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2)
2023(12545)
2022(10106)
2021(9181)
2020(7539)
2019(16772)
2018(16447)
2017(31698)
2016(17156)
2015(18740)
2014(18776)
2013(18869)
2012(17734)
2011(15904)
2010(16321)
2009(15113)
2008(15323)
2007(13989)
2006(12557)
2005(11926)
作者
(50270)
(41970)
(41889)
(39340)
(26976)
(20062)
(18911)
(16263)
(15812)
(15190)
(14389)
(14073)
(13782)
(13534)
(13171)
(12796)
(12349)
(12285)
(12193)
(11887)
(10636)
(10519)
(10221)
(9699)
(9618)
(9525)
(9364)
(9230)
(8427)
(8424)
学科
(83949)
经济(83861)
(81800)
(75899)
企业(75899)
管理(67026)
业经(30471)
方法(30104)
(26086)
(25647)
中国(22959)
数学(21594)
数学方法(21445)
(20235)
财务(20216)
财务管理(20193)
地方(20102)
技术(19731)
企业财务(19195)
农业(19094)
(18100)
(15667)
(15534)
(14929)
理论(14510)
(14415)
银行(14401)
(13983)
(13723)
金融(13723)
机构
学院(254236)
大学(246446)
(109323)
经济(107247)
管理(101683)
理学(85871)
理学院(84978)
研究(84800)
管理学(83997)
管理学院(83506)
中国(68242)
(52596)
(52202)
科学(49580)
(43611)
(43184)
(40798)
财经(40629)
中心(38576)
研究所(38446)
(36800)
业大(35173)
农业(33864)
北京(33332)
(32831)
经济学(32464)
(30877)
师范(30574)
(30401)
财经大学(29706)
基金
项目(159377)
科学(127901)
研究(119243)
基金(116030)
(99850)
国家(98853)
科学基金(86741)
社会(77727)
社会科(73891)
社会科学(73878)
(64489)
基金项目(61158)
自然(54656)
自然科(53383)
自然科学(53367)
教育(52958)
自然科学基金(52498)
(52048)
编号(47781)
资助(46298)
(39369)
成果(38253)
(37216)
(36872)
重点(35445)
(34730)
创新(33520)
课题(32834)
国家社会(32265)
发展(32100)
期刊
(132601)
经济(132601)
研究(77020)
中国(54818)
管理(44240)
(44119)
(41977)
科学(34971)
学报(34433)
农业(28706)
(28432)
金融(28432)
大学(26669)
学学(25419)
教育(24867)
业经(24840)
技术(24323)
财经(20970)
经济研究(20436)
(18194)
(17447)
问题(16977)
技术经济(15415)
现代(13494)
商业(13164)
(13148)
世界(12820)
财会(12714)
经济管理(12238)
科技(12210)
共检索到400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宗庆庆  黄娅娜  钟鸿钧  
行业异质性往往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在各个行业中的创新效应也不尽相同。文章首先构建了省际层面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数,随后通过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制度环境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跨行业的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显著地推动了我国全样本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但分行业的回归结果却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在市场结构不同的行业里表现迥异。在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中,两者呈倒"U"型关系,过于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反而会削弱企业研发动机;在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中,知识产权保护则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研发激励。我们的研究建议,政府在作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时应充分考虑到行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东梅  
本文以我国2011年-2017年的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对资源异质性、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企业直接对外投资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直接对外投资显著正相关;资源异质性与企业直接对外投资显著正相关;资源异质性能够显著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的影响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战光  李广威  梁田  王乔菀  
创新质量是"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能力。使用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呈显著倒"U"形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对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质量的调节作用存在最优区间。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创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结合省际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提出国家、地方和企业层面因地制宜制定创新发展战略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始烨  楼羿  
本文以我国2012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为基础,研究了"营改增"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本次改革促使企业提升研发投入,表现为研发投入显著增加。其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行业企业研发投入较制造业企业提升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改革后产权保护较好地区的税改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增加更显著,产权保护较好与较差的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税制改革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庄子银  贾红静  李汛  
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完善创新资源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关键制度手段,对全面激发我国企业创新活力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的匹配面板数据,在企业创新能力和互补性资产异质性框架下,以产权性质、出口贸易和企业规模为视角,实证检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总体创新水平具有激励效应,但是针对不同创新能力或互补性能力主体其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相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国有控股企业和出口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均更强。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水平也具有异质性影响。具体而言,大型企业的创新活动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边际促进效应较强,中小型企业相对较弱,小微型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并不显著甚至具有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并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效应的异质性研究理论,对于政府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有效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杰  杜曼  
以创新为驱动的企业研发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贷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研发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但银行信贷、商业信用和存货融资在行业异质性下的缓解作用存在差异。本文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复合指标,定量考察多途径信贷市场融资对异质行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有限,而商业信用和存货融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分行业研究表明,高新技术行业中企业研发偏好商业信用和存货融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贺炎林  单志诚  
