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1)
2023(12723)
2022(11121)
2021(10355)
2020(8796)
2019(20038)
2018(19802)
2017(38749)
2016(21204)
2015(23468)
2014(23145)
2013(23150)
2012(20989)
2011(18743)
2010(18240)
2009(16513)
2008(16042)
2007(13725)
2006(11915)
2005(10108)
作者
(61705)
(51042)
(50891)
(48388)
(32429)
(24735)
(22949)
(20176)
(19386)
(18026)
(17394)
(17331)
(16087)
(16070)
(15766)
(15738)
(15727)
(15365)
(14607)
(14246)
(12935)
(12444)
(12286)
(11665)
(11490)
(11338)
(11249)
(11211)
(10267)
(10210)
学科
(77551)
经济(77461)
管理(59308)
(56914)
(46404)
企业(46404)
方法(38647)
数学(34000)
数学方法(33682)
(26204)
(21934)
(21458)
税收(20490)
(20322)
中国(19859)
(17869)
业经(17130)
(15264)
贸易(15259)
地方(15151)
(14833)
农业(14779)
(14103)
财务(14045)
财务管理(14027)
(13917)
企业财务(13264)
(13011)
技术(12957)
环境(12816)
机构
大学(293564)
学院(291756)
管理(117295)
(113300)
经济(110971)
理学(103270)
理学院(102153)
管理学(100404)
管理学院(99913)
研究(95824)
中国(69711)
科学(63057)
(61759)
(55438)
(52575)
业大(48827)
(48758)
研究所(44791)
财经(44118)
中心(42505)
农业(41737)
(40659)
(40241)
北京(38669)
(35998)
师范(35534)
(34468)
经济学(33797)
(33029)
财经大学(32926)
基金
项目(209511)
科学(162884)
基金(152428)
研究(147229)
(135360)
国家(134276)
科学基金(114327)
社会(92361)
社会科(87619)
社会科学(87594)
基金项目(82276)
(81313)
自然(76851)
自然科(75057)
自然科学(75034)
自然科学基金(73697)
(69225)
教育(66101)
资助(62331)
编号(59333)
成果(46689)
重点(46414)
(45208)
(43787)
(43659)
科研(40914)
创新(40877)
计划(39688)
课题(39525)
大学(38423)
期刊
(114327)
经济(114327)
研究(85984)
学报(53883)
中国(47980)
(46321)
科学(45574)
(40246)
管理(39221)
大学(39037)
学学(37246)
农业(32074)
教育(26368)
技术(22039)
(21160)
金融(21160)
财经(19943)
经济研究(19322)
业经(18953)
(16810)
(16186)
(15681)
(15500)
科技(15453)
问题(15127)
(14360)
业大(14317)
图书(14062)
理论(14052)
税务(13923)
共检索到408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廖常勇  丁生川  
本文运用基尼系数考察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以及这种差距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产业间及行业间收入差距对个税收入有重要影响,其中行业间收入差距决定了行业个税贡献的基本态势,而行业内部收入差距对行业个税贡献也有明显影响;经过个人所得税调节后,第三产业内部基尼系数下降了15%左右,个税调节作用较为明显;在收入水平、行业排序和人口份额三个影响因素中,收入水平的变动是导致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重点关注行业间和行业内的收入差距,并从收入水平和人口份额两方面着手减小基尼系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秀兰  王久瑾  李雪杰  
有关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差距调节作用的研究很多,但收入差距可能反过来影响税收,这一研究视角近年成为国际研究的关注点。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与个人所得税税负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其正向影响十分显著。该结论对于收入差距的替代测度是稳健的。当添加经济发展因素和人口结构因素控制变量时,该结论仍然成立。这种同方向变动的长期均衡关系意味着,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负率会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也会进一步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贾榕泉  李伟毅  
个税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财政部确定的财税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主要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对高、中、低不同阶层的城镇居民的影响,重点对比分析了我国几次较大的个税改革前后个税的收入调节功能。研究表明:个税对收入分配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明显;税改之初调节作用较大,但随后作用逐渐减弱。我国个税改革的重点不能局限于提高免征额,而应改革目前个税体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秀兰  王久瑾  李雪杰  
有关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差距调节作用的研究很多,但收入差距可能反过来影响税收,这一研究视角近年成为国际研究的关注点。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与个人所得税税负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其正向影响十分显著。该结论对于收入差距的替代测度是稳健的。当添加经济发展因素和人口结构因素控制变量时,该结论仍然成立。这种同方向变动的长期均衡关系意味着,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负率会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也会进一步提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华  
2014年中国基尼系数是0.469,处于较高位置。个人所得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常见措施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高、低收入者分别适用高、低边际税率,高收入者的单位收入税负高于低收入者的相应值,因此全社会的税后收入差距小于税前收入差距。个税收入调节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四个要素——免征额、最低边际税率、最高边际税率、最高边际税率适用的收入最低限额。笔者构建高、低收入者的两群体个税模型,研究四要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了四要素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八个推论,且上述推论基本符合跨国截面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研究显示,中国要加强个税的收入调节功能,需要提高最低、最高边际税率,降低免征额与最高边际税率适用的收入最低限额。依...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华  
