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21)
- 2023(3875)
- 2022(3248)
- 2021(2767)
- 2020(2206)
- 2019(4767)
- 2018(4282)
- 2017(8356)
- 2016(4371)
- 2015(4813)
- 2014(5023)
- 2013(5068)
- 2012(4514)
- 2011(4059)
- 2010(4183)
- 2009(3632)
- 2008(3645)
- 2007(3276)
- 2006(2829)
- 2005(2564)
- 学科
- 济(19214)
- 经济(19201)
- 业(15966)
- 管理(15526)
- 企(12088)
- 企业(12088)
- 方法(9828)
- 农(8750)
- 数学(8397)
- 数学方法(8364)
- 贸(8333)
- 贸易(8326)
- 易(8160)
- 产品(5658)
- 中国(5512)
- 业经(5334)
- 银(4740)
- 银行(4735)
- 财(4553)
- 行(4537)
- 制(4435)
- 结构(4384)
- 市场(4321)
- 产业(4041)
- 出(4017)
- 人民(3828)
- 农业(3788)
- 农产(3685)
- 农产品(3685)
- 消费(3570)
- 机构
- 学院(67021)
- 大学(63985)
- 济(31894)
- 经济(31449)
- 管理(28422)
- 理学(24879)
- 理学院(24719)
- 管理学(24504)
- 管理学院(24391)
- 研究(19235)
- 中国(15904)
- 财(13338)
- 京(12477)
- 财经(10978)
- 农(10896)
- 科学(10237)
- 经(9930)
- 经济学(9855)
- 业大(9522)
- 江(9445)
- 中心(9140)
- 所(9132)
- 经济学院(9043)
- 商学(8977)
- 商学院(8921)
- 农业(8796)
- 经济管理(8610)
- 研究所(8160)
- 财经大学(8080)
- 州(7702)
- 基金
- 项目(44617)
- 科学(35518)
- 研究(32672)
- 基金(32592)
- 家(27842)
- 国家(27621)
- 科学基金(24528)
- 社会(22198)
- 社会科(21355)
- 社会科学(21351)
- 省(18018)
- 基金项目(16856)
- 自然(15250)
- 自然科(14924)
- 自然科学(14923)
- 教育(14821)
- 自然科学基金(14669)
- 划(14062)
- 资助(13470)
- 编号(13116)
- 部(9960)
- 发(9880)
- 重点(9695)
- 国家社会(9383)
- 创(9293)
- 成果(9184)
- 人文(8852)
- 教育部(8740)
- 创新(8702)
- 课题(8639)
共检索到96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昱 刘婷 郗希
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要问题,利用Cobb-Douglas型函数模型从供需两个方面可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研究发现,一是行业的厂商竞争程度和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偏好共同决定了产品质量的高低;二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行业,行业竞争增加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同,政府应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对竞争程度加以控制,避免过度扩张导致产能过剩。
关键词:
产品质量 行业竞争 消费升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昱 刘婷 郗希
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要问题,利用Cobb-Douglas型函数模型从供需两个方面可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研究发现,一是行业的厂商竞争程度和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偏好共同决定了产品质量的高低;二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行业,行业竞争增加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同,政府应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对竞争程度加以控制,避免过度扩张导致产能过剩。
关键词:
产品质量 行业竞争 消费升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余壮雄 徐蕾 韩佳容
本文基于BACI数据库,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这一RCEP区域内对外贸易最大的成员国的进口竞争对区域内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整体上显著推动RCEP国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但这一影响因质量差异幅度、与中国贸易往来的亲疏、产品技术含量高低而异。机制分析表明,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通过出口扩张、核心产品出口比重提升、中国出口经验学习及外部市场信号传递等途径促进RCEP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提高。此外,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帮助RCEP国家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提高其国际分工参与程度。
关键词:
进口竞争 RCEP 产品质量 技术溢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秦 李永飞 郑婧
基于产品质量角度,应用客户需求及优化理论,研究了产品质量、价格及交付提前期竞争下的企业最优决策问题。首先构建了产品质量、价格及交付提前期相互竞争下的质量敏感型和非敏感型客户需求及企业净利润模型。并进一步确定了企业质量服务水平可协调的范围,在协调范围内分别求解了产品质量、价格、提前期的稳定均衡最优解及相应的企业最大净利润公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求解了稳定均衡最优解及最大净利润的大小,证实了相关结论的正确性。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进行科学最优决策提供较强的理论指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涛
竞争性市场上,卖方的信息优势不一定导致劣品驱良品现象,信息不对称的竞争市场均衡结果是生产劣品还是高质产品将取决于企业生产不同质量产品的成本结构。只有当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都明显高于生产劣品时,才需要政府监管来保障产品质量。
关键词:
完全竞争 产品质量 固定成本 边际成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秦 王洁 刘丹
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探究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对重大装备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影响作用。以航空产业为例,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美国航空产业发展历程与规律。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促进产业组织形态的演变,两者有利于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提升。最后,提出了提高重大装备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具体实施建议。
关键词:
产品质量竞争力 技术创新 产业组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翟福昕 周晓艳
本文从政府补贴这只"看得见的手"以及市场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视角出发,实证研究二者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造成的是抑制效应,而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造成的是促进效应。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中,政府补贴对外资企业并没有形成抑制效应,而竞争对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并未产生促进效应。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抑制效应的机理是:获得政府补贴(生产成本降低)→低价格竞争→低利润发展模式(对生产性政府补贴的依赖)→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内生动力缺失。而竞争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造成促进效应的机理是:行业竞争→企业创新研发→企业出口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越 李荣林
