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05)
- 2023(19967)
- 2022(17385)
- 2021(16043)
- 2020(13799)
- 2019(31736)
- 2018(31399)
- 2017(60290)
- 2016(33327)
- 2015(37511)
- 2014(37545)
- 2013(36968)
- 2012(34055)
- 2011(30758)
- 2010(30741)
- 2009(28576)
- 2008(28330)
- 2007(25166)
- 2006(21893)
- 2005(19431)
- 学科
- 济(129628)
- 经济(129449)
- 管理(98896)
- 业(92578)
- 企(77259)
- 企业(77259)
- 方法(62303)
- 数学(54396)
- 数学方法(53713)
- 财(37315)
- 农(35306)
- 中国(33643)
- 学(29903)
- 业经(28972)
- 制(28092)
- 地方(24720)
- 贸(24444)
- 贸易(24434)
- 务(23823)
- 财务(23736)
- 易(23692)
- 财务管理(23681)
- 农业(23332)
- 企业财务(22446)
- 环境(22074)
- 银(21452)
- 银行(21363)
- 理论(21089)
- 和(20422)
- 融(20349)
- 机构
- 大学(479841)
- 学院(477639)
- 济(187634)
- 管理(184328)
- 经济(183539)
- 研究(160268)
- 理学(159932)
- 理学院(158127)
- 管理学(155106)
- 管理学院(154270)
- 中国(119153)
- 科学(102859)
- 京(101836)
- 财(88385)
- 农(86927)
- 所(82508)
- 业大(77288)
- 研究所(75341)
- 中心(73200)
- 财经(70676)
- 江(70599)
- 农业(68887)
- 经(64195)
- 北京(63800)
- 范(61231)
- 师范(60461)
- 院(57853)
- 经济学(56794)
- 州(56419)
- 财经大学(52585)
- 基金
- 项目(328616)
- 科学(255904)
- 基金(237745)
- 研究(231965)
- 家(210284)
- 国家(208573)
- 科学基金(177288)
- 社会(144843)
- 社会科(137167)
- 社会科学(137129)
- 省(129206)
- 基金项目(126170)
- 自然(118626)
- 自然科(115829)
- 自然科学(115792)
- 自然科学基金(113706)
- 划(109418)
- 教育(107256)
- 资助(98751)
- 编号(93242)
- 成果(75369)
- 重点(74244)
- 部(71891)
- 发(69153)
- 创(67852)
- 课题(64773)
- 科研(63980)
- 创新(63461)
- 计划(61911)
- 大学(60919)
- 期刊
- 济(200487)
- 经济(200487)
- 研究(134312)
- 中国(89960)
- 学报(85120)
- 农(78285)
- 科学(73718)
- 财(69466)
- 管理(65831)
- 大学(63098)
- 学学(59892)
- 农业(52956)
- 教育(48593)
- 融(40643)
- 金融(40643)
- 技术(40454)
- 财经(34690)
- 业经(32896)
- 经济研究(31924)
- 经(29647)
- 业(27772)
- 问题(26490)
- 版(24598)
- 科技(23375)
- 技术经济(22632)
- 图书(22580)
- 理论(22059)
- 业大(21938)
- 统计(21922)
- 商业(20652)
共检索到689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媛媛
本文首先参考Cahuc和Zylberberg(2004)以及Copeland和Taylor(2003)的分析,从理论上得到了劳动对污染品价格,即环境管制的交叉弹性,在数值上与污染品占总成本份额及排放强度成正比,在符号上取决于两种要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随后采用2001-2007年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验证了交叉价格弹性为正,也就是说劳动与污染品是总的替代品,环境管制加强会促进就业上升;污染排放强度也确实会提高交叉价格弹性,这意味着污染密集型的重化工行业,环境管制加强所引致的就业创造相对较大。
关键词:
环境管制 就业 交叉弹性 污染排放强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文章从外部性的角度探讨了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鉴于产业外部性即产业集聚会促进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已有研究,文章提出了产业集聚也可以提高能源效率的假说,并借助中国2001-2007年25个工业行业的数据,采用DEA的方法测度了全要素(各类)能源效率以及产业集聚程度指标。结果发现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而能源非密集型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资源依赖性行业及出口密集型等行业集聚程度较高;烟草行业的能源效率和集聚程度均居首位。随后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产业集聚及其所引致的外部性可以有效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单要素能源效率的假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黄皓骥
利用2000年和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世界15个主要发包国25个行业的服务外包率,并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服务外包对发包国国内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服务外包对发包国国内就业的影响方向是不确定的,正负效应主要取决于服务外包量的大小、外包对国内就业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以及外包环节的类型;对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是不显著的,仅是影响国内就业的弱因素,工资水平和产业规模是影响各国国内就业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发包国 就业 行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喻美辞
文章利用1996~2006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从整体上估计了工业品进、出口对工业行业总体就业的影响,并分部门检验了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以考察工业品进、出口对就业影响的行业差异。整体估计结果表明,工业品进口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工业品出口能够促进就业。分部门估计结果表明,工业品进、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部门差异。但从长期来看,不能过分依赖出口贸易拉动就业增长,必须增加国内需求;也不能因为工业品进口暂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采取限制进口的政策,而应该在扩大进口规模的同时不断优化进口商品的结构。不同的部门要根据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采取不同的贸易和就业策略。
关键词:
工业品贸易 就业 行业差异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勇 施美程 李建民
文章从生产效应和需求效应两个角度分析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在Morgenstern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引入行业的特征参数考察中国环境规制对不同行业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2003~2010年38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文章对环境规制与工业行业就业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环境规制与工业行业就业存在着U形关系,在当前条件下,当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到某一"门槛"值时,环境规制会对工业行业就业产生促进作用;随着工业行业劳动力成本份额的上升,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会减弱。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工业行业 就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珊珊
