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1)
2023(5784)
2022(4922)
2021(4851)
2020(4309)
2019(10077)
2018(9910)
2017(19168)
2016(10676)
2015(12440)
2014(12471)
2013(12466)
2012(11258)
2011(10002)
2010(10353)
2009(9749)
2008(10367)
2007(9821)
2006(8893)
2005(8364)
作者
(29121)
(24185)
(23853)
(22881)
(15723)
(11333)
(11109)
(9380)
(8964)
(8905)
(8205)
(8096)
(7886)
(7685)
(7642)
(7304)
(7179)
(7162)
(7115)
(7052)
(6030)
(5983)
(5882)
(5588)
(5524)
(5500)
(5373)
(5339)
(4912)
(4645)
学科
管理(51007)
(47298)
(46506)
企业(46506)
(39663)
经济(39578)
(20228)
方法(19333)
(16148)
财务(16113)
财务管理(16081)
企业财务(15442)
数学(15115)
数学方法(14992)
(14723)
业经(10924)
中国(9944)
(9478)
银行(9475)
(9330)
(9326)
(9294)
(8829)
经营(8618)
体制(8386)
理论(7952)
(7913)
(7567)
(7486)
贸易(7479)
机构
大学(151841)
学院(151261)
管理(66899)
(61128)
经济(59635)
理学(55627)
理学院(55085)
管理学(54605)
管理学院(54246)
研究(43439)
中国(39156)
(34932)
(31866)
财经(26118)
(24170)
(23554)
科学(22973)
(21015)
中心(20934)
北京(20331)
商学(19419)
(19348)
财经大学(19285)
商学院(19262)
研究所(18179)
(17344)
师范(17208)
经济学(17099)
(16979)
业大(16878)
基金
项目(88748)
科学(70831)
研究(66205)
基金(65973)
(55351)
国家(54887)
科学基金(49027)
社会(42540)
社会科(40391)
社会科学(40381)
基金项目(35116)
(33192)
自然(32223)
教育(31602)
自然科(31494)
自然科学(31490)
自然科学基金(30977)
(27792)
资助(27739)
编号(27240)
成果(22862)
(20922)
重点(19264)
教育部(18799)
人文(18598)
课题(18446)
(18100)
(17999)
项目编号(17769)
(17638)
期刊
(74990)
经济(74990)
研究(45096)
中国(33594)
(32880)
管理(31142)
(18956)
金融(18956)
科学(18856)
学报(17065)
(14330)
大学(14224)
财经(14210)
教育(14138)
学学(13268)
技术(12900)
(12141)
业经(11854)
会计(11206)
财会(10604)
经济研究(10525)
农业(8925)
问题(8891)
现代(8345)
(7805)
国际(7623)
商业(7553)
经济管理(7525)
技术经济(7425)
通讯(7418)
共检索到243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洪锋  刘嫦  杨茜雅  
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深入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战略差异度的影响机理以及行业竞争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差异化战略对公司竞争优势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战略差异度显著正相关,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促进了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倾向,而行业竞争度明显增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差异化战略增强公司竞争优势的作用依赖于良好的内控质量,且上述效应在行业竞争度高的公司更突出。该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战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也为公司管理者的聘任决策和战略选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静  吴晓茹  王娅婷  
本文选取2007-2013年的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和外部公司治理的视角对成本粘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成本粘性现象,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与企业成本粘性正相关,并且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削弱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向  匡小平  刘俊  
基于行为金融视角,考量沪深两市2007~2011年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商业信用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提供的商业信用正相关。民企面临的市场竞争大于国企,使得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而国有企业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同时,在竞争行业与管制行业之间,也表现出这种显著性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梅  高燕  徐鑫亮  
本文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偏好、企业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正向影响投资偏好,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对不同类别投资的偏好顺序依次为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研发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此外不同类别投资之间存在挤占效应。投资偏好正向影响企业竞争力;以无形资产和研发为主的软实力投资偏好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最大。管理者过度自信通过投资偏好影响了企业竞争力,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和软实力投资会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长期股权投资会降低企业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这种过度投资行为的原因解释均是从代理理论进行的。行为金融学认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也会引发过度投资问题。本文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假说在我国上市公司身上是成立的,即使存在融资约束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也会产生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戚拥军  冯楚立  尹开国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不仅不能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还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可以适当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这些经验证据从侧面证实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过度投资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最佳的治理措施是引入独立董事等观点,不能简单对其进行激励和监督。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莲琴  傅元略  屈耀辉  
