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7)
- 2023(8508)
- 2022(7387)
- 2021(6851)
- 2020(5682)
- 2019(12940)
- 2018(12811)
- 2017(24126)
- 2016(13492)
- 2015(15694)
- 2014(16228)
- 2013(15444)
- 2012(14128)
- 2011(12589)
- 2010(12900)
- 2009(11662)
- 2008(11671)
- 2007(10696)
- 2006(9528)
- 2005(8764)
- 学科
- 管理(44704)
- 济(43042)
- 经济(42872)
- 业(40926)
- 企(34630)
- 企业(34630)
- 制(17438)
- 方法(16696)
- 财(16630)
- 中国(15660)
- 业经(13837)
- 理论(12887)
- 农(12697)
- 数学(11859)
- 数学方法(11687)
- 银(10810)
- 银行(10800)
- 体(10509)
- 行(10232)
- 务(10160)
- 财务(10123)
- 财务管理(10088)
- 技术(9709)
- 企业财务(9490)
- 和(9401)
- 度(8805)
- 制度(8802)
- 工作(8785)
- 体制(8717)
- 融(8702)
- 机构
- 学院(185558)
- 大学(178431)
- 济(69701)
- 管理(67946)
- 经济(67719)
- 理学(56581)
- 理学院(56003)
- 研究(55528)
- 管理学(55115)
- 管理学院(54760)
- 中国(44558)
- 财(38992)
- 京(37982)
- 江(31770)
- 科学(30913)
- 财经(29067)
- 所(27036)
- 中心(26526)
- 经(26042)
- 技术(25489)
- 州(25340)
- 范(24787)
- 职业(24725)
- 师范(24568)
- 北京(23983)
- 研究所(23250)
- 农(22737)
- 业大(21487)
- 经济学(21191)
- 财经大学(21094)
- 基金
- 项目(113345)
- 研究(93431)
- 科学(89575)
- 基金(78216)
- 家(64980)
- 国家(64283)
- 社会(58389)
- 科学基金(56258)
- 社会科(54137)
- 社会科学(54121)
- 省(47240)
- 教育(46610)
- 编号(42590)
- 基金项目(40898)
- 划(37985)
- 成果(36530)
- 自然(32791)
- 自然科(32027)
- 自然科学(32023)
- 自然科学基金(31487)
- 资助(31079)
- 课题(30382)
- 制(28119)
- 年(26142)
- 项目编号(26012)
- 重点(25831)
- 部(25466)
- 性(25092)
- 创(24695)
- 发(24007)
- 期刊
- 济(85932)
- 经济(85932)
- 研究(57449)
- 中国(48850)
- 教育(35577)
- 财(33942)
- 管理(27163)
- 学报(23146)
- 农(21288)
- 科学(20972)
- 技术(20792)
- 融(19495)
- 金融(19495)
- 大学(18966)
- 学学(16878)
- 财经(15174)
- 职业(14941)
- 图书(14720)
- 业经(13973)
- 农业(13442)
- 经(13116)
- 经济研究(12770)
- 坛(11422)
- 论坛(11422)
- 书馆(10989)
- 图书馆(10989)
- 问题(10523)
- 技术教育(9664)
- 职业技术(9664)
- 职业技术教育(9664)
共检索到298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春生
本文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行业转制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实施"二轮驱动"和"三个对接",搭建"五个平台",建立"二个机制"是提升行业转制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能力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宏华 谭永平
本文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行业转制高职院校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开展"四个学习"、实施"三个对接"、抓好"三支队伍"、搭建"四个平台"、建立"二个机制"是提升行业转制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教师 社会服务 能力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金岭
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吸引力和经济贡献度,离不开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而其服务活动范围、种类、方式等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提升服务能力的方法与路径也有别于其他院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提升能力 对策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强 唐军
新时代,服务人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宗旨,服务国家是高职院校的家国情怀,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社会担当,服务经济是高职院校的本质要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缺乏创新。文章提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提高服务意识,改变"等靠要"的办学思想;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创新服务方式,增强精准服务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服务内生动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意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顾准
从高等教育功能的起源入手,分析了高职社会服务的内涵和社会服务对专业建设的现实意义,论述了高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从依托政府建立专业培训基地、统筹兼顾构建职业教育体系、联合企业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及保障运行完善社会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高职 社会服务 专业建设 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玲青 苏江
文章阐述了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内涵,指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在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咨政咨询、文化建设和公益服务五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服务动力;加强专业建议,挖掘服务潜力;利用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力;推进平台建设,发挥服务效力;开发社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内涵 提升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范润花
由于高职院校本身技术力量薄弱,研究能力不足,长期以来,只能从事维护维修、小产品研发与小工艺革新、专业咨询与专业培训等小规模的社会服务项目,很难获得大的服务成效,这与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目标任务存在较大差距。改变这一现象的有益尝试是参与由政府主导的、大量企业参与的、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有重大影响的大型产业工程项目,这不但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档次、质量、成效,也有利于专业与产业的结合,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
“机器换人”工程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久相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咨询服务。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核心竞争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馨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然面临着服务功能异化、冲突因素较多、体制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那么,要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推进内涵建设,必须建立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向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转变观念,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畅通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渠道;创新优化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辐射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明星
文章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五个基本组成要素分析得出,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表现为人力资源供给不足、设施设备功能单一、技术资源市场脱节、服务时间投入有限、服务对象参与不够。分析表明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策略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服务动力;沟通双边信息,挖掘服务潜力;优化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服务能力 提升 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凤华 乔朋涛 杨芳 李靖靖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发展和支持本市经济建设为发展科研工作的理念,积极探索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模式,努力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科研创新团队 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明星
针对影响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地方高职院校要采取制定服务社会发展战略、培育校地两用双师人才、理顺社会服务体制机制、打造校地协同服务平台等策略,解决教师结构失衡、服务素质受限;教学任务繁重、服务精力受限;社会认同度底,服务机会受限;科研发展不均,服务领域受限;服务机制缺失,服务行动受限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
地方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服务能力 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志良
没有教学,大学就不能称其为大学;没有科研,大学就不是高水平的大学;没有社会服务,大学就不是现代大学。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职院校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行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与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的功能更为突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德义 邹淑燕 张燕青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分析科教融汇的内涵及其理念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适切性基础上,梳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开展情况,剖析存在的科研定位不准、社会服务意识较弱、应用技术服务能力不强、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等问题,进而从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与激励、社会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文君
本文从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机构建设和社会服务现状出发,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机构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服务类型提出了系统集成式建设高职院校科技服务平台的框架,总结各类子平台建设和运行的相关条件,从系统集成运行角度分析了平台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控制事宜,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