如何有效发挥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以2010-2017年北京上市公司为实证样本,发现风险投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在面板数据中不显著,但在截面数据中正向显著。在截面回归中引入年度虚拟变量或行业虚拟变量后,发现面板数据中的行业异质性是导致风险投资对研发投入影响不显著的重要原因。为此,对样本数大于30的12个行业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风险投资对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3个行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为正,而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2个行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为负,该结论在引入正向影响虚拟变量D1和负向影响虚拟变量D2的回归中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政治关联在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中具有反向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春晓  
提升增值税有效税率对实现税负公平、降低税率损失至关重要。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知识产权保护、资产异质性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关系。研究表明:资产的异质性会对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产生不同影响,具体为货币资金比重、固定资产比重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显著正相关,而应收账款比重、无形资产比重则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显著负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显著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增强货币资金比重、固定资产比重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的正相关程度,并显著削弱应收账款比重、无形资产比重则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柒江艺  许和连  
本文将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约束的模仿效应参数及模仿成本引入Hausman的技术水平模型,通过建立1994—2009年SITC Rev.3的三位编码产品与中国国民经济中35个工业行业的对应关系,构建了行业出口技术水平测算指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行业出口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在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性体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对出口技术提升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但并未对出口规模扩张做出显著直接贡献,而是通过影响出口技术间接作用于出口规模;不同行业的知识属性差异使知识产权保护的出口技术进步效应在研发强度大、技术水平高、外资渗透率高的行业中更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文豪  陈中峰  
为了探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影响的行业差异,本文运用中国37个行业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技术差距和相对规模,探究了知识产权制度变革对产业创新影响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人均专利数量是衡量技术创新的理想指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渠道正在发生变化,即更注重国内自主创新和内部技术转移;技术差距越小越有利于技术进步,相对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技术创新。本文建议:在研究技术创新时,可以选择从业人员人均专利数量作为创新指标;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水平,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技术创新过程中更应该注重自主创新和内部技术转移,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同时还应该扩大行业相对规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史宇鹏  顾全林  
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知识产权侵权程度对企业的研发确实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负面影响并不能够通过事后查处的方式得到完全消除。除此之外,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对于不同企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非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更大;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中的企业创新投入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也更大。本文的发现表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应仅局限于对事后侵权行为的惩罚,还应包括对潜在侵权行为的事前防范,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望  
文章通过构建三部门模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市场效率对企业研发强度的作用,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研发强度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国内外技术差距的大小。当国内外技术差距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强度,否则不利于提高企业研发强度。金融市场效率与企业研发强度呈正向关系,金融市场效率越高,企业研发强度越高。在此基础上,以我国内地2005-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并不单独作用于企业研发决策,与技术差距共同作用于企业研发强度;技术差距与企业研发强度呈负向关系;金融市场效率与企业研发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与企业研发强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先明  孙正星  
基于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后发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技术差距、人力资本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影响,经济开放程度对研发投入的单独效应不显著,其通过与知识产权的共同作用负向显著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正向调节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先明  孙正星  
基于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后发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技术差距、人力资本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影响,经济开放程度对研发投入的单独效应不显著,其通过与知识产权的共同作用负向显著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正向调节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竹梅   刘荔荔   孙晓妍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研发投入,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文章以高阶理论和烙印理论为基础,采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整体和不同维度两个方面研究高管团队异质性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异质性可以通过推进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但不同维度呈现差异化影响。据此,企业应通过人才招聘、职业培训等方式适当提高高管团队异质性水平,优化管理层结构,强化高管团队异质性优势;同时根据业务需求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其中介效应,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