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5)
2023(7355)
2022(5913)
2021(5594)
2020(4586)
2019(10384)
2018(10352)
2017(18647)
2016(10735)
2015(12401)
2014(12515)
2013(11766)
2012(10820)
2011(9808)
2010(10200)
2009(9391)
2008(9271)
2007(8605)
2006(7832)
2005(6845)
作者
(28938)
(24144)
(23965)
(23080)
(15330)
(11403)
(11035)
(9328)
(9272)
(8862)
(8301)
(8228)
(7804)
(7621)
(7472)
(7448)
(7106)
(7028)
(6924)
(6907)
(6173)
(6157)
(5952)
(5586)
(5582)
(5561)
(5510)
(5502)
(5003)
(4696)
学科
(42074)
经济(42029)
管理(28483)
(23743)
(19400)
企业(19400)
方法(19013)
数学(17129)
数学方法(16745)
中国(14830)
(12411)
地方(10323)
业经(9683)
教育(9481)
(9266)
(8648)
理论(8612)
(8342)
银行(8342)
农业(8232)
(8003)
(7136)
(6942)
金融(6941)
教学(6438)
环境(6223)
(5984)
(5856)
贸易(5844)
技术(5729)
机构
大学(144008)
学院(141312)
(53160)
管理(52137)
经济(51773)
研究(46748)
理学(43917)
理学院(43414)
管理学(42153)
管理学院(41894)
中国(36324)
(30995)
科学(27717)
(26431)
(24357)
中心(22796)
(22323)
(21729)
师范(21546)
(21306)
财经(20012)
北京(19994)
研究所(19867)
业大(19828)
(19450)
(18055)
(17437)
师范大学(16816)
技术(16609)
教育(16313)
基金
项目(91295)
科学(71825)
研究(71298)
基金(62788)
(53289)
国家(52754)
科学基金(45645)
社会(43906)
社会科(41410)
社会科学(41402)
(38235)
教育(36416)
基金项目(31670)
(31650)
编号(30516)
自然(27880)
自然科(27260)
自然科学(27259)
成果(26874)
自然科学基金(26712)
资助(26616)
课题(23436)
重点(20978)
(20004)
(19999)
(19922)
大学(19463)
(19244)
项目编号(18737)
规划(18165)
期刊
(62599)
经济(62599)
研究(47747)
中国(37780)
教育(32714)
(20735)
学报(20609)
管理(20350)
(20242)
科学(17960)
大学(17431)
(15723)
金融(15723)
技术(15182)
学学(14530)
农业(13852)
图书(11315)
业经(10732)
财经(9825)
经济研究(9483)
职业(9114)
统计(8874)
书馆(8711)
图书馆(8711)
(8555)
(8349)
问题(8096)
决策(7357)
技术经济(7071)
(7063)
共检索到232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建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面向重点行业的知识创新基地、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行业特色型大学新的发展,就是要用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深入思考"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样两个根本问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封希德  赵德武  
一般而言,"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指具有显著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高等院校,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这批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能否异军突起将对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是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一、加快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科学发展的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稼琼  胡伟  
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是国家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实现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是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特色型高校需要深入思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朝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生源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数量也越来越多,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也面临着激励的市场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专业群建设就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就高职院校商贸专业群特色建设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期望能够为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不仅要形成尊重学术和民主管理的氛围,还要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形成自己的特色;既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又要注意摒弃极端的功利主义倾向。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大学办学自主权和政府宏观管理缺一不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校长是关键,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仲伟  陈流汀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重庆邮电大学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发展中国邮电通信事业为使命,以振兴民族信息产业为己任,秉承艰苦创业、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凝智聚力,紧跟时代前进的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敦楷  
2007年7月,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科学研究见长的研究型大学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要通过"加强‘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到2020年,努力形成一批拥有国家重点科学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立彬  
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为何要办这样一所的大学?如何办成一所这样的大学?这是每位办学者无法回避但必须认真面对和审慎思考的问题,从中折射出办学者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是体现在对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深切感悟、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质性把握、对学校办学基础和条件的深思熟虑,最终落脚在对大学办学目标的定位上。笔者以浙江工业大学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为蓝本,在对"区域特色、全国一流"内涵解读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策略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浩淼  刘宇陆  王瑛  
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通过对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系统审视,在把握目前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阐述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定位及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目标及其实现的闭环耦合机制模型,为地方高校向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迈进提供了方法引导和路径支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雪梅  于旭蓉  胡玉才  
分析现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完善的动态机制和科学的学科绩效评价体系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提供的发展机遇。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路径,以海洋水产类地方高校为例,提出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3522"发展战略和具体建设措施,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亚杰  
行业特色型大学(特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前隶属于国务院某个部门。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群优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简称"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行业特色型大学历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焰新  
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肩负的时代使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建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是"整体谋划、地学先行、分步推进",成功实现了三个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的转变,从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向全方位开放的协同教育转变。学校着力优化机制,积极构建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旨在提高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机制,搭建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内外协同机制,强化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渗透交融机制,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链接机制,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勤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有三个质点:地方性、高水平、特色化,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应立足三种路径:立足地方性,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协调发展;坚持高水平,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全面发展;打造特色化,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灿明  
"办特色、创一流"是高水平行业型高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高等教育领域激烈竞争、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拓展大学生命力和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行业型高校办学过程中存在政府放权不够、社会需求难以满足和高校自身定位不准、治理能力欠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有赖于政府优化布局、完善分类管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还有赖于行业支持和社会推动;另一方面,高水平行业型高校要紧紧围绕彰显特色这一中心,多措并举办出特色,实现在不同方位争创一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达云  
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既要体现国际国内大致公认的一流大学的共同特质,更要彰显其作为"我国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的特质。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要围绕国家发展大局,紧扣民族工作主题,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把握发展战略重点,突出民族特色,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