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1)
- 2023(4583)
- 2022(4021)
- 2021(3972)
- 2020(3486)
- 2019(8104)
- 2018(8342)
- 2017(16603)
- 2016(8890)
- 2015(10477)
- 2014(10730)
- 2013(10433)
- 2012(9447)
- 2011(8325)
- 2010(8867)
- 2009(8057)
- 2008(8043)
- 2007(7322)
- 2006(6553)
- 2005(6160)
- 学科
- 济(39604)
- 经济(39564)
- 业(29761)
- 管理(29619)
- 企(25130)
- 企业(25130)
- 方法(21214)
- 数学(19350)
- 数学方法(18797)
- 技术(12916)
- 农(10313)
- 中国(9982)
- 财(8425)
- 制(8147)
- 业经(7842)
- 银(7489)
- 银行(7481)
- 理论(7398)
- 贸(7364)
- 贸易(7356)
- 易(7195)
- 行(7057)
- 技术管理(6907)
- 农业(6805)
- 学(6621)
- 融(5995)
- 金融(5995)
- 地方(5601)
- 务(5291)
- 教学(5243)
- 机构
- 学院(129744)
- 大学(127697)
- 济(53603)
- 管理(52887)
- 经济(52390)
- 理学(44857)
- 理学院(44467)
- 管理学(43335)
- 管理学院(43120)
- 研究(40277)
- 中国(33261)
- 京(27684)
- 科学(24533)
- 财(24101)
- 所(20883)
- 江(20431)
- 中心(19440)
- 农(18665)
- 财经(18663)
- 研究所(18464)
- 业大(18264)
- 北京(18114)
- 经(16789)
- 州(16504)
- 技术(16216)
- 范(15961)
- 师范(15829)
- 经济学(15767)
- 农业(14309)
- 院(14248)
- 基金
- 项目(81915)
- 科学(64644)
- 研究(60414)
- 基金(58330)
- 家(50223)
- 国家(49863)
- 科学基金(43493)
- 社会(37159)
- 社会科(35398)
- 社会科学(35389)
- 省(33343)
- 基金项目(29916)
- 教育(29249)
- 自然(28568)
- 自然科(27982)
- 自然科学(27980)
- 自然科学基金(27442)
- 划(27397)
- 资助(25974)
- 编号(25156)
- 成果(19996)
- 重点(18583)
- 部(18046)
- 创(17855)
- 课题(17748)
- 发(17155)
- 创新(16752)
- 教育部(15623)
- 科研(15431)
- 项目编号(15395)
共检索到200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
在我国,对技术进步测算的研究已有十多年历史。专家、学者们发表了许多有关的论文。大部分论文都是讨论宏观意义下“技术进步的测算方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竹枝 冯中朝
规模经济恒为零的理论假设对应着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完全竞争市场状态 ,有必要将客观存在的规模经济从技术进步中分离出来。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 ,尝试构造了一种将规模经济从技术进步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并对方法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规模经济 分离 测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宗华 范文燕 易行健
本文利用SUR法估计了中国银行业(1994~2001年)的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从总体上来看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而从单个银行来看,规模相对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存在显著的规模不经济现象,其他3家国有商业银行则存在规模经济现象,这表明中国银行业存在着U型平均成本曲线。我们首次将反映技术进步的T引入模型。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能降低银行的成本,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如此。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技术进步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历男 赵亚男
一、技术进步与规模报酬的测算模型与公式 本文以C-D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根据规模报酬的不同,C-D生产函数一般可分为两种数学模式进行测算。第一种是自由规模报酬的C-D生产函数,即当投入要素变动λ倍时,其产出量的变动大于、等于或小于λ倍,即: α+β1规模报酬递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祥振 王文平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厂商,西方学者认为银行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技术进步具有密切关系。它们对银行的效率和成本都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着差异性。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技术进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今格 雷钦礼
全球开放环境下,一国经济发展中获取国际技术外溢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而由于行业发展差异,自主研发及各种技术溢出渠道的作用在各行业之间差别很大,因而需将多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纳入一个模型进行行业间异质性分析,以揭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背后的行业技术效率因素。利用我国2001-2010年33个工业数据估算进口、出口、FDI以及R&D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考虑行业异质的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R&D、进口和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显著,而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不显著。进一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俊玲 林季红
基于中国1995—2009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探索不同贸易类型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贸易的开展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并非完全一致,不仅存在贸易种类间的差异,同时也存在行业间的差异。其中,对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来说,中间品出口、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最终消费品出口和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对于服务业来说,最终消费品出口、进口和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中间品出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
关键词:
细分贸易 技术进步 贸易的技术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巫强
本文试图解释工资增长趋势下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下,利用2000年至2011年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相关命题进行了检验,发现在工资增长的趋势下,资本深化总体上呈加剧态势,工资增长越快、劳动分配率越高则资本深化越剧烈,国有企业以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就企业的雇佣规模而言,技术进步和工资增长对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营业收入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民企的雇佣规模调整对技术进步越来越敏感,国企的雇佣规模调整对工资增长越来越敏感。本研究的启示包括:首先,未来一段时间的就业压力仍可能较大,但其表现形式由以往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带来的压力逐渐转向为劳动力市场需...
