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3)
2023(6610)
2022(5730)
2021(5542)
2020(4662)
2019(10835)
2018(10829)
2017(22164)
2016(11914)
2015(13432)
2014(13547)
2013(13243)
2012(12156)
2011(11013)
2010(11522)
2009(10491)
2008(10204)
2007(9176)
2006(8208)
2005(7356)
作者
(32309)
(26667)
(26476)
(25635)
(17277)
(12448)
(12189)
(10286)
(10125)
(9967)
(8920)
(8850)
(8590)
(8516)
(8399)
(8351)
(8065)
(7683)
(7645)
(7614)
(6683)
(6658)
(6495)
(6177)
(6083)
(6062)
(5913)
(5844)
(5350)
(5138)
学科
(54289)
经济(54247)
管理(34491)
(33988)
(28096)
企业(28096)
方法(24715)
数学(22364)
数学方法(21841)
(14883)
中国(13141)
业经(12214)
地方(11500)
(11200)
(10580)
(9946)
贸易(9940)
产业(9854)
(9675)
(9648)
农业(9162)
(9114)
银行(9113)
(8731)
技术(8714)
理论(8554)
(7801)
金融(7801)
(7208)
环境(6921)
机构
学院(167838)
大学(162686)
(74748)
经济(73263)
管理(69276)
理学(59550)
理学院(59036)
管理学(57868)
管理学院(57572)
研究(53044)
中国(42123)
(33726)
(33698)
科学(29844)
财经(25983)
(25906)
(25707)
中心(24837)
(23444)
研究所(22896)
经济学(22345)
(22337)
业大(21452)
北京(21429)
(20605)
(20348)
师范(20208)
经济学院(20160)
(19435)
财经大学(19033)
基金
项目(107945)
科学(86535)
研究(82287)
基金(77801)
(65546)
国家(65046)
科学基金(57526)
社会(52151)
社会科(49780)
社会科学(49773)
(43617)
基金项目(39903)
教育(38426)
自然(36413)
(35603)
自然科(35596)
自然科学(35591)
自然科学基金(34970)
编号(34417)
资助(33888)
成果(27517)
(24636)
课题(24284)
(23930)
重点(23928)
(23003)
创新(21371)
人文(20983)
教育部(20975)
项目编号(20864)
期刊
(83311)
经济(83311)
研究(50443)
中国(32325)
管理(27099)
(24540)
(20677)
科学(19581)
(18879)
金融(18879)
教育(18530)
技术(17729)
学报(17477)
业经(15238)
大学(14458)
农业(14045)
经济研究(14012)
学学(13654)
财经(12491)
统计(10957)
(10923)
问题(10591)
(10190)
技术经济(9778)
决策(9245)
商业(8757)
(8658)
现代(8183)
理论(7634)
国际(7627)
共检索到251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蕴诗  周皓  
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导致了行业边界模糊以及行业间的互相渗透与融合。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做出了快速反应,适时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创新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政府目前的产业政策相对滞后,对企业、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文章在综合分析产业政策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针对行业边界模糊现象的产业政策调整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印  
2016年以来,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引人注目。讨论最先由林毅夫教授和张维迎教授发起,前者认为,政府应该因势利导,推出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后者认为,产业政策通常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政府不要好心办坏事。换言之,林教授认为政府应有所作为,张教授认为政府应无为而治。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可以概括为两个问题,即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如果有效,则需要产业政策;如果无效,则不需要产业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印  
2016年以来,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引人注目。讨论最先由林毅夫教授和张维迎教授发起,前者认为,政府应该因势利导,推出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后者认为,产业政策通常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政府不要好心办坏事。换言之,林教授认为政府应有所作为,张教授认为政府应无为而治。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可以概括为两个问题,即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如果有效,则需要产业政策;如果无效,则不需要产业政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潘军  
传统产业与其他新兴产业的渗透与融合,使得产业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并处于重塑中,这些变化也带来了行业特色型大学传统学科专业与其他新兴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发展方向和战略取舍上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和心结,如何解开这些心结,关系到行业特色型大学特色发展的定位问题,需要在产业边界模糊这种背景下对行业特色及办学特色进行新的诠释并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文豪   陈玲  
基于22份省级大数据产业政策的文本分析,归纳出数据设施、数据治理、应用场景、产业塑造、财税金融、研发鼓励6个主要政策工具,并结合地区经济基础、政府能力等环境因素,构建“政策工具-基础环境”联动匹配的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究政策工具及基础环境对大数据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据设施、数据治理、应用场景这三个政策工具的组合促进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经济基础和政府能力是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性组合中均出现的基础环境组合;产业塑造和研发鼓励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未发现财税金融工具有显著作用。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上述结论可为政府如何选择和运用政策工具提供一些启示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边璐  庄小央  刘朝晖  张江朋  