本文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影响产品质量的一种"公司间"效应,这一效应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平均质量都获得了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这种效应还包含有新增的高质量产品种类。本文使用HS 6位数编码的中国出口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与发展中国家竞争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越高,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在质量竞争性行业中,当行业的质量竞争程度越高时,竞争给该行业带来的平均产品质量的提高就越大;而在价格竞争性行业中,当行业的价格竞争程度越高时,竞争给该行业带来的平均产品质量的提高就越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灵多 陈虹曦 陆毅 张国峰
促进消费升级与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是当前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两项重要发展战略。本文采用2010-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基于IV估计从需求侧角度探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可显著推动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估计结果十分稳健。进一步分析显示,消费结构升级通过激发城市市场主体创新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机制推动了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且主要通过扩展边际的路径实现。异质效应分析表明,消费结构升级主要促进中、低技能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出口质量提升,且主要促进了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出口质量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国内高收入地区。政府应进一步增强消费结构升级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的动能,通过消费升级来优化生产结构,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程昊 张群祥 严响
[目的]把握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不仅是促进区域农产品富有竞争力的积极方法,也是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做法。[方法]文章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了以区域为评价主体的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从两个层面对浙江省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进行研究。在纵向层面上,测算了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宽度,对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状态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在横向层面上,测算了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对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合作程度进行了评价与区分。最后整合运用生态位协同、生态位扩充等理论,提出浙江省各地级市提升农产品质量竞争力发展策略。[结果]通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宽度研究发现,杭州和宁波的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较强,其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103 6和0.103 2,而丽水和舟山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相对居后,其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079 0和0.075 6;通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研究发现,可将全省划分为西北平原区域、东南部沿海区域和西南部山地区域等3个区域,各区域内部地级市可通过协同合作提升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结论]根据各地级市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差异,应采取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协同、生态位分离的策略,从而因地制宜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涛生
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出口产品质量、品牌、技术和服务的测度模型,利用2006年到2010年SITC7大类各行业出口产品的数据,对中国各行业出口竞争新优势进行了初步测度。结果发现,中国SITC7大类各行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品牌价值、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呈小幅上升趋势;在研究出口产品质量对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中国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的机制设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出口产品 质量测度 竞争新优势 培育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曾利飞 吴雅丽
基于高度细化的中美纺织品贸易数据,本文考察了1989-2015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美国进口中国147类细分纺织品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进口中国纺织服装品价格易受到汇率冲击的影响。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1%,以美元标价的进口价格会上升约0.13%,总体出口汇率传递程度较低,且高质量的纺织服装品比低质量产品的汇率传递程度更低。细分类别后发现化纤类纺织产品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相比棉类、毛类和丝绸类产品要高,在美国市场上竞争激烈。另外,相对于产品质量的竞争,中国输美纺织服装品更倾向于基于成本和其他竞争国价格考虑的
关键词:
产品质量 供应竞争 汇率传递 纺织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叶泽 周真 常彩虹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呈现典型的双寡头竞争结构。移动通信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表明.我国移动通信企业竞争问题不能用经典的伯川德模型解释。在分析影响移动通信市场企业竞争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考虑产品质量差异的我国移动通信企业竞争的纳什均衡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数值计算与分析,探讨了我国移动通信企业竞争的特征和规律。在运用我国移动通信企业竞争的实际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并验证了上述竞争模型之后.本文评价和提出了我国移动通信企业的竞争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宏霞 荣帅 杨皎平
当前我国网购产品的质量问题颇受诟病,网购平台企业作为网购市场的关键主体,应承担网购产品质量监控的主要责任。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网购平台企业对在线卖方的价格决策行为,尚未探讨平台企业对在线卖方产品质量的监控行为。笔者把网购平台企业之间对双边用户群体的竞争区分为竞争深度和竞争广度,在Hotelling模型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监控决策变量;然后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了网购平台企业面临双边用户不同归属情境时,平台企业间的竞争深度和竞争广度对平台企业的网购产品质量监控力度的影响,为研究网购平台企业的产品质量监控行为提供了新视角。笔者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平台企业间对在线消费者的竞争深度、降低平台企业间对在线卖方的竞争广度有助于提高网购平台企业对产品的质量监控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