关键词:
资本深化 技术进步 雇佣规模 工资增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柳 周云波
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考察了城镇居民2007年、2008年和2013年行业工资差距的变动趋势和特征,并着重检验了2007年行业技术因素在行业工资差距中所起的作用。主要结论有两点:首先,通过测度微观层面行业工资差距,发现在控制了能表示个体特征、工作特征的变量后,行业工资差距依然存在,这与针对其他国家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其次,行业技术水平对我国城镇地区劳动者的行业工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对国有制单位、城镇本地居民和小规模企业从业人员的效应更加明显,这说明行业的技术特征可以解释部分的行业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晓 董莉
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CES函数测度中国制造业行业资本与劳动的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全样本下,28个制造业行业的资本与劳动的要素替代弹性在2000-2016年均小于1,资本与劳动呈现互补关系且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总体偏向于资本;(2)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不同创新来源对劳动收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技术原创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正向效应,技术引进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负向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瑾
本文在分析我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与经营现状基础上,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中国2012~2017年26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分支机构和技术进步对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影响。得出结论:银行规模经济与规模增长呈倒U型关系,处于中等规模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规模经济状态优于国有银行和农商行;呈规模经济状态的银行数量趋于减少;现阶段大部分商业银行粗放增加分支机构会降低规模经济,而技术进步会促进商业银行从"规模经营"模式向"价值经营"模式转变。据此,本文建议:商业银行强化投入产出能力,保持适度规模经营;调整分支机构布局,关注现有网点产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勇 李小平
本文用数据包络法(DEA)计算并分析了1985~2003年间我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实证分析了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转型特征。我们发现和论证了:(1)1985~2003年间,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总体上比较缓慢,没有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进步趋势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点;(2)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转型的效果在行业分布上不均匀;(3)行业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转型特征。对外开放和行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技术进步,国有比重和行业集中负作用于技术进步。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转型 DEA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锦义 刘树梅 刘晓静
In order to correct a few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this paper explains its concept and its connotation in detail,and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choices of model and variables which are used to estimate TFP. This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appropriate levels of TFP in our country.Finally,it gives some instructive advice for estimating TFP.
关键词:
技术进步 TFP 测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颖 石建华 翟洁丽
运用门槛回归和潜在产出法分别改进了基于能源增强型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回弹效应测算模型。基于改进前后的模型并利用199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中国的回弹效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考虑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非线性关系以及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测算得出的回弹效应更精确;由能源增强型技术进步诱发的回弹效应呈上升趋势,广义技术进步诱发的回弹效应表现出剧烈波动的特征。认为政府应逐步建立回弹效应监控体系以有效控制回弹效应。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回弹效应 门槛回归 潜在产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璋 唐兆涵 龙少波
近年来,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整体规模呈现上升不断扩大态势。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突出的是不断扩大技术引进规模。过高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使我国在充分享受后发优势的同时,也使经济发展呈现出了"引进式"发展的特点。文章认为我国的引进式技术进步是造成行业间工资差距增大的深层次原因。如将技术进步分为体现式和非体现式两种类型后,可以发现:我国引进的不同类型的先进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劳动等产生影响,加剧了经济结构中原有的生产力不平衡状况,从而导致了行业间工资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验证了文章理论观点的正确性。文章结论...
关键词:
引进式技术进步 行业间工资差距 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