环境规制不仅会对就业技能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出口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市场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及垂直专业化分工等因素产生间接影响。文章以2004~2014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动态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环境规制对就业技能结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中国就业技能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冲突,全国工业、低污染工业环境规制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不明显,而高污染工业环境规制与就业技能结构之间呈现倒U形动态关系,即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高污染工业环境规制会弱化出口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技能结构的正向效应,同时抑制市场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技能结构的负面效应,而通过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就业技能结构改善的作用不显著。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应切实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保障企业从事清洁技术创新的市场回报,提高对市场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资规模和水平,同时,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时应体现行业差异。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就业技能结构 工业行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庆兰 廖佩君
以我国34个工业行业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两阶段的面板数据为分析样本,实证探究环境规制、市场需求对不同类型行业生态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在重污染(需求推动型)行业中,环境规制对行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影响由抑制转变为促进;在轻污染(技术推动型)中,环境规制对行业生态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除重污染(技术推动型)行业,市场需求对其他类型行业生态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孔宪丽 高铁梅
本文利用HP滤波对10个主要工业行业投资的增长趋势和波动进行了分解,对各工业行业投资增长波动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通过建立各工业行业投资增长的协整方程和反映各工业行业投资短期波动特征的误差修正模型,对各工业行业投资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及短期市场波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0个主要工业行业投资形成的市场导向机制逐步显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不同工业行业的投资增长具有不同的调控效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秦楠 刘李华 孙早
本文将环境规制作为企业要素投入价格纳入生产函数中,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不同特征的行业就业的影响。基于改进的熵值法,在对工业行业分类的基础上利用2007-2014年3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在重度污染行业里,两者存在着U型关系,而在中度和轻度污染行业里呈现倒U型关系;劳动力成本份额的上升和行业垄断程度的降低均会减弱环境规制的就业弹性。本文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政府应针对不同行业实施差异化的环境政策,为充分利用环境规制的就业拉动效应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就业 行业异质性 动态面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兵兵 朱晶
本文基于DEA-SBM模型测算了2000-2011年碳排放约束下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然后分别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综合多种因素实证考察了出口对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在2003年前后有明显的波动,随后尽管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但总体平均水平依然较低,约为0.379;针对工业行业整体的实证分析表明,出口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即出口增加会降低能源效率;针对37个工业行业进行分类估计的结果也表明,出口增加会降低能源效率,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制品业仅以3.36%、2.18%、1.85...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文成
本文采用1999—2010年中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投资水平及行业产出水平的相关数据,应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从带动非国有经济投资增加和拉动行业经济增长两个角度研究了不同行业国有经济的投资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第I类的17个行业,加大国有经济投资既可带动非国有经济投资增加又可促进行业经济增长;对于第II类的2个行业,加大国有经济投资尽管未带动非国有经济投资的增加但却可以拉动行业经济增长;对于第III类的4个行业,加大国有经济投资既不能带动非国有经济投资增加又不能促进行业经济的增长;而对于第IV、V和VI类的5个行业,加大国有经济投资非但不能带动全社会投资的增加和拉动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昭玲 刘旭
本文利用中国32个工业行业1998—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对就业有正向拉动作用,出口占国内产值的份额每增加1%,劳动需求增加0.19%。进口对就业的总体影响是不确定的,而对各行业的具体分析表明,多数行业进口替代国内生产从而减少就业的效应是主要的,但进口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不是绝对的,也有一些行业的进口对就业有正面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最后从扩大就业的角度对我国贸易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工业品贸易 就业 总量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斌 彭星 欧阳铭珂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效率测度模型及结合ML生产率指数来测算分行业的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衡量标准,同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环境规制和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计算出门槛值。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中国工业分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非但没有出现增长,反而出现一定的倒退,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导致其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甚至为负,中国工业增长方式越发显现粗放和外延性特征。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影响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小钢 张耀辉
本文利用拓展的"污染排放需求-供给"模型,选取中国工业36个行业2000~2009年面板数据,从行业特征、环境规制的角度考察了工业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并评价了各因素的影响效应与强度。主要结论是:第一,能源使用、物质资本密度以及外资比重都与行业CO2排放成正相关;第二,企业平均规模、人力资本密度、全要素生产率与行业CO2排放负相关;第三,研发虽然与CO2排放负相关,但不显著,中国工业研发投资未能显著减少排放,需要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投资效率;第四,环境规制对行业CO2排放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我们提出了推动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与提高企业行动响应的治理措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李云雁
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面临内外需求下降与环境管制加强的双重压力。面对环境管制,根据企业的战略差异可以将其分为"主动型"和"防御型",而企业是否采用绿色技术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环境战略导向。在环境管制趋于加强的趋势下,"主动型"企业较"防御型"企业更倾向于改进绿色工艺或者开发绿色产品。本文以浙江纺织行业为例,实证分析民营企业应对环境管制的战略导向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并为我国制定和实施针对民营企业的环境管制政策提供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环境管制 战略导向 绿色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