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的兴起,管理者非理性尤其是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与公司财务决策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基于中国制度背景,以2002年至200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观测值,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债务政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Tob it和Logistic回归模型,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利用税盾拐点考察公司的债务政策。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影响公司的债务政策,公司税盾拐点随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强而降低,表明过度自信管理者将实施更为激进的债务融资策略。利用OLS回归模型检验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债务政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司绩效随债务税盾拐点的降低而下降,意味着如果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杰  薛有志  
本文突破委托代理理论,以控制幻觉的基本假说为基础,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大股东、债权人与政府的干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促进了上市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倾向;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效应一方面来自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削弱,另一方面来自控制幻觉的缓解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抑制。政府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并未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却显著地抑制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从而间接地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水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文芳  
本文以2006—200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管理者政治联系形成路径分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政治联系对其过度自信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与来自政府(部队)工作经历形成的政治联系相比,来自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的政治联系更易于导致过度自信,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是如此。当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不同时,上述影响有所不同。研究认为,虽然管理者政治联系有助于缓解制度约束(产权性质、市场化进程不平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障碍,但随之产生的过度自信会导致管理者更为关注"关系能力",并不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云鹤  
本文在"现金流-成长机会"框架下,通过直接度量管理者代理行为及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对导致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理性与非理性两类范式进行了区分检验,进一步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对管理者代理及过度自信引致过度投资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过度投资问题,部分是由管理者滥用企业资源的行为所致,部分是由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所致。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有效抑制两类行为导致的过度投资,且产品市场竞争通过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导致的过度投资效应显著。本研究为过度投资的管理者两类行为解释范式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今后公司投资效率提高、公司治理机制完善提供了新的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界平  
“战略制定于高层,实施于中、基层”这一传统战略制定范式具有局限性,主要是忽视组织能力的培育与积累,不利于组织内部知识的创新。在超竞争环境下,竞争优势源于组织的知识和能力创新,而中层管理者在组织层级中居承上启下的地位,可以将高层的战略意图与基层的新创意加以协调,从而促进战略性新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这使得中层管理者在战略管理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即从被动的、操作性的角色转为主动的、决策性的角色。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利  胡华夏  杨雪琳  
本文结合会计学、行为金融学等相关理论,通过收集2009~2013年深市非金融保险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取大样本实证的方法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认知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盈余激进程度显著正相关,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这一心理特征会对企业的盈余激进行为产生影响。并且管理者表现出过度自信的程度越高,企业进行激进的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越大。2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盈余平滑度显著负相关,说明过度自信表现下的管理者更加不可能表现出盈余平滑的行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振莲  黄华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主板披露第三季度盈余报告且报告类型为预增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是在我国特有制度和股权体制下,上市公司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债务融资。但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资产负债率呈下降态势,且董事会规模越大其意见越难以统一,监督作用呈弱化趋势,资产负债率上升。
[期刊] 预测  [作者] 应惟伟  居未伟  封斌斌  
本文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现金股利决策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和过度投资水平不同的公司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我们以2008~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公司减少现金股利发放,并且这种效应在融资约束严重、过度投资水平高的公司中更为强烈。本项研究发现管理者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或扩大过度投资而减少现金股利发放,并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分析框架下考察了公司股利决策与内部融资和投资决策之间的内在关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艳林  
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认知偏差是产生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重要诱因。公司治理能否发挥相机治理功能有效弱化管理者过度自认心理,减少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产生的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行为,相关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角度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投资效率的相关文献,对公司治理如何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如何影响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产生的非投资效率投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从治理角度提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未来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