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国家强化稀有资源的战略性引致产业政策的频繁调整,探究稀有资源政策出台、调整与转向的行业系统性风险效应,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风险管理与政策优化的借鉴。以稀有资源的代表行业—稀土产业及系列政策调整为对象,基于改进的CoVaR方法,选取2010-2020年上证指数及稀土下游行业的日度数据样本,实证分析了稀土政策变动对于稀土行业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稀土行业对下游行业具有显著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稀土政策的出台增大了稀土行业对部分下游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溢出,但存在滞后效应,时滞6天时政策发挥最大效应;稀土政策方向转变也给相关稀土下游行业带来了负面冲击,而重大贸易事件并没有改变上下游行业的风险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如浓  马驰  
在小水电的发展中政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构建了小水电行业政策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用模糊数学时其进行综合评价。把各项指标主观的、定性的评价,通过较简便的科学计算,转化客观的、定量的评价结果,并指出了这种评价方法在实际评价中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飞  
近年来,产业集群现象受到了经济学家和产业学者的广泛关注。产业集群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促进集群发展和提升集群竞争力,各个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各种集群政策。首先分析了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驱动因子和集群政策,得到了评价准则体系,然后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各个评价准则的权重和优先次序,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亮  
一、产业政策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扩大地方、部门和企业自主权;较大幅度地缩小指令性计划,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减少行政手段,重视经济手段的运用,对于克服集中计划比较僵硬的弱点,增强经济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和改革不配套,又出现了投资和消费的某些失控、严重的重复建设等过于分散的现象。因此,在国家直接计划调控范围大大缩小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两者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英哲  
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是一个市场过程,但由于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盲目性或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弊端,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还不能顺畅而有效地形成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为了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除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的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外,还需要国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实行调节,以适当的产业政策促进形成合理、优化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家顺  蒋敏元  
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中国林业产业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为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林业产业政策还存在着系统性、稳定性和激励性弱的问题,需要进行政策调整。提出了新时期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总体思路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公益林建设投入机制、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理顺木材收入分配关系、完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昌文  
在市场经济下,农村产业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集中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在产业方面的具体要求,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特点;二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利用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对产业和资源进行自觉调节;三是主要从供给方面入手,解决农业等基础性产业的供给和需求问题;四是运用财税、信贷等政策手段,在一定时期内有意识地将资源适度倾斜配置于某些重点产业。由此可见,产业政策并非一种独立的政策手段,而是要通过计划、财税、金融等政策手段才能反映出来,它是宏观与微观、内容与形式、供给与需求的有机结合,是制定计划、财税、金融等政策的基本依据。农村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礼海 ,杨世桂  
一、远安工业结构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矛盾湖北远安县地处鄂西山区,是全省37个贫困山区县之一,工业基础相当薄弱。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2.79万元(按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导下,工业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到198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3486万元(不含中央企业,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比1987年增长4.97倍,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化工、纺织、食品、森工、建材、机械为主的十二个工业门类。从工业结构现状上看,有以下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瑞龙  侯方宇  
国内学术界对产业政策的争论仍停留在"产业政策是否有效"的阶段,而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产业政策什么时候有效",即讨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认为,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政府与企业签订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由于剩余控制权分配既是缓解不完全契约环境下敲竹杠问题的方法,也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契约模型来分析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发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依赖于4个条件:第一,当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时,政府对产出价值的评价足够高;第二,产业政策不应是"一刀切"的,要包含政府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第三,国家具备产权明晰化的微观基础;第四,政府不滥用谈判力。本文从不同方面对模型假设进行了讨论,发现结论是稳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