(6030)
共检索到212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柴国俊  邓国营  
本文利用全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抽样调查数据,分析高、低收入行业的就业选择与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并测算行业工资差异的大小及构成。结果发现,男性、211院校毕业或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进入高收入行业工作,能力对行业选择与工资收入影响显著;行业工资差异高达41%,其中超过80%的差异归因于行业分割,余下差异中地区因素占主导地位;去除垄断性行业能够降低高、低收入行业工资差异与分割比重,并提升能力解释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兆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越来越大。文章利用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使用Oaxaca-Blinder分解和匹配分解方法,对男女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男女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工资差异达到了10%左右,在控制了一系列影响起薪工资的重要变量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使用了Oaxaca-Bimder分解方法对这一差异进行分解后发现,这一工资差异有至少77%无法用男女性别特征上的差异来解释。当进一步使用改进的匹配分解法,即考虑到了男女大学毕业生在个人特征和就业特征上的分布不可比差异之后,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的部分进一步扩大到98%。研究结论提供了一个中国劳动力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敬宝  
大学毕业生失业,既是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的体现,也是市场不完善的产物。劳动力市场主体残缺、市场体系分割、市场环境欠佳,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作用的发挥。所以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娟  
本文通过发展赛廷格的分配理论,建立了用来解释大学生工资及就业影响因素的优序选择理论模型。与贝克、明瑟等人提出的只考虑个人特征(即供给方面)的人力资本理论不同,该模型从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层次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工资及就职于匹配工作概率的影响因素。该模型指出,就职于较好的工作岗位不仅与个人特征有关,还与许多宏观经济因素(如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工作特征有关。本文最后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及工资的长期变化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凌宇  杨钋  刘鑫桥  蒋凯  
随着当前不断推进的英语高考制度改革,关于英语学习对个人未来发展的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英语教育学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其个人收入?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从劳动力市场角度探究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对其就业工资收入的影响,发现英语能力对毕业生工资收入产生了显著影响;在考虑院校选拔性因素后,211院校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的收入贡献率低于非211院校毕业生,证明了英语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信号功能。同时,毕业生就业公司规模作为中介变量,在英语能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收入的影响作用中产生了部分显著中介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纪月梅  秦蓓  
在劳动力市场上 ,雇主歧视、人力资本的初始点和积累不同等原因都会导致性别工资差别。本文对上海市两所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培养和毕业后的两期收入作了实证研究。我们分析了毕业生的性别和人力资本差异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计量分析还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 ,大学里女性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普遍高于男性 ,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女性的工资仍然要低于男性 ,这种工资差别随工作年限的增长在扩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远发  徐林  陈蕾  
保留工资和失业持续时间是工作搜寻理论的两个重要议题。目前有关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尚无定论。本文利用持续时间模型考察了保留工资落差对大学毕业生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主要发现有:(1)87%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较大的保留工资落差,即工资期望被高估了41%;(2)其他影响因素既定时,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落差每增长1%,实现就业的概率就下降0.21%,预期的失业持续时间将延长0.14%;(3)规模参数估计显示α=1.499>1,表明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随着失业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这些发现共同表明:大学毕业生仍需要对保留工资和失业持续时间进行权衡并作出理性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文超  
据《今日美国》2012年3月27日报道,周一发布的一项报告称,尽管获取大学学位的成年美国人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其增长速度却赶不上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根据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雇主需要有学位的人才比美国大学和学院能培养的多出2,300万人。报告发布机构鲁米那基金会(Lumina Foundation)主席杰米·梅瑞梭提斯(Jamie Merisotis)认为,应该把这个报告视作一项催促人们行动的预警。该基金会希望到2025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国俊  邓国营  
利用2008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抽样数据,在同时纠正就业与否和部门选择两种选择性偏差的前提下,利用Neumark分解方法测算了公、私部门的工资差异构成,并分性别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211"院校毕业、有良好家庭背景或来自于中西部地区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进入公有部门,专业为法学、理学或来自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大学毕业生更不容易找到工作;选择偏差项对公有部门没有影响,但对私有部门的影响显著为正;部门工资差异仅为18%,但分割效应占61%,男女子样本略有区别。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吉本圭一  鲍威  张琳  魏文默  
本研究以日本和欧洲共同实施的两个大学毕业生调查为基础,探讨日本的劳动力市场和大学教育的适切性。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在日本和欧洲,职业取向的教育是促进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适切性的重要因素;第二,在社会经验欠缺的青年学生占主体的日本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教育存在迟效性;第三,知识技能注入型并非日本特有的教学模式,在同样以适龄学生为主体的欧洲部分国家中这种教学模式同样具有适用性。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及学习者特质的多元化和复杂化,需要对学生特质、教学方式、环境三者关系开展理论性探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晓云   刘贯春   杜丽群  
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下降了吗?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争论焦点。基于2014年和2016年的CFPS数据,本文利用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利用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信号筛选功能,系统比较了扩招前后大学毕业生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基于队列—双重差分方法的估计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高校扩招之前,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显著提升,但其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没有显著改变。其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不因城乡、性别、扩招幅度与本专科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机制分析表明,大学期间的学业竞争和培育质量对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的发现支持了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而非筛选功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鑫  齐秀琳  雷鸣  
工头制是近代工业企业中广泛采用的管理制度,它不仅是一种劳动管理制度,更是一种劳动招聘制度。本文使用《中国工业调查报告(1933)》的行业数据,考察了工头制度对工资扭曲的影响。我们对工资扭曲指数的测算表明,近代工业行业大都存在工资向下扭曲,即工人实际工资低于其边际产品价值。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工头制度对工资扭曲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考虑选择性偏误和内生性偏误后该结论依然稳健。随后的机制分析显示,工头制度分割了劳动力市场,使其对工资的向上和向下扭曲发挥作用。同时,只有当工头制实施强度增大时,工头薪资才会加剧工资扭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成涛  蔡志楠  孙伟增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的限购政策对于高技能劳动力在就业地点和工作单位性质选择方面的影响,利用双重差分法的研究发现:限购政策促进了清华毕业生,特别是清华研究生和理工科学生前往北京以外的其他城市就业,在客观效果上对清华学生在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间的人才配置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限购政策在客观上提升了体制内部门对于清华毕业生的吸引力,政策实施后毕业生更多地选择在容易提供户口的单位,如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等就业,而去往外资和私营企业就业的人数显著下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兆鹏  
文章使用CHIP1995年和2002年的城市家庭调查数据,利用转换回归模型(Switching Regression)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假设进行了验证,同时使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典型的二元分割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分割程度显著地弱化;观察到的工资差异更多的是由于劳动者的个人特征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于歧视或其他观察不到的因素所带来的;教育所代表的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而所有制带来的工资差异也不容忽视。总的来说,经过十多年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我国城市劳动力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海阳  郑旭媛  
本文基于2012年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对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劳企双方议价能力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议价能力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以及禀赋异质性特征下农民工议价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用工企业雇主相比,农民工的议价能力明显较弱,在双方议价能力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工实际获得的工资比市场"公平"工资低24. 96%。对于处于工资分布底端的农民工,议价能力的弱势尤为突出。禀赋特征对农民工的议价能力有一定影响,随着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农民工议价能力有所提高,而其实际工资水平的下偏程度也随之降低;此外,迁移状态也是影响农民工议价能力的重要因素,相比于本地农民工,外出农民工的工资议价能力更强,他们的工资所受到的挤压程度更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