运用跨国截面数据与线性回归模型,发现税前收入差距较大的发达经济体倾向于采用较低的个税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但"最高、最低边际税率之比"较大;税前收入差距较大的发展中经济体通常采用较高的个税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发达、发展中经济体缩小收入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不同的,发达经济体应提高个税的最高边际税率、最低边际税率、平均税率,降低"最高、最低边际税率之比";发展中经济体应降低免征额。中国要缩小收入差距,应采用年度综合超额累进个税制,5级边际税率分别是10%、20%、25%、30%、35%,年免征额是15 000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华  
运用跨国截面数据与线性回归模型,发现税前收入差距较大的发达经济体倾向于采用较低的个税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但"最高、最低边际税率之比"较大;税前收入差距较大的发展中经济体通常采用较高的个税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发达、发展中经济体缩小收入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不同的,发达经济体应提高个税的最高边际税率、最低边际税率、平均税率,降低"最高、最低边际税率之比";发展中经济体应降低免征额。中国要缩小收入差距,应采用年度综合超额累进个税制,5级边际税率分别是10%、20%、25%、30%、35%,年免征额是15 000元,扣除免征额后的各税级距分别是0、276 32、552 64、828 96、110 528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雷驰  
本文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强度与城镇居民各收入组间收入差距及其变动趋势,发现在1993~2007年间,个人所得税征收强度与组间收入差距变化率呈现负相关关系,个人所得税征收强度的变化可以解释组间收入差距变化率变动38.8%左右的原因。另外,个人所得税对最高收入组课税的累进性不如对高收入组或者中高收入组强。结合以上结论本文对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霞  
在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中,30年多来一直微调的个人所得税制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目前部分民众对收入分配存在比较强烈的不公平感,甚至提出了"国富民穷"的观点,要求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将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出发,分析目前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极其有限的制约因素,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改革的设想。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林海  
本文借鉴国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做法,分析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差距上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推动建立更加规范、和谐的税制结构,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菁  
日本收入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第一次调节)和社会保障(第二次调节)这两次调节来进行的,但是两者对于缓解收入差距的作用却大不相同。本文通过从不同年龄段的纵向再分配和在职人员中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横向再分配角度对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分析,得出社会保障比个人所得税更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结论,并试图为我国找出缓解当前收入差距的方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诺敏  张世伟  曙光  
近十年来个人所得税改革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但为抑制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还需不断优化与改革。为解决现有个人所得税适用税表存在的不足,根据最优税模型计算出最优税率,提出将现有税表改成四档税率,最高档改为收入超过免征额8000元以上,对应税率改为49.8%。改进后的税表能纠正近三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导致的高收入群体税负减少的偏差,改善收入差距现状,更好地实现个人所得税改革目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建东  齐琳琳  陈建涛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税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个人所得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贡献。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及人口的增长是个人所得税收入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与不同个人所得税收入来源对个人所得税收入贡献存在差异。文章从多个角度解释了该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建东  齐琳琳  陈建涛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税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个人所得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贡献。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及人口的增长是个人所得税收入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与不同个人所得税收入来源对个人所得税收入贡献存在差异。文章从多个角度解释了该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  牛雪红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数据,在分析居民收入特征的基础上,从收入结构的整体及其分解两个层面评估了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表明:综合课税增强了税制的累进性,改善了横向公平,但基本费用标准提高、税率结构调整和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降低了平均税率,纵向公平效应下降,从而使收入分配效应减弱;分项收入中对经营所得征税发挥了正向的收入调节作用,但对综合所得和财产所得收入分配效应并不显著;分组收入中个人所得税改革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对收入分配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对高收入群体收入分配效应不足。增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需要适当协调不同所得税负,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税收调节力度,并优化财政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的公平分配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